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孙**(实名认证)
IP属地:四川
下载本文档
(2025年)应急救援员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哪种不属于常见的自然灾害?()A.地震B.火灾C.台风D.洪水答案:B。火灾通常是人为因素或意外引发,不属于自然灾害,而地震、台风、洪水是典型的自然灾害。2.地震发生时,在高楼内人员应选择()避震。A.窗户边B.电梯内C.承重墙墙角处D.阳台答案:C。窗户边、阳台在地震时容易受到掉落物体伤害且结构不稳定;电梯内可能因断电等故障被困,承重墙墙角处相对坚固,是比较安全的避震位置。3.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A.15:2B.30:2C.20:2D.25:2答案:B。目前心肺复苏操作中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4.火灾中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是()。A.相互拥挤踩踏B.吸入烟气窒息死亡C.被火烧死D.跳楼逃生答案:B。火灾产生的大量有毒烟气会使人中毒、窒息,是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5.以下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可燃液体火灾?()A.二氧化碳灭火器B.水基型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D.干粉灭火器答案:C。泡沫灭火器能在可燃液体表面形成一层泡沫覆盖层,隔绝空气,适用于扑救可燃液体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等火灾;水基型灭火器一般用于扑救A类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多种类型火灾,但对于可燃液体火灾,泡沫灭火器效果更好。6.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应()躲避。A.顺着泥石流方向跑B.往地势空旷的地方跑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D.往山上高处跑答案:C。顺着泥石流方向跑会被泥石流追上;地势空旷处可能会被泥石流淹没;往山上高处跑可能来不及且可能因山体不稳定有危险,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可以尽快脱离泥石流的路径。7.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时,固定材料应()。A.直接接触皮肤B.垫上软物,避免皮肤受压C.越紧越好D.不用考虑肢体血液循环答案:B。固定材料直接接触皮肤可能会造成皮肤损伤,应垫上软物;固定并非越紧越好,过紧会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必须要考虑肢体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因固定不当导致肢体缺血坏死。8.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若呼吸、心跳均停止,应立即进行()。A.胸外按压B.人工呼吸C.心肺复苏D.送往医院答案:C。当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急救人员。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只是心肺复苏中的一部分操作。9.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中暑的症状?()A.头晕、头痛B.口渴、多汗C.体温正常D.恶心、呕吐答案:C。中暑时体温通常会升高,头晕、头痛、口渴、多汗、恶心、呕吐都是中暑常见的症状。10.在进行伤口包扎时,包扎的顺序一般是()。A.由远心端向近心端B.由近心端向远心端C.随意包扎D.从伤口中间开始向两边包扎答案:A。包扎时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有利于血液回流,减少肿胀。二、多选题1.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包括()。A.以人为本B.快速反应C.科学救援D.统一指挥答案:ABCD。以人为本是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快速反应能抓住救援的最佳时机;科学救援确保救援方法和措施的有效性;统一指挥能使救援行动协调有序。2.地震灾害发生后,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有()。A.火灾B.海啸C.滑坡D.瘟疫答案:ABCD。地震可能破坏电气线路、燃气管道等引发火灾;海底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地震会使山体松动引发滑坡;地震后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等可能导致瘟疫传播。3.心肺复苏有效的表现有()。A.能摸到颈动脉搏动B.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C.瞳孔由大变小D.恢复自主呼吸答案:ABCD。能摸到颈动脉搏动说明心脏开始有效泵血;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表示血液循环改善;瞳孔由大变小是脑供血改善的表现;恢复自主呼吸是心肺复苏有效的重要标志。4.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有()。A.冷却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窒息灭火法D.抑制灭火法答案:ABCD。冷却灭火法是降低燃烧物温度;隔离灭火法是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窒息灭火法是隔绝空气;抑制灭火法是抑制燃烧反应的自由基。5.常见的急救包扎材料有()。A.绷带B.三角巾C.四头带D.创可贴答案:ABCD。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可用于不同部位和类型伤口的包扎;创可贴适用于较小的伤口。6.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有()。A.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B.陡峻的地形条件C.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D.植被茂密答案:ABC。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是泥石流的物质基础;陡峻的地形条件为泥石流提供了动力;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是泥石流形成的激发因素。植被茂密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不是泥石流形成的条件。7.对伤员进行搬运时,应注意()。A.动作要轻、稳B.避免震动C.随时观察伤员病情变化D.根据伤员病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答案:ABCD。动作轻、稳和避免震动可以防止加重伤员的损伤;随时观察伤员病情变化能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根据伤员病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可以确保搬运过程中伤员的安全。8.中暑的类型包括()。A.先兆中暑B.轻症中暑C.重症中暑D.慢性中暑答案:ABC。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没有慢性中暑这种类型。9.以下属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的有()。A.突发性强B.扩散迅速C.危害范围广D.救援难度大答案:ABCD。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突然发生,化学品泄漏后扩散迅速,会对较大范围造成危害,且由于化学品的特性和事故现场情况复杂,救援难度大。10.在高层建筑火灾中,逃生时应()。A.乘坐电梯逃生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低姿前行D.从疏散楼梯逃生答案:BCD。高层建筑火灾时电梯可能会因断电等故障停止运行或有其他危险,不能乘坐电梯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过滤有毒烟气;低姿前行能减少吸入烟气;从疏散楼梯逃生是比较安全的逃生方式。三、判断题1.应急救援员在救援过程中可以不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答案:错误。应急救援员在救援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自身安全,避免受到伤害。2.发生火灾时,应尽快乘坐电梯逃生。()答案:错误。火灾时电梯可能会因断电、故障等原因停止运行,还可能会吸入有毒烟气,乘坐电梯逃生非常危险,应选择疏散楼梯逃生。3.对伤员进行人工呼吸时,吹气时间越长越好。()答案:错误。人工呼吸时吹气时间应适中,一般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以胸廓抬起为准,并非越长越好,过长时间吹气可能会导致胃胀气等问题。4.骨折固定后,应立即进行活动,以促进恢复。()答案:错误。骨折固定后应避免过早活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进行康复活动。5.在地震发生时,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是一种有效的避震方法。()答案:正确。桌子等坚固家具可以为避震者提供一定的保护,减少被掉落物体砸伤的风险。6.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用嘴吸吮伤口,将毒液吸出。()答案:错误。用嘴吸吮伤口可能会使毒液通过口腔黏膜进入施救者体内,导致施救者中毒,应采用其他科学的方法处理伤口,如在伤口近心端绑扎等,并尽快送医。7.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后就不需要再进行修订和完善了。()答案:错误。随着情况的变化,如救援技术的发展、灾害特点的改变等,应急救援预案需要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8.对溺水者进行急救时,应先清除口鼻内的异物。()答案:正确。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异物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后续的急救操作创造条件。9.在火灾现场,用水灭火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火灾。()答案:错误。水不能用于扑救油类、电气等火灾,油类火灾用水扑救会使油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并扩大火势,电气火灾用水扑救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10.应急救援员只需要掌握救援技能,不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答案:错误。应急救援员不仅要掌握救援技能,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便在救援过程中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保障救援行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四、简答题1.简述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答: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如下:(1)判断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喊,观察有无反应。(2)呼救:若患者无反应,立即呼叫周围人员帮忙拨打急救电话。(3)判断呼吸和脉搏: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同时用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10秒。(4)胸外按压: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施救者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5)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患者气道。(6)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观察患者胸廓起伏。(7)重复操作:按照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操作,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急救人员到达。2.简述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注意事项。答: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注意事项如下:(1)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迅速判断火灾位置和逃生方向。(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以减少吸入有毒烟气。(3)不要乘坐电梯,应选择疏散楼梯逃生。(4)如果通道被烟火封堵,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湿布堵塞门缝,向门窗泼水降温,等待救援。(5)如果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应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6)逃生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拥挤踩踏,有序疏散。(7)如果无法从楼梯逃生,可以利用绳索、床单等自制逃生工具,从窗户逃生,但要确保绳索等牢固可靠。3.简述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的目的和原则。答:固定的目的:(1)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减少疼痛。(2)避免骨折断端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组织。(3)防止骨折移位,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运。固定的原则:(1)先止血、包扎,后固定。(2)固定材料应垫上软物,避免皮肤受压。(3)固定要牢固,但不能过紧,要注意肢体血液循环情况。(4)固定范围应包括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5)若有畸形,不要强行复位,应保持伤肢原状进行固定。4.简述在野外遇到雷电天气时的正确做法。答:在野外遇到雷电天气时的正确做法如下:(1)尽快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如金属顶的汽车内也是比较安全的。(2)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尽量降低身体高度,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抱膝,头部尽量低下,避免头部成为最高点。(3)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等高大物体,避免在空旷的田野、山顶、水面等地方停留。(4)不要手持金属物品,如雨伞、锄头、铁铲等。(5)不要在河里游泳、划船等水上活动。(6)如果多人在一起,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相互传导。5.简述应急救援员在救援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措施,答:应急救援员在救援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措施如下:(1)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等,根据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