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农牧业、森林与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和海岸带等的负面作用。
一、对农牧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例如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局部干旱高温危害严重;因气候变暖引起农作物发育期提前而遭遇早春冻害,草原产量和质量有所下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牧业损失增大等。
未来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的影响仍以负面影响为主: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会出现減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化,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农作物病虫害出现的范围可能扩大;草地潜在荒漠化趋势加剧;草原火灾发生频率将呈增加趋势;畜禽生产和繁殖能力可能受到影响,畜禽疫情发生风险加大。
二、对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东部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物候期提前;部分地区林带下限上升,山地冻土海拔下限升高,冻土面积減少,全国动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且分布变化显著;西北冰川面积减少,呈全面退缩的趋势,冰川和积雪的加速融化使绿洲生态系统受到威胁。未来气候变化将使生态系统脆弱性进一步增加,主要造林树种和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缩小,森林病虫害的爆发范围扩大,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和受灾面积增加,内陆湖泊将进一步萎缩,湿地资源减少且功能退化:冰川和冻土面积加速缩减,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变化。近20 年来,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南方的河流水资源总量略有增加,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干旱灾害更加严重,极湍天气明显增多预计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加大水资源年内和年际变化,增加洪涝和干旱等极端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特别是气候变暖将导致西部地区的冰川加速融化,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将进一步减少,对以冰川融水为主要来源的河川径流将产生较大影响。气候变暖可能增加北方地区干旱化趋势,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形势和水资源供需矛盾。
四、对海岸带的影响
近 30 年来,中国海平面上升趋势加剧。海平面上升会引发海水入侵、土壞盐渍化、海岸侵蚀,损害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降低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水温度升高、海水酸化会使局部海域形成贫氧区,海洋渔业资源和珍稀滪危生物資源衰退。据预测,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升高。海平面上升还将造成沿海城市市政排水工程的排水能力降低,港口功能减弱。
五、对社会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等其他领域也將产生深远影响,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付出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气候变化将增加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机会,危害人类健康;增加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形成概率,对重大工程的安全造成威胁;影响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产生影响;增加对公众生命财产的威胁,影响社会常生活秩序和安定。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