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万人饿死,县尽成灾区,惨不忍睹的民国十八年年馑饥饿年长者

民国十八年(1929年),年馑的记忆至今让老一辈人痛心疾首。每当谈起那段历史,年长者总是摇头叹息,眼中含着泪水,仿佛那段岁月太过沉重,无法轻松回首。祖父常常提到,民国十七年春天,天旱,久未降雨,导致地里的麦苗零星稀疏,且大多枯萎凋零。那个年代,渭北高原的农田完全靠天吃饭。虽然地广田多,但在正常的年份,亩产不过七十多斤。即便如此,辛苦一年,家里的收成勉强够温饱,却也无多余粮食储备。

随着旱情的加剧,民间早已流传着年馑将至的消息。尤其是民国十六年冬至翌年,天不曾下雪,甚至连雨水也没有,整个冬季一片干渴。老人们已经开始劝诫年轻人,今后日子恐怕要改样,早晨下地时吃干的,到了傍晚则只能吃稀的粥水。妇女们因常年不做重体力劳动,食物更加匮乏,通常只能吃一些清汤水泡的食物维持。

到了民国十七年夏秋季节,旱灾造成的农业歉收已经让一些家庭连种子都没法留存。民众的生活艰难,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奢望。到了民国十八年初,干旱情况进一步加剧,许多人家开始没粮吃,纷纷出门乞讨。到六月份,赤地千里,农田颗粒无收,饿死人的事情已经在村里屡见不鲜。

关于这场灾难,维基解密上有详细的记载:民国十八年的年馑从民国十七年开始,尤其是干旱加上年末的暴雪,使得这一年陕西、河南、甘肃等地的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导致灾区人口大幅减少,死亡人数极为庞大。更为悲惨的是,民国十九年夏,飞蝗成群,几乎将田间的禾苗全部吞噬,紧接着各种灾难接踵而至,给人们带来了无法承受的重负。

1929年,中国政局动荡不安,东北易帜后的形式统一并没有带来和平,军阀们依旧为争夺地盘打得不可开交,蒋冯阎的“中原大战”让数百万的军队聚集在中原大地上,战乱与自然灾害交织在一起,民众的生活陷入了极度困顿之中。

当时,陕甘地区属于冯玉祥的控制范围,宋哲元担任陕西省政府主席。为了筹集粮饷,支援中原战争,宋哲元加重了农民的税赋。同时,陕西地区的土匪刀客横行,百姓在贫困和战乱的夹击下日子愈加艰难。民国十八年的年馑,在那时的人眼中无疑是人间地狱。

每当80年代初,年长者们在过年时提到那些过去的岁月,总是感慨万分。那时的长者已经六七十岁,他们谈起民国十八年的年馑,总是泪眼婆娑。许多人都记得当时的情景:饥饿已使得人们开始四处乞讨,到处都是饿死的人。有一位长者曾讲述,自己家的奶奶因为饥饿,为了省下粮食给孩子们吃,自己饿死在了路上。“她每天出门去抱柴火,却再也没有回来。家里人找到她时,她已经不行了。”

而更为令人心酸的是,在饥饿的逼迫下,有些人甚至会疯狂到吃观音土。这些人吃下土之后,因土中杂质太大,导致胃肠阻塞,不得不忍受剧痛直到死亡。除了观音土,榆树皮也成了人们的“救命草”。有的人刮下树皮,将内层的软皮晒干,捣碎后制成粉食用。村里的人,尤其是年长者和孩子,时常食不果腹,许多人因吃了这些难以下咽的东西而丧命。

甚至连墓地都显得冷清寂寞,人死后,家人只能用席子简单裹尸,将死者埋葬。那些年,饥饿让人们连最基本的安葬之礼也无力提供。长辈们常说:“你们现在生活得好,要珍惜粮食。你们想象不到那个年代的苦,连地里掉下的几颗豆子都能成为救命的稻草。”

就在那场天灾和人祸交织的灾难中,饿死人的情况极为严重。民国十八年年馑的影响持续了许多年,直到后来的几年里,虽然遭遇灾荒,但生活稍有恢复,大家依然不敢过多地储备粮食,大家心里都知道,天灾随时可能再次降临。

各地灾情的报告和纪实让人触目惊心。大公报的报道曾记载,陇县柳姓一户人家因为食物短缺,最后父亲忍痛将自己十二岁的女儿吃了。更为可怖的是,西安及周边各地的灾民因饥饿而悲惨死去,尸体满地,眼前的景象令人无法直视。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也详细描述了这一切:“黄土高原,寸草不生,路旁的尸体如同骨架,城市的妓院被飢饿与病痛吞噬。”他所见的一切,不仅是大自然的灾难,也是人类道德的极度崩塌。

记得年长者说,“有一个村子,三个人因为饥饿,先是死了三具尸体,然后又食了剩下两具活人。”这不仅是生死的挣扎,更是人在绝境中的疯狂与绝望。

民国十八年年馑,已经成为陕西人民无法抹去的痛。年馑过后,许多家庭在地窖里藏粮,以备将来之需。即便是丰收的年份,大家也谨慎过日,习惯性地将食物细水长流,尽量避免浪费。

THE END
0.气象万千1929年甘肃大旱(上)(2022060708:5309:24)【气象万千】1954年洞庭湖洪水记忆(20220705 【气象万千】1969年渤海大冰封(20220628 08 【气象万千】密西西比河大洪水·1927(20220621 【气象万千】1929年甘肃大旱(下)(20220614 【气象万千】1929年甘肃大旱(上)(20220607 【气象万千】荷兰风暴潮·1953(20220531 08.jvzquC41f{mcl‚3345=20ls1428319;1245WKMJ387:28;5:5:736=90ujznn
1.1928~1929年大旱1928~1929年,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南18个省遭受旱灾,重灾区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及其毗邻的河南西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湖北西部及湖南中部地区,广西、安徽部分地区也出现重旱。 1928~1929年大旱灾区范围图 1928年,灾情严重的山西晋南自春到秋无雨,夏秋庄稼歉收,粮价飞涨,民众断粮;河南自春jvzquC41yy}/|pgm0eun1nhrj1}ptmxAUkzfKMB3(KJ>5B7;38
2.1929年斯诺采访绥远旱灾灾情:村镇破败饥殍遍野特别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绥远地区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绥远成千上万的蒙汉各族灾民衣衫褴褛、啼饥号寒、鬻妻卖子。富饶美丽的土默川田园荒芜,村镇破败,饥殍遍野,一派凄凉惨景。正如《绥远通志稿》所载:“民国十八年,各县乡间无分贫富,日难一食,麻糁、油渣、粮秕尽不可得。村村妇女呼儿结伴成群,遍布jvzq<84yyy4djrscpg}t0lto1e{m1;536171/;=189868>;0ujznn
3.朱镜宙支援1929年温州特大荒灾——人民政协网1929年,温州地区暴发了百年未有的特大自然灾害,台风、洪水、大旱及蝗虫四灾交替发作,造成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玉环旧温属六县40多万人饥荒,数量竟占当时全市人口的1/6有余。珍藏在上海图书馆的一本厚度达181页、1931年刊印的《温属旅沪筹赈会办赈报告》见证了这场特大荒灾,并且承载着朱镜宙等旅沪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8/333358866:6467xjvor
4.民国18年陕西到底发生了什么,饿死了数百万人吴文正西北民国十八年(1929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如同风暴般瞬间席卷了西北大地,西北地区饿殍千里,天空陷入了死寂般的昏暗,万千生灵怨声载道,犹如人间炼狱,接连的灾祸相继夺去了500万人的生命!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载:“久旱无雨的黄土高原一片死寂,树叶被摘光了,书皮被扒光了,饱受饥荒缺衣无食的少女jvzquC41pg}t0|tjw0ipo8f1:6>6:<585a733?84948
5.气象万千1929年甘肃大旱(下)(2022061409:3110:00)【气象万千】1954年洞庭湖洪水记忆(20220705 【气象万千】1969年渤海大冰封(20220628 08 【气象万千】密西西比河大洪水·1927(20220621 【气象万千】1929年甘肃大旱(下)(20220614 【气象万千】1929年甘肃大旱(上)(20220607 【气象万千】荷兰风暴潮·1953(20220531 08 【气象万千】1947jvzquC41f{mcl‚3345=20ls1428319;1325WKMJ387:959<43399:B90ujznn
6.【天气部落】NO.006灾害漫谈之1929陕西大旱陕西旱灾是从1927年开始,持续达5年之久,将该省变成了“活地狱”。据《陕西通史·民国卷》记载,1928年陕西全省91个县人口总计1180余万人,到1929年旱灾就波及超过80个县,截至当年11月全省死亡已达250万人,外逃40余万,灾民535万余人。jvzquC41o0gdh~s0ep5w1Hfe?5<:2>=49
7.旱灾首页(2)1928年,内蒙古中西部“春夏大风,仍亢旱,五谷不登”。“绥远方面遭受空前大旱……灾民149.8万余人。乌伊两盟十三旗,蒙民素少生计,每旗死者不下二三百人。” (3)1929年,绥远“春夏滴雨未落,禾苗皆枯死,颗粒未收,……连年大旱,蒙地寸草不生,生畜皆倒毙。全省十七个县200多万人口,有140.88万受灾人口。农jvzq<84poi4xgjyjgt4dqv3ep1€u1}v|v1849A9940yivvq
8.1929年共克武汉粮荒中的湘鄂情在这篇文章刊发之年,即1929年,湖南发生水灾,湖北发生旱灾。对应了前面湖南给湖北、武汉的答复“贵省秋收,亦复歉薄……惟敝省灾情既重,灾区尤阔”。然而结合当时的大背景,会发现作者一方面关注时局,思虑粮食问题,另一方面却在避重就轻。导致武汉在1929年出现粮荒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反革命派别之间的混战。从1927年jvzquC41yy}/yqic0qxh0ls1fc}i1|mqy/912?3jvor
9.宁夏文史研究馆这样严重的灾情,国民党政府是什么态度呢?《隆德县志》直言不讳的说:“民国十六、十七、十八年旱灾、匪灾迭蒙……虽有赈务分会之设,然毫无经费,不过奉应文书,徒用空名,并无实际,又有灾情救济委员会,亦只宣传实况而已。” 注释: ①据2010年12月16日《新消息报》载: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海原大地震的死亡人数一直jvzq<84yyy4oz€xi0qxh0ls1eu€{1€xle18149631v81496352e379>3;0nuou
10.1928~1929年河南旱灾时空范围与社会影响过程重建过去全球变化(PAGES)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是过去人类-气候-生态系统在多时空尺度上的相互作用机制与过程。加强对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极端事件机理的理解,并更好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本文通过整理报刊信息,重建1928~1929年极端干旱事件在河南省的影响jvzquC41yy}/inttgu4dqv3ep1jtl‚o1EP5Z49731X:21R54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