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参考资料

认证主体:蔡**(实名认证)

IP属地:江西

下载本文档

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宣讲参考资料一、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特征地质灾害是指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县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一)崩塌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突然脱离山体发生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1. 如何识别崩塌(1)坡体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2)坡体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危岩体分布较多(3)坡体下分布崩积物,这说明曾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2.诱发崩塌的因素(1)地震、工程爆破。强烈的震动,破坏了坡体平衡和稳定性,诱发崩塌。(2)强降雨、降雪。连续降雨

2、,使地表水渗入岩体,软化岩土中的软弱结构面,诱发崩塌。(3)河流淘空岸坡、工程开挖坡脚、地下采空等,减少消弱了坡体的支撑力,诱发崩塌(4)水库蓄水、坡上方堆(弃)渣土等,改变坡体受力状态,诱发崩塌。3.崩塌发生的前兆(1)崩塌处裂缝由少变多、由窄变宽。(2)危岩体有掉块、落石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3)听到岩石有撕裂摩擦错碎声。(4)晴天岩土崩落时会产生大量灰尘。(5)裂缝中有时会散发异常气味。(二)滑坡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冲刷、降雨、地震等自然因素作用下,或者在切坡、山坡加载等各类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土层或岩层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又叫地滑,在民间还有走山、垮山、山剥皮、土溜等俗

3、称。1.如何识别滑坡(1)滑坡体常出现圈椅状、马蹄状地形或多级不正常的台坎,其形状与周围斜坡明显不协调。(2)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坡体上的房屋出现了开裂、倾斜。(3)斜坡体后缘明显,坡脚可能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4)斜坡表面树木东倒西歪,俗称醉汉林,一般是斜坡曾经发生过剧烈滑动的表现;斜坡表面树木主干朝坡下弯曲、主干上部保持垂直生长,俗称马刀树,是斜坡长时间缓慢滑动的结果。(5)滑坡体上常出现泉水点、渗水带分布状况不协调,短时间内出现许多泉水或原有泉水突然干涸等情况。2.诱发滑坡的因素(1)地震、工程爆破、崩塌。强烈的震动,破坏了坡体平衡和稳定性,诱发滑坡。(2)强降雨、降雪。连续降雨降雪,使

4、地表水渗入滑坡体,软化岩土中的软弱结构面,同时加载坡体,下滑力增大,诱发滑坡。(3)河流淘空岸坡、工程开挖坡脚、地下采空等,减少消弱了坡体的支撑力,导致坡体失稳,诱发滑坡。(4)水库蓄水、斜坡上方堆(弃)渣土等,该变了滑坡受力状态,诱发滑坡。3.滑坡发生的前兆(1)斜坡上裂缝由少变多、由窄变宽、有断续变连贯。(2)坡脚出现隆起(上凸)现象。(3)斜坡上建筑物发生拉裂、错断、歪斜。(4)岩土体不断出现小规模坍塌。(5)岩石开裂或剪切挤压发出声响。(6)山坡下部或坡脚处泉水井水突然干涸或水位忽高忽低、水质由清变浑浊。(7)观测资料显示水平位移或垂直位移明显增大。(8)斜坡上树木植物东倒西歪。4.滑

5、坡发生的过程从孕育到形成滑坡大概经历4个阶段:(1)斜坡上出现裂缝(2)蠕动变形(3)快速滑动(4)逐渐稳定(三)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降水、库塘溃坝或冰雪突然大量融化等因素作用下,在沟谷中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树木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又俗称走蛟、出龙和蛟龙等。1.泥石流的特点典型的泥石流可有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按流域地貌形态泥石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泥石流具有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能量巨大、破坏力强的特点。2.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1)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山高坡陡,大量松散堆积的土块、泥石沿山坡堆积,植被不发育,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以及不合理弃渣,都可成为

6、物源。(2)陡峻的沟谷地形,一定落差的沟谷(3)短时间有大量来水,强暴雨、水库溃坝等。3.泥石流发生的前兆(1)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2)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声音;(3)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振动感;(4)地震后沟谷内松散物质大量增加、并伴有强降水。三、地质灾害防范的主要措施(一)常用防范措施1.工程治理(1)挡墙、拦砂坝、抗滑桩等(2)搬迁避让2.合理选址、避让(1)选择安全、稳定地段建设村庄、构筑房舍。(2)选址要避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危险区。3.开展监测、群测群防,避免灾害危害4.自觉保护周边地质环境(二)崩塌、滑坡的防范1.不要随意

7、开挖山坡坡脚。不合理开挖坡脚易导致斜坡失稳、发生滑坡、崩塌。修房、筑路、场地整平,开挖后应对边坡进行及时支挡。 2.避免滑坡复活(1)不在滑坡前缘随意开挖坡脚,否则极易引发滑坡复活。(2)不得随意在滑坡后缘堆弃土石。(3)控制古滑坡体上的建筑物密度。3.做好房前屋后的截排水,随意排水下渗会降低土体强度,容易引发灾害。4、做好汛期巡查(1)汛期前和降雨时应当察看后山是否出现裂缝和原有裂缝的变化情况;(2)后山树木是否有出现歪斜;(3)山坡和坡脚的泉水水量、颜色的变化情况;(4)后山水渠、水池等引蓄水设施是否有堵塞、渗漏;(5)房屋和屋后挡土墙的墙面、地面是否有变形。(三)泥石流的防范1控制房屋建

8、设规模,禁止挤占行洪通道2避免在冲沟内随意堆放渣土3避免在泥石流沟上游随意开挖,形成泥石流物源4植树造林。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要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是指县(市)、乡(镇)两级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组织辖区内受地质灾害威胁或造成地质灾害隐患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建立防灾制度等手段,组织群测群防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巡查、简易监测,发现险情及时报警,实现临险、临灾条件下有效避险、避灾的一种主动减灾措施。(一)地质灾害监测员地质灾害监测员负责本村(自然村)地域内隐患区巡查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监测工作,在承担任务前监测员应

9、做到“四会、五知”。1.“四会”(1)会根据监测对象确定监测位置及主要内容,实施监测;(2)会使用相关监测设备和简易监测工具进行测量,熟悉监测对象的简易监测方法;(3)会记录监测数据,并做出初步分析判断;(4)应会采取措施进行临灾时的应急处置。2.“五知”(1)知道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2)知道监测对象灾害规模及隐患区范围、影响户数与人数,主要监测内容及灾害前兆;(3)知道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具体应急安置地点;(4)知道灾害点发生变化时如何上报;(5)知道各监测阶段的时间与次数。(二)地质灾害巡查1、地质灾害隐患巡查(1)地质灾害监测员在汛期的主要任务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区)进行日常巡查。(

10、2)若遇强降雨天气应昼夜巡查、轮流巡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次临灾前兆或险情。必要时,巡查的范围要有所扩大。(3)除了隐患点(区)外,对附近的山坡,同一流域的上游地段等进行巡查,提高对远程地质灾害的防范和预警能力。(4)非汛期也要开展巡查。2.汛期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崩塌滑坡隐患点所处斜坡是否发生局部沉陷、隆起、裂缝及其变化情况,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是否变形开裂;(2)村庄、民房后山坡上的引水渠、蓄水池、水塘等是否渗漏;(3)房屋等建筑物墙、地面是否有开裂、下错或变形加剧;(4)沟谷河(溪)、泉(井)水浑浊度(泥沙含量)、流量、颜色变化;(5)、沟谷上游是否有阻断沟谷的堆积体及其变化情况;(6)

11、山体及地面是否出现异常声响。(三)地质灾害简易监测1.崩塌、滑坡简易监测方法(1)埋桩法(2)埋钉法(3)上漆法(4)贴片法2.崩塌、滑坡简易监测的基本步骤(1)选定监测点:一般选在主裂缝两侧,每两个点为一组,最好设35组。 (2)确定测量工具和测期:可以用钢卷尺或测绳进行测量。监测周期可根据具体变形情况确定,雨季适当加密,旱季适当延长;变形加快时适当加密,变形减缓时适当延长。(3)记录、分析监测结果:当变形滑动量比平常明显增大时,应通知附近群众及时撤离并及时上报险情。(4)每次监测后,须及时、认真记录监测数据。(记录表格见云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手册)3、泥石流沟谷监测(1)监测流域的降雨过程

12、和降雨量、融雪情况(或接收当地天气预报信息),根据经验判断雨量和雨强激发泥石流的可能性;(3)监测沟谷中崩塌、滑坡活动情况和沟谷中石块、泥土堆积情况,分析崩塌、滑坡堵河及引发溃坝型泥石流的危险性;(4)监测沟谷水流变动情况,突然增大和汛期断流都是泥石流发生前兆;(5)泥石流运动往往伴有巨大声响,对上游是否发出隆隆响声给予重视;(6)重视凹型坡在强降雨条件下,可能出现迅速汇水,快速切深,引发滑坡、坡面泥石流的可能性。(7)、泥石流监测要重视上下游信息互动传输,上游发现泥石流险情要及时向下游区通报。(四)地质灾害避险工作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要落实并熟悉临时避灾场所和撤离路线,一旦发现危险情况,及

13、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报告,并指挥村民做好自救互救,危急情况下立即发布预警信号,按预案组织群众转移避灾。1.避险准备(1)撤离转移路线选择:尽可能避开滑坡的滑移方向、崩塌的倾崩方向或泥石流可能经过地段。尽量不要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2)避灾场地选择:临时避灾场地不应与现有居住地过远,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外,要事先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场所。避灾场所不能选在滑坡的主滑方向、陡坡上、危岩体的坡脚下或泥石流沟沟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避灾场地距原居住地越近越好,地势越开阔越好,交通和用电、用水越方便越好。(3)预警信号选择:提前约定灾害发生时的撤

14、离报警信号,制定的信号必须是唯一的,不能乱用,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2.地质灾害如何避险(1)发生崩塌、滑坡时怎么办?崩塌发生时,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觉到地面振动,也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滑坡发生时,应根据所处位置,尽快向滑坡两侧之外撤离,不要沿滑坡滑移方向逃生。滑坡、崩塌发生后,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不时会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2)发生泥石流时怎么办?当处于泥石流威胁区域时,监测员组织撤离不能沿沟谷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沟谷两侧山坡上跑,离开

15、沟道和河谷地带。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稳下滑。在基底稳固又较平缓的地方暂停观察,选择远离泥石流经过地段停留避险。除非万不得已,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应避开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能力和直进性,这些地方都可能被泥石流冲毁。(五)地质灾害应急处置1.灾后应急自救灾害发生后,在专业队伍未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1)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灾害(2)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3)

16、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发生灾害的危险(4)查看天气,收听广播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5)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2、崩塌、滑坡应急处置简易措施(1)及时填埋地面裂缝:滑坡裂缝是地表水灌入滑坡体的通道,如果裂缝一出现就能被及时填埋,就可以减小或防止水对滑坡发展的促进作用。利用塑料布铺盖滑坡后缘拉裂缝,也可防止雨水直接渗入(2)开挖截、排水沟滑坡上方的截水沟可以防止滑坡区外的流水进入滑坡区;滑坡体内的排水沟(管)可以把滑坡区的积水排至滑坡区外。截水和排水可以减小水体对滑坡的影响。(3)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滑动当山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起和推挤时,可在前缘堆积砂石压脚,抑制滑坡的继续发展,为财

17、产转移和滑坡的综合治理赢得时间。3、泥石流应急处置简易措施山洪泥石流侧蚀沟岸引发沟岸垮塌,当岸坡上有村庄或其他基础设施需要保护时,可在同侧沟岸的上游抛掷用竹笼(钢筋)装的块石或沙(土)袋,筑成丁坝,在侵蚀谷岸上游抛掷块石形成丁坝以改变沟水流态,减弱沟水对岸坡的冲刷作用,达到保护沟岸的目的。乡镇人民政府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城镇、村庄、学校、医院、厂矿等人口聚居区,要按照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求,组织好应急预案的日常演练,检验安全避灾场所、预警信号、撤离路线是否有效,确保出现险情时能及时转移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预案能启动及时,发挥作用。五、山区农村房屋选址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每逢雨季,

18、很多农村民房毁于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塌陷等地质灾害中,农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在我县,农村群众建房后墙紧贴山坡的为数不少,这类房屋也是在发生地质灾害时最易受损、损失最重的部位。因此建议,群众建房选址一要尽量避开在经济林坡下建房,因为经济林地由于松土浇水施肥等耕作行为,造成表层土松动,雨水极易透过腐殖层,渗透到土层深部,影响土壤结构稳定,极易引发人为地质灾害;二是房屋与山体陡坡要保持至少米以上安全距离;三要按照“屋后山边少削坡、房前多砌护边坡”的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地质干扰,可减少“前塌后溜”的地质灾害。农村建房选址可根据以下五个原则来预防地质灾害:一是严格按照新农村规划进行建房;二是不

19、要在滑坡体上、陡坡上建房;三是不要紧挨着陡坡坡脚、有危岩的石山坡脚建房;四是在缓坡上或其坡脚切坡建房,房屋与后面的陡坡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距离;五是不要在山区的冲沟底部及冲沟口附近建房;六是地下岩溶发育区,先查明浅层溶洞并处理,基础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条形结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1.新选场址应该选择在常年洪水位以上一定高位的平缓平地,尽可能避开河、沟、水库切割的陡坡。当新址位于沟边时,应该设置在一定高度的斜坡上;位于岸边时,应注意水位高度,避免洪水掏空斜坡形成滑塌等灾害;还要注意避免直接坐落在沟谷口,以防泥石流灾害。如果有条件,新址与岸边应保持510米的安全距离;没有条件的,要先注意观察看岸边是否稳定,并对岸边进行适当的保护,对建筑物与地基进行加固处理。(2)在新选址附近,应调查了解人为工程活动可能诱发的地址灾害。了解修路、采矿在沟谷中堆弃废渣诱发泥石流的可能;了解废水排放、农业灌溉、水沟的漫溢等诱发滑坡的可能;对生活废水和雨水的排放设施要重视,常年的废水排放不断渗入土里,会使坡体稳定性大大降低,地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常见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知识——泥石流1、泥石流沟谷上游突然传来轰鸣声。若山体发出打雷般声响,极可能是泥石流发生的前兆。其声音明显不同于机车、风雨、雷电、爆破等声音,可能是由泥石流携带的巨石撞击产生的。 2、泥石流沟谷下游突然断流或者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杂有很多柴草、树枝等。 河流上游地区的山林,在洪水冲刷淘蚀下发生滑动,划破堵住河水导致河流断流jvzq<84yyy4k||minl4dqv3ep1nuou4iefj0hjsizwt{jrxjk18139229/661;:273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