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pdf

认证主体:方**(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便(赤道略鼓、两极略底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太阳月亮形状猜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

(天圆地方后猜球,实践要靠全球游,卫星上天终得证,蓝色星球靓照传)

首次证实地球球体的事件: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确证地球是球体的事件:地球的卫星照片;

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

①站得高,看得远:

②远处是来的帆船,总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

③旦食现象。

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6371451,半径周长表面积,名称单位分仔细)

4、地球仪的定义: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

球的模型地球仪。

5、地球仪的作用:

①便于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分布

②借助地球仪演示地球的直转和公转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7、赤道定义: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8、纬线定义: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9、纬线的特点:

指示方向长度形状相互位置关系

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约纬线的形状是

东西

4万千米);由赤道向两极缩短,在南圆,到两极缩为相互平行

方向

北两极缩成一点点

10、纬度:

赤道的纬度是。二,是纬度的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划分坡度。

赤道以北为北纬,最大90°;赤道以南为直纬,最大90°;

北纬用字母“N”表示,南纬用字母“S”表示:

北极点的纬度为90°N,南极点的纬度为90°S。

U、纬度的判读

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度数后边标注字母电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度数后边标注字母号

12、纬度的大小与纬线长度的关系:

纬度数值越小,纬线的长度越长;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也相同。

1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14、南北半球的界线: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北纬度位于北半球,南纬度位于南半球)

15、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16、经线的特点:

指示方向长度形状相互位置关系

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半圆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17、经度:

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度:

本初子午线是人为规定的,人们把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成为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向东为东经,最大180°;本初子午线向西为西经,最大180°;

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被称为180°经线;

东经用字母“E”表示,西经用字母“W”表示:(西经W东经E)

18、经度的判读

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度数后边标注字母E;

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度数后边标注字母W;

19、经度的大小与经线长度的关系:所有的经线等长。

20、经线圈: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经线圈,

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大小相等的两半。

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和为180。,若一个是东经,另一个就是西经。

21、东西半球的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2、东西半球的判读:

①图示法西

西支球20°W东半球160°E球

(~~'~~

②口诀法.------西经度----------东经度---------一]

对应比大18°C°°网小,“小东大西”(东经度与160。

比大小,西经度与20°比大小)

如120°E,因为是东经度,所以需要和160°E比大小,120。<160°,那么根据“小东大西”判断为

东半球。

如10°W,因为是西经度,所以需要和20°W比大小,10°<20°,那么根据“小东大西”判断为东

半球。

23、经纬网定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4、经纬网定位:

①书写某地经纬度位置时,先写纬度、后写经度。

②判读东、西经和南、北纬

1000110°120°130°90°70°50°30°

向东增大为东经(E)向西增大为西经(W)

原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同为东经度,度数大的在左,度数小的在西;同为西经度,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

②同为北纬度,度数大的在北,度数小的在南;同为南纬度,度数大的在值,度数小的在北。

③同一条经线上是正南、正北方向:同一条纬线上是正东、正西方向。

④靠近北极点的在北,靠近南极点的在南。

26、经纬网定面积大小:由相同经纬度间隔隔出的阴影面积比大小,越靠近赤道的面积越大。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27、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小(约更小时);绕转轴:地轴

28、地球自转的意义

注: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放光、不透明的球体;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左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

29、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绕转中心:大恒

30、地球公转的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丕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

31、地球公转的意义:

①四季的形成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夏季:中午太阳升得高;

获得太阳光热金;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至日北极圈极其以北极昼现象

冬至日北极圈极其以北极夜现象

③五带的形成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以北半球为

23.5。相期-夏至622

由左图可知:

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春分3.21秋分3.21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3.5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北回归线;

冬至12.22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是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上的各点一年有二次太阳直射。

*五带的划分

北极

W北寒带①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

我居C3至多少

阳光斜射得厉

②分界线:北回归线23.5°N、北

日不出极圈66.5°N、南回归线23.5°S、南

极圈66.5°S

③各带的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

温带四季分明;寒带有极昼极夜。

235s

④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我生活在温带。这

里地面有可西太阳

665'S

光热比热带少,比

寒带多,四季变化太阳商

比较明显

图1.19地球上的五带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32、地图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图例

33、比例尺的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等于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是分数,分母越大,值越小。

34、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35、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的关系:

尺表面小内容连,尺小面大内容略。

36、方向的判别:

①一般定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按照指向标来辨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做题时通常用平移指向标的方法来辨别方向。

③经纬网定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按照经纬网辨别方向。无论经纬线是弧线还是直线,只要在同

一经线上,只有正南正北方向;同一条纬线上只有正东正西方向。

37、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A山峰

-火山

—<1—水库

0水电站

沙漠

:.二;

———工»时令河、

时令湖

—瀑布

1丁1一常年河、湖

38、根据使用目的,正确的选择地图:

公园游唬导游图、外出旅行交通图、国际时事世界图、判断地形地形图。

39、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要去北京游览,想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选择比例尺较小的中国地图:

到了北京,想了解北京更多的情况,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北京城区地图:

想要去北京动物园游览,选择比例尺更大的北京动物园地图。

40、电子地图:电子设备上的地图的总称。

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41、海拔: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2、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43、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44、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

45、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全图一致。

46、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程度的关系: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47、五种山体部位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又称分水岭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又叫集水线,易发育河流

山谷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粗反

陡崖:等高线重叠

鞍部:两山峰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

48、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49、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

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50、陆地表面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Q砧地Elf某本地尼奥中

“、取:巴际火U:~T际-----郑'巴;1氐山、立陵一

一黄色;高原、山地---黄褐色;积雪白色;海洋蓝色。

等高线地形图中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

看海拔:>500米高原、山地(等高线边缘密集、内部稀疏为高原;等高线密集为山地)

<500米丘陵(起伏相对较大,等高线相对稀疏)

<200米平原(等高线非常稀疏)

等高线呈闭合状,中部低四周高,为盆地。

52、地形剖面图: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

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剖面线

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步骤1:确定剖面线

5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如右图)海拔/米步骤2:绘制坐标系

270-步骤3确定坐标点

步骤4:连接坐标点

260-

250-

240-

230-

220-

210­

水平距离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54、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面貌的基本特征。

海洋是彼此相连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

55、海陆分布比例:71%是海洋,29%是陆上。(更像是水球)。概括的说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56、海陆分布总体特征:很不均匀

①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直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

地。

②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西半球。

③无论怎么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7、大陆:面积较大的陆地(世界最大的大陆一一亚欧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世界最大的岛屿一一格陵兰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世界最大的半岛一一阿拉伯半岛)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洋的边缘,面积较小;洋:海洋的中心部分,面积广大

大洲:大陆与它周围岛屿合起来

58、七大洲轮廓及面积

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

亚洲、韭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瓯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59、七大洲的分布

读图可知:

①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瓯洲、北美洲

②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③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是:亚洲、欧洲、

韭洲、大洋洲

④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南美

⑤赤道穿过的大洲是:南美洲、韭洲、亚洲、

大洋洲

⑥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

⑦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⑨地跨热、温、寒三带的大洲是亚洲、北美

60、七大洲的分界线

①亚洲、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乌乌里、大黑土)或(乌乌里大、黑土其)

②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③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④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61、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2、四大洋的分布,读七大洲分布图可知:

①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②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③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

④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⑤被赤道穿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变迁

63、海陆变迁的原因:①地壳的变动;②海平面的升降;③人类活动。其中①和②是主要原因。

64、海陆变迁的实例:

①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一一地壳的变动;②东海海底的古人类活动遗迹一一海平面的升降

③荷兰的围海大坝一一人类活动

65、大陆漂移说

①提出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②内容:两亿年前,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6500万年前,逐渐漂移分离,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

四大洋。

③证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吻合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古生物物种的相似性。

66、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南极大陆上储存着丰富的煤炭,说明南极大陆曾经并不位于南极地区,是

大陆漂移的结果。

67、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

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的;

*六大板块包括: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②板块在不断的运动着一一碰撞挤压运动和张裂运动:

③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地

壳比较活跃。

68、板块的运动:

①碰撞挤压运动:在陆地上常形成山脉

世界上的两大山系:a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b科迪勒

-----板块边外.板块运动方向

拉山系;

图222六大板块分布示意

ab两大山系的形成都是碰撞挤压运动的结果。

②张裂运动: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69、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

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例题: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两种答案如下:

①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②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

山地震。

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科学考察表明,这里在70>运用板

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

块构造学说•火山地震带

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洋大海。

解释地理现图2.23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

象:

①地中海面积在缩小: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两

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所以地中海的面积在

缩小。

②红海面积在扩大:

..板块运动方向

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东

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图224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所以红海面积在扩大。

③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一马技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着碰撞挤压运动,所以喜马拉雅山脉

逐渐形成。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72、人们通常用阴蜜、风雨、冷热等了描述天气。

73、气候定义: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75、天气的影响:天气影响交通、天气影响日常生活、天气影响农业生产、天气影响战争等

76、卫星云图的判别: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77、常见的天气符号

底阴小

图35常用的天气符号

78、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一共有八个基本方向。风从北方来,即为北风。

79、风力是指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在风尾上长横表示二级风,短横表示上级风,三角形的小风旗表示8级风。

判断小秘诀:风尾画在北边,就是北应,以此类推。

80、空气质量指数: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空气质量指数0-50:空气质量为优

空气质量指数51-100:空气质量为良

空气质量指数1011-50: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81、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人类活动:

①燃烧煤、石油等,排放大量烟尘;②焚烧稽狂;③汽车尾气

82、能够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①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②禁止焚烧秸秆,实施秸秆还田

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④加强绿化、植树造林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83、气温的一般特点:

(1)气温的定义:大气的温度,单位摄氏度(符号是匕)

(2)气温的测量:离地面”■米百叶箱里放温度计,

每6小时人工记录一次气温,每天的旦时、14时、20时、2时

84、气温的日变化:

(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为气温日较差(也叫昼夜温差)

85、气温的年变化:

7月份(夏拿)陆地气温>海洋气温:1月份(冬季)海洋气温>陆地气温

南半球陆地与北半球陆地相反、南半球海洋与北半球海洋福反

1月份(Q)陆地气温>海洋气温:7月份(冬季)海洋气温〉陆地气温

(2)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为气温的年较差。

86、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和判读:

①气温曲线图中曲线上的每个点代表一个月份的平均气温;

②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差值就是气温日较差:

③根据曲线图可以判断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如此图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即为北半球的陆地。

④最冷月气温20℃以上为全年炎热或高温:

最冷月气温0℃一下为冬季寒冷;

最冷月0—20℃之间为冬季温和;

如此图最冷月气温在以上,为冬季温和。

87、等温线图的判读

(1)等温线:气温值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

(2)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读温差的大小:越密温差越大、越稀疏温差越小

根据闭合等温线中心区的数值,判断低温中心和高温中心

等温线数值越向北数值越小,为北半球;越向南数值越小,为直半球。

88、、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2)一般来说,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3)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因素:地避)一一地理计

算题

(4)一般来说,北半球的等温线弯曲且密集,南半球的等温线空直且稀疏。这是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广

大。(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89、降水的一般特点:

(1)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主要形式:M

(3)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的级别

(4)降水的测量仪器:雨量器,单位毫米(符号表示为mm)

(5)通常所说的某地的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多年的平均隆水量

90、、降水的变化:

(1)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有差别(季节变化)

分为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全年湿润等类型

(2)一个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也有差别(年际变化)

91、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和判读:

①降水量柱状图上柱表示各月的降水量:

②最高柱和最矮柱的差值可以表示降水的季节变化;

③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为多雨;

月降水量在50-100mm之间为湿润;

月降水量在50mm以下为少雨或干燥

图3.22|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

A图各月降水均在50-100mm之间,为全年湿润,降水季

节变化小;

B图7、8月降水在100mm以上,为夏季多雨;12、1、2月降水接近0mm,为冬季干燥,降水季节变化

大。

92、在等降水量线图中,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9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金(大多在2000mm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生,大陆西岸降水少;(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金,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影响因素:地娶)

94、世界的“雨季”一一乞拉朋齐;世界的“干极”一一阿塔卡玛沙漠。

10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95、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96、利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1)气温的表述方法:月均温<0℃——寒冷

月均温0-20℃-----温■和

月均温>20℃——高温或炎热

(2)降水的表述方法: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为多雨;

月降水量在50-100mm之间为湿润;

月降水量在50mm以下为少雨或干燥

(3)描述气候特征的模板:

①全年+气温+降水(如全年高温多雨、全年寒冷干燥等)

②夏季+气温+降水,冬季+气温+隆水(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

冷干燥)

97、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亚马来群岛、巴西的亚马孙平原、

非洲刚果盆地

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中南半岛、印度

热带草原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

热带沙漠气候: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中东)

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南方地区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地区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中国北方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I、北美洲内部(中国西北地区、俄

罗斯)

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为主

98、世界各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各气

候的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执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金炎故千缸水

全年高温务雨全年高温.3.(

分干湿两季*

夏军高漓专而)

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帚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

t降

盘30

(150量

M氏l

)15)

99、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一般来说,纬度低气温高、纬度窟气温低;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海陆位置:一般情况下,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中纬度沿海降水生,内陆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至,大陆西岸降水少。

11

(3)地形: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0、气候与人类活动:

活动;

气候的异常变化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

(2)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①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②砍

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3)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①开发新能源;②植树造林;③绿色出行:⑷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和人种

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大洋洲人口数量最少。

102、世界人口的增长: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①18世纪以前人就增长缓慢;②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大大加快;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增长迅

速。

103、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104、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0,代表人口总数增加,数值越大、增长越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0,代表人口总数不变,停止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0,代表人口总数减少。

105、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韭洲最高、欧洲最低。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106、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

人口密度=该地区人口总数/该地区总面积。

107、世界人口分布:

分布地区原因

108、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人北半球①亚洲东部自然条件优越,

(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

□中低纬度②亚洲南部农业发展早

①影响: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稠沿海

③欧洲西部工业发展较早,

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密平原

②措施:实施生育控制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工业发达

区⑷北美洲东部

提高人口素质。

终年严寒

(2)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人A高纬度地区

①影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B雨林地区过于湿热

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C高原、山区地势高峻

②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等。疏

区D沙漠地区极端干旱

109、解决人口问题的原则: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

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110,人种的划分: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分为

宜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的人种。

in、三

大人种

的分布:

世界人

种分布

既有大

范围的

集中分

1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勿彳黑色人种

12臼色与黄色人种混居白色与黑色人种混居

小提示:记忆人种的分布可结合七下学过的地区和国家,如:

①黄种人: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北部,日本黄种人,东南亚黄种人、俄罗斯的东部黄种人;

②宜种人:欧洲西部、中东、美国、澳大利亚、印度

③黑种人: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

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U2、世界的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地震知识科普与应急措施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的,造成该地区地壳比较活跃,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 地中海: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向东经地中海、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边境、经过缅甸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这里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jvzquC41yy}/lrfpuj{/exr1r1if2>;fh6le4:
1.真相探索网,新浪,网易,凤凰网,腾讯,环球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4.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编辑本段气候 1.气温和温度带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jvzq<84yyy4bt}xwpngoi7hqo1TfyMjvckr/c|uAkfC:5:<9
2.中考地理知识点提纲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人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四)气候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气温和温度带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juoitfqhwjbq8h;38;247mvon
3.图3滇西南地区地壳厚度与活动断裂分布图8图3 滇西南地区地壳厚度与活动断裂分布图8) ①红河断裂;②澜沧江断裂;③普洱断裂; ④南汀河断裂;⑤勐海断裂;⑥木嘎断裂 Fig.3 Map of crustal thickness and distribution of active faults in southwest Yunnan area jvzquC41fczb0nftvjwvctj0ep5ec}fujcxf1mfvc1€igwqk1|nxgr4jvor02A7250nuo
4.共享动态图7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产出震源机制解 六、区域构造 地震震中位于红河断裂带北段附近。震中附近发育全新世活动的鹤庆-洱源断裂。 图8 区域地震构造图 点击下载震中500公里范围内的断层数据-geojson格式 点击下载震中500公里范围内的断层数据-dat格式 jvzquC41fczb0nftvjwvctj0ep5hzmy1kplp1;5471946?<577:/j}rn
5.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5.5级地震应急产品已发布共享动态自1900年以来,该地区100千米范围内M3.0级及以上地震共发生171次,其中6.0~6.9级地震5次,5.0~5.9级地震 14 次,4.0~4.9级地震28次,3.0~3.9级地震124次。最大为2025年01月0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距本次震中约46千米。 图2 历史地震分布图 jvzquC41fczb0nftvjwvctj0ep5hzmy1kplp1;5471946?<569?/j}rn
6.AppStore:地图集- 矿产分布图 - 新能源分布图 - 海洋资源分布图 【气候类型分布图】 - 季候风示意图 - 年降水量分布图 - 地势阶梯示意图 - 三大自然区分布图 - 干湿地区分布图 【自然灾害分布图】 - 自然灾害整体分布图 - 水灾分布图 - 旱灾分布图 - 火山和地震带 jvzquC41crvt0jurng4dqv4tw1gqr8*G7'?D'K5'G7+:D.GG'G?&;K*:81oe3:637397:;
7.中国自然灾害地图20240812002453.pdf图1中国滑坡发育示意图 图2中国火山分布图 图3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 图4中国陆地稳定区、活动带及地震带 图5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基本单元多度 图6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基本单元灾次 图7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图8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 图9中国酸雨分布图 图10中国因灾倒塌房屋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731A6363942:72287327xjvo
8.板块.(3)在图中用“标示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4)中国属于读“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由___大板块构成,几乎全为海洋的板块是:___. (2)阿拉伯半岛属于___洲,属于___板块. (3)在图中用“ ”标示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4)中国属于___板块. (5)分别写出图中序号所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967go7gdg;4ck79eg::e<9:5hif;9984
9.津城名师联袂送上助考“锦囊”(上篇)新闻中心地图册是学习地理的工具,考试前必须重新温习,关注细节,尤其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世界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风和气团图、世界洋流分布图等。同时中国地理中涉及的地图内容更要记忆犹新──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河湖、中国的资源等。jvzq<84pgyy/gwttvj4dqv3ep1yzu}jo1463485714;02>78;8<167xjvor
10.临清市今天地震最新消息,临清市历史上地震统计及地震带分布图到4月17日(三月初七),济南府、东昌府的历城、长清、济阳、临邑、乐陵、东阿、茌、肥乡等地又发生5.5级地震,并连震三日,倒坏民居无数,聊城、武定州等同日亦震。 上图是中国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4、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6月6日,阴5.0级地震 清代灾民衣不蔽体jvzq<84yyy4dtnikvugjnrsi0eun1QzcFcthZrsYgp582B>270nuou
11.板块.(3)在图中用“标示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4)中国属于读“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由 大板块构成,几乎全为海洋的板块是: . (2)阿拉伯半岛属于 洲,属于 板块. (3)在图中用“ ”标示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4)中国属于 板块. (5)分别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板块的名称: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4j19A:8:4>75::gd::d<8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