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国大约有2000多人因为雷电死亡,并且,这一数字一直在上升。
有人推测他们遭遇了大型野兽,也有人说他们遇难的时候在下暴雨,很可能遭到了雷击,这个说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图丨闪电击中森林
紧急救援、发现尸体
谁知两天后,还是没有四名勘测人员的消息,联络人员派出救援组,开始对哀牢山进行全面搜查。
经过长达8天的搜查,22日晚,救援队借助无人机终于找到了四名勘查人员,可此时,他们的尸体都已经凉透了。
其实,野外的考察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但为了勘测的准确性,地质学家和勘测队又不得不进行现场勘查。
图丨探测仪中的尸体
这是因为研究一个地方,需要样本和一些具体的数据,这些东西在实验室是很难获得的,如果想要获得这些资料,就必须亲自到达现场,进行勘测、采样。
当时四名勘测队员进入哀牢山之前,当地连续两天都在下雨,因此哀牢山中会形成雾气,由于雾气的遮挡,会妨碍勘测人员的视线,也会给搜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调查中发现,当时四名队员是从普洱市东镇樟盆村,进入哀牢山的,按照当时的计划,几个人只要到达玉溪市新平县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基于此情况,为了确保这次工作的顺利完成,这四名工作人员都是精心挑选的。
图丨搜救人员
他们的年龄在25—32岁之间,之前,几个人还都曾经在部队服役,在进山之前,他们还配备了大量的工具、干粮。
本以为有了充足的准备,加上几人之前丰富的作战经验,这次的勘查工作基本没有问题,可是,四人并没有按照原定计划下山。
11月15日,接到消息,为了找寻四名勘测人员,当地村民组队上山搜寻。除此之外,普洱市、玉溪市两地还专门成立救援指挥部,他们动用卫星电话、无人机、直升机、搜救犬等进行搜索。
据科学研究表明,人在没有食物的极限下是七天,而当时的考察队只带的一天的干粮。
图丨搜救人员
如果有人生存,搜救人员必须在七天之内找到这些勘测人员。不然,他们不能及时地进行能量的补充,就会很难维持人体的体温,造成失温现象。
如果出现失温现象,人就会出现心率升高、智商衰退肌肉严重失调,心肺功能衰弱等现象,进而危及生命。
但是由于哀牢山地势复杂,信号总是断断续续的,山里还有雾,除此之外,哀牢山还有野生动物,在有生人的入侵下,他们会发起攻击。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搜救人员除了要救人之外,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
图丨搜救人员
哀牢山的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资源丰富,哀牢山是我国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原始森林,这种原始森林一般都隐藏着巨大的危险,一般都生活着很多原始动物,他们都具有极大的杀伤性。
哀牢山上边有许多野生动物,其中,黑熊是最凶猛的动物,毒蛇是最致命的动物,曾经就有一些工作人员,被山上的毒蛇咬伤。
被毒蛇咬伤之后,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援,就可能会失去生命。除此之外,哀牢山还有很多国家级的保护动物,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就生活在这里。
哀牢山的森林也有很多类型,其中,哀牢山中的一部分森林,还是云南特有的品种。
图丨哀牢山
由于哀牢山地势凶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是杳无人烟的热带雨林。由于地处高原,哀牢山山高林密,多溪流和悬崖峭壁,地形地貌十分复杂。
如果身处其中,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在热带雨林中悬崖峭壁和紧急密布行走,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受伤。
哀牢山的地理环境错综复杂,自然环境变化多端,如此可以看出,当四名勘测人员进入山中,他们会经历很多困难,一旦不小心,就会失去自己的生命。
图丨哀牢山
当搜救人员进入哀牢山时发现,哀牢山的路十分湿滑,时常会看到很粗壮的树干,横在道路中间,经常会遇到有小坡的路。
即使是当地居民进入哀牢山,也需要时时谨慎,如若不然,就会造成人身伤害。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
长期以来,雷电经常会给人类社会造成灾难性的打击,我国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为雷电的原因,造成死亡。
雷电的形成过程是很复杂的,用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由于云层之间的相互摩擦、碰撞而使不同的云层带电。
当电压达到可以穿过空气的程度之后,临近的两片云层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花和巨大的响声。
图丨雷电
死亡原因
哀牢山地处险势,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哀牢山电场强度增强,致使空气被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的现象。
事件报道出来以后,关于四名勘测人员的死亡原因成为很多人讨论的话题,他们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在死之前没有发出求救的信号?
他们四个人的野外生存经验都很丰富,遇到一般的情况都会解决,而且,他们身上配备着可以定位的RTK设备,当遇到危险时可以发出求救的信号,为什么他们没有选择使用?
其实,RTK并没有发松求救信号的功能,它主要是有定位的功能。
如果当时设备打开,遇难的四名勘测人员就可以将RTK设备打开,救援人员就可以依靠RTK对其进行定位,这样就意味着,找到当时的信号源,就可以找到失踪的勘测人员。
图丨RTK设备
这个消息一经报道,在网上就掀起了巨大的讨论,难道这四名勘测人员不是专业人员吗?为什么没有打开,可以精确到厘米级定位的RTK设备?
经专家报道,原来,一般在没有到达勘测地点的时候,勘测人员是不可以打开RTK设备的,只有当到达目的地后,需要记录某些东西的时候,才可以打开RTK设备。
当时,四名勘测队员离调查地点的距离较远,所以说他们是不会轻易打开RTK设备的。那么哀牢山的四名勘测队员究竟是怎么去世的?是网友所猜测的猛兽吗?
由于哀牢山奇特的环境,山上的野生动物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有四百多种,其中,受保护的就有26种,还有很多珍稀动物。
这些动物中,有不少动物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只要遇到了就很难全身而退,在搜救过程中,就有搜救人员曾经遇到过狗熊。
图丨RTK设备
虽然动物很凶猛,但它们也十分怕人,当驱赶鞭炮响起,狗熊自然就被吓走了。难道,四名勘测人员在途中也遇到狗熊了?
四名勘测人员都年轻力壮,他们还曾经服过兵役,自然有很强的体格,为了安全,他们几个人当时还带着刀和汽油,这些工具应该足以对付遇到的猛兽。
除此之外,哀牢山的猛兽是不会轻易伤害人类的,如果他们伤害人类,说明是将人类当作自己的猎物。
当搜救人员发现四名勘测人员时,他们的衣服是完好的,没有损害的痕迹,说明他们当时并没有遭到猛兽的袭击。说明,他们的死和哀牢山的猛兽没有关系。
既然不是猛兽,那会是由于哀牢山的低温吗?哀牢山气候独特,即使是夏季,哀牢山山顶的温度也在零摄氏度。
图丨猛兽
当时勘测人员进入哀牢山的时候是冬季,哀牢山的温度大概在零下10℃左右,有可能由于没有足够的衣服,致使他们的体温下降得快,会造成严重的失温现象。
事实表明,四名勘测人员也不是由于温度过低,导致死亡的。发现他们的尸体时,他们穿着保暖内衣,穿了冲锋衣,还穿着羽绒服。
这说明,他们提前做好的充足的准备,失温致死的可能性不大。再说,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失温,但是他们的身上有RTK设备,完全有时间向外界进行求助,也不至于几个人一块死亡。
不是低温致死,那可能会是中毒吗?
图丨失温
这种质疑很快就被否定,因为即使是无意中被有毒的动物咬到,也不可能四个人一起被咬到,再说,从找到的遗体上看,他们四个人也没有被毒物咬到的痕迹。
那可能是误食了什么东西吗?一般来说,勘测人员也知道哀牢山的危险,他们是不会轻易吃那些东西,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身上的食物并没有吃完。
所以,也不会有因为食物不够吃,吃哀牢山里边的野果这种情况。那既然不是中毒而亡,会不会是因为接触到了有毒的瘴气?
虽然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但还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
哀牢山有着复杂的山形,很可能会产生瘴气,人可能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就中毒,遇到瘴气会造成大脑供氧不足,当你意识到中毒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办法自救了。
图丨勘测人员携带的物资
经过讨论研究,这几种方式都不是勘测人员死亡的原因,最有可能造成勘测人员死亡的原因是雷击。
人是良好的导体,平常遇到雷雨天气,站在树下边就是很危险的事情,哀牢山地势复杂,树木众多,人如果不小心被雷电击中,就会失去意识。
事实上,在此之前,哀牢山的工作已经持续了40年,但是发生死亡事件,还是头一遭。
图丨雷击
哀牢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引起了很多科学工作者的注意,这些年中,不同时代的人都在探索哀牢山。
在那种没有完备设施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坚持探索,用真实的数据去了解哀牢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探索哀牢山的技术、设备也在不断完善。
但尽管如此,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是很渺小,在没有完全熟悉地形的情况下,并没有完全地把握掌控哀牢山。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和苏联的考察队,就在国家生物资源开发号召的背景下,一直在寻找稀缺资源。
改革开放之后,为了更加准确地找寻稀缺资源,中科院打算在云南省建立一个生态研究站,为了研究在哪建立研究站,考察团队对多个地方进行的考察。
图丨哀牢山
考察发现,云南省有许多地方资源都十分丰富,而且,每个地方的资源都各有特色,最终,经过许多天的研究,他们最终决定将在哀牢山建立生态站。
哀牢山地势复杂,即使是山上的村民,也不能说完全熟悉哀牢山。在九十年代,研究站的工作人员就曾经被蛇咬伤。
那个时候的环境十分艰难,还没有修路,几公里的山路需要人一步一步地慢慢走,有的时候,在考察过程中无意受伤,都可能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造成伤口大面积感染。
相比其他地方,哀牢山并不适合人类生存,哀牢山的山路陡峭,人类活动十分不便。
由于没有遭受过损害,哀牢山也创造出了一个原始的环境,产生了很多极为罕见的生态环境样本,这种罕见的生态环境,成就了哀牢山的生物多样性。
图丨哀牢山
1986年,哀牢山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提供给研究院一个极好的条件。但是,这样原始的生态环境,以及极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增加了考察的危险。
在勘测过程中,由于是野外作业,就必须时刻对沿途的植被变化进行标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如果是平整的路面还好说,但是哀牢山一般是比较崎岖的道路,一般人走路就十分困难,更别说还要一边记录,一边注意路了。
哀牢山很危险,尤其是遇到下雨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小区域的塌方,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勘测人员每次上山,都需要十分小心,还必须要请护林员做向导,除此之外,勘测人员还需要带对讲机,以确保大家可以随时联系,保证每个人的安全。
图丨哀牢山多雷雨
放松警惕、死亡
对于四名勘测人员来说,他们是为了地质局做森林资源调查,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很平常的一个任务,他们已经勘测过很多次,可能正是因为平常的熟悉,让他们无意中放松警惕心。
根据调查的信息显示,四名调查人员在进入哀牢山之后,没有找向导,而且,加上天气的变化,让他们在勘测过程中无意中迷失了方向。
根据当时四名调查人员的死亡形状发现,他们卧倒的方向一致,身上没有明显的外伤,而且死亡原因一致。
正因为如此,大家认为他们最有可能死在雷电下,当时其中三名勘测人员可能被雷击倒,剩下一位勘测人员可能受了重伤,没有办法寻求救援。
野外工作十分危险,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做这份工作,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丨雷电
他们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尽管如此凶险,他们还是没有放弃这份工作,并不断用野外勘测的经验,来提醒之后的工作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对于这些勘测人员来说,他们平时受到的生存训练,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还是不能护住自己的生命,这种情况令人惋惜,不过也是警醒。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