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台风季,沿海地区都饱受困扰,沿海地区的人民也渐渐习惯了同这类极端天气作抗争。
近日,台风“烟花”来袭,我国东部地区频频受扰,大风、暴雨、雷暴等各种极端天气轮番问候。相信东部沿海地区的小伙伴们最近已经不止一次看过“水漫金山”了。台风“烟花”的威力就像是烟花一样,虽然短暂即逝但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个名字是由中国澳门命名的,所以它的英文名也很有意思,并不是“fireworks”,而是“In-Fa”。
是不是有粤语那味了!
Typhoon In-Fa sweeps towards China after flooding chaos
洪灾过后,台风烟花又瞄准中国。
说到台风的名字,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台风都是怎么命名的吧。在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规定,台风的名称由亚太地区的11个深受台风影响的成员国和3个地区(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样一共获得140个名字,然后再周而复始地使用。
有命名就有除名,世界台风委员会还有这样一个规定:一旦某一台风对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伤害或者损失,台风委员会成员都可以申请将该热带气旋名称从命名表中删除,比如2018年,过于凶残的台风“山竹”(Mangkhu)已被除名。
除名,一方面是大家觉得这个名称不吉利,不然它再出现,祸害人间;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们对它的惩罚。
希望台风“烟花”能快离开拆那(China)~那么,“台风”用英语怎么说呢?
台风 typhoon /taɪ'fuːn/
关于台风现象的解释:台风本质上是一种天气现象,指产生于热带海洋上空、进逼陆地的气旋(或者被称为“热带风暴(tropical cyclones)”。
例句:
The typhoon is gathering strength.
台风的风力正逐渐增强。
有没有发现typhoon的发音和中文的“台风”非常相近?所以,“台风”这个词是从英文typhoon音译而来的吗?
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它的起源远比音译要复杂。
外来词很多,然而和台风一样存在多国语言背景的词汇却很少,有说它起源于广东话的大风,还可能受到希腊语和阿拉伯语的影响。据说荷兰占领台湾期间,曾以希腊史诗里的人物Typhon为其命名。在希腊神话里,他是风的拟人形象。阿拉伯语中的Tufan、粤语发音的toi fong等都与“台风”的起源有关。
台风存在六个等级,分别为:
热带低压(Tropical depression),最大风速6~7 级,(10.8~17.1 m/s)
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11 级,(24.5~32.6m/s);
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13级,(32.7~41.4m/s)
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50.9m/s)
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