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为啥你施下去的氮肥效果不好很可能是掉进施肥的坑里了

蔬菜生产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才能为打通销售渠道并获得更可观收益奠定基础。目前,蔬菜栽培面临两个重要现实:从需求端来说,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日益重视;从供给端来说,蔬菜的总供给量大大提升,全年来看,已经供略大于求,仅在春节前后的短期内会出现供小于求,并且价格呈现明显抬升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生产者首先要确保栽培过程的安全,这是获得理想效益的基础;同时还要确保产出的蔬菜符合消费者对安全健康的诉求,这样才能获得市场青睐。这“两个安全”都需要菜农朋友引起足够重视。

肥料是蔬菜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氮肥是蔬菜生长过程中的大量元素,也是基础元素,氮肥种类较多,施用方式也较为多样,假如对氮肥的肥性掌握不足,或者施用方法不当,则可能让蔬菜安全生产的理想跌入“坑”内。

氮肥施用的“坑”主要有以下4个,接下来,为卿画眉说三农为菜农朋友做下介绍。

碳铵是蔬菜生产过程中用量较大的一类传统氮肥,但碳铵也是性质非常不稳定的一种氮肥,通常在10-20℃范围内就会发生分解,不过此时速度并不太快,在温度超过20℃时,分解的速度则会明显加快,等达到30℃的时候,分解就会变得较为剧烈。碳铵在分解后变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在土壤较为干旱的情况下极易挥发,这样不仅会造成碳铵浪费,还有可能在进空气后灼伤蔬菜叶片。

因此,避开碳铵施用的坑,很关键一点是要在确保土壤湿度较为适宜的情况下施用。因为多数蔬菜根系良好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0℃以上,也就是说,碳铵施入土壤中分解变为氨气,难以避免,但在土壤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分解形成的氨气会溶于水,从而避免挥发浪费的命运。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施用碳铵后埋土,这样有助于降低氨气的挥发量。

硝铵是各种氮肥形态中最受蔬菜青睐的一类肥料,吸收利用效率最高,但是硝铵却也是最容易为蔬菜(尤其是叶菜)的安全性带来隐患的一类氮肥。主要原因在于硝态氮在施用后,容易在植株体内,尤其是叶片内造成积累,而对蔬菜来说,积累较多的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会对健康带来风险。

不过,菜农朋友并不用因此就对硝铵“畏之如虎”,只要方法用对,就能趋利避害。具体措施就是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根据蔬菜的生长需要正常施用,但是在采收前的10天左右,要严格执行“断氮栽培”,也就是不要再施用硝态氮,最好其它形式的氮肥也不再用,这样可以通过蔬菜自身的代谢活动来降低硝酸盐的含量,而且不会影响蔬菜的产量与品质。

尿素属于酰胺态氮,是各种氮肥里面含氮量最高的一种,而且还是常见氮肥中少有的“有机态氮肥”,这种属性也决定了尿素难以被蔬菜直接吸收,而在施入土壤以后,需要经过脲酶的分解作用才能转化为根系可吸收的铵态氮(碳酸铵、碳酸氢铵),而脲酶的合成依赖于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因此,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也就决定了土壤中脲酶的含量,进而决定了尿素被吸收利用的效率。

因此,尿素发挥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要缩短时间就需要土壤微生物“开足马力”,而土壤微生物在繁衍与代谢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供给作为保障,所以,尿素在施用后,就不宜立即浇水,而是在土壤具备一定湿度的情况下,进行埋施,并且施肥的时间也要比碳铵等提前5-7天。

硫铵在各种类型的三元复合肥里面,较为常见,施用的范围也较大,并且也属于氮肥里面的“经典老款”,但是硫铵也有自己的软肋,主要体现为硫铵(溶于水之后变为硫酸根和铵根)在进入土壤以后,铵根离子可以被根系较大量吸收,但是蔬菜对硫酸根的吸收能力却相对较低,这样以来土壤中就会残留较多的硫酸根,而这些硫酸根容易和土壤里面的钙相结合,不但使钙的有效含量降低,而且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变硬,宜耕性变差,进而为蔬菜的安全高效生产埋下隐患。

为降低硫铵的这种不良影响,首先要注意与尿素等其它形式的氮肥间隔施用,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可以缓冲硫酸根积累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改良土壤耕性,并一定程度上减少钙离子与硫酸根相结合变为无效态的几率。

THE END
0.合理增施氮肥改善耕地质量该研究通过十八年的田间试验,评估了长期耕作和氮肥施用对作物产量、产量稳定性、土壤质量、净利润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合理增施氮肥对免耕的增产效应在湿润年高于干旱年;同时,随着免耕时间增加,氮肥的增产率也在逐渐增加,增产率在18年间由8.2%升至24.5%,主要是因为合理增施氮肥改善了耕地质量,尤其是显著提升了土壤有jvzquC41yy}/ejfu0et0z€z1mif8f8gf;5hB=7;e:e7m=;e8lcd9:ec8icg=3jvo
1.长期秸秆掩埋配施氮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http://pedologica.issas.ac.cn 1376 土壤学报 61 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采样点为位于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 (35°01′N,114°32′E)的长期秸秆掩埋配施氮肥试验 地.试验地气候类型为半干旱半湿润的暖温带季风 气候,年平均气温 13.9 ℃,年平均降水量 615 mm, 土壤类型为黄河冲积物潮土,jvzq<84rgfumqpnec0otujx0ce4dp8ytzdko1jwvkerf1yih1vxyd;545291;95;8
2.预计可以缓解4000万亩小麦旱情!这场“及时雨”帮河南节省10亿元灌溉王永华建议,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民朋友要在此次降温雨雪过后2-3天内,剥开小麦植株主茎检查小麦幼穗是否受冻。若发现幼穗呈失水变白,则已遭受冻害,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如尿素进行补救。“一般每亩可追施尿素5-10公斤,以促进分蘖成穗,增加结实粒数,提高穗粒重,减少冻害损失。” jvzquC41pg}t0mfjg0io1;545164/:<134662A=0jvsm
3.油茶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施肥:薄施粪水或尿素,幼树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磷钾肥,以利新梢快速生长;成年树以施氮肥为主。 防病:主要病害有油茶软腐病和油茶根腐病。软腐病在病害高峰前(5月下旬)用1%波尔多液预防,用多菌灵和托布津防治。根腐病发病后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用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防治。 jvzq<84yyy4junsnkp4dp8xhaG98DKH97F=GH==7FCHF3
4.植物保护概述范文若施肥不当,会加重盆栽花卉土传病害的危害,如偏施氮肥,会使花卉徒长,降低抗性,所以要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花卉抗病性。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有机质含量大、营养元素丰富,是当前改良沃土、经济有效的主措施之一。土杂肥料以及油渣、豆饼等有机肥料,必须经过高温处理(发酵),充分腐熟,严防肥料将病原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2749/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