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知识概述

4年行业经验,24h可咨询

10秒闪电通过好友

报价短信已发送到您的手机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稍候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报价短信已发送到您的手机,注意查收!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装修怕上当?问问靠谱的人

装修顾问 -馨馨

(四年装修行业经验)

加好友

装修估价(半包): 0 万元

30分钟内,装修顾问将致电为您解读报价,请注意接听电话!

30分钟内客服将致电给您!

0万都花哪了?

加她 免费领报价清单

1. 您家的房屋现状是 :

毛坯房

旧房翻新

局部改造

2. 您家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装修 :

一个月内

两个月内

两个月以上

3. 您家小区名称 :

地震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伤亡,也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三个:1、滑坡;2、泥石流;3、地震。在我国地质局的研究下发现,只要是发生地震就绝对会引起局部或是大面积的滑坡,地震引起的暴雨会加剧滑坡,在山间会形成泥石流。所以说,地震是地质灾害之首。尤其是我国,有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所以我国每年要发生大小4000余次地震。做好防震很重要。

一、地震是群灾之首

破坏性地震会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目前,每年全世界由地震灾害造成的平均死亡人 数达8000一10000人/次,平均经济损失每次达几十亿美元。据联合国统计,本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达260万,占全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死亡总和的58%。从某种意义 上说,地震是群灾之首。

二、为什么我国地震灾害特别严重

我国地震灾害频度高,强度大,成灾率高,这是造成地震灾害特别严重的原因。同时,我国民众防灾意识不高,同一震级的地震,造成伤亡的人数可多达数倍。另外,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抗震性能较差。建国头20年中,多数建筑物和工程未考虑抗震设防,加之城市生命线管线纵横交错,埋设不合理,有的材料强度不够,有的年久失修,使我国多数城镇防震抗震的能力脆弱,潜在着很大的隐患。广大农村多属土、石结构建筑,抗震能力更差。

据估计,地震若发生在我国工业城市及人口稠密的地区,8级左右或7级左右以及5、6级左右的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百亿元、数十亿元和数亿元人民币。

三、地震预报的现状

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是现代高科技领域的前沿课题。今天,人们对地震预报成功的期望远比实际的预报水平高得多。我国的地震预报自1966年邢台地震开始,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经过地震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同几个发达国家一样,处在世界领先地位。许多预报成果,已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确定、国上的规划和经济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地震的中短期预报,目前仍处于对某些类型的地震,能作出不同程度的预报,而对大多数复杂的地震尚无法作出准确的预报。这就是当今地震预报的现状。

地震发生在数千米乃至数十千米以下的地壳中,目前人类最大钻探深度也仅在12千米以内,无法直接探测震源深处的情况,只能通过在地壳表层布设一些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地球形变场等观测手段,间接推测或反演地壳内部变化。由于地表观测,难免混杂着气候、水文、人为等非地震因素引起的"噪声",干扰了微弱的来自地球内部的宝贵信息。

同时,7级以上的地震,全球每年平均仅发生十几次,且大多发生在没有前兆观测台网的海沟或人烟稀少的地区,使人们失去更多的实践机会;强烈的地震在同一区域重复发生的周期在百年或数百年以上,使人们从事地震预报的实践机会变得很少,认识与总结规律性就变得很困难。再者,地震短临预报,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民众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因此,发布地震预报是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也是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进而增加地震预报的难度。

鉴于上述情况,我国目前对地震预报研究仍处在经验性的探索阶段。我国的地震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地震预报研究方面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长期预报有相当可信度;同时,对以10年左右为时间尺度的地震大形势的估计有一定准确性;对几个月至几年内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中期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占30一40%;对几小时以至几个月内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还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报,仅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如大地震前小地震活动有规律地发生,临震前微观和宏观前兆异常大量出现,才能作出不同程度的短临预报;对震后趋势的预报我国具有比较高的可信度,并在一些多地震 国家的地震现场实践,得到有关国家的称赞。

总之,目前我国的长中期预报水平稍高些而短临预报水平较低。可以相信,随着地震科学和各有关科学领域研究的深入和现代技术的进步,地震预报的准确度将不断提高,人类最 终会攻克地震短临预报的难关。

四、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

当前,人类还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也远未达到准确预报地震的水平。但是,人类也不能在地震灾害面前无所作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我国关?quot;预防为主、走综合防御的道路"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走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与重建的综合防御道路,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

(一)地震监测预报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做好地震短临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最经济的方法,也是全世界地震学家所孜孜以求和奋斗的目标。如l975年发生在海城7.3级的地震前作出了中期和准确的短临预报,使震区能及时地进行地震应急措施,及时地疏导群众撤离房屋,从而减少几万人的伤亡和4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明确规定地震预报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适时向社会发布,同时上报国务院。

已发布地震中期预报的地区,无论已经发布或尚未发布短期或临震预报,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情况紧急,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警报,井同时向上级报告,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对外发布地震预报,无论任何部门和个人也无权以任何形式承担和发布涉及他国的地震预报。从非正规途径得到的地震预报消息都是违反上述规定的,是误传或谣传,切忌盲目信谣传谣,或轻易采取不必要的行动。

(二)震灾预防 震灾预防包括防震减灾立法,制定预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与加固,社会保险,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面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全社会的抗震防震能力。 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以及伴生次生的灾害而引起的。保证各类建筑物具有相应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之一。首先要在对地区和建设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搞好国土开发规划和重要工程的建设,使城镇和工程建设避开易造成地震灾害的不利地段,选择安全有利的场地,并明确规定重大项目等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其次要使新建工程和建筑物依据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和设防,尤其是重大工程和核电站、水库堤坝、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生命线工程更应如此。

同时,还要做好震害预测工作,对没有达到抗震要求,而又要长期使用的建筑物,应采取加固措施。城镇生命线网络可以维护城市的正常功能,也可以让一座城市遭受灭顶之灾,绝不能马虎。

(三)地震应急反应 震灾抢险的实践表明,有无地震应急预案,其后果大不一样。如唐山7.8级地震前没有应急预案和救灾计划,当地政府无力指挥这样巨大灾害的救灾工作,而通讯网络的摧毁使灾区与外界失去联系达6小时之久,紧急出动的数万名解放军指战员又被桥断墩毁的滦河阻隔住,使灾区失去了最宝贵的抢险时间,大大加剧了灾民的伤亡。

国务院1995年172号令,发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使我国地震应急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保证了防震减灾的顺利进行。目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完善当地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有了预案,不论发生什么突发性灾害,都心中有底,不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从而为抢险救灾赢得宝贵时间,减少伤亡和损失。

(四)地震救灾与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办法,在恢复生产的基础上,制定规划,组织实施,有计划、有步骤、保质保量地搞好重建家园的工作。

五、如何做好防震自救

1.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4.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

5.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上去!

6.千万不要跳楼!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要注意利用它们。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室外,那么你应注意:

1.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2.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3.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5.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同时,在室内避震还要注意: 震动停止后,要听从政府的指挥,迅速从建筑物中撤离。

此外用手机向朋友报告情况可能会堵塞营救服务所需的频率。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虽然没有日本那样地震频发。但是要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地震的地方会有很多。所以我国在防震和地震探测上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所以,我国的防震教育做的是相当的不错的,无论是学校还是事业单位,亦或是大小企业每年都会举办各种防震知识讲座和地震演练。所以,我们只要配合做好这些工作,那就会在地震来临时把我们的伤害降到最低。

看完本文的用户还看了

防震知识概述

地震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伤亡,也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三个:、滑坡、泥石流、地震。在我国地质局的研究下发现,只要是发生地震就绝对会引

THE END
0.国际减灾日专访地震专家:地震活断层探测可为城乡规划提供依据我们常看到的“地震预警”和“地震速报”有何区别?马强介绍,地震预警仅能利用震中附近观测台站获取的有限信息,比如在4个站点记录到地震信号时,就要估计地震位置和震级大小,并决定是否发出警报,强调的是“快”;地震速报是通过更多区域的观测站点,记录地震发生、震动的整个过程,需要时间,强调“更准”。 jvzquC41pg}t0|npc0ipo7hp1q532;7/323258iqe/onszxotr85:;;640yivvq
1.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地质(2)灾情变化趋势——地震死亡人数减少(原因: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抗震能力提高),经济损失有加重趋势(原因: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滑坡: ①定义: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fkrj1l;:83:40qyon
2.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灾害链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同济大学召开12月6日至9日,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灾害链专业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承办的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灾害链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四平路校区召开。会议主题为“地震灾害链防灾减灾救灾相关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和科普宣传”,旨在通过专题讨论,推动重特大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的构建,推动我国应急管理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来自国内众多高校、jvzquC41pg}t0}tpilo/gmz0ep5jpot132641A>6;34ivv
3.主汛期来了!四川防汛重点为什么在“三大暴雨区”?—中国新闻网水利行业内部有一个共识:强降雨发生在江河上游,容易对下游形成输入性洪水,导致整个流域处处闻警讯。 其次是容易诱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三大暴雨区域,皆地处不同地理单元的过渡地带,陡峭地形。青衣江暴雨区和龙门山暴雨区又叠加“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地震、“9·5”泸定地震形成的山体“jvzq<84yyy4te7hjkpgog€x0eqs/ew4ujq{zg8724531965713?1:?>0jvsm
4.中国自然灾害的区域组合规律中国自然灾害多种多样,按直接致灾因子划分为20个基本自然灾害类型,其中旱灾、洪灾、涝灾、地震灾、滑坡和泥石流灾为主要基本自然灾害类型。宏观地貌格局及其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分异对大多数自然灾害类型的区域分异有决定性影响。自然灾害的区域组合规律反映在自然灾害地域差jvzquC41yy}/inti0eun0ls1EP522763:470zk6;;86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