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请与本作的原作者与译者联系。
7,4592018 年 12 月 18 日44755,5119
太阳系的形成只不过是这浩瀚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个注脚,不妨说它完全只是一个巧合。远早于太阳出现之前,几颗寿命将尽的恒星因为某些巧合而凑到了一起,它们不甘心就这么离去,但是时间无法倒流。无论它们怎样挣扎都无济于事,只能一个接一个的崩溃,爆炸,膨胀。能量巨大的冲击波挤压着松散的分子云,造成了一小块超密度区域,因为分子的相互碰撞导致这一片区域极其不稳定,最终变成了太阳,随之而来的还有数颗汇集在木星轨道内的石质小行星,在引力的作用下相互碰撞,又将飞溅的碎块吞下。
其中便有这么一颗,在与另一颗的碰撞中失去了原生大气。这记重击同时也在行星表面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盆地,起初填满了熔岩,而后是水。火山喷发、彗星撞击与先前小星体的遗留残骸重又恢复出一层全新大气,虽显得稀薄却仍然稳固。其他的碎片慢慢聚集了起来,产生了轨道不那么稳固的大大小小几颗卫星。
此时这颗星球体积够大,温度也够高,拥有分层的内核。流质的内外层铁核旋转对流着,产生了庇护大气免受太阳风影响的磁场。在此之上,富水的地幔翻涌着一团团岩浆穿过厚度已十分可观的地壳,蛰伏着等待爆发出这颗行星内心巨大热量的机会。
板块构造酝酿了数十亿年,终于在大盆地原始边缘的不远处扯出一道长长的裂谷。一链小火山口形成了,与日后将出现的巨物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喷吐着硫磺、烟尘与轻质熔岩的火山口,经历了短暂的三四千年荣光之后,冷却了下来,为冷却物所封堵。新产生的岩浆从深处涌来,发现并无出路,便按兵不动,于地底等待时机。岩浆日积月累,积聚成池,又相互融汇,其间这个年轻星球的地热与新鲜的岩浆源源不断地为这一熔岩库注入活力。
百万年如过眼云烟。曾经的盆地形成了巨大的海洋,吞没了昔日火山口,洗刷掉了覆盖的尘灰,换上了河流的沉积物。其下的岩浆室中新鲜的岩浆不断试图突破出一条前往表面的通路,却一次次被无量的水掐灭,岩浆室也在此过程中随之加热冷却,冰封重融。
海水从压实的沉积物中渗出,流过火山盾的残骸,到达炽热的岩浆室。水在陈年火山石中侵蚀出空穴,先是充盈气体,而后又成了超临界水。岩浆涨涨落落,其中较重的元素透过裂隙沉淀回到地幔,而轻质的元素则与水交融,形成了富矿质的混合物。星球较低的引力使这些空穴能够无视其上岩石与堆积的沉积物的重量,生长至超越其他比邻岩质行星上同类孔隙的无可比拟的大小。
这颗星球随时间逐渐冷却了下来。由于木星与土星这两颗气态巨行星的轨道不断变幻向外腾挪,行星又在与其最大卫星和无数陨石的碰撞中被短暂加热。地壳变厚了,但即便如此,那道闭合中的裂隙仍能传导足够的热量维持岩浆室的活力。随着岩浆继续潮起潮落,新的气穴生成了,相互融合,充满着富矿质水,而其中的矿物则开始慢慢沉积到空穴的内壁上。
星球深处的铁核终究凝固了,保护星球的磁场消散了。太阳辐射开始轰炸这个世界,一点点瓦解着大气与星球的水。气态巨行星的进动将这颗行星拖离原先的轨道,最终到达了曾经的那场大劫难的狼藉,一条小行星带的边缘。阳光照射减弱了,同时失去了御寒的大气,星球开始更加快速地冷却下来。
大盆地,这个星球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海洋,逐渐冰封,成为了永久冻土,或是成为两极的冰,随着长季变迁此消彼长。没有了液态水,早期的板块运动归于平静,直通地幔的裂隙逐渐被凝结的熔岩堵塞。
在水退却的过程中,对大碰撞产物:古火山残余的侵蚀仍在继续。而此时表面下的大岩浆室仍保有足够的热量,足以在消亡后产生后代:一簇喷吐着水与冰,而不是熔融岩石的新火山系。
地表以下的水此时仍是液态,继续在巨大气穴中溶解、沉淀着矿物。
沧海桑田。纵有陨星撞击与裂隙传热加持,岩浆室最终难以为继。诞生十亿年后,它永久地结冻,再没有融化过。
气穴内,流水以渗漏、冻结或升华的途径消失了,留下无数个日夜的鬼斧神工。
数十亿年一晃而过。地轴来回摇晃,极点所贮存的冰与二氧化碳随之解冻,游移,又回归固体。拥有惊人厚度的地壳仍在缓慢地弯曲推移。星球别处的巨型火山仍在不断生长,改变着星球旋转的平衡,时不时产生的毁天灭地的大喷发将熔岩与碎石以超出逃逸速度射入虚空。
这个了无生机的世界在无垠时间长河中缓慢地变化着,岩浆室之上层层叠叠的土石被席卷一光。纵使这颗满目锈蚀的星球之风系已如强弩之末,仍裹挟着沙土,在极点附近积成了沙丘。时不时地会有小陨石穿透脆弱的大气,轰击着地表,而其中某颗贯穿了岩浆室顶的土壤,进一步加速了风化的进程。
岁月流逝,封冻的岩浆室渐渐脱开了四周疏松的包络,于地表露了头。顶部的那个陨石坑使得它在外观上几乎能与四周的冰死火山后代们打成一片。风化的碎屑脱离净尽,堆积在底部,使其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坚硬的核心睥睨着如今这个沉寂世界的纤弱的风。
就在对面那个花花世界进入漫长的,其间夹杂着短暂回暖的冰河期时,巨大气穴中的一个,携带着远古火星翻腾沸水留下的宝藏,得见天日。灰尘与高氯酸盐沾染的水冰不时涌现,逐渐侵入敞开的洞穴。风系与沙丘进行着拉锯战,而每一轮洞口的疏通与封堵都会将些微土壤与冰带入其下巨大的洞穴。
而洞穴本身则安坐着,覆盖在它那灰色的墓石下,其上沙土掩映,无尽珍宝等待着有心人的发现。
AMICITAS飞行任务三 – 任务日16
ARES Ⅲ 太阳日20
这是飞火第三千四百多次希望她的太空服装了翅膀。
先前受伤禁飞的时候,那种不得不像陆马或独角兽那样用蹄子走路的拘束感就已经很不好受。但现在的情况是她已经忍受了超过两个星期要么困在太空服里,要么待在十码见方的一个外星建筑物里的日子。与此同时,除了之前那次几分钟的魔法演示之外,大部分时间她还得忍受仅有微弱飞马魔力的环境,以致于她无法正常飞行,无法正常感受气流……或者说干什么都感觉不正常。
每天她醒来感觉都像有马给她穿上了让她感到自己体轻了五十磅,又能像磁铁一样把她牢牢固定在地上的魔力靴。她每天闷闷不乐地起床,心态爆炸地入睡。
还不能跟任何马提这件事,因为闪电天马不能矫情(虽然炒鸡想)。
如果她在执行任务且有固定安排的话也许能适应些。但是飞火是最后一分钟才被拖上船的,单纯为了保证船员种族与太空署势力均衡的“政治正确”。她被升了职,离开了闪电天马,却来到这里成了资历最浅的那个菜鸟。除去她在刚加入闪电天马预备队时受过训的那些基础知识之外,她又花了整整三个星期学习战地医师培训内容作为补充。
于是现在她的马生定了型:她站在外星球一座小山旁边,没有魔法,几乎没有空气,翅膀被这件(粗鄙之语)了大公主的太空服牢牢卡在身旁,唯一的职责是她几乎没有受过训也根本不擅长的:盯着一只有前科的独角兽,防止那个天才用各式各样的创新方法通过魔能耗竭来自杀,与此同时翘首企盼能有某只马来寻求她的指引或者给她下命令。
然而现在在场的唯一一只马就是那个天杀的星光熠熠。
“你看,”她对那只独角兽嫌疑犯说道,“我们带来这块电池总归是要用的。如果你能不用你自己的魔能储备的话,也许在你昏过去之前我们还能发现点什么。”
“我只需要运行瑞瑞的咒语,每次几秒钟,”星光依然固执,“能探测到矿藏方位就行。只要不持续使用,我就能撑得住。”
“我们回到这个山包之后已经测过五次了,次次方位都不同,”飞火说道,“你说说看这些都指不到一块的方位要怎么用来定位。”
几步远的地方,外星人马克耐心地站着,手里拿着把小铲铲,脸被反光面罩遮住了,看不真切。
“我很有把握这里有宝石的!”星光不肯罢休,“咒语探测到了巨大的矿藏!继续找总能找到的!”
飞火摇了摇头。她手头就只有这么一个活,而大半时间里,受监管者与上级领导都不愿意配合。“行吧,再试一次。”她说道,“但是我们在这个山头已经绕了好几个小时了!找了一路都没东西,山坡旁也没有!”
“但是根据咒语,一定是在这儿!”星光的角重又亮了起来。有那么一两秒,他们脚下原本在黯淡阳光照射下的暗橘黄色地表显露出了一丝淡蓝色的光晕。独角兽猛地一低头,急忙切断了咒语,“看到没?这次就在我们脚底下!快点开挖!”
飞火叹了口气,用前蹄轻松地把顶层的浮土推开,其下一层数十亿年来积压形成的粗砺材质费了点力才克服,却出乎飞火意料很快显露出第三层……是一层坚硬的灰石。“喔唷……星光,被你说着了,过来看看。”她也对马克挥了挥蹄。马克看到这头可能有什么发现,直起身走了过来。
走了三步,瘦长外星人的腿突然陷进地里。他摔了个屁股蹲,手臂在空中乱挥,铲子飞到一边。
“马克!”星光立即冲向坐在土上的外星人。
“别去动他!”飞火拦住了星光,“我们不知道他掉到了什么东西里!他的太空服可能被损坏了!”
星光停住了。“你说得对。”她绕着马克,小心避开从他右腿周围慢慢扩大的空腔中滑下的沙土,走到他身后。飞火很是担心她会试图把他直接从洞里拽出来;她一整天都在施放魔法,这样一来怕是又要翻车。然而独角兽只是将她的头盔面罩抵上马克头盔的后部,飞火同时在内部通讯频道听到了两个用马克的语言谨慎说出的词:“太空服……没事吧?”
马克点了点头。星光再次贴上马克的头盔,传来了一阵有些失真的声音,听起来大概是:“太空服没事。”他稳了稳重心,轻轻把右膝从沙土中抽了出来,然后小心地把身子往后挪,不断抬高半埋着的腿,直到靴子重新接触地面,成功脱身。然后他继续坐着往回退,星光紧靠一旁,直到他距离塌陷点至少有三只小马身长的距离。
自马克成功抽身之后,沙土开始填入那个空穴。随着火星尘不断侵入,洞口开始扩大,一个悬垂物冒出了头,之后——感谢大公主!——一排巨大的白色晶体如同巨怪上颚犬牙交错一般显露了出来。
“找着了!”星光欢呼起来,奔了过去。马克却抓住了她,把她拖了回去,指着前仆后继不断涌入扩大中的裂口的沙土。
“听马克的话!”飞火说道,“在稳定下来之前不要轻举妄动。结构随时可能坍塌,流沙也可能把你吸进洞里。”
“但我可以……”
“别想着用魔法!”飞火怼了回去,“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回马克车上拿电池,但是你今天用自己的储备施展魔法的次数已经够多了!”
“行吧。”星光显得闷闷不乐。马克终于站起身,把她从洞旁推了回去。
大约二十分钟后这场小滑坡停了下来。此时陷坑已有几蹄宽,悬垂物下方的部分大约两蹄高,连匍匐的空间都不大够。马克取回了铲子,给那个刚才救了他一命,而现在显露在外的横档一记重击,使它脱落,显露出洞穴的更多细节:正常的火星土壤混杂着熠熠生辉的晶体碎片。在把两马劝走之后,外星人开始用那把此时小得不合时宜的铲子一点点掘起土来,不时把铲子翻转过来,拍平洞穴口坚利毛糙的边缘。
一晃又过了二十分钟,洞口已可容一人站立。他便钻了进去,试图把堆积的尘土从悬垂下扬出。又忙活了十分钟,他把铲子放在洞边,打开太空服右臂内置的照明灯,把手臂伸了进去,仿佛摸索着什么。
这时外星人突然僵住了,手臂保持着伸进洞里的姿势,一动不动。
“他被晶体卡住了!”星光坚持道。
“我不这么认为,”飞火不敢妄下定论。她并不知此举目的何在:既然他眼睛看不到里面有什么,那么把手电伸进洞里又有什么用呢?
马克极为小心地把手臂抽了出来,关闭了照明灯。他再次拾起铲子,示意小马们退后,之后开始以一种不符常理的惊人决心开始奋力挖掘悬顶下的沙土。尽管他身穿太空服,行动不便,且小铲铲也颇不趁手,但现场一时仍土石飞扬,蔚为壮观。
“他在干嘛?”飞火百思不得其解。
“我得去拿电池了,”星光说道,“一直这么下去他会受伤的。为什么他还要深挖呢?洞口的宝石已经够我们用了!”
“唔……还是拿电池来吧。”飞火同意。
星光花了大约十五分钟往返漫游车,蜓蜓特别制作的简易系带把电池包固定在太空服上。(那只幻形灵花了半小时以及一半的每日食物配给,在“恶臭幕布”后面捣鼓出了这么一套刚好能装下电池的挽具。她正告大家,“别问是怎么做出来的。”不过本来就没马想知道。)她一回来便说道,“我要告诉他我打算干嘛。”
“省点魔能好吧?”飞火提醒道。
“电池显示有13%,”星光答道,“有20%我就能把整艘Amicitas举起来,而现在我只是要铲铲土。”
“还是小心为妙。”飞火知道她听不进劝,但还是撂下句警告。
星光站在悬垂顶上,挥舞前蹄试图吸引马克的注意。此时她再次短暂点亮了她的角,简短告诉他走开。马克挥舞着手臂,做了个飞火认不出来的手势;而星光只是断然举起蹄子,示意他离开。马克悻悻然耸了耸肩,从那个此时已是齐胸深的洞里钻了出来。
星光满意了,解下了电池,放到地上。她伸出一只前蹄接触裸露的电极,用另一只拨开了开关。转瞬间,洞口上方出现了一只散发松绿色光晕的大铲子插进沙土中,把土远远地甩下山坡。
持续了一分多钟之后,马克挥手示意,于是星光停止了挖掘咒,关掉了没用多少的电池。她的角又亮了起来,魔法包裹了她与马克的头盔,交流了几句。最终马克伸手指向洞里,而这次是星光耸了耸肩同意了。她停下了翻译咒,挪进洞里,显得有些腿软。
“你又开始玩命了。”飞火说道。
“飞火,”星光听起来很是困惑,“他想让我进洞里看看某个东西,显然跟一个‘绿台灯’有关。我没明白。”
“我还以为你那个翻译咒能用了呢。”飞火吐槽道。
“它还是没法处理习语,”星光承认,“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改进。而且不管怎样,学会马克说的语言才是上策。”
“当心蹄下,”飞火说道,“如果你卡住了,别乱动,我和马克会把你救出来。”
“没问题的。这块就像是我们那儿的沙丘……”星光顿了顿,“得打开探照灯,里边有些日音……我的老天。”
“怎么了?”飞火急着想跟星光进去,担心可能出了什么意外。
“……简直不可思议,”星光几乎喘不上气,“里面就像是中心城下的大洞穴!”
飞火定住了,“你指的是那个巨大的,充满宝石的,像你这样的平民压根不应该知道存在的头号安全威胁洞穴?”她问道。
“我……大概还是一个致力于干翻暮光闪闪的大反派跟踪她时了解过一些,”星光承认道,“总之,能把电池搬到洞口么?我得把洞口拓拓宽,好让马克进来。他得好好看看这些东西。”
“你指什么?是我们暂时有足够宝石喂饱火球了?”飞火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咒骂那些不肯把话说明白的天才,“挺不错的,但那里还有什么别的东西?”
“你说呢?!”无线电里,那只独角兽的声音微微颤着,仿佛凯旋而归,“解决我们一切难题的答案,都在这里了!!!”
日志 – 太阳日20
来自孤独之堡的问候!
开个玩笑,其实现在我在二号漫游车上。今天的EVA时间已经用完了,我把这篇日志写完之后,我们就会回到居住区寻找更多工具,进一步规划,也许还会去拿放在小马冰箱里的生日蛋糕。再放长点就不新鲜了,而且今天的发现也值得祝贺!
今早我们一行——星光、飞火与我——回到了坠机地点。ε 区是我们漫游车的活动范围内唯一有机会找到星光所要的那种宝石的地方。我们出发的时候我对此并不抱什么希望,但是对于小马们来说寻找宝石至关重要,毕竟他们总得喂饱火球,所以我们打算碰碰运气。
我们花了整整四个小时在ε 区东北方兜兜转转。星光似乎在用什么探矿技术搜索宝石,但是每次都指向不同的方向。于是我们就兜着圈子,往下挖几英尺,碰上我们挖不穿的岩石,然后放弃。NASA并没有预见Ares任务会有密集型的探矿需求,所以我手头能用的工具就只有一把取样铲,一把可以打破小石块的锤子,以及一把几乎可以钻破任何东西的凿子。但是没一样能穿透基岩。
最终发现靠的并不是小马的魔法,而是笨手笨脚的人类。我的右腿踩穿了一小块土,陷进了下面的空洞。幸而最初的洞只比腿稍宽一些,所以我并没有整个人掉下去;更幸运的是,表面净是压实的沙土,并没有什么尖锐物,所以太空服没有受损,否则这份日志就得等到小马们学会打字之后才能继续了。
我小心地从陷坑里抽身出来,之后沙土不断涌入洞中,洞口快速扩大。显然表面下的空腔很大,因为最终小山坡这一侧大部分都被吞了进去,显露出长得像巨魔上颚的一个悬垂结构,还长满了钻石牙齿。(好吧,并不是钻石的,钻石不会长成那样。是白石英,但还是长得很像牙齿。不管怎样我都不想被那张嘴咬到。)
我们歪打正着,以完全背离一切常识的方式找到了目标。说实话,在火星上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每次发射的探测器或是载人项目都会发现与预期完全相悖的东西,所以这又有什么好惊讶的呢?当然,每次新发现都会立刻得到完美的解释使它显得不再惊奇,但是事后诸葛亮的论文总归容易过审。
然而找到并不代表能用。如果真是石英的话,可不好对付——石英是定义莫氏硬度的材料之一,在我印象里大概是7或者8。我并不认为我们手头有工具能进行切割,所以继续开挖,先是拓宽了洞口让我能有工作空间,然后钻到牙齿下面,寻找有没有崩落的碎片能让我们直接捡回去。
堆积在洞里的沙土实际上结实到可以支撑一人站立。于是我爬进洞里,往下深挖,然后清理悬垂物下方的空间。陷坑有进一步塌陷的风险,我也可能再次被困在沙子里,但是我并不在意。我们需要那些宝石,所以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我都得拿到。
挖出了一个合适大小的开口之后,我就打开了右臂的相机与照明灯。这是所有Ares舱外服自带的。因为我们的侧向视力受到太空服的限制,所以我们得转动整个身体才能看到不在我们正前方的物体。相机拍摄的影像会投影在头盔里,这样我们走路时就用不着到处转来转去了。与此同时,相机影像也能从居住区进行观看,或是传输至地球作进一步分析。这个系统并不完美——要我说就该把它装在左臂上,这样就能同时使用照明与右手的工具——但是用起来还是不错的。
可是如果我试图在正常任务里这样干的话,NASA会下令把我关一整个任务的禁闭,刘易斯也会照办,因为我能干出这种事绝对是疯了。NASA从来没有考虑过跳入火星上的陷坑,再将整只手伸入一个未知的洞里有多危险,因为他们认为你妈在你五岁的时候就会教你不要这么做。毕竟答案再明显不过了,正如同洞口此刻正对着面罩的尖锐晶体一样。
传来的影像首先确认了一件事:洞穴很深,一路延伸回火山内部。起初我认为这可能是根熔岩管,但是这还是没法解释里面的晶石是怎么来的。我并不知道晶体能否在熔岩管中生长,但是我知道在作为刘易斯的地质学候补进行训练时,这两样东西从没有在自然条件下同时出现过。不过训练还是很有限,毕竟我们还得进行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训练。而且NASA的目的不过是让我们描述外表,把真正可疑的东西打包起来,攒够五百千克,然后带回地球,让真正的地质学家分析上几百年。
然后我就看到了洞穴壁。水晶。大的惊人的水晶。到处都是。甚至有几根一人那么粗的晶体贯穿了整个洞穴。
我开始进一步拓宽洞口,这样星光就能进来自己亲眼看看。忙了几分钟后,星光拿出了她的魔法盒,命令我从洞里出来。在接下来一分钟内,她忙完了我用取样铲半小时能干的活。(只是随口一说:也许她应该代替莓莓负责居住区的种植工作?)接下来她进了洞(在我告诉她有必要去看看之后)……就不肯出来了。飞火把电池带了过去,然后出来就一直推我,直到我想明白她是在叫我们快撤。
我们退到安全区域之后,星光捣鼓了些东西,大概用了魔法,将几吨的沙土洋洋洒洒从洞口喷射出来。完工时魔法电池用完了,洞口也已清理完成,显露出内部的巨大洞穴。
有些地方空间局促,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有足够空间往里走很远——至少有几百米。不得不说,真的是蔚为壮观。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晶洞分离出一簇簇小晶胞,又将一部分合并回去。大部分的晶体是白色的,当然也夹杂着黄红甚至紫色的其他品种。尺寸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小至可以用来镶嵌指环,大到有如一人粗的晶柱。
都是坚硬无比。工具袋里放了把小刀,于是我试着划了几下。晶体毫发无损。在第五次尝试失败后,我用刀一侧蹭了蹭其中一块晶体的尖端,在钢铁表面留下了一道浅坑。绝对是石英或是什么更硬的矿物。
地面上找不到任何掉落的碎片,但这是有原因的。洞穴的地面是压实的火星土,从入口处向下倾斜。我得弯着腰进来才能避免被洞口的尖牙刮伤,但是走了十步后站直就没有问题了,向里二十步就碰不着洞顶了。显然这个洞穴或是熔岩管什么的东西是间歇暴露到地面上来的。沙土被吹入或掉入洞穴,将其慢慢填满,然后受压实作用而硬化,顶上留下易碎的硬壳,底部则是孔洞。经年累月后发生了一些大动静——陨星撞击或是沙尘暴什么的——使得洞口重新敞开,如此循环往复。每次完成一个循环,都会有更多沙土进入洞穴深处,一点点将它填满。
在我们最终转身离开洞穴的时候,我记得自己也许瞥到了照明灯边缘的地面上有闪烁着的晶体。除此之外,一路下去地面上始终覆盖着薄薄的一层土壤。谁知道呢,也许比看起来深得多。我们永远都没法知道原本的洞穴到底有多深。但是任何从洞顶或洞壁剥落的晶体肯定早就被沙土掩埋起来了。
不管怎样,宝石有了。今年圣诞老人来得格外早。尽管我根本没有用来切割的工具,但星光对此似乎并不担心。她对沙土和洞里的开阔空间倒是显得激动得多。
对我来说也是如此,但是为了保险,我们还是需要对洞穴来一次正经的勘探。这意味着我们明天会重返这里。没错,我们现在是要暂时撤退,但是我们将会带着科学的力量……卷土重来!
所以……这个作者的职业是什么???他是火星地质学家吗?还是说这一章的开头是他查的?还是他编的???不熟悉地理的人看那么一大段硬核知识估计得花些时间才能明白吧……比如我:ftemoji_facehoof:
读这部小说大概抵得上去火星一趟了,而且是和小马一起去火星一趟。:ftemoji_pinkamina:
freelance panelist吧……应该并没有固定职业(
当然这只是成因的某种假想,但是Overstreet短篇幅的张力还是很惊人的
现在来看这里的翻译可能还不是非常到位,有条件建议最好还是参考原文:ftemoji_twicrazy:
话说马克一开始说的那句是指超人的孤寂堡垒?
Syuut. Okeh?
"Suit, okay?" 问的是宇航服,不是马克哟。
最近审核的AR童鞋有些忙可能会有不定期拖更_(:3」∠)_(其实已经翻到40+了)(逃
这章好长啊,辛苦译者了。
独角兽的bug魔法能取代几乎一切工作,堪称开挂~
作者脑洞好大啊,不过火星上的事谁说得准呢。
固体传声效果一般还行(
用頭盔抵住頭盔的方式真的有辦法溝通嗎……? :ftemoji_rdscared:
魔法师T_T
黄昏夜雨
ComradeSpark
黎明星火
Original_Intention
Niya
黄昏夜雨
DreamsSetFree
realmfancy
CopperPony清影
DreamsSetFree
Equus
DreamsSetFree
Noch-france
Euphorbia
RS-25
WZNGT
暮羽
有树_OwnTrees
zyh360
飞鸟弦琴
twiliset
哎喵喵的
T_JtF
Moonfall_Glimmer
积雨云菌
圆舞
Stellar_Serene
暮光小樱TwilightSakura
luminous-clover
我系催酱awa
柒夜
何家干
且文
繁星闪闪
瑾花琉璃
天柴不怕被人裁
无空之人
Text_Color_Picker_1
请确认您的年龄大于14岁再关闭安全模式。
This is your dream! Anything you can do in your dreams, you can do now! --Twilight Spark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