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4分)
(2)判断图中1、2、3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6分)
(1)月份:7、8、9月。
(2)判断: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
理由: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东南坡有一断层,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降水活动与断层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2)从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分析,从水源条件分析,该地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图中①所示区域为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从地形条件分析,①所示区域坡度更陡,易使泥石流形成;从物质条件分析,①所示区域有一断层,且松散碎屑物更多,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影响判断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
考点: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如图8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图8,完成下列小题。
1.图8 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8 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河流穿过平行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
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
下图是某特大城市开发区社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空间差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是
A.食品 B.日常用品 C.服装 D.家用电器
2.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倾向的主要因素是
A.出行距离 B.购物成本 C.交通方式 D.购物环境
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
2.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
(十三)地貌影响城市布局,制约其空间拓展方向。读杭州湾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1)描述杭州湾北岸、南岸岸线的凹凸性状特征。(2分)
(2)分析杭州湾北岸容易遭受侵蚀的主要原因。(4分)
(3)比较杭州湾北岸和南岸的城镇、公路距岸线的远近 差异,并阐述杭州湾北、南两岸城镇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8分)
(六)读基地投影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 经线的交点。
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 120E 、23°26′S B. 120E 、23°26′N C. 60°W、23°26′S D. 60°W、23°26′N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A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国冬季盛行东北风
B.该国中西部的德干高原是茶叶的主要种植区
C. 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型
D. 该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2.我国哪个省的气候与A国的主导气候一致( )
A. 海南省 B. 山东省 C. 浙江省 D. 青海省
3.下列有关日本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流程短 B. 含沙量大 C. 水能丰富 D. 流速急
读右图,图中椭圆代表分布于不同国家的零件生产厂家。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A.啤酒酿造工业 B.服装制造工业
C.飞机制造工业 D.钢铁冶炼工业
2.该工厂的零部件生产出现了全球化趋势。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