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季,强降雨、大风、雷电等天气现象集中出现,防汛安全工作任务非常重要,如何防止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增强大家防汛意识,切实保障财产和生命安全,让我们一起了解有关防汛方面的知识吧!
小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10毫米以内;
中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10~25毫米;
大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25~50毫米;
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50~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达到30毫米以上;
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100~200毫米;
特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大于200毫米。
二、汛情预警等级
汛情预警由低到高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具体标准如下:
蓝色汛情预警(Ⅳ级):泥石流易发区前期土壤含水量达到半饱和状态,预报日降雨量可达25毫米以上、50毫米以下,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以上山洪和地质灾害,可能性一般。
黄色汛情预警(Ⅲ级):泥石流易发区前期土壤含水量达到半饱和状态,预报日降雨量可达50毫米以上、100毫米以下,预计将要发生较大以上山洪和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
橙色汛情预警(Ⅱ级):泥石流易发区前期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预报日降雨量可达100毫米以上、150毫米以下,预计将要发生重大以上山洪和地质灾害,可能性很大。
红色汛情预警(Ⅰ级):泥石流易发区前期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预报日降雨量可达150毫米以上,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山洪和地质灾害,可能性极大。
发布预警:当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时,发出避险转移预警。
三、防御泥石流四字口诀
防:防御最重要。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防能力。
避:避险最关键。牢记避险地点,注意警报信号。
抢:抢救要及时。遇险寻求救援,发出求救信号。
救:救灾要迅速。联系救灾队伍,帮助灾后重建。
四、遇到山洪泥石流爆发时应注意
1.河道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河谷跑,应向河谷两岸高处跑。
2.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沿泥石流沟跑,应向沟岸两侧山坡跑。
3.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
4.如果不幸遇到泥石流,通讯联系不上,要用树枝、石块或衣服等在野外的空地处摆出尽可能大的求救字样,并在求救字样的显著位置插红色或其他颜色鲜艳的标志物,以引起搜救人员的注意。
下面是一组有关防洪防汛的漫画,希望通过这两篇漫画让大家学习到更多防洪防汛知识。
“防汛安全小常识”漫画手册之“暴雨篇”
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浑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爆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遇到危险时,请拨打110求救。
“防汛安全小常识”漫画手册之“洪水篇”
要冷静选择撤离位置。
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
要迅速找一些易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洪水来前,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
要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要远离斜电杆和电线断头。
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求机会逃生。
要就近迅速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高地等地方转移。
-----
-----
水灾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治国必先治水,水治才能兴邦,这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常识。防汛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防汛具有巨大的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与生态效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制定了《防洪法》、《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健全防汛体系,明确规定防汛抗洪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服从服务于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共识,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