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化,共建命运共同体”,同时,6月13日至19日也是我国连续举办的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荒漠化被称为“地球之癌”,而全球气候变化异常,不利自然因素影响,多种原因正加剧着“癌症”蔓延。正泰多种能源实践,探索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无限可能。

锦绣光伏治沙,智慧运维赋能

苍翠满目、生机扑面,站在正泰库布其310兆瓦沙光互补电站,无法想象内蒙古这块区域之前被称为飞鸟难越的“死亡之海”。正泰库布其310兆瓦沙光互补电站治沙面积达2.5万亩,年均发电量约5.5亿度,对内蒙古项目区域内土壤产生了明显的治理效果。因光伏治沙效果显著,该电站2020年获得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UNCCD)认可,2021年入选了联合国“可持续土壤治理”类方案,并赢得评审团的高度评价。

库布其310兆瓦电站创新性地将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农牧开发、助农扶贫有机结合,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丰收。沙漠上覆盖的大片光伏板有效降低阳光与风力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再结合微喷、滴灌技术,发展板下农业,大大提升了植物的存活率,为农牧产业打好基础。除了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外,正泰还在宁夏、青海、甘肃等荒漠戈壁地带,建起了沙光互补地面光伏电站,不仅改善生态环境,更进一步帮助当地农牧民增收。

同时,电站搭载正泰智能运维Epower云平台,对电站进行远程集中监控、故障预警分析、线上工单报表管理等智慧运维,实现沙光互补电站数字化、精细化、透明化管理。

抢抓风光机遇,成立研发机构

位于西北地区的甘肃省,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今年2月,“碳中和”应用技术新型研发机构正式成立,甘肃正泰清洁能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揭牌,将为甘肃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也将为甘肃发展新能源注入新动力,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碳中和”应用技术新型研发机构将立足甘肃新能源应用现状,共同构建未来能源与低碳技术应用研发基地,为推进新能源领域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推广,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推进新能源高效稳定运行等方面提供支撑。双方将在“产学研用”一体化中实现破题,“全链条”参与新能源产业发展,为解决好光伏发电“高效率”“低成本”和“储能”等重点问题提供科技支撑和解决方案。

无惧严寒酷暑,助力绿电发展

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其原材料高纯晶硅等需求量旺盛。诺雅克助力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公司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每年可减少1.2亿吨的碳排放,助力从绿色电力到绿色产品的循环转化,助力绿色发展一往无前。

项目位于青海西宁,平均海拔达3137米,诺雅克技术团队迎难而上,不断挑战“高度”,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掌握项目难点后,借助行业前沿的研发体系以及智能检测体系的力量,打造了一款Ex9MHV高电压塑壳断路器以及能充分满足恶劣环境下应用的Ex9A框架断路器,性能均优于市面上同类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攀登者”。

智慧灌溉节水,守护绿色长城

位于柴达木盆地荒漠与河西走廊荒漠包围之间,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通过培育大量绿化带,筑起防治沙漠化的“绿色长城”。然而当地水资源极其珍贵,分散的灌溉设备取电十分不便,正泰中自采用新能源+物联网,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践行智慧灌溉。

水,是生命之源,正泰中自为水行业提供从源头到排放的全程水务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解决方案,让水尽其所能。智慧灌溉云根据天气变化情况、灌溉区域不同需水量,定制不同的灌溉策略,通过灌溉效率的提高,正泰间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现状。

从“黄沙遮天日”,到“金沙、绿洲、蓝海”,作为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正泰不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绘成沙漠中一幅幅多彩的丰收画卷。

THE END
0.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库布其沙漠的“绿色奇迹”库布其沙漠曾经黄沙漫漫、环境恶劣。如今经过四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库布其沙漠披上了绿装,被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变沙害为沙利,变风沙为风景,创造了世界荒漠化防治的绿色奇迹。戳视频,看库布其如何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的。(总台记者 马培敏) (编辑jvzq<84{uz}/elyx0et0c{ykenk/j}rnAkzfohnf?3=3;B:564666B<;95:37
1.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丨沙漠致富天团:让沙子变金子!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丨沙漠致富天团:让沙子变金子! 在沙漠里,胡杨高大挺拔,能够阻挡风沙侵入;红柳耐干燥、耐水湿和耐盐碱,根系发达,防风固沙能力强;梭梭生命力顽强,蔚然成林,生态作用巨大…… 今天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小编带你认识一些沙漠里不仅能治沙还能致富的植物。 责任编辑:刘颖jvzq<84vpg}t0oov{4dqv4crr5tn‚frr1yi1;5472<0v;5472<29h7;2;814:3jvor
2.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治沙又致富毛乌素沙漠焕发勃勃生机观看:16.3万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经过防沙治沙、植树造绿,曾经荒芜的“生命禁区”如今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焕发勃勃生机。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展开全部 新华社 连接成功 小小欧556666新的:不错jvzquC41hnowg7nhgpm/exr1nk|f1:529:880qyon
3.新疆举办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纪念活动1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自治区科协、新疆地理学会举办了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纪念活动。活动现场通过参观新疆自然博物馆、举办科普报告、组织研学活动等形式,向公众展示了近年来新疆在干旱区生态建设和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公众对防治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的认知,营造全社会jvzq<84zl0vfqyqg0eun0ls1p4532;8128791l6:8593/=5683:337mvon
4.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在库布其沙漠 有这样一群治沙年轻人 新华社 2024-06-25 4.4万 专访|人类应采取共同行动应对土地退化等挑战──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蒂奥 新华社 2024-06-18 5.3万 新华时评|认识沙戈荒,让荒漠造福人类 新华社客户端 2024-06-17 4.3万 jvzquC41yy}/vqjeqxks0ls1igzTwkogevHzKm434985
5.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宣传标语口号2006年:沙漠之美—荒漠化的挑战 2005年:妇女与荒漠化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由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desertification),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jvzq<84yyy4vpsx0eqs0|86775:53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