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分布范围:①—高危区、②—中危区、③—低危区。图a为该山区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示意图,图b为图a中AB线的剖面示意图。
(1)指出该地区泥石流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季节分析原因。(4分)
(2)判断图中①是泥石流高危区的原因。(6分)
(1)季节:夏季。
(2)、理由: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降水活动与断层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降水就中在夏季(7、8、9月),且多暴雨,在其他天骄相同的情况下,降水为泥石流产生提供了条件,所以夏季更易发生泥石流。
结合结合a、b两图,可知,①区域位于山地的东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且坡度更豆,松散的碎屑物质更不稳定,一遇暴雨,更容易发生泥石流。
考点:该题考查泥石流灾害。
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桔、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
(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6分)
(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不同点,并简析主要原因。(4分)
(3)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大气层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图a和图b分别是1986—2007年四川省乐山市和峨眉山雾日的月际变化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乐山市与峨眉山雾日的差异及原因(10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采取丹江口水库加坝调水的方案,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输水总干渠自陶岔渠首闸起,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线西侧,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将水输到北京、天津。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 )
①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经济发展规模小,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受水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 ( )
①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雨季短 ②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总量不足 ③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较严重 ④多季节性河流,水量有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 ( )
①大气降水补给 ②地下水补给 ③冰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是非洲部分区域和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一年中,内罗毕有两个气温最高值的原因是( )
A.地处赤道附近 B.地处南半球
C.地处高原 D.靠近大湖泊
A.2月 B.5月
C.8月 D.10月
Eric在离开夏威夷的飞机上看到如下图所示的中文信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由此判断此航班飞行的主要方向为( )
A.朝东 B.朝西
C.朝南 D.朝北
2.若出发地为西10区,则到达地是( )
A.西9区 B.西5区
C.东8区 D.东11区
(10分)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__,___ __。(2分)
(3)此时,A、B两地各有一位游客对太阳进行观测。简述两地观测到的相同和不同现象(5分)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2.我国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