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沃**(实名认证)
IP属地:上海
下载本文档
1、 用图表记忆大气的垂直分层用图表记忆大气的垂直分层 2008 2008年年9 9月月2828日日1717时时3030分左右,分左右,“神舟神舟”七号七号 飞船在穿越了飞船在穿越了1010秒的秒的“黑障区黑障区”( (指航天器返回舱指航天器返回舱 返回大气层时无线电信号中断的飞行区段返回大气层时无线电信号中断的飞行区段) )后,在后,在 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据此完成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据此完成1 13 3题。题。 1 1下图所示的下图所示的“神舟神舟”七号返回舱在返回地面过七号返回舱在返回地面过 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是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是( () )C 2008 2008年年9 9
2、月月2828日日1717时时3030分左右,分左右,“神舟神舟”七号七号 飞船在穿越了飞船在穿越了1010秒的秒的“黑障区黑障区”( (指航天器返回舱指航天器返回舱 返回大气层时无线电信号中断的飞行区段返回大气层时无线电信号中断的飞行区段) )后,在后,在 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据此完成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据此完成1 13 3题。题。 2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图中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图中( () ) A A层顶部层顶部 B B层底部层底部 C C层中部层中部 D D层层 D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 一
3、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由于对流层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由于对流层 底部受底部受下垫面性质下垫面性质、季节季节、昼夜昼夜以及以及天气条件天气条件的变的变 化等影响,会发生一些变化。化等影响,会发生一些变化。 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 1 1气温直减率的变化气温直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 100100米,气温下降米,气温下降0.6 0.6 。但。但 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 可能会小于可能会小于0.6 0.6 或者大于或者大于 0.6 0.6 ,如右图,表现为曲线,如右图,表现为曲线 变陡或变
4、缓。在情况下,大变陡或变缓。在情况下,大 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 稳定;在情况下,大气对流稳定;在情况下,大气对流 运动更加强烈。运动更加强烈。 2 2逆温现象逆温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 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 (即下冷上热即下冷上热 现象现象) ),这就是逆温现象。,这就是逆温现象。 若由地面到高空气温垂直递减率每若由地面到高空气温垂直递减率每100100米下降米下降 的温度低于的温度低于0.6 0.6 ,也属逆温现象。,也属逆温现象。 一般规律一般规律 海拔
5、平均升高海拔平均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米,气温降低0.6 按气温垂直分布规律,下图中有永久性冰雪的山峰是按气温垂直分布规律,下图中有永久性冰雪的山峰是 B 湿空气和干空气的温度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空气的温度垂直湿空气和干空气的温度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空气的温度垂直 递减率要小一些,因为湿空气上升时水汽会凝结,而水汽凝结是递减率要小一些,因为湿空气上升时水汽会凝结,而水汽凝结是 释放热量的过程,抵消了部分因上升所引起的降温。释放热量的过程,抵消了部分因上升所引起的降温。 若若d点温度为点温度为 26 ,a点温度为点温度为 30 ,d、c两点高度相两点高度相 同,同,b点温度为点温度为 10
7、运动的发展,致使大量烟逆温层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致使大量烟 尘、有害气体污染物在其下方聚集,加剧了空气污染,造尘、有害气体污染物在其下方聚集,加剧了空气污染,造 成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成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 类型类型发生条件发生条件出现地区出现地区 辐射辐射 逆温逆温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 效辐射很强,近地面气层气温迅速下降,效辐射很强,近地面气层气温迅速下降, 而高处气层降温较慢而高处气层降温较慢 中高纬度中高纬度 这种逆温黎这种逆温黎 明时最强明时最强 平流平流 逆温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而成暖空气水平移动到
8、冷的地面或气层上而成 中纬度沿海中纬度沿海 地区地区 地形地形 逆温逆温 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 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 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盆地和谷地盆地和谷地 中中 锋面锋面 逆温逆温 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 显著,由于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而冷空显著,由于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而冷空 气位于锋面之下,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气位于锋面之下,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 锋面过境锋面过境 地区地区 逆温的主要类型逆温的主要类型 (一)辐射逆温(
9、一)辐射逆温 是地面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中高纬黎明时最是地面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中高纬黎明时最 强。强。 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地面大气迅速冷却,上层大气地面大气迅速冷却,上层大气 降温较慢,形成逆温。一天中逆温层在黎明时最厚。逆温层冬厚夏降温较慢,形成逆温。一天中逆温层在黎明时最厚。逆温层冬厚夏 薄。易出现于中高纬地区,是最常见的逆温类型。薄。易出现于中高纬地区,是最常见的逆温类型。 (四)地形逆温(盆地和谷地中)(四)地形逆温(盆地和谷地中) (二)平流逆温(中纬度沿海地区)(二)平流逆温(中纬度沿海地区) 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
10、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 受下垫面的影响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受下垫面的影响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少,于是 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冷地表面的温差决定。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冷地表面的温差决定。 (三)锋面逆温(锋面过境地区)(三)锋面逆温(锋面过境地区) 是暖空气运移到冷是暖空气运移到冷 空气之上,形成冷暖相交的锋面,如果锋面空气之上,形成冷暖相交的锋面,如果锋面 上下暖冷空气的温度差较大,则形成逆温。上下暖冷空气的温度差较大,则形成逆温。 是局部地形条件引起的。在山谷和盆地中
11、,是局部地形条件引起的。在山谷和盆地中, 由于山坡散热快,晚上较重的冷空气,沿由于山坡散热快,晚上较重的冷空气,沿 山坡流山坡流 动,聚集在山谷底部,由此形成下动,聚集在山谷底部,由此形成下 部是冷气层、上部是暖气层。部是冷气层、上部是暖气层。 (2013高考题浙江卷高考题浙江卷)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 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 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种情形。读图 完成第完成第1题。题。 1 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 是是 A B
12、 C D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第1题图 气温 气温 气温 气温 A 7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 四种情况中最有利于某工厂四种情况中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的烟囱烟尘扩散的是米高的烟囱烟尘扩散的是 20m40m60m80m100m A16.316.616.817.017.1 B21.021.020.920.921.0 C20.920.820.620.220.0 D15.214.814.714.915.2 C 甲图中表示的近地面空气甲图中表示的近地面空气 若上升到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米高度时, 理论温度理论温度T,3000米高空
13、米高空 的实际温度的实际温度TS ,当,当TST 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 阻,即出现逆温现象。读阻,即出现逆温现象。读 “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 图图”(乙图乙图),回答:,回答: (1)若若TS稳定在稳定在8,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 以上以上 时,逆温现象才能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时,逆温现象才能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 时。时。 (2)一般逆温结束后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净化”空气空气 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
14、素,上午 体育锻炼时间宜选在体育锻炼时间宜选在时以后。时以后。 10 8 10 16读图,图读图,图1为某地秋为某地秋 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 百米百米)时空变化图,时空变化图, 图图2为为 地表附近大气污染的物质地表附近大气污染的物质 浓度的变化曲线图,分析浓度的变化曲线图,分析 回答:回答: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时时16时时30分分 B17时时23时时 C16时时30分分7时时 D23时时5时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米 B100米米 C350米米 D150米米
15、(3)地表附近大气污染物质浓度的变化与逆温层变化的关系是地表附近大气污染物质浓度的变化与逆温层变化的关系是 。 C C 大气污染物质浓度随逆温层厚度的减小而减小大气污染物质浓度随逆温层厚度的减小而减小 (3)(3)图中对流层底部逆温现象容易图中对流层底部逆温现象容易 出现在出现在( () ) A A多云的夜晚多云的夜晚 B B晴朗的夜晚至日出前后晴朗的夜晚至日出前后 C C晴朗的白天晴朗的白天 D D多云的白天至日落前后多云的白天至日落前后 逆温现象及其影响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通常近地面逆温层常出现在晴朗夜晚,至日出通常近地面逆温层常出现在晴朗夜晚,至日出 前后最厚。读春分日某地某时气温垂直分布
16、图,回前后最厚。读春分日某地某时气温垂直分布图,回 答答(1)(1)(4)(4)题。题。 B (4)(4)下列哪一现象的产生,与逆温有关下列哪一现象的产生,与逆温有关( () ) A A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山村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山村 B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D淫雨霏霏,连日不开淫雨霏霏,连日不开 逆温现象及其影响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通常近地面逆温层常出现在晴朗夜晚,至日出通常近地面逆温层常出现在晴朗夜晚,至日出 前后最厚。读春分日某地某时气温垂直分布图,回前后最厚。读春分日某地某时气温垂直分
17、布图,回 答答(1)(1)(4)(4)题。题。 A 读某地某时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读某地某时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 下列问题:下列问题: (1)此地终年干燥,其气候类型可能此地终年干燥,其气候类型可能 是是 气候。气候。 (2)以上气类候型在南美洲分布的特以上气类候型在南美洲分布的特 点是点是 。 (3)此地附近有座高山,山顶有皑皑白雪。这座高山的海拔高此地附近有座高山,山顶有皑皑白雪。这座高山的海拔高 度估计至少在度估计至少在 米以上。米以上。 (5)在图上适当位置用斜线绘出臭氧层。如何避免两极地区臭在图上适当位置用斜线绘出臭氧层。如何避免两极地区臭 氧层遭受进一步破坏氧层遭受进一步破坏 。
18、(6)南极地区无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范围达最大面积时,下列同南极地区无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范围达最大面积时,下列同 期图示正确的是期图示正确的是 。 热带沙漠热带沙漠 南北狭长分布南北狭长分布 5000 减少氟氯烃的使用,积极推广使用无公害制冷剂减少氟氯烃的使用,积极推广使用无公害制冷剂 (2013高考题浙江卷高考题浙江卷)拉萨河流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拉萨河流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 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 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78题。题。 7有关拉萨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
19、,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 易凝结成雨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 凝结成雨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8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 列做法合理的有列做法合理的有 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利用河滩低地布局利用河滩低地布局 文化建筑文化建筑
20、 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 防治湿地退化防治湿地退化 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 ABCD 5.0 10.0 810 12141618 202202468 时间(h) 90 降水量(mm) 90 第7题图 C B 世界世界7 7月海平面气温(摄氏度)的分布月海平面气温(摄氏度)的分布 第第 五五 章章 世界世界1月海平面气温(摄氏度)的分布月海平面气温(摄氏度)的分布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1、观察世界一月和七月等温线分布的规律及大致的走向、观察世界一月和七月等温线分布的规律及大致的走向? (1)世界气温分布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世
21、界气温分布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思考:如何判断南北半球?思考:如何判断南北半球? 2、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有何差异?、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有何差异? 为什么?为什么? 一月一月 七月七月 (1)世界气温分布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世界气温分布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 3、北半球冬夏季等温线弯曲方向有什么不同?、北半球冬夏季等温线弯曲方向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为什么? 七月七月 一月一月 冬季,陆地向冬
22、季,陆地向低纬低纬凸出,凸出, 海洋向海洋向高纬高纬凸出。凸出。 夏季,陆地向夏季,陆地向高纬高纬凸出,凸出, 海洋向海洋向低纬低纬凸出。凸出。 低低 高高 高高 低低 (3)(3)判断海陆或季节:判断海陆或季节: 冬季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夏季向高纬凸,冬季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夏季向高纬凸, 海洋相反。海洋相反。 (1)世界气温分布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世界气温分布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 (3)等温线在陆地或海洋上会弯曲。等温线在陆地或海洋上会弯曲
23、。 这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这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4)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 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 主要受太阳辐射、天气、地面状况等影响。主要受太阳辐射、天气、地面状况等影响。 比较我国比较我国1月和月和7月南北气温差异。月南北气温差异。 月月 7月月 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比较比较1月和月和7月等温线疏密,产生这种差异原因?月等温线疏密,产生这种差异原因? 月月 7月月 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等温线稀疏,温差小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月月 7月月 观察、比较东部观察
24、、比较东部1月和月和7月等温线走向差异,产生这种月等温线走向差异,产生这种 差异原因?差异原因? 月月 7月月 知识构建知识构建 西部等温线形状如何?与什么因素有关?西部等温线形状如何?与什么因素有关? 月月7月月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单位: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单位:),), 1.图中显示的季节是:图中显示的季节是: 春季春季 B.夏季夏季 C.秋季秋季 D.冬季冬季 2.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大气环流 3.图中图中a、b两处的气温两处的气温 A.a
25、16 B.a28,b16 C.a28,b16 D.a28,bb, 请判断请判断P、Q的地形?的地形? 山地山地盆地盆地 思考:思考:2、假设、假设a、b为等温线,且为等温线,且ab, 请判断请判断P、Q的地形?的地形? 山地山地盆地盆地 大于大,小于小大于大,小于小 读读“我国东部某地我国东部某地1月等温线分布图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完成12 题。题。 1.判断图中两地的气温判断图中两地的气温 A.处在处在0 以上,处在以上,处在4 以上以上 B.处在处在0 以下,处在以下,处在4 以上以上 C.处在处在0 以下,处在以下,处在4 以下以下 D.处在处在0 以上,处在以上,处在4 以下以下
26、大于大,小于小大于大,小于小 2.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A.处可能为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处可能为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 B.图示地区的耕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图示地区的耕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C.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的降水量稍多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的降水量稍多 D.如果该地的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土地的荒漠化如果该地的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土地的荒漠化 东南季风东南季风 读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3 3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_(_(方向方向) ) 弯曲,说明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弯曲
27、,说明气温比同纬度地区_ (_ (高、低高、低) ), 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_。 南南 低低 E N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地形地形 吕梁山吕梁山 3、北半球冬夏季等温线弯曲方向有什么不同?、北半球冬夏季等温线弯曲方向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为什么? 七月七月 一月一月 冬季,陆地向冬季,陆地向低纬低纬凸出,凸出, 海洋向海洋向高纬高纬凸出。凸出。 夏季,陆地向夏季,陆地向高纬高纬凸出,凸出, 海洋向海洋向低纬低纬凸出。凸出。 比较比较1月和月和7月等温线疏密,产生这种差异原因?月等温线疏密,产生这种差异原因? 月月 7月月 二、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二、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这是因 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 而减小的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 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 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1、有关知识点、有关知识点 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的弯曲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