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临海国)、日本(岛国)、韩国(半岛国)、朝鲜(半岛国)和蒙古(内陆国)组成。
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4°N-53°N: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主要位于温带地区,少量位于热带地区。
(2)经度位置:73°E-145°E:全部位于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1)类型及分布: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主要是针对中国来讲,蒙古、日本、朝鲜半岛地形需要根据实际描述)
(2)地势:西高东低。
(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群岛、台湾岛等)。
2. 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①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②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或冬季温和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①原因:距海遥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夏季风的影响
②气候特征: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天山等地。
3.河流与湖泊:主要有长江、黄河、鸭绿江、图们江等河流;岛屿上河流一般短小湍急;湖泊有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
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与工业
(1)东亚是世界水稻、茶叶、花生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沿海发展工农业和对外贸易的条件优越。
(2)西部内陆地区草原广阔,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2.居民
(1)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2)人种:黄色人种。
(3)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日本
组成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周围小岛组成。
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30°N―45°N ,全部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区(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2)经度位置:130°E―145°E,全部位于东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3.相对位置:西隔日本海与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隔朝鲜海峡与韩国相望,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1)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平原。
(2)分布: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各大岛的中央,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3)地势:岛屿内部崎岖不平,地势高,岛屿四周的沿海地区低平,地势低。
(4)多火山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或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如富士山就是日本的一座活火山。
(5)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2.气候
(1)类型:海洋性的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大约是38°N。
(2)风向与降水:夏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湿度增加,受地形阻挡,在日本海沿岸形成丰富的降水,由于冬季温度低,可以形成丰富的降雪。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河流: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4.资源
(1)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2)优势资源:硫磺矿丰富(多火山活动),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人文地理特征
1.经济
(1)条件
①有利: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科技水平高(北九州、科技城筑波城)。
②不利:国内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2)发展途径: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3)经济特征: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2.农业: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
(1)种植业:水稻种植业等。
①由于土地资源贫乏,耕地面积少,所以农业多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开发,单产量高。
②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受地形的限制)。
③平原地区产水稻,能够自给,商品率高。
④丘陵地区栽培果树和蔬菜,尽管如此,仍大量进口。
(2)渔业
①沿海大陆架宽广,加之有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形成的世界大渔场—北海道渔场。
②近海渔场和远洋捕捞,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
③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
④日本居民喜食渔业产品,消费市场广阔。
3.工业(临海型工业布局)
(1)主要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形成京滨、阪神、名古屋、濑户内海、北九州五大工业区。
①该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②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
③沿岸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海洋交通便利,利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④沿海地区多平原,且填海造陆价格低。
(2)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等。
(3)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材料方向发展。
(4)工业布局趋向分散:由于环境和地价昂贵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4.居民
(1)人口:1.26亿(2018年),出生率非常低,人口老龄化严重。
(2)民族:比较单—,大和民族,还有少量的阿伊努人和琉球人。
(3)文化:东西兼容的文化(饮食、建筑、服饰等)。
5.城市: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高科技受到欧美国家的全面压制
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把握了大部分核心科技的源头,基础研究,欧盟的底蕴比美国差一点,日韩吃美国剩饭。老欧洲的实力不像表面那么虛,中国受排挤,高科技抵制输入。因为你人口太多,素质太好,人均一旦上来,估计要等于欧美加和了,这种经济实力是个国家都害怕。别人国家都是有积累的,还有法国数学是世界一流,真正的一流。发展中国家全方面被压制,你在美国设定好的规则里面,你能比美国强吗?所以你只有两种选择,等美国衰弱然后去分食美国,或者自己足够强大。问题是能强大到推动工业革命,成为首个发达国家的,只有英国,还是依靠大量海外殖民完成累积的,美国德国法国都是通过每次世界大战,获得好处,才强大起来的,中国取得的今天成就,除了弯道超车外,几乎都是靠人口红利支撑,所以只有科技才能强国啊!
价值观都高度趋同
因为东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特别单一,所有人走的人生道路几乎是相同的,不管是自己想的,还是被父母逼的,或是被社会逼的等等。所有人从刚学会走路开始,就都沿着同一条跑道拼命向前跑,生怕输在起跑线上,生怕落后。所有人的快乐都来源于跟他人的比较,人一标和成功标准就是看谁能在这条跑道上走在前面,前面的人就是人生赢家,后面的就是输家。
社会保障缺失,容错率低
一个德国普通工薪阶层家庭出身的德国人,把命也卷进去,可能最多是个中产。想实现向上的阶层突破太难太难了。女的还好说,还可以妄图走一走婚姻的路线。男的就更没法说了。对于普通人,所谓的人脉平时接触不到,即使读了研,读了博,狠卷一下当个中产,扣完税也没比普通人多太多。真的是追求更高层次、精神追求吗?我认为不。在这个世界上,极少的人才能免俗,欧洲亦然。当德国人无论蹦多高都极大概率最多是个中产还面临重税时,就走向被动追求精神生活的路线了。
法国法定至少25天带薪假,你用不完公司 HR还会逼着你请假清掉你的假期。上班作息基本上就是965,中间两小时午休,一周一般35小时没毛病。无论大厂小厂、私企政府,都必须给员工每月的通勤费至少报销50%。每个员工有上班的工作日雇主必须提供伙食补贴,每天8欧到10欧不等个月下来差不多200欧。每个月打餐钱,钱你爱拿来买午饭也可以去超市买菜也可以。
人均资源极度紧张和严重匮乏
东亚国际的内卷太严重了,是无限竞争模式,因为但凡成绩好一些,在国内经历过高考的人,回想高中的努力程度,都会多少脊背发凉。其实是真的大家都已经很优秀了,只是没有足够的土壤和资源让大家成长。而导致了所谓的丧文化和佛系文化。这个世界,同样是工作八小时每天,有人日进斗金,有人月薪3000。智力上的差距有那么几何倍数的大吗?并没有,选择比努力重要太多。
在中国有14亿人口,而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全国好的公司就那么些,又不愿意窝在老家开个小超市什么的,每个人都想来上北广深做互联网产品经理,企业也不傻,总有年轻力壮肯加班脑子好工资低的人可以用,干嘛用你?
最后,大家一定要理解,人口密度这个数据是没有意义的,说到人口密度,日本,德国这种都比中国高了去了。对于中国,14亿人口如果能平均分布在960万平方公里上,那大家都是瑞士生活水平,但是这种生活水平需要极高的社会发展水平来支撑,我们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只能支持上北广深最多加上杭州苏州之类的超级大城市达勉强达到入门发达国家水平,而这需要无数新鲜的血肉,前赴后继地来燃烧青春。
东亚儒家的封建思想几千年
科学突破都是靠对权威质疑,更广阔思维,思想受到拘束,对于他们来说比没钱更难受,国外科学史发展很久,那些精英不是傻子,如果996能让科学家发挥更大价值,他们早就天天加钱催人996了。为啥要强调生活工作平衡,就是因为这样有利于科技发展。因为你多工作个四五小时,还不如别人脑子动的快。过分指导和严科监管的地方,只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下限,不能指望发生奇迹和迭代前进。一方面人的能力唯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情况下才能达到最佳水平,另一方面不自由的人又怎么会思考让自己脖子上的金锁链更沉重的新技术,新工艺呢?中国人不是奴隶,但一层层现实的枷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当“不工作勿得食”成为一道诅咒而不是自发的内在理念的时候;甚至于,当《国际歌》逐渐不再出现在主流媒体之中、当《资本论》成为小资们的猎奇向作品、当996成为一种福报、当专家们为恢复。人口红利”而鼓励生育………不改变以上光怪陆离的惊悚现状,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登峰造极的土地财政
开发商地皮抵押一次,在建工程抵押一次。预售房屋算是第三次抵押,预售抵押的时候抵押品价值已经被地产商和银行前两次抵押"掏空"了。抵押责任算在消费者头上只对银行有利。资金监管服务香港是律师行做独立信托监管,大陆是"监管部门"。地产商搞定领导就什么都搞定了。烂尾楼都有监管资金被挪用的问题。这个资金监管是不是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在欧美,大部分的房产都是现房销售,而且在交房之前无法从购房者处拿到资金。开发商需要先和买家达成预定意向,而通常要有一半上的房屋被预定之后,开发商才能从银行获得建筑贷款,然后开始建造房屋。买家在初期支付的订金约为房屋总价的 3%,这部分的资金由第三方保管,开发商无法获取。在项目动工之后,开发商要把所有的文件交给买家,如果买家在反悔期内没有提出解约,双方才会签订正式的购房合同,买家支付首付款,支付比例大概在 10%-20%。但为了防止开发商挪用买家的购房款用于非开发项目,法律通常会要求这部分资金由第三方代管,在房屋封顶完成交付之后,开发商才能获取购房款。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综合以上原因,共同主导,相互递进恶性循环。当东亚人发现,全球的中高端产业大量逐渐转移到东亚尤其是中国之后,由于产业资源的增多,整个社会不再需要超高竞争烈度而是逐渐回归到勤奋工作但是又符合人性的最佳平衡点,这样才有可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试题链接
1. 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岛国。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对日本的正确叙述是( )
①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位于四国岛
②日本最著名的海港是横滨和京都
③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性,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
④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优良的港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关于日本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
①农民多采用大型农业机械
②精耕细作,单产很高
③侧重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
④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关于日本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一次性筷子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 日本政府和公民环境意识强
B. 日本工人工资高,生产一次性筷子的经济效益差
C. 日本无森林资源
D. 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
【答案】 1. B 2.D 3. C
【解析】
(1)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位于本州岛上,①错误;日本最著名的海港是横滨和神户,②错误;日本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气温年温差小,降水较多,③正确;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优良的港湾,④正确,B项正确。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多为小型农业机械,①错误;日本农民从事生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追求质量,精耕细作,单位产量高,重视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稻米、畜产、蔬菜为日本农业三大部门,②③正确,④错误,D项正确。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3)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C项错误;一次性筷子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本劳动力成本高,且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需要砍伐森林,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日本政府和公民环境意识强,因此日本多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一次性筷子,ABD项正确,C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1)朝鲜半岛的面积为20万km²,在比例尺1:10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
A. 2cm² B. 20cm² C. 200cm² D. 2000cm²
(2)右图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2000000;②每点代表2000人;③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 1. B 2. A
【解析】
(1)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图幅面积的关系。由比例尺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千米,可得图上一平方厘米表示实地面积1万km²,所以20万km²我的实地面积在地图上为20cm²。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2)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放大知识点。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图幅面积变为原来的四倍即比例尺变为原来的两倍,为1:50000,①错;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每点还是代表2000人,②③错误,人口密度不会变,④正确。故说法正确的只有一项。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2018平昌冬奥会场馆在赛后也被积极利用。本届奥运会将创造经济效益约65万亿韩元(折合600亿美元),通过平昌冬奥会,江原道在地域经济发展上会实现重大突破。
材料三:近年来,韩国政府重视新能源发展,规定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要占到电力总量的10%。甲岛已成为风能源开发的主战场,开发的新能源仅30%供给本岛。
(1)推断朝鲜半岛东西两侧的地形类型并比较在土地利用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分析平昌冬奥会对韩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3)评价甲岛开发风电资源的条件。
【答案】
(1)东侧:以山地为主,农业用地以林地为主;西侧:以平原为主,农业用地以耕地为主。
(2)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赛后场馆投入使用,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3)利:风能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弊:离消费市场远,输电不便。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冬奥会对韩国带来的有利的影响,甲岛风能开发条件的区位分析。海拔高度高于500米的地形是山地,海拔高度低于200米的是平原;大型运动会的举行,能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运动场馆的建设及使用,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收入,促进就业;风能的开发的影响的区位因素,应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分析出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条件。自然因素主要是风能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国家政策、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
(1)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和数值可知,朝鲜半岛东侧海拔较高,以山地为主,农业用地以林地为主;西侧海拔较低,以平原为主,农业用地以耕地为主。
(2)大型的国际运动会在平昌举行,可能会带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赛后的场馆投入使用,增加收入,可以促进就业;提高平昌的国内外的知名度,带动平昌旅游业的发展。
(3)分析区域的风能资源开发条件,应该从风能资源丰富、政策、市场技术等分析。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可知,该地区开发风能的有利条件是:甲岛处于海洋中,风力较大,风能资源丰富;国家政策的支持是风能资源开发的有利的条件;不利的条件:远离经济发达地区,输电困难。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开发,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
(3)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
(2)优势: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地热为大棚增温;利用地热融化积雪,提供灌溉水源。
意义: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产品供给;品质好,经济效益高。
(3)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山地多,耕地破碎,难以实施大规模生产。
【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及新型农业。考查对区域的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1)本题考查地形特征描述。
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起伏、海岸线特征、特殊地貌等角度描述。从图的海拔高度可以知道,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海岸线曲折。
(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可知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是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实现的,而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温泉众多,这是主要的自然优势;另外当地为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雪多,利用地热融化积雪可为其提供水源。
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从就业、农业结构、农民收入等角度分析。新型温室大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和经济优势;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新型大棚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
(3)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据材料,日本因粮食价格而缺乏竞争力,因而可从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地价、劳动力价格等。日本平原面积小,水稻种植面积小;日本缺乏劳动力,生产成本高,故竞争力小。
综合自司马地理工作室、老丁侃地理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