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南湖之滨,是湖北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历史可溯源至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南湖农业试验场,历经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78年元月更为现名。
全院设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植保土肥、畜牧兽医、果树茶叶、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生物农药、中药材和农业经济10个研究所(中心),院机关9个处室,以及后勤服务中心、南湖、蚕桑试验站等4个直属单位。研究领域涉及全省农业各个方面,是全省...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是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是种植业、畜牧业、特产业相结合的综合性农业研究机构,是全省农业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院属各研究单位开展农业科学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我省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二)组织院属各单位对我省农业资源、生态资源等进行综合性考察、研究、试点,积累科学资料,为国家、省有关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全院现有科技人员1000人,高级职称科研人员419人,博士360人,专技二级岗1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0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3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4人、第二层次16人。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拥有岗位专家10人、综合试验站长18人。
2019.11-至今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8.9-2012.6山东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学士
2012.9-2019.6华中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
2016.3-2017.9美国德州农工大学阿马里洛生命研究与推广中心联合培养博士
1.水稻干旱逆境栽培生理基础研究
2.水稻高产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3.农业技术推广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8YFD0301301),“稻麦周年培肥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018.7-2020.12,参与;
2.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BBA229), “直播水稻无人机智能播施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研发”,2021.10-2023.12,参与;
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CFB285),“水稻孕穗期干旱胁迫对生育后期光合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2020.3-2022.3,主持;
4.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0lzjj03),“直播模式对不同类型水稻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的影响”,2020.3-2022.3主持;
5.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学基金(2022NKYJJ01),“孕穗期干旱胁迫下6-BA延缓水稻叶片早衰的生理机制研究”,主持;
2.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 1606-2020),“稻虾共作模式下优质稻机插栽培技术规程”,排名第九;
3.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1635-2021),“麦茬稻机械旱直播栽培技术规程”,排名第八;
4.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1874-2022),“水稻育秧中心建设技术规范”,排名第七;
5.发明专利(CN202210511197.X),“一种小型无人机便携式水稻螺旋精量播种机”,排名第一;
1.专著-《虾稻优质高效绿色生产模式与技术》,参与编写,2020,长江出版传媒、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专著-《湖北“稻”路2016-2020年湖北水稻产业发展纪实》,参与编写,2022,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8.杨晓龙, 汪本福, 陈亮, 曹凑贵, 李萍. 抽穗期干旱对水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5, 21(4):137-141.
9.杨晓龙, 程建平, 汪本福, 李阳, 张枝盛, 李进兰, 李萍. 灌浆期干旱胁迫对水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1): 38-46.
10.杨晓龙, 王彪, 李阳, 汪本福, 张枝盛, 张作林, 杨蓝天, 程建平.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