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永远猜不到下一个全民梗王会是谁。
这次是低调了30多年的海尔集团CEO周云杰,一张大会上的抓拍,让周总一夜爆红。
当雷军微笑着向人群挥手时,站在后方的周云杰脸上那三分期待七分克制的表情,就像在说"我真的不想来,但又不得不来"。
被迫营业
这个表情太真实了!周总微微下垂的嘴角,略带无奈的眉头,活脱脱一个"被迫营业"的打工人。
前景里雷军标志性笑容像聚光灯,后景阴影里的周云杰表情复杂。
这种自带戏剧效果的对比太强烈,也就不怪网友们脑洞大开了。
有人把两位P成了海米兄弟
网友发现周总有点像结界兽
你有没有发现,最火的表情包往往是那种看一眼就懂、三秒内就能引起共鸣的?网友们创作的"周总表情宇宙"就是这样。
而有表情包的地方,就有流量。
海尔接梗的操作也是满分。
官微连夜”整理老板黑历史“,第二天直接做出一大批表情包:
有些品牌面对类似事件甚至会选择发律师函。
但海尔团队不仅没急着"维权",反而全力加入狂欢。
"守护老板出道计划启动",海尔蓝V账号集体玩梗,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周云杰的应援团。
周总本人也亲自下场,他在社交平台幽默回应:
最具传播力的内容往往来自意料之外,正经场合的奇妙瞬间、刻意设计之外的真实反应,这些出圈内容往往比精心策划的广告更有穿透力。
我不得不佩服这支团队的敏锐嗅觉和执行力,他们把潜在公关危机转化成了品牌狂欢。
《海尔兄弟》
当大家惊叹海尔新媒体太会玩时,可能没意识到这个品牌早就是设计传播的老江湖。
大家肯定知道老罗砸冰箱的事件。
但其实早在1985年海尔老厂长张瑞敏,就怒砸过70多台劣质冰箱,流传至今的新闻照片,用视觉符号把“质量至上“的理念砸进大家的记忆。
再说1995年播出的《海尔兄弟》,这部动画片陪伴了80、90后的童年,30年前就已经火遍全国。
片头的BGM响起,就让人忍不住回忆起他们的冒险。
时长1分钟,让我们的DNA一起动起来: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这对兄弟的诞生,其实源自中国制造史上一次惊心动魄的"豪赌"。
1984年的青岛,两个濒临倒闭的冰箱厂颤抖着签下合并协议。
但就在第二年,这个"青岛电冰箱总厂"硬是靠着从德国利勃海尔引进的技术,造出了亚洲第一台四星级冰箱。
为了纪念这段"中西合璧"的逆袭故事,冰箱被命名为"琴岛-利勃海尔"。琴岛是青岛的古称,利勃海尔则是那个德国巨头的名字。
十年后,当这个品牌蜕变成"海尔集团"时,他们做了件震惊商界的决定:投资拍摄212集科普动画。
于是黑头发的琴岛(代表中国)和黄头发的海尔(象征德国)穿着裤衩横空出世,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环球冒险,成为80、90后集体记忆里最特别的"跨国兄弟CP"。
海尔兄弟用知识破解各种谜题。
他们从太平洋穿越到南极洲,带着我们认识了金字塔的构造、火山爆发的原理,甚至还会教怎么用北斗星辨别方向。
就连智慧老人牺牲自己赋予兄弟俩灵魂的桥段,都像极了老厂长破釜沉舟的决绝,当年要是没扛过转型阵痛,哪来后来驰骋世界的海尔?
这种藏在知识科普里的品牌叙事,让整整两代人记住了"海尔"。
干货时间
最近周云杰接受采访,表示《海尔兄弟》的续集终于快来了,“也可能是动画片,也可能是别的方式,但一定有续集”。
虽然还得再等等,但至少有个明确的盼头了。
今天的干货时间,就再给大家推荐@夏花生的这篇《2 张图像生成流畅卡通动画的AI神器 ToonCrafter》:
如果等海尔兄弟第二部等得心痒难耐,不妨自己把静态图扔进这个开源AI工具,跑几段动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