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环境局近日发出警示:尽管近期出现零星降雨,但受降水量创历史新低影响,英格兰的干旱状况恐将持续至2026年。
这一预警基于2025年异常干旱的气候背景与当前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已引发农业、民生及生态领域的广泛担忧,多方正紧急推进抗旱应对措施。
2025年的极端气候成为旱情加剧的关键,其中春季的干旱程度尤为罕见。英国环境局指出,2025年春季是英格兰过去132年来最干旱的春季,降水匮乏为全年旱情埋下隐患。
旱情自5月起逐步蔓延:英格兰西北地区与最大郡约克郡率先宣布进入干旱状态;至7月,西部与中东部地区也相继加入干旱区域行列。
当前水资源储备已显著低于正常水平。数据显示,英格兰水库当前蓄水量仅为63.3%,较同期76%的平均水平相差近13个百分点,其中约克郡与奔宁山脉地区的水库蓄水量甚至不足39%,另有8座水库水位低于一半。
英国环境局强调,干旱能否在2026年缓解,完全取决于降水情况,需在2026年3月底前获得相当于常年100%的降水量,才能避免旱情延续,但从历史数据与气候趋势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难度极大。
国家抗旱工作组已明确警示,若秋冬季节缺乏强降雨,2026年持续干旱将成定局。
持续干旱已对多领域造成实质性影响。农业首当其冲,由于河流流量下降导致灌溉用水短缺,英格兰已实施超过1100项取水限制,谷物、豌豆等作物产量大幅下滑,农民面临“毁灭性的财务打击”,甚至可能影响全年收成。
民生用水方面,14家水务公司已启动抗旱计划,其中4家实施临时用水禁令,约克郡水务局通过“禁用软水管”等措施,每日可节水约8000万升。
生态系统同样承压,低水位导致鱼类生存环境恶化,英国环境局已多次开展鱼类救援行动,运河航道也因水位不足升级限制甚至关闭。
面对长期干旱风险,英国环境局正推动多维度应对行动。短期层面,呼吁供水公司加强管网维护以减少漏水,倡导消费者节约用水,特别建议农民在灌溉用水上“展现灵活性”,通过错峰取水、高效灌溉等方式应对短缺。
长期来看,《国家水资源框架》明确提出需加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跨区域水资源协同规划,并探索水权交易、汛期蓄水等创新方案。
英国政府也计划完善政策与法律框架,结合独立水资源审查建议,构建更具韧性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以应对未来可能加剧的极端气候挑战。
从百年最干春季到跨年度干旱预警,英格兰的水资源危机折射出气候变化下的全球水安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