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代留下的摄影记录,让后人能够清晰的看到被破坏的都市,广阔的天空,只剩下一片滚滚的蘑菇云,这就是原子弹的杰作,燃烧的烈火吞噬了大部分的建筑物,造成巨大的破坏,这其中还有很多无辜的市民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灾难中失去了生命。
而从那一刻起,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市民,他们虽然幸存下来,却也成为了这场灾难的受害者,因为他们经历了原子弹后的恐怖辐射,最终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
可见核战争的可怕,一旦爆发,造成的伤害远远不止死伤人数,更是会影响子孙后代,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会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避免发生核战争,要保持世界的和平,但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自救呢?
5种逃生求生场所
这就要说一下当核战争发生后,百姓能够及时避难的5种逃生求生场所:
1、地铁站和火车站
地铁站和火车站大多都建在地下,可以作为天然保护屏障,阻隔爆炸瞬间猛然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灾风暴。
而且地铁站和火车站内部空间广阔,有配套的通风系统、配电设施和水源,能容纳很多人。
2、防空洞
防空洞就是国家建立起来,专门用来放核爆炸的存在,从抗日时期我国就开始修建防空洞了。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更是居安思危的在全国多地修建了大量防空洞。
那些防空洞全都深达地下几十米,拥有最坚固的防辐射铁门,配备通风系统、应急系统、水源粮食,可以容纳数万人生活数周,乃至数月。
一些重要的国家机关和军事基地也都配备了防空洞系统,就算是战争来临,也能有效的保证国家机器持续运行。
3、天然岩洞
在我国西部、西南部喀斯特地貌发育,天然溶洞资源丰富。
虽然这些岩洞大部分都已经被作为旅游景点开发了,但都拥有较大空间,也可供上万人在此处避难。
而且岩洞温度恒定,水源充足,地势相对也很高,可有效防御核爆炸带来的冲击波。
不过这些天然岩洞都分布在喀斯特地区,除了住在此处的居民,其他人也没办法在10分钟之内赶到那里。
4、高原地区
由于人烟稀少海拔较高,高原地区也是很好的避难场所,就比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这些高原由于地势高,也可作为天然屏障。
当然,这些高海拔地区,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适应的,尤其是青藏高原,那里高寒缺氧的环境,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
5、干旱盆地
深入内陆的低洼盆地作为天然屏障,同样也是很好的避难场所。
就比如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这些盆地人烟稀少,地域广阔,可有效抵御核爆炸。
只不过那里也存在致命的生存危机,水源匮乏,生存环境恶劣,普通民众依旧没有办法长期生存在这种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