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哈马斯下属的卡萨姆旅宣布,对以色列发动“阿克萨洪水”军事行动。
随即,哈马斯民兵组织对以色列展开了大规模的突袭行动。
根据哈马斯领导人宣布的数字,他们先是向以色列领土发射了7000枚火箭弹。
虽然以色列的铁穹系统自动迎敌,成功地击落了大量的火箭弹。
但是,奈何同时发射的火箭弹太多,铁穹系统应接不暇,有些火箭弹还是落到了以色列的居民区,引发熊熊大火。
以色列第二大发电厂Rutenberg 也被击中。
与此同时,巴勒斯坦各地的清真寺打开扩音器,呼吁穆斯林行动起来,对以色列发动“圣战”。
紧接着,哈马斯5路齐发,向以色列境内发起实际进攻。
陆路上,他们使用推土机冲破边境围栏,进入以色列境内。
海路上,多艘哈马斯快艇,试图进入以色列南部,不过,都被以色列海军的舰艇摧毁。
还有空中,大量哈马斯成员乘坐滑翔机,杀入以色列境内。
以色列国防军的战车,整排整排的都没有来得及出动,他们基地里的士兵,就或者被打死,或者被俘虏了。
设在边境地区的以色列军事基地,也很快就被哈马斯占领。
一辆梅卡瓦4主战坦克,被哈马斯的无人机打掉,这应该是巴以交战历史上的第一次。
另一辆梅卡瓦4主战坦克,以及一辆悍马,则是直接落入了哈马斯的手里。
以色列纳哈尔机械化步兵师旅旅长约纳坦-斯坦伯格上校(还有南方旅的旅长、副旅长等)阵亡。
以色列高级军官、加沙师前指挥官,现特种作战部队司令尼姆罗德·阿洛尼将军被俘。
据《以色列时报》8日报道,在这一轮巴以冲突中,以色列死亡人数超过700人,至少有2156人受伤,还有很多人被俘。
这应该是自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在与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长期作战中,遭遇的最大一次失败。
关键是,在这场战斗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在世人眼中的固有形象,是完全地被倒置了。
本来应该是犀利、勇猛、坚强的以色列,这回,却成了怂包。
本来应该是疲弱、无能的巴勒斯坦,这回,竟然突然地让人刮目相看,打得是有板有眼。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先来看看以色列。
早在今年1月,第二次上任的内塔尼亚胡及其组阁的以色列政府,就宣布了要进行“司法改革”。
此举却遭到美国的反对。
因为,美国就是以“民主”为手段,通过深度控制一个国家的司法系统,来操纵这个国家的政治命脉的。
内塔尼亚胡想要挣脱美国对他们以色列国家的控制,就要从“司法改革”入手。
这也就必然要遭到美国的反对。
尽管美国通过“民主”手段,操纵以色列国内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以色列议会,还是在7月24日通过了该国“司法改革”的第一项重要法案。
这也就引起了以色列国内更大的反弹,甚至连以色列军人,也加入了抗议的队伍。
由于内塔尼亚胡解除了反对改革的前国防部长的职务,数千名以色列预备役军人,其中包括许多受过长年训练,因而无法被替代的空军骨干飞行员,也拒绝志愿服役以示抗议。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今天的以色列,已经不是从前的以色列;今天的以色列军队,已经不是从前的以色列军队;今天的以色列军人,也已经不是从前的以色列军人了。
现在的以色列军人,虽然还有他们先进、强大的武器系统;但是,他们已经失掉了许多精神上的东西。
那么,另一边呢?
哈马斯的一些战斗人员,早在“阿克萨洪水”军事行动发起前,就已经渗透进以色列浅近纵深地带待命。
然后,他们的主力部队在行动发起后,利用7000枚火箭弹作掩护,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海、陆、空等多个维度,迅速攻入以色列境内。
在陆路上,他们是以推土机破坏以色列设置的隔离带,然后,摩托车、皮卡车装载战斗人员迅速通过。
面对以色列的军事基地,他们一方面用无人机袭击梅卡瓦4主战坦克,一方面使用简易爆炸装置,将隔离带炸开口子,战斗人员立即蜂拥而入。
那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都知道以色列情报部门如“摩萨德”的情报侦查能力发达。
这一方面是由于以色列自己有所退步,他们的侦查能力有所减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哈马斯有所提升,反侦察能力加强,比如,用上了什么不被监听的联络工具吧。
以上是从微观的层面分析,也就是分析这场龙卷风本身的结构。
那么,从宏观上分析,这场龙卷风又是怎么来的呢?
造成这场龙卷风的那只蝴蝶的翅膀,又在哪里呢?
这就不能不提到今年三月,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两国决定恢复外交关系了。
沙特和伊朗走向和解,必然会引领整个阿拉伯世界也走向和解。
那么,这样的局面,会不会让一直与阿拉伯世界为敌的以色列,产生深深的危机感呢?
所以,为什么以色列会进行“司法改革”呢?
因为,他们从沙特和伊朗的和解中,看到了美国已经不行了,他们以色列再也不能让美国当枪使了。
如果他们不提高政府的权力,斩断美国通过司法系统控制他们以色列的政治黑手,那他们以色列就必然有一天要为美国殉葬。
所以,面对美国反对以色列的“司法改革”,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说:“以色列不是美国国旗上的一颗星。”
而面对如此局面,美国一方面要拉拢以色列,一方面更要去拉拢沙特。
所以,美国就希望促成以色列和沙特和解,这样就多少可以给以色列吃一颗定心丸。
那么,对于沙特,美国又要给什么好处,让沙特接受自己的主张呢?
美国向沙特提出了一项构想,计划从印度,经由中东地区到欧洲,打造一条物流走廊。
而沙特,将成为这条物流走廊的中心,这就使沙特有可能成为该区域的经济和金融枢纽。
另外,美国还有一个构想,他们要同沙特签订“美沙共同防御协议”,确保沙特的“安全”。
对于美国的这些构想,沙特显然是有些动心了。
之前,拜登政府一直希望沙特带领石油输出国组织增产石油,但始终没有成功说服沙特。
而这一回,据说沙特愿意增产石油,以促成“美沙共同防御协议”的签订。
但是,这事,哈马斯干不干呢?
哈马斯可以接受沙特和伊朗的和解,可以接受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和解,他们能够接受沙特和以色列的和解吗?
哈马斯曾经多次表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一切形式的关系正常化,都是不可接受的,这必将损害巴勒斯坦事业。”
所以,这场龙卷风是怎么刮起来的,造成这场龙卷风的蝴蝶的翅膀在哪里,我们现在心里都有数吧。
那么,这场龙卷风又会怎么平息呢?它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黎巴嫩真主党:祝贺巴勒斯坦;阿富汗塔利班:请求伊朗、伊拉克和约旦允许他们借道,出兵以色列,征服耶路撒冷;伊朗、叙利亚:支持巴勒斯坦;也门胡塞武装:伊斯兰国家必须支持巴勒斯坦抵抗运动。
沙特、卡塔尔:责任全在以方;科威特:谴责以色列的“持续违规行为”。
伊拉克:申明其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坚定立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愿望。
埃及:警告局势升级将引发严重后果。
俄罗斯、土耳其:呼吁克制;巴西、马耳他: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
欧盟委员会、欧盟国家、英国、乌克兰、拉脱维亚、塞尔维亚、日本:谴责巴勒斯坦。
格鲁吉亚:支持“兄弟般的”以色列;印度:将与以色列站在一起。
美国:将挪用全部援乌物资支援以色列。
这里的其他国家的态度,都不重要,关键是沙特的态度。
因为,沙特就是这只蝴蝶的翅膀。
而我们看到,沙特对这件事情的表态是:“责任全在以方!”
这就达到了哈马斯的战略目的,沙特,是不可能与以色列媾和了。
那么,这件事情的后续,又会怎么发展呢?
会不会像某些人所说的:“以色列趁势彻底占领加沙,演变成第六次中东战争”呢?
这恐怕就要让某些人失望了。
美国目前面对中国、俄罗斯,都压力山大,快喘不过气来了。
他们哪里还有余力,去支持以色列发动第六次中东战争呢?
没有美、西方的支持,以色列拿什么去与整个阿拉伯世界战斗呢?
虽然,美国宣布“将挪用全部援乌物资支援以色列”。
虽然,美国宣布将“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移至更靠近以色列的东地中海。
但是,他们捉襟见肘、色厉内荏的那副窘态,已经表露无遗了。
美国,现在就想稳住中东,不要再添乱;就想稳住以色列,不要背弃自己。
以色列,现在就想摆脱美国,期望有一种方式,让自己在美国衰落后,还可以活下去。
第六次中东战争?在哪里呢?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