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地震灾害现场,设不设防灾害大不一样
唐山地震把一个工业城市毁于一旦,造成24.2万多人死亡,除震级高,没有短临预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设防。以前对唐山市的地震基本烈度定低了,只有Ⅵ度。按当时的建筑规范,Ⅵ度区不设防。不过,也有极少数的建筑物没有倒塌,有一家面粉厂,当初误拿新疆乌鲁木齐面粉厂(Ⅷ度)的图纸设计,就没倒。另外,唐山市凤凰山钢筋混凝土柱承重凉亭,建于基岩上,除柱端开裂外,基本完好。唐山市钢铁公司俱乐部,也基本完好。这说明,即使像唐山7.8级这样的大地震,如果有恰当的抗震设防,也会显著地减轻灾害损失。
唐山市凤凰山钢筋混凝土柱承重凉亭,经受住地震考验,基本完好
唐山市钢铁公司俱乐部,经受住地震考验,基本完好
1996年包头6.3级地震时,包头稀土铁合金厂某二层砖混料仓被震塌
道孚县邮电局由于抗震加固经受地震6.9级地震,基本完好
1973年炉霍7.6级地震炉霍县城下街西北侧全部倒塌
炉霍地震时旦都公路右侧55道班等木结构房屋完好
1962年广东新丰江水库6.1级地震前加强了监测,并及时按抗Ⅷ度地震的要求,采取抗震加固措施。就是经加固且经受住6.1级地震考验的新丰江水库与大坝的照片。
经抗震加固经受住6.1级地震的新丰江水库与大坝
国外也有很多这类事例。据中国赴日地震考察团《日本阪神大地震考察》报告,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20世纪60年代老旧房屋破坏为严重,70年代的房屋次之,80年代以来按新建筑规范设计建造的房屋受损量很小。地震当天神户市的城市基本格架还在,显示出日本经济与科技高度发展后重视抗震设防的成效。展示极震区(按日本地震烈度表为Ⅴ度区,相当于我国的Ⅹ度区)一幢按新规范设计的高层建筑,地震时安然无恙,连一块玻璃都没碎。与阪神地震各种破坏照片形成鲜明对照,充分体现了抗震设防的重要性。
日本阪神地震当天神户市的照片
日本阪神地震极震区一幢按新规范设计的高层建筑安然无恙
灾后按抗震设防要求加固或重建的房屋再次经受地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明显减轻。
一般情况下,在发生过强震的地区再次发生同样强度的地震,甚至震级稍低的中强震,都会因为上一次强震已把许多房屋结构震松了,在原有破坏的基础上叠加破坏,灾害往往更加严重。可是,如果在一次地震后,吸取教训,按抗震设防要求重建家园或加固还可用的房屋,情况就可能大不一样。下面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 设不设防大不一样。
国外也有类似情况,例如,阿根廷圣胡安市1944年发生7.8级地震,死亡5000人。经过抗震设防,1977年发生7.4级地震,死亡仅70人。又如,智利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1960年智利9.5级(MW)地震是迄今世界大地震。瓦尔帕莱索市的建筑物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设防,1985年发生7.8级地震,10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150人死亡。
同样大的地震,发展中国家的死亡人数比发达国家的大得多
有人统计过,在20世纪前50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遭遇强震,平均死亡人数差不多,都是1.2万人左右。可是,后50年,由于发达国家采取了较多的抗震措施,遭遇强震的平均死亡人数大大减少了,大约只有0.2万人,而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抗震措施较少,而人口却增加较快,遭遇强震平均死亡人数还是1.2万人左右。
20世纪前后5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遭遇强震平均死亡人数的对比
土耳其伊兹米特7.8级地震断层错开院墙3米,而10米外楼房完好无损。
坐落在同一断层上的楼房的破坏情景
台湾南投雾峰国立小学操场跑道被错断,东侧被抬高了2米。跑道旁边,离断层线只有几十米的主席台和看台却基本完好。这个操场由雾峰国立小学与光复国中共用,而同一断层线上光复国中的地震破坏程度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