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生命防线锤炼应急尖兵——特勤大队开展泥石流救援演练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为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泥石流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检验队伍在复杂环境下的实战协同水平。6月27日,拉萨消防特勤大队组织开展了一场泥石流救援演练。此次演练以“实战化、专业化、高效化”为原则,模拟山区突发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多名群众被困的紧急场景,全面锤炼队伍的快速响应、现场处置和生命救援能力。

01

模拟极端场景

贴近实战需求

演练设定在色拉寺自助火锅北山,因连续强降雨导致山体松动,突发大规模泥石流,冲毁部分民房、阻断道路和通信,多名村民被埋压或困于危房、高地,情况危急。特勤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调派救援力量携带专业装备赶赴现场,形成“统一指挥、多线作战、高效联动”的救援体系。

02

多环节实战检验

凸显专业素养

一是快速响应与现场侦查。特勤大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后,迅速划定警戒区域,设立前线指挥部。利用无人机航拍、生命探测仪、红外热像仪等装备对受灾区域进行全方位侦查,排查次生灾害隐患(如余泥流、山体滑坡、危房坍塌等),确定被困人员大致位置和数量。同时,对救援人员的72小时携行包进行检查,确保包内的食品、水、药品、保暖衣物等物资齐全且在有效期内,为长时间救援行动提供保障。二是多场景救援攻坚。根据现场情况,救援队伍分为多个小组,同步开展针对性救援。埋压人员搜救组,对被泥石流埋压的群众,队员使用液压破拆工具、手动挖掘装备小心清理覆盖物,配合搜救犬精准定位,在“不伤及被困者”的前提下快速开辟救援通道;高地被困人员疏散组,对被困于孤立高地、无法自行撤离的群众,利用斜向救援技术,通过担架、安全吊带等工具将其转移至安全区,实现“点对点”转移。三是测试浮顶泵吸水与排水作业。由于泥石流裹挟大量泥水和杂物,部分低洼区域形成积水,不仅阻碍救援通道,还可能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威胁。救援人员迅速架设浮顶泵,测试其在复杂水质环境下的吸水和排水能力。通过调整泵体位置、清理进水口杂物等操作,确保浮顶泵高效运转,快速排出积水,为后续救援行动扫清障碍。

03

三、以练促战

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此次泥石流救援演练不仅检验了特勤大队在极端灾害中的快速反应能力、专业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更暴露了实战中可能存在的短板,为后续针对性训练提供了方向。通过模拟真实灾害场景,队员们进一步熟悉了泥石流救援的流程、技巧和风险点,强化了“生命至上、科学救援”的理念。

下一步特勤大队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加强极端天气下的灾害救援训练,完善联动机制,升级装备储备,确保在真实灾害来临时“拉得出、冲得上、救得下”,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拉萨消防

原标题:《【筑牢生命防线 锤炼应急尖兵】——特勤大队开展泥石流救援演练》

THE END
0.“实战”训练科学备战保度汛平安平武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水域救援训练。 点位档案 涪江平武段 全长约674公里的涪江,在平武县境内达151.6公里。地处涪江上游的平武,每年汛期都是备受关注的重点点位。因地理和地质原因,当地暴雨常常引发山洪泥石流。去年7月12日凌晨,平武县木座藏族乡火溪河黑水沟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进入主汛期后jvzq<84ue0vfqyqg0eun0ls1p4532;812:681l8673<8/=5743<8;7mvon
1.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完成建设任务日前,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完成建设任务。该中心立足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特点,打造地震地质灾害救援训练区、冰雪灾害救援训练区、泥石流灾害救援训练区、基础技能训练区,特种车辆驾驶训练场,5大训练板块共设21个训练单元,涵盖近百个训练科目。 jvzquC41yy}/nƒgu0eun0ls1|d~x1;546/7119>1eqtugwya72<65@>5;0nuo
2.探访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作为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之一,整体划分为指挥教学区、生活配套区、装备储备区、航空保障区、培训演练区5大功能区域。其中,培训演练区作为项目实施的重点,围绕实战需求,立足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特点,打造地震地质灾害救援训练区、冰雪灾害救援训练区、泥石流灾害救援训练区、基础技能训练区、特种车辆jvzquC41icttw7lcpu{ecrq{0eun0ls1u{yugv4424;0394391643;;54;7/uqyon
3.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砺剑2021”山岳水域泥石流综合救援跨区域为有效检验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实战救援能力,规范队伍模块化出动、单元化作战模式,全面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各项准备,6月8日,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以下简称“吉林总队”)“砺剑2021”山岳水域泥石流综合救援跨区域演练暨实战技术交流活动在吉林省山岳救援实战训练基地拉开帷幕。 jvzq<84ln0vfqyqg0eun0ls1p4532;6128711l86;9=2/<9992>5;7mvon
4.在倾斜19度的建筑里行走是什么体验?记者探访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日前,“应急救援基层行”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首站便来到了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基地内用于日常训练的倾斜建筑。人民网记者 董兆瑞摄 走进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各种倒塌形式的“废墟”,倾斜的“医院”、坍塌的“社区”、被掩埋的“地铁站”……这里主要模拟地震灾害发生后常见的jvzq<84dl0vfqyqg0eun0ls1p4532;912;651l66766.69>885:60qyon
5.“突发”滑坡泥石流咋应对?这场专项演练划重点泥石流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发生频率最高、防范难度最大的地质灾害。演练中,技术人员运用了实景三维建模技术,分析研判演练沟域的泥石流成灾风险,“通过模型计算分析,发现中上游区域崩滑物源和方量,并预测可能会造成的危险区范围。”省修复防治院技术员介绍,这也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四川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科研jvzquC41o0cv3ee1inu8hqpvkov8=25599;=
6.广西举行突发地灾应急避险演练日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主办的2024年自治区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在桂林市资源县开展,演练涉及地灾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组织群众撤离、应急救援、灾后处置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当地各部门应对地灾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和群众防灾避险意识。 演练模拟资源县连日来出现大范围持续强降雨,车田苗族乡车田村石山底屯jvzquC41yy}/kƒntcp4og}4pgyy/j}rnAcoe?>8437;5
7.最大规模城市内涝救援训练基地投用,水、火救援都可专业训练刚刚新闻中心报道,最大规模城市内涝救援训练基地投用,水、火救援都可专业训练,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让我来帮您详细说明一下:公司实行区域化管理模式,各大区设立服务管理中心,统筹协调区域内的服务资源配置和质量管控工作: 南充市顺庆区西山街道,吕梁市岚县岚县普明工业园区,云南省昆明市红云街道,通江县新场镇,贵州省贵阳市兴关路街道,曲江区罗坑镇,河南省郑 jvzq<84ycr4je{vz{0io1m;829;1;;560jznn
8.国家级应急救援中心建成,就在潮州!近日,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建设,正式进入试运行。 该项目是应急管理部在全国部署的6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之一,投运后将成为东南区域应对台风及其次生、衍生灾害时的尖刀拳头力量。 该项目选址于广东省潮州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交会处,占地面积约500亩。总体设“一个中心”区域应急救援中心jvzq<84{uz}/elyx0et0c{ykenk/j}rnAkzfohnf?:?86@=585:63>9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