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知识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植物耗水多于吸水,导致其体内水分过度亏缺而受害的现象。由于发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

大气干旱的主要特征是气温高,相对湿度小,有时还伴有干热风。在这种条件下植物蒸腾急剧加强,吸水速度大大低于耗水速度,造成水分代谢的极不平衡而呈现植物萎蔫。大气干旱时只要植株体温特别是叶温不超过植物所能忍受的限度,还不会引起植株死亡,但会严重抑制茎叶的生长和降低产量。土壤干旱是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过低,土壤水向根系输送的阻力过大,水分供作物吸收的速度低于耗水速度,致使作物凋萎甚至死亡。生理干旱则是由于一些外界条件,如土壤溶液浓度过高(由于含可溶性盐分过多或施化肥过量),土壤温度过低和严重缺氧等,使根系吸水的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以致不能满足蒸腾的需要,而造成植物凋萎甚至死亡。在这3种干旱中,危害较普遍、损失较严重的是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延续时间长时,亦可导致土壤干旱。

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地区,年降水量小于500 mm,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中国有60%的地区年降水量小于500 mm,其中40%的地区小于350 mm,这些地区经常遭受干旱的威胁。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也因降水分配不均而发生季节性干旱。

干旱对植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破坏原生质的机能。在高温缺水条件下,原生质的水合力降低,胶粒分散度变小,原生质由溶胶状态向凝胶状态变化,使原生质的生理机能遭到破坏。②改变各种生理过程。缺水时气孔关闭,蒸腾减弱,水解酶的活动加强,合成酶的活动减弱甚至完全停止,光合作用降低,而呼吸作用则增强,因而使有机物质大量消耗,细胞代谢和生长发育受阻。③引起体内水分重新分配。一般是幼叶向老叶夺水,使老叶提前凋萎,减少光合作用面积,而胚胎组织的水则分配到成熟部位的细胞中去,导致一些生殖器官的发育受阻。以上各种伤害延续时间较长时都会造成植株死亡。

干旱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除与气候条件(气温、相对湿度、辐射、降雨等),土壤性状(质地、结构、有效水贮量、保水性等)有密切关系外,还与作物的类型、品种、生育阶段和生长状况以及耕作栽培技术等有关。进行科学灌溉是预防干旱的根本保证。合理的种植制度,选育耐旱作物,推行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施用保墒制剂,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防护林等,也都是防旱抗旱的有效措施。

THE END
0.2022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11)土壤干旱:因土壤中没有或只有少量的有效水,影响植物吸水,使植物体内水分亏缺引起永久萎焉的现象。 渗透调节:通过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表现出的调节作用。 .植保素(:寄主被病原菌侵入后产生的一类对病原菌有毒的物质。植保素大多是一些异类黄酮和萜类物质。 盐碱土:盐类以NaCl和Na2SO4为主的土壤称为盐土,盐类以Na2CO3和NaHCO3为主的土壤 jvzquC41mcuzcw3zfh4dp87243691:64359767mvon
1.2022考研农学: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45)大气干旱:空气极度干燥,相对湿度极低,根系吸水赶不上蒸腾失水,发生水分亏缺现象。 土壤干旱:因土壤中缺少可利用的水,导致植物体内水分亏缺,发生永久萎蔫的现象。 干旱与干旱生理:过度水分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由于土壤中盐分过多,引起土壤水势降低,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困难,甚至发生体内水分外渗的受旱现象称为生理干旱。 jvzquC41mcuzcw3zfh4dp87243691:643593:7mvon
2.盆栽基础知识11、名词解释——空气干旱空气干旱:由于空气干旱,花卉体内的水分大量蒸腾。此时,土壤缺水将会引起植株水分失调而暂时萎焉,但不会死。 12、名词解释——土壤干旱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常引起土壤干旱。土壤长期支出水分,又无及时补充,不能供应花卉所需的水分,导致枯萎死亡。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5:9=4;=d6428:8B55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