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崩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危岩体的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山坡出现新的破裂形迹,有时有异常气味。

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出现异常。

动物出现异常现象。

避险措施:

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

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迅速向两边逃生,越快越好。

如果感觉地面震动,也应立即向两侧地形平缓地区逃离。

二、泥石流

泥石流的一些前兆:

河流突然断流,或者水势突然加大,并夹带较多杂草、树枝。

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

避险措施:

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不要在土质疏松的斜坡上停留,以防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地稳固、平缓的地方停留观察。

选择远离泥石流经过的地段,停留避险。

不应上树躲避,因为泥石流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当中。

要避开河道弯曲的凹岸,或者狭小的凸岸。

三、滑坡

滑坡的一些前兆:

滑坡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泉水位突变或浑浊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避险措施:

滑坡发生时,应向滑坡边界两侧之外撤离,绝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如发现可疑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临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

四、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的一些前兆:

地面或路面出现环状、放射状、平行交错等形状的裂缝;地面或路面出现锅底形下沉或斜坡形下沉;建筑物出现倾斜变形、墙体开裂、地基下陷等迹象;地面或路面下有空响,地面踩踏有空洞声,车辆驶过地下传来明显的震动感或空洞声;市政管网出现管线渗漏,地面渗水、冒水,或燃气泄漏;周围水位骤变,水井、沟渠、池塘、监测孔等水位骤然升、降,水色特点浑浊,水面冒泡等。

避险措施:

地下工程施工应采取科学的方案,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注意消除或减轻人为塌陷因素,同时加强工程本身的防护能力,减少因塌陷造成的损害。

THE END
0.常见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知识——泥石流1、泥石流沟谷上游突然传来轰鸣声。若山体发出打雷般声响,极可能是泥石流发生的前兆。其声音明显不同于机车、风雨、雷电、爆破等声音,可能是由泥石流携带的巨石撞击产生的。 2、泥石流沟谷下游突然断流或者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杂有很多柴草、树枝等。 河流上游地区的山林,在洪水冲刷淘蚀下发生滑动,划破堵住河水导致河流断流jvzq<84yyy4k||minl4dqv3ep1nuou4iefj0hjsizwt{jrxjk18139229/661;:273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