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与旱情是指什么,有什么意义

土壤墒情和干旱状况是指通过年降雨量、温度、湿度和照度的观测记录,对监测点所在区域不同程度的土壤含水量、农业生产技术配置、作物外观、灾害性天气等情况进行观测记录。  . 动态变化规律,了解降水、灌溉和土壤墒情变化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进而为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提高水资源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土壤墒情和干旱的监测以农田为主。 在不同的生态气候区,在当地的优势耕地土壤和优势作物上,根据不同的种植模式和采用的农业技术建立监测点。 测定和农业生产管理、作物外观观察记录等,及时了解作物根系活动层的土壤墒情状况和土壤有效墒情含量。

土壤墒情和干旱监测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 与病虫害预测预报、苗木生长调查一样,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情动态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效果非常重要。

一是通过对土壤墒情和干旱状况的监测,伪政府部门可以准确引导和组织农民,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布局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通过对土壤墒情和干旱状况的监测,为抗旱减灾、安全生产、科学耕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土壤墒情和干旱状况的监测可以为评价农业技术中水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7c1地块东合中心一期商业区3栋1-4层3号2层203

THE END
0.2022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11)土壤干旱:因土壤中没有或只有少量的有效水,影响植物吸水,使植物体内水分亏缺引起永久萎焉的现象。 渗透调节:通过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表现出的调节作用。 .植保素(:寄主被病原菌侵入后产生的一类对病原菌有毒的物质。植保素大多是一些异类黄酮和萜类物质。 盐碱土:盐类以NaCl和Na2SO4为主的土壤称为盐土,盐类以Na2CO3和NaHCO3为主的土壤 jvzquC41mcuzcw3zfh4dp87243691:64359767mvon
1.2022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45)大气干旱:空气极度干燥,相对湿度极低,根系吸水赶不上蒸腾失水,发生水分亏缺现象。 土壤干旱:因土壤中缺少可利用的水,导致植物体内水分亏缺,发生永久萎蔫的现象。 干旱与干旱生理:过度水分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由于土壤中盐分过多,引起土壤水势降低,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困难,甚至发生体内水分外渗的受旱现象称为生理干旱。 jvzquC41mcuzcw3zfh4dp87243691:643593:7mvon
2.盆栽基础知识11、名词解释——空气干旱空气干旱:由于空气干旱,花卉体内的水分大量蒸腾。此时,土壤缺水将会引起植株水分失调而暂时萎焉,但不会死。 12、名词解释——土壤干旱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常引起土壤干旱。土壤长期支出水分,又无及时补充,不能供应花卉所需的水分,导致枯萎死亡。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5:9=4;=d6428:8B55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