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14点30分,广州图书馆一楼报告厅热闹非凡,米吴科学团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科学实验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一系列创意科学实验,加深了公众对科学的认识与兴趣,也让科学知识的传播更加生动有趣。
活动开场前,观众早已提前到达现场,排起了长龙。米吴科学团队携手新世纪出版社,将100套“米吴趣味百科·生物卷”系列的前两册《鸟儿们的小秘密》和《我们身边的哺乳动物》赠送给了现场的小朋友,这两本书籍以其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插图,迅速引起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随着活动的正式开始,米吴科学团队的主持人大旭老师通过短视频简单介绍了新世纪出版社与米吴科学团队合作出版的新书“米吴趣味百科·生物卷”系列。这是一套适合4~12岁孩子阅读的科普漫画,该书以幽默诙谐的四格漫画故事和轻松有趣的知识点拓展,立足中小学生喜爱的趣味百科知识,介绍了鸟类、哺乳动物等各种神奇的动物,帮助孩子们系统地搭建生物百科知识体系,带孩子们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生物探秘之旅。
然后大旭老师以鸟类、哺乳动物的日常行为现象为切入点,带领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揭示了自然界中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智慧的现象。
一开始,大旭老师介绍了鸟类的特征——羽毛,并用一个看似普通的装置,让羽毛在空中翩翩起舞,实现了从下往上的“逆飞”。这一令人惊叹的现象背后,正是流体力学中著名的伯努利原理在起作用。通过细致地观察和讨论,孩子们了解到,空气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正是这种压力差使得羽毛能够逆重力而上。随后,几位小朋友在尝试重现实验的过程中,虽然遭遇了失败,但正是这些“试错”的经历,让他们对科学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讲完鸟类后,大旭老师巧妙地将话题转向了蚊子及其独特的“站立”技巧。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蚊子能够在直立的墙面上站立而不掉下去呢?”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孩子们发现,随着两个半球中间的氧气被消耗,半球的内外形成了压强差,即使用很大的力气,孩子们也无法将两个半球分开。这背后的原理正是大气压强的作用。这一发现不仅让孩子们对大气压强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让他们对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充满了敬畏。
活动的高潮部分莫过于“大象牙膏”实验了。这个实验通过催化剂加速双氧水的分解,产生了大量泡沫状物质,犹如大象喷出的牙膏一般壮观。这些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实验,不仅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习了科学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此次米吴科学团队在广州图书馆的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科学的平台,更激发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最后,米吴科学团队和新世纪出版社表示,将持续推出《米吴趣味百科·生物卷》的系列续集,为孩子们带来更多有关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等精彩的内容,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