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皇帝,乞丐出身,一路艰辛,终于成为九五至尊,建立大明帝国,你以为上天对他的考验这就完了,他接手的华夏大地正处于一万年来最恶劣的自然时期,史称小冰河时期。
小冰河时期的气候特点就是冬季极度严寒,春夏降水不均,大涝与大旱频发,同时带来严重的次生灾害,如饥荒、鼠疫,还有地震。
我在查阅广东的明朝历史资料的时候,除了到处的起义、盗匪、倭寇外,就是发生在广东各地的雪灾、大涝,以及频次高发的地震。
我没写错,各位也没有看错,大明朝时期,广东以及广州也会有雪灾,也会结冰,也有频次远超当代的地震。
看看明朝中后期,广东以及广州下雪的天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北方某个省份哩。广东如此,北方又会好到哪去啊,史上记载,当时属于南方的洞庭湖、鄱阳湖都是半年度的结冰;北方如此,那东北以及漠北又当如何啊?生活在那里的女真人,对于相对温暖的南方,能不产生无限的向往吗?
北方游牧民族由于气候的变化,不得不南下求生,引起了大明朝蓟辽边关的紧张,如同南宋一样,将有限的财政收入投向了无底洞一般的辽东防线,由于财税主要来源于农民税,使得本来恶劣气象导致粮食减产的农民更加的活不下去了,于是遍地狼烟。
广东都下雪,可想而知,东北的游牧民族面临什么样的境地
广州本来就是海边,台风暴雨年年都有,属于惯性的自然灾害,当不得异常气象来讲,但广东频繁大旱就属于极端的不正常了。
这还是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广东吗?动不动就半年不下雨,大西北也不过如此啊。反正如果是现代社会,动不动就几个月不下雨,或者就算是下了雨,也是夏天的台风雨,龙舟水,也是让人受不了,旱的旱死,涝得涝死,极不均衡。
春夏台风涝,秋冬经月干旱,明明时,广东并不是风调雨顺
有人说,如果只是冬天冷些,毕竟也比北方好,虽然旱些,也比黄土高坡好,那广东还有更厉害的,让你知道,大明朝时的广东,根本让你呆不下去,这就是地震。
广东地方志上记得地震,放在现在,肯定是四级以上的,如果不是感觉强烈,造成了较大的人身与建筑损坏,根本就不会记录在史志上,不象现在,早上起来,地震台告诉你昨天晚上距你100公里的地方发生了一起2级地震,让人十分的无感,历史书上记录的地震,那烈度一定是可观的。
不看明朝史,我都不知道广东也在地震带
这是这样的可观的地震,在大明朝建国的276年里,广东及海南一共发生了上百次:
这一时期,广东的地震多,但并不吓人,除了1372年以外,其他年份算得上的普通;
2.明朝中期,正统皇帝到隆庆,一共8个皇帝137年:
看到没有,嘉靖当了45年皇帝,广东地震33次,平均16个月都要震动一次,特别是1556年那一年发生的11级大地震,虽然震中是在陕西,但是造成的地质破坏却是全国性的。在此之前的数百次地震,和在此之后的数百次地震,应该都是1566年的11级大地震有关联。
明朝中期的这8个皇帝,广东基本上都是按一年半左右的频次发生地震。
万历皇帝当了49年,广东地震了38次,平均不到15个月一次,十分之长脸,崇祯皇帝干了17年,广东地震8次,算得上开始缓和了。
如果在明朝也象现在有房地产,而且还是不带地契的房产证的话,我一定不会买广东的房,隔个三两年震塌了。
列举了明朝时这么多不同于现今的异常天气,主要就是告诉大家,大明朝的皇帝打游戏所选的是地狱模式,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还坚持了276年,已经很不容易了。不仅仅是天灾,由于天灾引起的一连串的人祸,使得政府无睱应对。
这276年里,感觉地球远没有现今这样的状态稳定,无论是地质情况,还是大气情况,表现的非常的业余,有句话说:所有的老司机,都是从新手过来的。地球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