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会议十九: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思考与展望规划年会城市规划规划设计设计研究院城市地下空间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主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院长助理

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主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院长助理李婧主持。

李婧指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此次会议旨在增进国内工程规划设计及研究人员的交流,分享工程规划领域新研究成果,共同探讨我国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领域的实践思考与发展展望。本次会议包括1个特邀主题报告和6位论文宣讲发言。

一、特邀主题报告

城市中微观竖向实施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报告人:杨玉奎

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从背景需求、专业趋势、广州探索、南沙做法四个部分,系统介绍了关于广州中微观竖向实施规划的相关经验。报告指出,竖向规划其实是对城市建设空间进行再塑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竖向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统筹多专业设计,来打造城市空间新形态。2022年广州发布《广州市竖向规划编制工作指引(试行)》,搭建了“竖向总体规划-竖向详细规划-竖向实施性规划”的三级传导体系,2024年印发《广州市竖向总体规划(2023—2035年)》,统一了城市开发建设的思路,明晰了各分区底线控制的要求。而中微观竖向实施规划,则包括了聚焦区域竖向管控的竖向详细规划和指导工程实施的竖向实施性规划。

报告详细介绍了南沙南部地区竖向实施性规划的八大工作要点,分别是:洪涝安全底线控制,通过洪涝协同守住城市安全底线;韧性安全空间构造,将道路网络和地形塑造相结合来构筑地面排水通道;整体竖向空间塑造,师法自然进行区域尺度微地形塑造,满足多专业复合需求;多要素精细化梳理,耦合各类要素来明晰边界条件,对竖向控制要点进行研判;关注开发全生命周期成本,高规划低交付结合,实现综合成本最省;分专业精细化控制,以方案为基础进行各专业分层传导,确保实施;行政管理、技术支撑、项目应用三方面有效支撑规划管理;三维可视化成果演示,通过土方工程、水力模型、3D景观模拟,评估竖向方案科学性。

二、论文宣讲

1.上海市政基础设施更新规划编制探索--以中心城污水厂为例

王 威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市政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健康运行和韧性发展的的物质基础,系统性功能性强,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上海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悠久,设施提标改造和系统更新是超大城市存量规划时代亟待关注的问题。研究以上海中心城污水厂为例,结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和总规层次水务系统专项规划实施,全面梳理评估上海中心城污水处理厂功能,明确设施更新的导向与目标,研究设施系统功能转换和空间方案,探索了上海市政基础设施更新规划编制的内容及实施路径。

2.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探索——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杨少平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市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城市,快速城镇化引发了当地自然生态及城市水系统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亟需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水系统韧性。但其为少有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海绵示范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有待探索。基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城市特殊的气候、自然特征,报告提出了四大海绵城市建设策略。

策略一:生态优先,构建绿洲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根据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构建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明确天然海绵体保护范围,制定蓝线等管控对策,明确生态保护与修复要求。

策略二:开源节流,挖掘再生水及雨雪水利用潜力。通过人工湿地净化再生水,推进再生水用于河道补水,破解河道蓄水与环保考核冲突的困境;建设“冬储夏用”设施,挖掘再生水利用潜力。结合再生水厂建设融雪站,试点雪水的利用。

策略三:多措并举,系统解决雨水相关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建设源头海绵城市设施,以削减进入排水管网的雨水量,起到减轻冒溢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双重效益。

策略四:分区分类,构建源头管控传导体系。根据不同区域建设特征,构建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管控体系;基于模型研究结论,对源头海绵城市管控指标进行优化,由全国通用的5项优化为3项。

3. 城市核心区环卫设施邻利化共建共享路径研究

夏煜宸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探讨了伴随城市发展逐渐被动融入城市核心区的环卫设施进行邻利化共建共享的规划路径,提出了“五位一体”的规划方向,旨在将传统的环卫设施转变为集生态、科普、科研、产业和回馈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报告首先分析了环卫设施在城市核心区面临的挑战,如设施老化、功能定位不明确和环境景观不佳等问题,并指出了这些问题对周边社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影响。

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了活化、升维和嬗变三大策略,关注设施的本体迭代优化、社区参与、教育普及和产业融合的重要性。通过保护激活历史价值资源、智慧化升级管理平台与基础设施、定制配套服务空间,旨在实现环卫设施的多功能性和社区融合性。在规划设计方面,注重空间的复合化和生态化,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最终目标是打破环卫设施传统固有的邻避观念,将环卫设施转变为集生态、文化、智慧于一体的高质量共享空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以期为同类情况下的其他市政设施、废旧工业设施、未被定级的却具有一定行业发展或城市记忆价值的空间提供路径参考,助力促进社区参与和经济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4. 面向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竖向规划再思考

朱跃华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竖向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城乡有序建设的基本保障,更是提高城市韧性承载能力、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在新政策新要求、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新的城乡建设发展理念以及新的规范标准等多重背景下,竖向规划面临全新的要求与挑战。从政策要求、管控需求、民生诉求等不同角度来看,科学开展竖向规划均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通过对国内不同类型城市竖向规划开展情况梳理并进行特征总结,提出了当前竖向规划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提出四个方面的发展思考:一是要不断丰富拓展竖向规划的内涵;二是要逐步构建层级分明的竖向规划体系;三是要持续强化不同专项规划的协同;四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细设计。提出竖向规划工作要以强化系统性、注重安全性、促进协调性、提高精准性为总体原则,从三维立体视角精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国土空间多元要素的竖向管控,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竖向格局,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

5.“双碳”目标背景下的园区能源规划探索与实践

陈曦寒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碳”目标背景下园区能源规划是通过充分融合能源和信息技术,在能源生产、传输、存储、利用、交易全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从而实现能源利用的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能源规划是加快园区能源转型,助力“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报告提出园区能源规划需充分利用区域现有资源,构建区域内自给自足的能源体系,充分消纳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各类能源的高效利用。报告分析了不同能源利用技术与用地性质的匹配性,探索“双碳”目标背景下的园区能源规划方法,并根据园区资源分布情况和需求预测合理确定能源系统配置方案,满足园区内用户的冷、热、电、气等多种能源需求,有序建设绿色、节能、清洁的园区能源供应系统,降低企业的用能成本,提高能源系统的综合效益,助力园区高质量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6. 基于生态智慧的传统都灌区水网空间韧性研究

谭书韬

西南交通大学

传统都灌区水网空间作为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交融典范,在长时间的互动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报告以传统都灌区水网空间为对象,在“天人合一”整体系统观的指导下,基于PPD模型,解析不同尺度水网物质空间如何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社会发展进行互动。进一步以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从物质空间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人类社会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自然-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三方面探析传统都灌区水网空间的韧性生态智慧,构建以宏观恢复力、中观适应力、微观转化力为导向的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提升机制,以此提出针对都灌区现代韧性城市实践的若干启示,旨在为都灌区水网空间提供具有社会-生态韧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引导和建议措施。

三、提问与讨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主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院长助理李婧总结了当天的报告和讨论,她指出各位演讲嘉宾准备充分、观点独到、引发思考。参会代表就城市更新、竖向规划、能源规划等内容开展了讨论,会议在积极热烈、意犹未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四、颁发证书

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玉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董淑秋为宣讲论文的报告人颁发证书,肯定了他们对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并鼓励他们为行业作出更多贡献。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

*本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已经专家审核。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资讯 | 十一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资讯 | 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空间基础——自然资源系统深化“多规合一”改革述评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理论研究 |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服务新特性与规划新思维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地下水灌区水价确定及其节水减排估算摘要: 研究并提出合理的水价调整方案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需求。本文提出地下水灌区水价确定及其节水减 排估算方法, 采用“以电折水”方法计算现状灌溉用水量与现状水价, 运用双对数模型建立灌溉用水价格弹性函数, 依据剩余价值方法计算理想水价, 借鉴农田营养物流失模型计算节水的营养物减排量。以河北省南皮县为例进行 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 1)根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1386819:13992;a71:<5;548:0|mvon
1.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农业用水量将保持零增长或负增长,这需要将农业节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推行包括保障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的推广、建立农业节水补偿和激励机制、提供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补贴、拓展 节水农业筹资渠道、强化农业节水组织管理的农业水资源节约利用对策,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合理分配 水资源,提升农jvzquC41ejooc€xk0p}bh~3gfw4dp8p{fv55f=kgcd886B96c39b5l>745;g8>9e5h8/j}r
2.新疆南疆绿洲区供需水平衡分析及水资源配置研究——以新疆和田河同时,现状和田河流域灌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5.13×104hm2,节灌率仅为24.43%,低于全疆平均水平42.1%,节灌水平较低。上述情况导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低,水量损失较大,灌溉效益较低。 3 需水预测 3.1 生活需水预测 根据和田河流域各区预测的人口发展指标、生活需水定额以及生活需水利用系数,计算出和田河流域各区的jvzquC41yy}/h8830ipo8ucig532;6125631::376;247xjvor
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背景下灌区发展的困境及改进措施探讨摘要:本文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背景下黑河流域水资源调度情况及黑河中游灌区运行管理实际出发,分析当前黑河流域中上游灌区发展的困境,并提出灌区水利发展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灌区发展 20世纪后半叶,沙起额济纳,“大漠双璧”东、西居延海相继干涸陨落。额济纳生态系统严重jvzq<84uekwl0lto1n}gy8s{ny52495:0jznn
4.尉犁县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调研报告10篇(全文)加上受塔里木河上游来水量逐年锐减和博斯腾湖水位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尉犁县自2004年以来遭遇了严峻旱情,而尉犁县种植的绝大部分都是高耗水的棉花作物,在农业灌溉用水高峰期,用水矛盾十分突出。 二、节水灌溉技术现状 尉犁县共有三座平原水库,总库容6100万立方米。干渠14条,干、支、斗、农四级渠道总长3299公里,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ygg|o;sz0jvsm
5.现阶段完善农业用水统计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摘要(二)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科技手段及应用经验,探索开展小型灌区用水统计综合分析; (三)充分考虑现阶段灌区基础设施现状和基层水管单位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灌区用水监测计量要求; (四)统一大中型灌区灌溉退水量监测计量要求和标准,进一步提高农业用水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jvzquC41yy}/yjygtktgq7hqo0io1x{l1izdpd684532;7291z32;7292:`5=:8;0nuou
6.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6×1011m3左右,呈现“零”增长,占国民经济用水量比例下降到2015年的63.1 %。灌溉面积不断北移,在1996年由南方大于北方逆转为北方大于南方,水土资源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在现状多年平均情形下灌溉缺水量超过3×1010m3,灌溉农业面临严峻挑战。 (一)农业干旱缺水态势进一步增加,北方农业水资源胁迫度增加 jvzquC41ejooc€xk0p}twjk0gf{/ew4m{fz0f?f4859e7
7.《【正版】干旱半干旱典型灌区耗水机理研究孙艳伟科学出版社当当四季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正版】 干旱半干旱典型灌区耗水机理研究 孙艳伟 科学出版社 9787030601186》。最新《【正版】 干旱半干旱典型灌区耗水机理研究 孙艳伟 科学出版社 9787030601186》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正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639?22>90jvsm
8.土地面积测算方法精品(七篇)式中:α表示潜力系数(%);ΔP为农村居民点再开发潜力;S为区域农村居民点总规模。运用SPSS软件分析功能,计算各乡镇农村居民点再开发潜力系数值情况,获得分级结果。 二、研究结果 (一)再开发潜力结果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及上述分析,北海市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低效、空闲与闲置面积大,且布局散乱,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远远高于jvzquC41yy}/jjtvqwmbq7hqo1nbq€jp16>66<3jvor
9.蔡加谷:天山梦——西线天河调水新开垦土地篇3.跨流域调水国外发展现状 跨流域调水在古代早已实行,但远距离多目标的大规模调水,还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的事情。与跨流域调水有关的科学研究,也是同时期以来新兴的研究领域。从巴基斯坦、美国、印度、苏联、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等国完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来看,除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年调水量较大(300亿立方米)、美国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71271:86517=76<>52a726=56;9>10|mvon
10.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大全11篇目前,全县地表水灌溉工程主要有回灌区、石津灌区,但由于污染问题逐年严重及水量的不足,近几年河回灌系统使用效率不高,石津灌区也已停灌,槐河(沙河)多年断流,已无地表水。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3,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2万立方米,全县大部分工业与农业用水依靠开采地下水,自1980年地下水位13.97米下降到2012年的47.53米,平均下降1米多jvzq<84uelpzl7kcdkgp0lto0et0jjtygp558=80jvsm
11.农业节水灌溉通用12篇这种评价方法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产生,那时比较偏重于灌水方法的研究。到了90年代,开始采用“AF”综合评价法对灌区水工程改造方案进行经济技术评价。21世纪以来,人们开始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化处理,然后建立农业节水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模型。jvzquC41tdyl|3zwgyiw7hqo1nbq€jp14823<3jvor
12.西北旱区雨养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西北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开发少,专业生产不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此外,据研究,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小麦生产潜力在3000~4500 kg/hm2,玉米产量在7500 kg/hm2以上[9] 。但从统计数据上分析,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开发还不到50%。 3.2.3. 雨养农区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平衡受到威胁jvzquC41koghg7mcpuvvd7tti1nuou436/7279759a792A80jvs
13.《灌溉排水工程学》各章思考题与计算题.pdf计算棉花各生育阶段耗水量累积值 3 用 1979 年修正的 彭曼公式求潜在腾发量从而计算作物需水量 3 用 1979 年修正的 彭曼公式求潜在腾发量从而计算作物需水量 已知 1 华北平原某站位于东经 115 03 北纬 38 41 海拔高度 40 09m 该站的 多年平均气象资料如表 2 3 1 2 该站的冬小麦作物系数Kc 值如表 2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6=8897710qyon
14.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黄河流域处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常年降水少、蒸发强。根据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内蒙古黄河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51.44亿m3,相比第二次评价减少8.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32.12亿m3,相比第二次评价减少12.2%。考虑国家分配的58.6亿m3黄河用水指标后,流域内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约为900m3,不到全国jvzquC41ejooc€xk0p}twjk0gf{/ew4m{fz09k9ge6l2hm976fj2;lfee9h7:@:f426f0qyo
15.‒粮食‒能源协同发展战略研究丨中国工程科学新浪财经深入研究和论证西部调水工程,投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为区域提供水资源保障。在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的背景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甘肃西部地区、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及内蒙古陕西交界地区的后备耕地,积极培育黄河上中游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生产新动能,疏解东部地区粮食生产压力,改变西部地区大面积荒漠状态,构筑稳定的生态屏障。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531;6771fud/rr|py~wk;8526;60|mvon
16.2025农村水利工程投资规模农村水利工程行业发展现状前景研究农村水利工程行业发展现状前景研究 农村水利工程行业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防洪减灾能力,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村水利工程涵盖农业高效节水、农村污水处理、农民安全饮水等领域,其中农业高效节水是主要内容。 jvzquC41yy}/eqnpckxo0lto1uigz87246733B4325863@84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