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山喷发对全球气温的影响,可能有两个极端。支持者认为,火山喷发后会有大量尘埃进入大气层,随着全球环流形成尘云遮挡阳光,因此喷发后可能会形成小云。冰河时代,即温室效应明显缓解!但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火山喷发的同时,会有大量的水汽进入大气层,而水汽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所以会加剧温室效应!哪个更靠谱?
明清小冰河时代个案
小冰河时代是指一些极端寒冷的气候年份,平均气温远低于其他时期,极端气候增加,夏季干旱,洪水交替,冬季寒冷。统治时代对社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中国历史上有过四个小冰河时代,分别是:
第一次:商朝末年至西周初年
第二次:东汉末年和西周初年三国至西晋
第三次:唐朝明末五朝及北宋初年
第四次:明末清初
史料记载最全的是明末清初。珠江三角洲这个现代雪很少到访的地区,也经常降雪。江西柑桔常受冻害,在现代几乎不存在。但同时由于西方科学的发展,随着伽利略第一个温度计的发明,对温度和太阳黑子等的记录,使得科学界第一次将小冰期与各种天文联系起来现象和地质活动,是什么导致了小冰期?
400年的太阳黑子观测记录
本例从太阳黑子产生的原因和地球本身两个角度来考虑分析。前者会影响太阳辐射输出,后者会影响地球获得的总辐射。从1600年到1750年到1750年,太阳黑子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多年的太阳都是一片空白,没有黑子的踪迹!这是比较少见的,比较有意思的是,明清时期小冰期最严重的时期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同期火山喷发的记录
受火山影响,1601年是公元1000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天。寒冷直接导致了1601年到1603年沙俄大饥荒。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在1601年到1602年都迎来了极寒的冬天!中国中原偏南纬度的桃花难得开到很晚!
看这关卡,大概率是火山喷发降温,明清登台似乎说得过去!
二叠纪末三叠纪早期灭绝事件是指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1亿至2.5亿年前。一次超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事件,是地球5亿年来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其喷出的熔岩覆盖了俄罗斯约1/3的面积,约700万平方公里,超过70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没有多少国家!
现在可以找到这座超级火山的遗迹。它被称为西伯利亚地盾火山。它的出现与地球内部熔岩循环的热羽流,即太平洋底部形成洋脊的地幔热羽流有关。创造出新的大洋底,从而推动整个地球板块的运动,但这次很不幸,暴露在了西伯利亚大陆上!
黄石公园的火山下面还有一个热柱
火山喷发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后果。两者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有的甚至是相反的。首先分析一下直接后果:
大量火山灰:大量火山灰会回落,但有相当一部分会以气溶胶的形式悬浮数年甚至数十年:阻塞太阳光降温
大量高温岩浆:地核的高温释放到大气中,提高整个地球的温度:直接加热
大量水蒸气:火山喷发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温室气体
大量的二氧化碳:火山喷发中的大量二氧化碳:大量的温室气体
其他酸性气体:如如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的因素
间接影响:
二氧化碳气体:高温岩浆会点燃大地上的各种植物、煤矿甚至天然气和石油西伯利亚平原,并将这些碳氢化合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据估计,西伯利亚地盾火山向大气中排放了超过100万亿吨二氧化碳!预计2020年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约350亿吨
是关于2857年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当然盾状火山也不是一天之内爆发的。这场持久的喷发不断给地球盖上棉被,直接散发的热量形成的温室效应直接造成了二叠纪到三叠纪之间90%的物种灭绝!
过去65万年二氧化碳与间冰期的关系
二氧化碳的比例大致与间冰期成正比。含量高的年份为间冰期,含量低的年份为冰期。这些时期在历史上交替出现。但我们现在正处于间冰期最温暖的时期,但潜在的风险是温室效应可能导致间冰期温度失控!
黄石公园火山会形成冰河时代吗?
从这个角度来说,火山爆发要看规模。小规模的火山喷发可能会降温,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黄石公园的火山算大的吗?
火山口的大概直径:55x72公里
这个规模不小。当然,和地质史上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比,这四千平方公里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它下方的岩浆柱威力可不小!
黄石公园火山口下部示意图
黄石公园火山历史上曾喷发过3次,分别是:
210万年前的越橘美龄喷发,2500立方千米
亨利福克火山口130万年前喷发,喷出物280立方千米,熔岩溪火山64万年前喷发,喷出物1000立方千米,形成了黄石火山口的规模
在黄石公园不小,但在地质历史上也不大。按照地球冰川期的变化周期,它与黄石公园的火山喷发没有直接关系,因为从那时起黄石公园就没有火山了。不再有火山喷发,但冰河时代仍然存在!
关于全球变暖和变冷,哪个更靠谱?
更准确的说,间冰期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它还与另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和状态,比如自转轴地球和轨道的椭圆轨道发生变化!
地轴倾角范围
地球以约41000年的周期从倾斜22.1°缓慢变化到24.5°然后恢复自转轴倾角的变化,这与地轴的轴向摆动有关岁差不同的是,它只会引起季节变化,辐射分布不会发生剧烈变化。当倾角发生变化时,季节差异会加剧,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极夜周期会增加,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距离会缩小。气候变化波动加剧将促进冰河时代的形成。
Argonalprecession
所有天体的轨道都是椭圆形的,当长轴和短轴点与自转轴的进动重合时,地球从太阳接收到的辐射的总变化率不太很大,但是某个地方获得的辐射比例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使南北两极的冰盖面积增大,从而反射更多的阳光,造成恶性循环!
不过,在全球碳减排趋势下,这样说是不合适的,但这不是我们考虑的。我们的宗旨是把知识普及给大家,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