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答题期限!速来学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领取你的红包~抽奖有奖

截止到5月13日(今晚)23:59

速来学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

领取你的红包~

注意啦!注意啦!

2022年5·12防灾减灾救灾知识

网络有奖答题活动

已于5月7日开启~

截止到5月13日(今晚)23:59

活动就要结束啦!

快来参与答题吧!

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

在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之际,围绕“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主题,省减灾委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启动 全省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网络有奖答题活动,活动详情速阅下文!快来参与答题,赢取你的奖品吧!!

牢牢掌握安全密码!

Are you ready?

奖项设置

进入“有奖答题”专栏答题页面

全部答对者可进入抽奖环节

抽取1元-200元不等红包奖励

你会获得那个最大红包吗?

快来答题挑战

迎接属于你的锦鲤~

还有实物抽奖环节

实物奖项共计71名

其中

特等奖1名

2000元购物卡

一等奖10名

各800元购物卡

二等奖20名

各500元购物卡

三等奖40名

各200元购物卡

你是那个幸运儿吗?

5月5日0:00至

5月16日23:59

活动规则

第一阶段:内容学习

( 5月5日0:00至5月7日23:59)

连续三天每天一期打卡学习答题推送,练习和熟悉内容和题型,学习更多防灾减灾救灾小知识,帮助你答对更多题

第二阶段:答题赢红包

(5月7日0:00至5月13日23:59)

进入 “有奖答题”专栏,将随机生成答题页面,含单选5题、多选2题、判断3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全部答对者可进入抽奖环节,抽取1元-200元不等红包奖励,你会获得那个最大红包吗?快来答题挑战,迎接属于你的锦鲤~

第三阶段:实物抽奖

(5月16日 )

以网络直播方式抽取实物奖励

特等奖一等奖当场验证~

~错过就没有了

不要眨眼睛~

说不定抽到的就是你~

快来答题赢取抽奖资格吧!

参与方式

学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

点击“有奖答题”专栏

进入答题和抽奖页面

填写有效信息

(地区、姓名、手机号)

也可直接参与答题活动

整个活动期间,每个手机号只提供2次答题机会,得分达100分的,每个手机号可获得随机红包和实物奖励抽奖机会各一次。

加油!

抽奖结束后“江西应急管理”将公布

确认获奖情况

奖品直接邮寄到家哦~

快来答题赢大奖 吧~

2022年防灾减灾救灾

有奖答题知识学习

2022年防灾减灾救灾有奖答题知识学习

单选题

1.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A.实施

B.竣工验收

C.总结评价

D.可行性研究

答案: D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

A.同时进行

B.提前进行

C.推后进行

答案: A

3.发生泥石流时应如何应对。

A.迅速爬到附近的大树上

B.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切忌顺着泥石流前进的方向奔跑

C.迅速向河流下游逃跑

D.躲避到房屋中不出来

答案: B

4.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

A.地质灾害勘查

B.地质灾害调查

C.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D.地质灾害监测

答案: C

5.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A.造成死亡3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

B.造成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C.造成死亡3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

D.造成死亡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

答案: B

6.房屋后边坡发生滑坡堵塞排水沟时。

A.应及时清理滑坡土体,疏通排水沟

B.应立即转移至安全地段并上报有关部门,等天气晴好后再清理滑坡土体

C.不理会

D.雨停后再清理滑坡土体

答案: B

7.当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发出警报声时,受威胁群众应。

A.到地质灾害隐患体上查看情况

B.立即转移至指定的避险点

C.将情况报告至监测负责人

D.将警报声关闭

答案: B

8.将压埋在泥浆或倒塌建筑物中的伤员救出后,应立即清除内的泥土及痰、血等。

A.口、鼻、咽喉

B.口、耳、咽喉

C.口、眼、咽喉

D.口、眼、耳

答案: A

9.地质灾害隐患通常指通过地形、地质和影响因素调查,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或区段。

A.初步推测可能会

B.已经

C.将要

D.不可能

答案: A

10.当你遇到滑坡、崩塌或泥石流时,应该怎样来保证自身安全?

A.向滑动主方向上部转移

B.向滑动主方向下部转移

C.躲在地势低洼处

D.向滑动主方向两侧转移

答案: D

11.下列那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

A. 火山地震

B. 塌陷地震

C.构造地震

答案: C

12.地震相差一级,释放的能量相差有多大?

A.20倍

B.30倍

C.40倍

答案: B

13. 以下哪类地震中主震占全序列能量的90%以上?

A. 双震型地震

B. 孤立型地震

C.主余震型地震

答案: C

14. 哪种地震波可以警告人们尽快做好准备?

A.横波

B.纵波

C.面波

答案: B

15. 地震按震级大小分,哪个区间为有感地震?

A. 3级≦震级≦4.5级

B. 4.5级≦震级≦6级

C. 震级﹤3级

答案: A

16. 以下哪个因素不影响地震烈度?

A. 震中距

B. 震源深度

C.地震波速

答案: C

17.以下哪一个描述概括的是一种气候现象( )。

A.南昌今日阴有阵雨,最高气温18℃

B.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

C.南昌大学运动会因天气原因推迟举行

答案: B

1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描写的是我国哪个江河湖泊?(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答案: A

1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首诗描写的是我国哪个江河湖泊?( )

A.黄河

B.赣江

C.洞庭湖

答案: B

20.暴雨积水时,低洼地区的居民该如何自救,以下错误的是( )

A.在危旧平房内等待救援

B.危急时如果来不及转移,不必惊慌,应向高处移动等待救援

C.低洼地区的居民,可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防止积水浸入屋内

答案:A

21.每年六、七月份,长江中下游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这种气候现象为“( )”

A.暴雨

B.梅雨

C.凌汛

答案: B

22.小强家住在易滑坡的山脚下,暴雨山洪发生时全家被紧急转移到安全区,暴雨停了,小强家人( )。

A.可立即搬回家

B.出太阳了就可搬回家

C.需确定山体不再发生滑坡后,再搬回家

答案: C

23.在户外遭遇雷雨时,正确做法是:( C)

A.要躲在树下、电杆下或亭子里,不要打伞;在空旷地方要蹲下,不要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B.不要躲在树下、电杆下或亭子里,不要打伞;在空旷地方要蹲下,可以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C.不要躲在树下、电杆下或亭子里,不要打伞;在空旷地方要蹲下,不要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答案: C

24.遇到洪水,错误的做法是( )。

A.抓住门板、木板、轮胎等漂浮物

B.想办法爬上墙头或附近的大树等待救护

C.跳下水游泳去安全的地方

D.大声呼救,并且挥舞颜色鲜艳的衣服引起人们的注意

答案: C

25.小明家住在溪河边,住的地方没下雨的情况下,小明家( )。

A.不会遭受洪水灾害

B.有可能遭受洪水灾害

C.一定会遭受洪水灾害

答案: B

26.在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袭击。台风来临时,以下哪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

A.如果在结实的房屋里,小心关好窗户。

B.如果在水面上(如游泳),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答案: C

27.公路路基沉陷与塌陷是指路基由于土体自重、外部荷载和( A)的作用等产生沉降变形,变形量超过允许值的现象。

A.水

B.风

C.扰动

D.大气

答案: A

28.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指山区沟谷中,由( )、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决等水源激发,形成一种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A.暴雨

B.小雨

C.大雨

D.中雨

答案: A

29.根据崩塌形成的力学机制将崩塌分为( )滑移、鼓胀、拉裂和错断5种类型。

A.倾倒

B.空隙

C.错层

D.倾角

答案: A

30.泥石流根据固体物质组成成分可分为:( )泥石流、水石流、碎屑流

A.泥流

B.水流

C.沙流

D.土流

答案: A

31.路基沉陷在( )路基中比较常见

A.半填半挖

B.挖方

C.填方

D.水泡

答案: A

32.公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A.地震

B.水毁

C.暴雨

D.塌陷

答案: A

33.公交车上失火,车门无法开启时,乘客应该( )。

A.用车上备用的专用铁锤或鞋跟就近打碎车窗,从车窗疏散逃生

B.哭喊

D.挤向车门

答案: A

34.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定期开展( ),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A.监管、巡查

B.防火检查、巡查

C.消防检查、管理

D.监管、管理

答案: B

35.山上裂缝、山脚下土堆鼓起是什么灾害的预兆( )

A.地震

B.滑坡

C.风暴

D.强降雨

答案:B

36.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险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

A.停止作业

B.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C.撤离作业场所

D.继续作业

答案: B

37.松材线虫的主要传媒昆虫是( )。

A.松褐天牛

B.栎旋木柄天牛

C.纵坑切梢小蠹

D.象甲虫

答案: A

38.感染松材线虫病的寄主植物及其制品,主要为( )。

A.杉科植物

B.阔叶树

C.竹类植物

D.松属植物及其制品

答案: D

39.松材线虫病感病木材的特征是( )。

A.变轻、蓝变、变干

B.变重、蓝变、变干

C.变轻、变湿、黑变

D.变重、变湿、黑变

答案: A

40.森林草原火险天气等级预测预报不考虑下列哪些气象因子?( )

A.降水

B.含氧量

C.相对湿度

D.风速

答案: B

41.森林火险等级将森林火险按森林可燃物的易燃程度和蔓延程度进行分级,表示发生森林火灾危险程度的指标,共分为多少级?( )

A.三

B.四

C.五

D.八

答案: C

42.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有四个等级,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下列哪两种颜色为高森林火险预警信号( )

A.蓝色和黄色

B.红色和橙色

C.蓝色和橙色

D.红色和蓝色

答案: B

43.下列哪项不是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 )

A.打早

B.打小

C.打了

D.打大火

答案: D

44. 凡是被火烧过的林地面积都称为( )。

A.火灾面积

B.成灾面积

C.过火面积

D.火烧面积

答案: C

45.重点时期内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非重点时期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情况实行周报告制度。但是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 )。

A.实行月报告制度

B.及时报告

C.实行周报告制度

D.实行日报告制度

答案: B

46.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的野生动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 )检疫,检疫合格的,方可利用。

A.动物屠宰加工场所

B.动物诊疗机构

C.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D.动物饲养场

答案: C

47.在野外环境发现的死亡野生动物,由所在地( )收集、处理。

A.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

B.农业农村部门

C.卫生健康部门

D.公安部门

答案: A

A.911

B.122

C.119

D.110

答案: C

49.发生火灾后,如何正确报火警( )

A.讲清着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物质及火势大小

B.讲清着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物质及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留下报警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答案: B

50.消防队扑救火灾是否收取费用( )

A.收取成本费用

B.按照出动车辆数收费

C.按扑救时长收费

D.不收取任何费用

答案: D

51.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 )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D.根部

答案:D

52.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 )

A.下风位置

B.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C.距离起火点3-5米的上风或侧风位置

D.只要靠近火点,随便在哪里

答案: C

53.家长要教育孩子不玩火。以下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 )

A.教幼儿学会如何使用火柴

B.告诉孩子玩火的危害,并将火柴、打火机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C.孩子玩火时要有大人陪伴

D.要到室外空旷的地方玩火

答案: B

54.当打开房门闻到很浓的燃气气味时,要迅速( ),防止引发爆燃事故

A.打开电灯查找漏气部位

B.打开门窗通风

C.点火查看

答案: B

55.发生火灾逃生时,要尽量贴近地面撤离,主要原因是( )

A.看得清地上有无障碍物

B.燃烧产生的有毒热烟在离地面近的地方浓度小,可降低中毒几率

C.以免碰着别人

D.可以找到有价值的东西顺便带出来

答案: B

56.油锅起火,不正确的扑救方法是( )

A.立刻关闭气源

B.用水泼灭

C.用锅盖闷灭

D.用湿抹布进行覆盖

答案: B

57.门外面着火且火势很大,被困室内无法逃生时,错误的作法是( )

A.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门缝,防止毒烟进入

B.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C.打开房门冲出去

D.利用床单被套结成绳索从窗户逃生

答案: C

58.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吸入有毒烟气窒息死亡

B.直接被火烧死

C.人员拥挤致死

D.跳楼或惊吓致死

答案: A

59.面对火灾,以下哪个逃生方法是错误的( )

A.选择逃生通道自救

B.结绳下滑自救

C.向外界求救

D.乘坐电梯逃生

答案: D

60.被困室内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发出求救信号,正确做法是( )

A.夜间摇晃手电筒、挥动白色布条

B.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

C.白天可挥动鲜艳布条、向外大声呼叫

D.以上都正确

答案:D

61.如果电视机着火了,应( )

A.迅速往电视上泼水灭火

B.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

D.直接跑掉

答案: B

62.关于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正确的是( )

A.不能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

B.寄宿制学校宿舍可以使用煤气灶做饭

C.可以随意拉接插线板

D.可以将灭火器等公用消防设施私自放到宿舍里

答案: A

63.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其中危害最大的灾害是( )

A.水旱灾害

B.寒潮

C.地震

D.扬沙

答案: A

A.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B.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C.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

D.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答案: C

65.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按严重程度依次升级,以颜色表示为( )。

A.黄→蓝→橙→红

B.橙→蓝→黄→红

C.红→橙→黄→蓝

D.蓝→黄→橙→红

答案:D

66.我国旱、涝灾害多的主要原因的( )

A、受季风气候影响

B、受河流影响

C、受地势影响

D、受地表植被影响

答案:A

67.干旱灾害时常引发多次次生灾害,其中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哪一种?( )。

A、地下水水位下降

B、湿地干涸

C、荒漠化

D、海水入侵

答案:C

68.防御山洪的主要措施的( )

A.避让为主,适当抗灾和有效救援相结合。

B.水库拦蓄,堤防挡水,有效预警。

C.搬迁为主,辅以抗灾和救援

D.抗灾为主,辅以避让和救援

答案:A

69、汛期来临前,水库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称( )。

A、校核洪水位

B、兴利水位

C、防洪限制水位

D、防洪高水位

答案:C

70、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干旱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关于我国干旱发生时间和空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旱只发生在干旱地区

B、南方地区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C、汛期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D、干旱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任何地点

答案:D

71、在外出旅游时,注意因暴雨引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当发现溪沟上游来水突然混浊,而且水位上涨较快时,做法错误的是。

A、立即向附近高地转移。

B、强行过河避险。

C、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

D、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答案:B

72、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相结合的综合抗旱减灾体系。

A、开源和节流措施

B、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C、常规和非常规措施

D、日常和应急措施

答案:B

73、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 )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答案:B

74、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外信息发布的主体是( )

A.各级人民政府

B.卫生行政部门

C.各级疾控中心

D.事件涉及单位

答案:B

7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 )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比较重大

E、特别重大

答案:D

76、下列哪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

A.自然灾害

B.慢性血液疾病

C.公共卫生事件

D.事故灾难

答案:B

77、抢救溺水者时,应最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

A、胸外心脏按压

B、清理呼吸道异物

C、注意保暖

D、建立静脉通道

答案:B

78、现场抢救一氧化碳中毒时,哪项最首先要做的是( )

A、迅速离开中毒现场

B、人工呼吸

C、按压人中

D、立即给氧

答案:A

7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 級,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答案:A

80、霍乱属:( )

A、国家检疫传染病

B、地区检疫传染病

C、国际检疫传染病

D、局部地区检疫传染病

答案:C

81、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后,应在( )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和隔离观察。

A、1

B、2

C、12

D、24

答案:B

82、新冠肺炎潜伏期为( )

A、1-14天,多为3-7天

B、2-9天,多为3-4天

C、3-10天,多为3-5天

D、7-14天,多为7-9天

答案:A

判断题

1.地质灾害险情未消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非抢险救灾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危险区。( )

答案:√

2.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灾情4个等级。( )

答案:√

3.当屋后发生土体崩塌,不能立即清理屋后崩塌堆积的土体。( )

答案:√

4.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政府组织治理并承担治理所需经费。( )

答案:×

5.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或者管理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监测。( )

答案:√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

答案:√

7.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

答案:√

8.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 )

答案:√

9.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牢固、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

答案:√

10.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

答案:√

11.地震时被埋压应拼命呼唤。( )

答案:×

12.家庭防震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准备: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合理放置家具及物品、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

答案:√

13.地震次生灾害包括火灾、煤气泄漏、房屋倒塌、水灾。( )

答案:√

14.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地震灾害。( )

答案:√

15.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 )

答案:√

16.二氧化碳、甲烷是常见的温室气体( )

答案:√

17.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臭氧层可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生存。( )

答案:√

18.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都属于可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

答案:×

19.郑和下西洋能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利用了季风。( )

答案:√

20.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

答案:√

21.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与农村地区的现象称为热岛效应。( )

答案:√

22.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原因是太阳辐射加强。( )。

答案:×

23.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比正常年份异常降温的气候现象。( )

答案:×

24.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两个带上.一是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与盆地之间的接触带;另一个是上述的高原、盆地与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 )

答案:√

25.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水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水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

答案:√

26.滑坡类灾害是山区公路常见的灾害类型之一。由于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通行能力。( )

答案:√

27.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各种形式灾害链。( )

答案:√

28.地震避难时,要充分应用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携带足够衣、食住等生活用品与医药用品。( )

答案:×

29.松材线虫是引起松树毁灭性死亡的一种外来有害生物。( )

答案:√

30.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方式以人为传播为主。( )

答案:√

31.在遭遇森林草原火灾时,要正确判断风向,切不可与火赛跑,一旦顺风而逃,极易被大火追上并围堵住。( )

答案:√

32.在遭遇森林草原火灾时,要用沾湿的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包住头,并沿着顺风方向,向下或横跑,选择植被稀疏的路线逃生。( )

答案:×

33.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开。( )

答案:√

34.个人发现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的,有权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或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报告。( )

答案:√

35.报完火警后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 )

答案:√

36.电气线路着火时,可用泼水的方法进行灭火。( )

答案:×

37.电动车放在楼道口充电,容易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

答案:√

38.如果火势较大,为了逃命可以从高楼跳下逃生。( )

答案:×

39.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 )

答案:√

40.中小学校发生火灾时,可以组织学生扑救火灾。( )

答案:×

41.谎报火警最高可以处十日拘留。( )

答案:√

42.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定期组织疏散演练,定期进行防火安全巡查。( )

答案:√

43.洪水来临前为防止其他意外伤害,选择在室内避水者,应该在室内进水前,及时拉断电源,以防触电。遇到打雷时要及时注意避雷。( )

答案:√

44.在进行洪水灾害预警安全转移时,应按照人员为先、财产为后,老弱病残人员为先、其他人员为后,警戒区域人员为先、危险区域人员为后的顺序进行有序转移。( )

答案:×

45.一旦在山区中遭遇暴雨,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听从自己的想法,马上寻找较低处避灾。( )

答案:×

46.百年一遇暴雨洪水去年才发生过一次,近些年在同一个地方不可能再次发生。( )

答案:×

47. 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但可以取土、植树。( )

答案:√

48. 山洪灾害易发区村民应熟悉当地的危险区、安全区划分,当地的转移、撤退路线,安置地点,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和预警信号。( )

答案:√

50.如遭遇洪水,应顺河流方向跑,不要向山坡两侧高处跑。( )

答案:×

51.城市“看海”在我国大中城市比小城市少见。( )

答案:×

52、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答案:√

53、洪涝灾害后,要注意饮食卫生。要做到: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生冷食物,隔餐的食物要加热;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食物生熟要分开。( )

答案:√

5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技术调查,必要时将病人转送到指定医疗机构。( )

答案:×

55、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类(2种)、乙类(25种)和丙类(10种),共 37种。( )

答案:×

5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源性感染事件的报告范围为: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 )

答案:√

多选题

1.地质灾害承灾体是指。

A.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

B.基础设施

C.大规模工程活动

D.未利用地

答案:ABC

2.滑坡的前兆有哪些( )。

A.后缘出现裂缝

B.前缘出现鼓丘

C.泉水突然消失

D.房屋倾斜、开裂

E.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

F.有轰鸣声等

答案:ABCDEF

3.为了避免地质灾害,禁止在山区、丘陵区的下列地段削坡建房:( )

A.崩塌、滑坡威胁区,泥石流沟内及沟口

B.坡度大于二十五度,且岩土体结构松散的地段

C.削坡会诱发或者加重地质灾害的其它地区

D.平原地区

答案:ABC

4.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可分为( )等级别。

A.极高

B.高

C.中

D.低

E.无

答案:ABCD

5.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可分为( )等级别。

A.Ⅰ级(红色)

B.Ⅱ级(橙色)

C.Ⅲ级(黄色)

D.Ⅳ级(蓝色)

答案:ABCD

6.以下哪些是造成海啸的原因?( )

A. 地震

B. 海底火山爆发

C. 海底塌陷、滑坡

答案:ABC

7.下列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 )

A. 火灾、水灾

B. 山体滑坡

C. 瘟疫、饥荒

答案:AC

8.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描述正确的是?( )

C.《防震减灾法》保障了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D.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内容上更加精简和可操作。

答案:ABC

9.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具备哪些条件方可申请领取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 )

A.有与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相适应的地震学专业技术人员

B.有与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相适应的地震地质学专业技术人员

C.有与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相适应的地球物理专业技术人员

D.有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条件。

答案:ABD

10.大中城市和大型厂矿企业、经济开发区及有关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

A.进场区地震地质

B.地震烈度复核

C.地震危险性分析

D.地震动参数确定

E.厂址周围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答案:ABCDE

11.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涉及到的其他主管部门有哪些?( )

A.计划行政主管部门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D.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E.财政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ABCD

12.气象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在方方面面,包括( )

A.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

C.为国家战略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支撑

D.不仅局限在气象领域,而且其他各圈层、各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答案:ABCD

13.台风造成的灾害主要有( )

A.暴雨

B.大风

C.风暴潮

D.热浪

答案:ABC

14.行走在外,如何防范和应对暴雨或城市内涝?( )

A.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尽量贴近建筑物,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箅的水井、地坑等危险区域。

B.尽量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及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连电的物体,以防因为暴雨导致漏电之后触电。

C.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低洼区、地下通道等地势较低的地方停留。

答案:ABC

15.车中需要常备的内涝防范用品有( )。

A.哨子

B.应急锤

C.手电及电池

D.救生衣

答案:ABCD

16.台风除了带来灾害,也会带来些好处,包括( )。

A.带来丰沛的淡水资源,缓解干旱

B.降温作用

C.调节地区间热量和能量的平衡

答案:ABC

17.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涉及山区公路主要有( )

A.切坡崩塌

B.滑坡

C.沟谷泥石流

D.塌陷

答案:ABC

18.崩塌类灾害可根据块体大小分为( )

A.崩塌

B.落石

C.碎落

D.块石

答案:ABC

19.滑坡类灾害指( )等以山体或路基剪切破坏为主要形式的一类破坏现象

A.滑坡

B.滑塌

C.坍塌

D.路基滑移

答案:ABCD

20.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以下地方( )

A.松软的土地

B.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

C.山坡或山脚

D.活动断层通过的部位及古河道、旧池塘或沙滩极其填充地带上

E.土地坚实的地方

答案:ACD

21.怎样抢救被滑坡体掩埋的人和物( )?

A.从滑坡体的侧面进行挖掘

B.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开

C.先救人,后救物

D.从滑坡体的下缘开始挖

E.先救物,后救人

答案:ABC

22.下列哪些选项是松材线虫病发生特性( )。

A.致死快、防治难

B.传播蔓延迅速

C.适生范围广

D.危害不大

答案:ABC

23.下列哪些属于松褐天牛生物防治手段( )。

A.释放管氏肿腿蜂

B.悬挂白僵菌条

C.喷洒绿色威雷药剂

D.释放花绒寄甲

答案:ABD

24.以下哪些地形是扑火的危险地带( )。

A.沟谷地带

B.峡谷地带

C.支沟地带

D.平地

答案:ABC

25. 下列属于森林防火重点人群的是( )。

A、林区痴、呆、傻、聋、哑“五类特殊人群”

B、林区70岁以上老人

C、进入景区旅游的中年游客

D、林区中、小学生及未上学的儿童

答案:ABD

26.为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

A.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

B.防范陆生野生动物疫病传播和扩散

C.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

D.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答案:ABCD

2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

A.买卖

B.加工

C.随意弃置

D.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无害化处理

答案:ABC

28.燃烧的必要条件是( )

A.可燃物

B.助燃物

C.引火源

D.有风力

答案:ABC

29.假设你住在一个高层公寓楼的第16层,无法从窗口逃离房间,而过道里已是烟雾弥漫,你该怎么办?( )

B.用湿毛巾等堵住门缝

C.如果呼吸困难而周围尚未起火,在窗子的上方和下方各开一条缝

D.在窗前等待,以便向消防队员求救

答案:ABCD

30.以下哪些场所禁止吸烟( )

A.商市场、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B.公共交通工具上

C.加油站

D.公园

答案:ABC

31.家庭宜配备哪些消防器材( )

A.干粉灭火器

B.烟感报警器

C.消防水带、水枪

D.简易防毒面罩

答案:ABD

32.单位员工要自觉参与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掌握哪些能力( )

A.会正确报火警

B.会疏散逃生

C.会使用灭火器和消火栓

D.会操作消防车

答案:ABC

33.下列哪些物品不允许携带上公共交通工具( )

A.蒸馏水

B.汽油、煤油

C.酒精、油漆

D.雷管、炸药

答案:BCD

34.进入公共场所,应注意观察哪些部位,以便发生火灾紧急逃生( )

A.进出口位置

B.安全出口

C.疏散楼梯

D.电梯

答案:ABC

35.水所造成的灾害和引发的次生灾害均可称为“水灾害”。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暴雨灾害

B.洪水灾害

C.山洪灾害

D.冰雹灾害

E.风暴灾害

F.台风灾害

答案:ABCDEF

36.在( )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对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报告,提出防御措施。

A.洪泛区

B.防洪保护区

C.蓄滞洪区

D.经济开发区

答案:AC

37.在江河防汛中,经常用到集中特征水位。( )是指汛期河道堤防开始进入防汛阶段的水位。( )是指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 )是根据防洪标准涉及到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

A.设防水位

B.安全水位

C.警戒水位

D.紧急水位

E.保证水位

答案:ACE

38.在洪涝灾害发生后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下列哪些是灾后需要避免食用的?( )

A.被水浸泡过的、不洁的食物;

答案:ABCD

39.山洪防治措施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以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常用的工程措施为山洪沟治理、滑坡治理、泥石流治理、山坡水土保持。主要非工程措施包括( )防灾减灾宣传、政策法规建设等。

A.避让谦让

B.建挡土墙

C.监测预警系统

D.编制防御预案

E.修建谷坊

答案:ACD

40.为确保山丘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当地防汛指挥部应按照可能涉及的范围和实际情况进行分区,一般分为“三区”,即是( )、( )、( )。

A.洪泛区

B.警戒区

C.危险区

D.安全区

E.疏散区

答案:ABC

41.山洪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包括( )

A.毁林开荒,乱垦乱伐

B.城镇建设缺乏防洪规划的影响

C.乱采滥挖的影响

D.工程建设中不合理施工影响

答案:ABCD

42.干旱灾害还可能诱发哪些次生灾害?( )

A.虫灾

B.荒漠化

C.火灾

D.突发水污染

答案:ABC

43.水库是除害兴利的重要水利设施。水库调度可分为( )、( )两大类。

A.防洪调度

B.灌溉调度

C.发电调度

D.供水调度

E.预报调度

答案:AD

44.面对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影响,通常采用什么措施来应对?( )

A.工程措施

B.非工程措施

C.减少农业用水

D.生态抗旱

答案:AB

45.山洪暴发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沿着行洪道方向跑

B.向两侧快速躲避

C.赶紧涉水过河

D.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联系,请求救援

答案:BD

46.下列是泥石流产生的条件( )

A.陡峭的地形

B.丰富的物源

C.充沛的水源

D.干旱的天气

答案:ABC

47.山区居民建房不应选择下列哪些区域。( )

A.滑坡体上及其附近,滑坡下滑影响区

B.崩塌(危岩)体的下方

C.泥石流沟口及其两侧附近、下游流通和堆积地区

D.平原地区

答案:ABC

48、行走在外,如何防范和应对暴雨或城市内涝?( )

A.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尽量贴近建筑物,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箅的水井、地坑等危险区域。B.尽量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及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连电的物体,以防因为暴雨导致漏电之后触电。

C.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低洼区、地下通道等地势较低的地方停留。

D、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杆的雨伞和其他物品,也不要拨打或接听手机。

答案:ABCD

49.山洪、泥石流发生前有哪些预兆( )

A.降雨激烈,溪沟出现异常洪水。

B.上游河道发生堵塞,溪沟内水位急剧减少。

C.由于上游发生崩塌,溪沟的流水十分浑浊。

D.在流水突然增大时,溪沟内发出明显不同于风雨、雷电、爆破的声音,可能是泥石流携带的巨石撞击产生。

答案:ABCD

5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包括下列( )

A.发生的突发性

B.危害的严重性

C.公共影响属性

D.复杂多样性

答案:ABCD

51、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 )

A.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B.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感染

C.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可能

D.经水传播

答案:ABC

52、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

A、公民

B、医务人员

C、社区及乡村医生

D、个体开业医生

答案:BCD

53、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有( )

A、勤洗手、常通风、科学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

B、做好清洁消毒、保持厕所卫生

C、少聚集、文明用餐、遵守1米线

D、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疫苗接种

答案:ABCD

54、以下对新型冠状病毒描述正确的有( )

A、属于β属冠状病毒

B、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C、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灭活病毒

D、人群普遍易感

答案:ABCD

都已经学习到这了

你真棒👍

快去答题抽奖吧~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学习内容推送完毕

但掌握知识永无穷时

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

让我们一起努力!

加油!

让我们一起增强防灾减灾救灾知识

强化责任担当,构筑安全防线

5月5日0:00至5月16日23:59

活动即将结束

大家赶快一起来参与吧

一展风采

牢牢掌握安全密码!

往期回顾

易炼红主持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部署疫情防控等工作 省应急管理厅专题会商研判疫情防控工作 江西第一艘!抗洪“神器”今天下水 正在直播~

THE END
0.专题05地质地貌(练习)下图示意怒江流域典型泥石流沟谷(a、b、c、d)和山洪沟谷(E、F、G、H)纵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0.E、F未形成泥石流沟谷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坡度较小 B.海拔较低 C.地表松散物质少 D.坡形顺直51.形成泥石流的必要条件包括( )①较大的集水面积②较长的流域长度③较宽的槽形沟谷④较大的流域落差AjvzquC41yy}/|}m0eun1|thv1;139>:324ivvq
1.地质灾害防范范文1.2 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评估范围确定 泥石流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泥石流的评估范围宜在地形地质图上确定,应为包含泥石流沟谷的第一条完整的山脊为边界,通过实地调查后确定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即为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 1.3 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的确定 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2>/j}rn
2.山洪灾害防御研究进展27刘希林,莫多闻泥石流风险及沟谷泥石流风险度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28赵士鹏中国山洪灾害系统的整体特征及其危险度区划的初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6年03期 29李椷,陈琴德,康志成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发生、发展过程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79年02期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IZ^723;632<5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