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泥石流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检验队伍在复杂环境下的实战协同水平。6月27日,拉萨消防特勤大队组织开展了一场泥石流救援演练。此次演练以“实战化、专业化、高效化”为原则,模拟山区突发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多名群众被困的紧急场景,全面锤炼队伍的快速响应、现场处置和生命救援能力。
01
模拟极端场景
贴近实战需求
演练设定在色拉寺自助火锅北山,因连续强降雨导致山体松动,突发大规模泥石流,冲毁部分民房、阻断道路和通信,多名村民被埋压或困于危房、高地,情况危急。特勤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调派救援力量携带专业装备赶赴现场,形成“统一指挥、多线作战、高效联动”的救援体系。
02
多环节实战检验
凸显专业素养
一是快速响应与现场侦查。特勤大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后,迅速划定警戒区域,设立前线指挥部。利用无人机航拍、生命探测仪、红外热像仪等装备对受灾区域进行全方位侦查,排查次生灾害隐患(如余泥流、山体滑坡、危房坍塌等),确定被困人员大致位置和数量。同时,对救援人员的72小时携行包进行检查,确保包内的食品、水、药品、保暖衣物等物资齐全且在有效期内,为长时间救援行动提供保障。二是多场景救援攻坚。根据现场情况,救援队伍分为多个小组,同步开展针对性救援。埋压人员搜救组,对被泥石流埋压的群众,队员使用液压破拆工具、手动挖掘装备小心清理覆盖物,配合搜救犬精准定位,在“不伤及被困者”的前提下快速开辟救援通道;高地被困人员疏散组,对被困于孤立高地、无法自行撤离的群众,利用斜向救援技术,通过担架、安全吊带等工具将其转移至安全区,实现“点对点”转移。三是测试浮顶泵吸水与排水作业。由于泥石流裹挟大量泥水和杂物,部分低洼区域形成积水,不仅阻碍救援通道,还可能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威胁。救援人员迅速架设浮顶泵,测试其在复杂水质环境下的吸水和排水能力。通过调整泵体位置、清理进水口杂物等操作,确保浮顶泵高效运转,快速排出积水,为后续救援行动扫清障碍。
03
三、以练促战
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此次泥石流救援演练不仅检验了特勤大队在极端灾害中的快速反应能力、专业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更暴露了实战中可能存在的短板,为后续针对性训练提供了方向。通过模拟真实灾害场景,队员们进一步熟悉了泥石流救援的流程、技巧和风险点,强化了“生命至上、科学救援”的理念。
下一步特勤大队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加强极端天气下的灾害救援训练,完善联动机制,升级装备储备,确保在真实灾害来临时“拉得出、冲得上、救得下”,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拉萨消防
原标题:《【筑牢生命防线 锤炼应急尖兵】——特勤大队开展泥石流救援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