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危险化学品分类(GB6944-2012)

第1类,爆炸品

类别

名称

项别

定义

说明

第1类

爆炸品

1.1项

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整体爆炸:指瞬间能影响到几乎全部载荷的爆炸。

1.2项

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3项

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这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本项包括:

a)可产生大量热辐射的物质和物品;

b)相继燃烧可产生局部爆炸或迸射效应或两种效应兼而有之的物质和物品。

1.4项

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本项包括在运输中万一点燃或引发时仅造成较小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其影响主要限于包装本身,并预计射出的碎片不大,射程不远,外部火烧不会引起包件几乎全部内装物的瞬间爆炸。

1.5项

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本项包括:

a)有整体爆炸危险性但非常不敏感,以致在正常运输条件下引发或由燃烧转为爆炸的可能性极小的物质;

b)船舱内装有大量本项物质时,由燃烧转为爆炸的可能性较大。

1.6项

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本项包括:

a)仅含有极不敏感爆炸物质,并其其意外引发爆炸或传播的概率可忽略不计的物品;

b)本项物品的危险仅限于单个物品的爆炸。

第2类 气体

类别

名称

项别

定义

说明

第2类

气体

2.1项

易燃气体

本项包括:在20℃和101.3kPa条件下,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气体:

a)爆炸下限≦13%的气体;

b)不论其燃烧性下限如何,其爆炸极限(燃烧值范围)≧12%的气体。

2.2项

非易燃无毒气体

本项包括窒息性气体、氧化性气体以及不属于其他向别的气体。

本项不包括在温度20℃时压力低于200kPa、并且未经液化或冷冻液化的气体。

2.3项

毒性气体

本项包括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气体:

a)其毒性或腐蚀性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气体;

b)急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5000mL/m3的毒性或腐蚀性气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类别 名称 定义 说明 第3类 易燃液体 本类包括易燃液体和液态退敏爆炸品。 易燃液体:指易燃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或是在溶液或悬浮液中有固体的液体,其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0℃,或开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5℃。易燃液体还包括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液体: a)在温度等于或高于其闪点的条件下提交运输的液体; b)以液态在高温条件下运输、并在温度等于或低于最高运输温度下放出易燃蒸汽的物质。 液态退敏爆炸品:指为抑制爆炸性物质的爆炸性能,将爆炸物质溶解或悬浮在水中或其他液态物质后,而形成的均应液态混合物。 符合易燃液体的定义,但闪点高于35℃而且不能持续燃烧的液体,在本标准中不视为易燃液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液体视为不能持续燃烧: a)按照GB/T21662规定进行持续燃烧试验,结果表明不能持续燃烧的液体; b)按照GB/T3536确定的燃点大于100℃的液体; c)按质量含水大于90%且溶于水的溶液。 按易燃性划分危险包装类别表: Ⅰ   闪点:— ,           初沸点≦35℃。 Ⅱ   闪点: <23℃,        初沸点>35℃。 Ⅲ   闪点:≧23℃和≦60℃,初沸点>35℃。   第1项  低闪点液体  指闭杯闪点低于-18℃的液体   第2项  中闪点液体 指闭杯闪点在-18℃至23℃的液体;   第3项  高闪点液体 指闭杯闪点在23℃至61℃的液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类别

名称

定义

说明

第3类

易燃液体

本类包括易燃液体和液态退敏爆炸品。

易燃液体:指易燃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或是在溶液或悬浮液中有固体的液体,其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0℃,或开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5℃。易燃液体还包括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液体:

a)在温度等于或高于其闪点的条件下提交运输的液体;

b)以液态在高温条件下运输、并在温度等于或低于最高运输温度下放出易燃蒸汽的物质。

液态退敏爆炸品:指为抑制爆炸性物质的爆炸性能,将爆炸物质溶解或悬浮在水中或其他液态物质后,而形成的均应液态混合物。

符合易燃液体的定义,但闪点高于35℃而且不能持续燃烧的液体,在本标准中不视为易燃液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液体视为不能持续燃烧:

a)按照GB/T21662规定进行持续燃烧试验,结果表明不能持续燃烧的液体;

b)按照GB/T3536确定的燃点大于100℃的液体;

c)按质量含水大于90%且溶于水的溶液。

按易燃性划分危险包装类别表:

Ⅰ   闪点:— ,           初沸点≦35℃。

Ⅱ   闪点: <23℃,        初沸点>35℃。

Ⅲ   闪点:≧23℃和≦60℃,初沸点>35℃。

第1项  低闪点液体

指闭杯闪点低于-18℃的液体

第2项  中闪点液体

指闭杯闪点在-18℃至23℃的液体;

第3项  高闪点液体

指闭杯闪点在23℃至61℃的液体;

第4类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类别

名称

项别

定义

说明

第4类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4.1项

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炸品

a) 易燃固体:容易燃烧的固态和摩擦可能燃烧的固体;

b)自反应物质:即使没有氧气(空气)存在,也容易发生激烈分解的热不稳定物质;

c)固态退敏爆炸品:为抑制爆炸性物质的爆炸性能,用水或酒精湿润爆炸性物质、或用其他物质稀释爆炸性物质后,而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4.2项

易于自燃的物质

本项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

a)发火物质:即使只有少量与空气接触,不到5min时间便燃烧的物质,包括混合物和溶液(液体或固体);

b)自热物质: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

4.3项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本项物质是指遇水放出易燃气体,且该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

第5类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类别

名称

项别

定义

说明

第5类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5.1项

氧化性物质

a)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未别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5.2项

有机过氧化物

有机过氧化物按其危险性程度分为七种类型

A型有机过氧化物:装在供运输的容器中时能起爆或迅速爆燃的有机过氧化物配置品。

B型有机过氧化物:装在供运输的容器中时既不能起爆也不迅速爆燃,但在该容器中可能发生热爆炸的具有爆炸性质的有机过氧化物配置品。该有机过氧化物装在容器中的数量最高可达25kg,但为了排除在包装件中起爆或迅速爆燃而需要把最高数量限制在较低数量者除外。

C型有机过氧化物:装在供运输的容器(最多50kg)内不可能起爆或迅速爆燃或发生热爆炸的具有爆炸性质的的有机过氧化物配置品。

D型有机过氧化物: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可以接受装在净重不超过50kg包装件中运输的有机过氧化物配置品:

1)如果在实验室试验中,部分起爆,不迅速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显示任何激烈效应。

2)如果在实验室试验中,根本不起爆,缓慢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显示激烈效应。

3)如果在实验室试验中,根本不起爆或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显示中等效应

E型有机过氧化物:在实验室试验中,既不起爆也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只显示微弱效应,可以接受装在不超过400kg/450L的包装件中运输的有机过氧化物配置品。

F型有机过氧化物:在实验室试验中,既不在空化状态下起爆也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只显示微弱效应或无效应,并且爆炸力弱或无爆炸力的,可考虑用中型散装货箱或罐体运输的有机过氧化物配置品。

G型有机过氧化物:

1)在实验室试验中,既不在空化状态下起爆也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显示任何效应,并且没有任何爆炸力的有机过氧化物配置品,应免于划入5.2项,但配置品应是热稳定的(50kg包件的自加速分解温度为60℃或更高),液态配置品应使用A型稀释剂退敏。

2)如果配置品不是热稳定的,或者用A型稀释剂以外的稀释剂退敏,应定为F型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类别

名称

项别

定义

说明

第6类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6.1项

毒性物质

指经吞食、吸入或与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损害人类健康的物质。

a)急性口服毒性:LD50≦300mg/kg;

b)急性皮肤接触毒性:LD50≦1000mg/kg;

c)急性吸入粉尘和烟雾毒性:LC50≦4mg/L;

d)急性吸入蒸汽毒性:LC50≦5000mg/m3,且在20℃和标准大气压下的饱和蒸汽浓度≧1/5LC50.

6.2项

感染性物质

指已知或有理由认为含有病原体的物质,分A类和类:

A类:以某种形式运输的感染性物质,在与之发生接触(发生接触,是在感染性物质泄漏到保护包装之外,造成人或动物的实际接触)时,可能造成健康的人或动物永久性失残、生命危险或致命疾病。

B类:A类以外的感染性物质

第7类 、第8类、第9类

类别

名称

项别

定义

说明

第7类

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

本类物质是指任何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其活度浓度和放射性总活度都超过GB11806规定限值的物质

第8类

腐蚀性物质

腐蚀性物质

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造成严重损伤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或运载工具的物质。

1)   使完好皮肤组织在暴露3 min或少于3 min之后开始的最多60 min观察期内全厚度毁损的物质;

2)   使完好皮肤组织在暴露超过3 min但不超过60 min之后开始的最多14 d观察期内全厚度毁损的物质;

3)   A 使完好的皮肤组织在暴露超过60min、但不超过4h之后开始的14天观察期内全厚度毁

损的物质;

B被判定不引起完好皮肤组织全厚度毁损,但在55℃试验温度下,对钢或铝的表面腐蚀

THE END
0.易于自燃的物质复习资料消防工程师2019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正在紧张备考,建设工程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易于自燃的物质”,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 (一)分类 易于自燃的物质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两类。 (二)火灾危险性 1.遇空气自燃性 2.遇湿易燃性 3.积热自燃性jvzquC41yy}/lrfpujk:;7hqo1~jcxkcpiyik8~klklvzr4zw3?15;7352?/uqyon
1.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3)III级。指采用边长100mm立方体试验样品试验时,在24h内出现自燃,或试验样品温度超过200℃。 (一)易于自燃的物质包括的范围 易于自燃的物质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两类: (1)发火物质。指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在不到5min内便会燃烧的物质,包括混合物和溶液(液体和固体)。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jvzquC41yy}/ujkgjqu/exr1Octbin4Vtcjf1Ontg1813=5915;:8A>a50yivvq
2.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点: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5.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概念分别是什幺? 一、易燃固体: (1)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二、易于自燃的物质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两类: (1)发火物质。指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在不到5min内便会燃烧的物质,包括混合物和溶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ncqhgoi8gcqmgp1<5238=/j}rn
3.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辅导:易燃易爆危险品5.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一、易燃固体: (1)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二、易于自燃的物质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两类: jvzq<84okr4lcxxjk0kd‚x0eqs0zrfqhcth1ozfcq564:8920nuou
4.化学—燃烧的条件详解(一)易于自燃的物质火灾危险性 (1)遇空气自燃性。易于自燃的物质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当与空气接触后能迅速与空气中的氧化合,产生大量的热,当温度达到其自燃点后即可着火,如氧化性物质与氧化剂反应激烈,还可以导致爆炸的情况发生。 (2)遇湿易燃性。某些自燃物品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当遇到氧化剂、酸类会发生剧烈的反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73B583:4ivvq
5.收藏学霸笔记:《技术实务》爆炸与易燃易爆物品考点串联考点六: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一)易燃固体 (二)易于自燃的物质 考点七: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性物质 (1)高锰酸钾与硫酸,氯酸钾与硝酸接触都十分危险。这些氧化剂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剂扑救。 (2)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吸水后,不仅能放出氧,还能放出大量的氯。jvzquC41o08457hqo1igg8fpnk5ywngc14632:613:755@9429
6.危险品集装箱标志!爆炸集装箱危险品②易于自燃的物质,如保险粉等; ③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如金属钠、镁粉、镁铝粉、镁合金粉等。 第5类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①氧化性物质,如双氧水、高锰酸钾、漂白粉等; ②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①毒性物质,如氰化钠、氰化钾、砒霜、硫酸铜、部分农药等; ②感染性物质。 第7类 放射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826:2:B:a3c:e7lg4926229{p824ivvq
7.下列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的是。下列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的是。A.A纸张B.B氢化钾C.C金属钠D.D黄磷jvzquC41yy}/pnymcq4dqv4ujkzj1A6;89806:8;64:f:jsj|f>60qyon
8.中国东方航空易于自燃物质和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如火柴、镁粉、白磷、黄磷等;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如漂白粉、双氧水、过氧乙酸等;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如生漆、有毒农药、海洛因、病毒样本等;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化学试剂等; 腐蚀性物质, 如酸、碱、湿电池、水银等;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包括环境危害jvzquC41yy}/enfkt0ipo8lnqdgm1|ycvki0Cwsqwpifonsv1DghijlgUgxwklj1tgyutrhvgfrvipfigcteuyjekcrjvnru1
9.一般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是怎么判刑的4、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5、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6、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7、放射性物质。 8、腐蚀性物质。 9、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包括危害环境物质。 三、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的客观要件是什么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的行为。非法买卖核材料是指违反jvzquC41yy}/8=8870ipo8u13<3;B>;0cyqz
10.危险化学品分类(GB69442012)20210624004936.pdf自燃的物质、遇 4.2 项 易于自燃的物质 本项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 第 4 类 水放出易燃气体 a)发火物质:即使只有少量与空气接触,不到 5min 时间便燃烧的物质,包括混合物 的物质 和溶液(液体或固体) ; b) 自热物质: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 4.3 项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本项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74=4844933=6262644980ujzn
11.第4.1/4.2/4.3项危险品|DSV自反应物质是热不稳定物质,即使没有氧气(空气)参与,也容易发生强烈放热分解。 聚合性物质是在没有稳定化的情况下易于发生强烈放热反应,导致形成较大分子或导致在运输中通常遇到的条件下形成聚合物的物质。 危险等级 4.2:易于自燃的物质 发火物质是指即使少量与空气接触也会在五分钟内点燃的物质,包jvzquC41yy}/f|{0eqs0|q2ep1uvt6xqnwzjqwx1oqjfu6th/vxbp|uqtv5wcuzg/cjegm2ugt|jenx1vtgouyttvkth/mfpigxpw|2iqqjt1B2encytg|2qh/jbppjtqwy.ixtfu1imc|x/63354695
12.危险化学品9大类详细介绍【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①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炸品,如硝化棉、硫磺、铝粉等; ②易于自燃的物质,如保险粉等; ③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如金属钠、镁粉、镁铝粉、镁合金粉等。 【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jvzquC41yy}/uqttve{ukvuqtv4dqv4xkg}03:9
13.分值虽少近年必考!消防技术实务易燃易爆危险品考点汇总(四)易于自燃的物质 火灾危险性 (1)遇空气自燃性 (2)遇湿易燃性 (3)积热自燃性(硝化纤维胶片、废影片、X光片,常温下分解升温,达到自然点引起自燃) (五)氧化性物质 (1)高锰酸钾与硫酸,氯酸钾与硝酸接触都十分危险。这些氧化剂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剂扑救。 jvzquC41yy}/4<80eqs0eoj1ujoxw8kwfcu0497428522:6254765<8;0jznn
14.考前直播点晴:一消技术38易错易考重要知识点梳理(上)比空气重的气体泄漏出来时,往往飘浮于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聚集不散,易与空气在局部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引火源发生着火或爆炸。 考点3:易燃固体火灾危险性分级 考点4:易于自燃的物质的分类 考点5:工艺防火防爆措施 考点6: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jvzquC41o08457hqo1igg8xjky{0z~jdc1814:6214>22=7455?:9@70jvsm
15.货拉拉禁限托运货物条款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如红磷、硫磺、铝粉、闪光粉、固体酒精、火柴、活性炭、干柴、鱼粉、摄影闪光弹等。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jvzquC41wcvqyng0jwumcuf0ep5vunwavgxnu8utqjock}jfaerbw|j0jvsm
16.第2.2章各类別的特定条文|第二部危险品的分类和相容性|2.2.2.2.5所列者並不包括全部资料,如需详细的说明,请参阅香港法例第295E章。 2.2.2.3 气体混合物 具有特定联合国编号的气体项目须按照危险品一览表所述来分类,包括包装类別和次要危险性等。至于气体混合物(包括其他类別物质的蒸气)或危险品一览表沒有列明的其他气体项目,则须按照以下原则分类: jvzquC41gu4imoxf0iuw0qp1fi5{j6mcpu5bfvnpkuzsc}nqp1jfvjnn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