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理地理视角看无土栽培,附垄作,畦作,畎亩,圳田,区田,铺砂探究财经头条

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无土栽培根据栽培介质的不同分为水培、雾(气)培和基质栽培。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氧现象,严重时造成根系死亡。常采用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即使一层很薄的营养液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氧气。

概述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作物栽培的新技术。作物不是栽培在土壤中,而是种植在溶有矿物质的水溶液(营养液)里;或在某种栽培基质中,用营养液进行作物栽培。只要有一定的栽培设备和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物就能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由于不使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浇灌来栽培作物,故被称为无土栽培。

特点

无土栽培的特点是以人工创造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它不仅能满足作物对养分、水分、空气等条件的需要,而且对这些条件要求加以控制调节,以促进作物更好地生长,并获得较好的营养生长于生殖生长平衡。所以,无土栽培的作物通常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品质上乘。

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的限制,极大地扩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使得作物可在不毛之地上进行生产,发展前景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植物工厂均采用无土栽培模式。花卉。

无土栽培的优点

1、节水、省肥、高产:无土栽培中作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是人为配制成营养液施用的,水分损失少,营养成分保持平衡,吸收效率高,并且是根据作物种类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科学地供应养分。因此作物生长发育健壮,生长势强,可充分发挥出增产潜力。

2、清洁卫生无污染:土壤栽培施有机肥,肥料分解发酵,产生臭味污染环境,还会使很多害虫的卵孳生,危害作物,而无土栽培施用的是无机肥料,不存在这些问题,并可避免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3、省工省力、易于管理:无土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锄草等作业,省力省工。浇水追肥同时解决,并由供液系统定时定量供给,管理方便,不会造成浪费,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4、避免连作障碍:在蔬菜的田间种植管理中,土地合理轮作、避免连年重茬是防止病害严重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无土栽培特别是采用水培,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5、不受地区限制、充分利用空间:无土栽培使作物彻底脱离了土壤环境,不受土质、水利条件的限制,地球上许多沙漠、荒原或难以耕种的地区,都可采用无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摆脱了土地的约束,无土栽培还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利用城市废弃厂房、楼房的平面屋顶种菜种花,都无形中扩大了栽培面积。

6、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无土栽培使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可以按照人的意志进行生产,所以是一种受控农业的生产方式。较大程度地按数量化指标进行耕作,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逐步走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无土栽培的应用

由于无土栽培摆脱了土壤栽培的限制,使它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无土栽培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

(一)用于蔬菜栽培培养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健康安全,深受人们的重视。

(二)用于花卉栽培 无论是切花或是盆花都先适合无土栽培,无土栽培的花卉不仅花头大,而且颜色鲜艳。

(三)用于栽培药用植物;许多药用植物都是根用植物,根的生长环境十分关键,无土栽培可为药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因而种植效果十分明显。

(四)用于果木栽培;无土栽培培育的果树砧木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扦插快繁的果树生根快、成苗率高。

此外,在没有土地的城市楼顶阳台上,可发展无土栽培种植蔬菜和花卉,以调节生活、美化环境,在荒岛、沙滩和不适宜种植的沙、石、盐碱地的地方,可大面积发展无土栽培蔬菜,解决或缓解食品供应的问题。

无土栽培的类型

无土栽培的类型和方法很多,以致很难加以详细的分类,只能按照其固定方式,大至分为无基质栽培而无基质栽培又分为水培和雾培两种;一部分为基质栽培,基质培,是用固体基质代替土壤作栽培床栽培作物,固体的基质包括天然的砂、砾、草炭、锯木屑和人工基质如岩棉、多种泡沫塑料及纤维等。

类型分类

水培栽培(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

水培技术是无土栽培技术的一种,起源于以色列。主要技术特点是采用营养液代替土壤进行植物培植,目前水培技术广泛应用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蔬菜、水果、花卉生产。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中没有基质固定根系,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或含有营养液的潮湿空气中,作为蔬菜生长的载体。

基质栽培

基质栽培是用固体基质(介质)固定植物根系,并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基质种类很多,常用的无机基质有蛭石、珍珠岩、岩棉、沙、聚氨酯等;有机基质有泥炭、稻壳炭、树皮等。因此基质栽培又分为岩棉栽培、沙培等。采用滴灌法供给营养液。其优点是设备较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等。  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栽培基质可以装入塑料袋内,或铺于栽培沟或槽内。基质栽培的营养液是不循环的,称为开路系统,这可以避免病害通过营养液的循环而传播。

气雾式栽培

又称气增或雾气培。它是将营养液压缩成气雾状而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根系悬挂于容器的空间内部。通常是用聚丙烯泡沫塑料板,其上按一定距离钻孔,于孔中栽培作物。两块泡沫板斜搭成三角形,形成空间,供液管道在三角形空间内通过,向悬垂下来的根系上喷雾。一般每间隔2-3分钟喷雾几秒钟,营养液循环利用,同时保证作物根系有充足的氧气。但此方法设备费用太高,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且不能停电,没有缓冲的余地,还只限于科学研究应用,未进行大面积生产,因此最好不要用此方法。此方法栽培植物机理同水培 因此根系状况同水培。

岩棉栽培(拓展)

将植物栽植于预先制做好的岩棉中的栽培技术。岩棉是由60%的辉绿岩,20%石灰岩和20%的焦炭,在1600℃的高温下熔化,喷成0.005mm的纤维,并压成块,使其重量为77~80kg/m3而成的无机固体基质。岩棉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经过1600℃的高温提炼,无菌、无污染,因此是欧洲主要的无土栽培的基质。在荷兰,岩棉栽培的无土栽培技术十分普遍,并且他们已经将这种技术传入了世界各个国家。在荷兰设施栽培中,无土栽培比例高达80%,而设施园艺的无土栽培比例高达90%。并且普遍采用岩棉做栽培基质的全岩棉营养液栽培模式,避免水分流失或渗漏。由于岩棉不含营养成分,基地管理人员还会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及时调整营养配方,做到精细化管理。

试题链接

1. 水培蔬菜(下左图)是指蔬菜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中,通过营养液(在管道中循环)提供养分等进行栽培的蔬菜;气雾式栽培(下右图)是将混合了营养液的水进行高压雾化后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作物的根系直接悬挂于栽培容器的空间内部,通过根部接触气雾来满足生长所需的条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水培和气雾式栽培的优势是

①技术难度小 ②节约土地资源 ③水肥流失少 ④生产成本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水培蔬菜与气雾式栽培蔬菜相比

A. 易传播根系病害

B. 农药使用量更小

C. 更加节水节肥

D. 种植环境的局限小

解析

1. 根据材料,“水培蔬菜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中“气雾式栽培作物的根系直接悬挂于栽培容器的空间内部”,则相对于传统的栽种方式,节约土地资源,②对;根据材料,“水培蔬菜的营养液在管道中循环”,“气雾式栽培是将混合了营养液的水进行高压雾化后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栽培方式水肥流失少,③对;根据材料,两种栽培方式比传统栽培方式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①④不对;故答案为: B。

2. 根据材料,“水培蔬菜的营养液在管道中循环”,“气雾式栽培是将混合了营养液的水进行高压雾化后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则水培蔬菜与气雾式栽培蔬菜相比,易传播根系病害, A对;从题中看,水培蔬菜易传播根系病害,则可能施用农药更多,B不对;根据两者营养的提供方式,气雾式栽培采用高压喷雾的方法更有利于节水节肥,种植环境的局限更小,CD不对。故答案为: A。

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16.8°N,112.3"E)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而形成的珊瑚岛,居民用水主要来自海水淡化水。为了满足永兴岛军民日常菜品需求,永兴岛利用无土栽培蔬莱大棚种植蔬菜,蔬菜大棚内设有喷雾、风扇等设备。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 永兴岛不用传统方式种植蔬菜而是发展无土栽培蔬菜大棚,主要是因为该地

A. 科技水平高     B. 土壤贫瘠

C. 气候条件优越  D. 市场需求量大

2. 永兴岛无土栽培蔬菜大棚内设置喷雾设备,主要作用是

A. 喷灌蔬菜   B. 防治病虫害

C. 降低温度   D. 减少太阳辐射

解析

1. B  传统方式种植蔬菜是种在土里,永兴岛无土栽培是因为当地位于是珊瑚岛,又处于热带,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

2. C  喷雾对喷灌作用、减少太阳辐射的作用十分微弱,更不能防治病虫害,主要是可以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喷雾设备散发到空气中的水微粒,在汽化的过程中要吸收大量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从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是防暑降温的有效手段。

垄作栽培

垄作栽培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即在土壤耕作层筑起垄台和垄沟,作物种植在垄台上。

垄作栽培在全国各地均有应用,以东北和内蒙古地区较为普遍,用以种植玉米、大豆、谷子等作物,其他地区种植棉花、甘蔗、甘薯等作物。垄作栽培地面呈波浪形起伏状,地表面积比平作增加25%~30%,增大了接纳太阳辐射量,白天垄上温度比平作高2~3℃,夜间垄作散热面积大,土壤湿度比平作低,增大了土温日较差,有利于作物生育;在雨水集种季节,垄台与垄沟位差,便于排水防涝;地势低洼地区,垄作可改善农田生态条件;垄作还因地面呈波状起伏,增加了阻力,能降低风速,减少风蚀;垄作在作物基部培土,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倒伏能力。

畦作栽培

田地里用土埂分开的整齐的小块地,即为畦。畦作是我国精耕细作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

畦作栽培的优点是:畦面不易积水,畦沟又可排水,可避免涝旱;畦上土壤疏松肥沃、土温较高有利于作物生长;可以合理密植,畦沟有利通风透气;畦沟还可做为田间步道或排灌水的渠道便于田间管理;在低温盐碱地,采用多行畦作即可排水,又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止盐碱返回地面。

不同地区,作畦的形式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雨水少且需进行畦灌的地区,要作平畦高梗;雨水多或地势较低的地方,应采用高畦、深沟。如北方地区春季易旱,栽植时多用平畦;在南京地区,雨水较多,宜用高畦;此外畦的制作还应考虑作物的生长和其管理,比如,需要注意通风透光,便于整枝,果实采收等。

畎亩法栽培

畎亩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以蓄墒保墒为中心的抗旱耕作方法。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

畎亩法的特点: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不叫做“上田弃亩”。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圳田法栽培

圳田实际上是宽约1米的水平梯田,并且有较大的水分容量,因而具有较大的水土保持作用。用圳田的方法进行耕种称为圳田法。圳田的修筑方法是沿等高线方向每隔50厘米修筑宽、深各50厘米的沟,并结合分层施肥把沟内的生土放在沟外拍成垄,再将上方表土填入沟内,沟的长度按耕地宽窄 。

区田法栽培

区田法又称区种法,是专为抗旱而设计的。一种是宽幅区种法,一种是小方形区种法。方法是作区深耕,不耕小区以外的土地,故施肥、灌溉,以及中耕除草都在区内进行。区田内等距点播,这样可以保证作物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由于区田不耕旁地,只是着眼于区内深耕,起到抗蚀保土的作用。这个特点使山坡、丘陵和其他不平的土地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还扩大了耕地面积。区田法是一种在小面积土地上集中使用人力物力﹐精耕细作﹐防旱保收﹐求得单位面积高产的集约耕作方法。   区田法的特点是:(1)作区深耕。区田在土壤耕作上的特点是深耕作区,区内深耕,不耕区外的土地,以充分挖掘区内土地的增产潜力。(2)等距点播。宽幅区田所种作物的行距、株距都有一定的规格,呈等距点播形式;方形区田,区的大小、区间距离、每区的株数也都有一定有规格,因而也呈等距穴播状态。可以保证作物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3)集中管理。因为区田不耕旁地,故施肥、灌溉,以及中耕除草都在区内进行,便于充分发挥人力和物力的作用,同时等距点播也便于区内操作。区田法不仅适用于平地和熟田﹐也可用于坡地和荒地﹐有利于扩大土地利用范围。在区内综合运用深耕细作、合理密植、等距点播、施肥灌水、加强管理等措施,获得高产。

砂田栽培

砂田是把河流中冲积的卵石、砾、砂的混合体铺压在土壤表面的农田。这是我国西北部干旱地区劳动人民长期和干旱斗争中创造的一种抗旱栽培方式。根据砂田利用年限的长短可分为新砂田,中砂田和老砂田。砂田法是用河流石子铺地三四寸,耕种时拔开砂石,种之于下,仍取砂石掩盖,作物从石缝中或石层间生长结实。实际表明,在雨水稀少的旱田上,铺上一层卵石,可以起到蓄水保墒,减轻干旱,抑制蒸发,控制泛碱,提高土温,促熟增产的作用。采用砂田法,可在年降水量二、三百毫米的干旱条件下,获得粮菜瓜果的高产丰收。这种土地利用方法,自创始之后,就在陇中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并扩展到宁夏和青海的部分地区。

砂田的铺砂、耕作和管理如下:①铺砂。一般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土地。在铺砂前,先整平地表,耕翻耙磨,压实土壤。然后施足底肥,肥料撒在土壤表面,待冬季土壤冻结以后,方可铺砂。②耕作。铺砂后,对土壤不进行直接耕作。但为了疏松砂层,清除杂草,在前作收获后,播种前进行松砂,松砂只能在砂层,不能入土。③播种。瓜类和蔬菜多采用穴播,按一定株距扒开砂层,用手锄挖松土壤,将种子放入土内,覆土盖平,再盖3cm厚细砂。④施肥。先将砂层扒开66cm左右的行,扫净细砂,将肥料均匀施入行内,或者在植株周围扒开33cm见方的砂面,将肥料翻入土中,然后耙平拍实,覆盖砂石。砂田法 :是一种用砂为覆盖物的特殊耕作法,它能大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据调查测定,春旱时砂田土壤含水量13.8%,能够播种出苗,而不覆砂的土壤含水量仅为7.2%,不能播种。

习题链接

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是我国土豆的重要产区,该地通过薄膜高垄侧播技术(大垄双行高密度栽培,机械播种、铺设滴灌带、覆膜、覆土、镇压联合作业),实现了马铃薯每亩增产2 000多斤。读图,回答1~2题。

1.固阳县高垄侧播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不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B.滴灌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C.降低了马铃薯的种植密度

D.垄体受热面积大,地温高

2.在高垄侧播的基础上,固阳县通过选用垄顶用黑膜,垄侧用白膜,促进土豆增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垄顶黑膜吸收热量,提高土温

B.垄顶黑膜削弱太阳辐射,降低土温

C.垄侧白膜保墒保水,增加蒸发量

D.垄侧白膜截留水分,减少水土流失

【解析】 第1题,读材料可知,该地通过薄膜高垄侧播技术,实现了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采用滴灌的方式,改变了大水漫灌对水资源的浪费;高密度栽培,并没有降低马铃薯的种植密度;实现了起垄栽培,增加了吸热面积,使得地温升高。第2题,垄顶黑膜吸收热量,可以提高土温;垄侧白膜保墒保水,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当地降水少,强度小,水土流失不严重。

【答案】1.C 2.A

(2019·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4月教学质量)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马铃薯性喜温凉,其地下薯块的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湿润(但忌渍水)、温差较小的土壤环境。下图为某地马铃薯的传统种植方式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在图示种植方式中,“沟”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①透气 ②保温 ③排水 ④灌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因为“沟”的存在,土壤与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透气,但不利于保温,②错。因马铃薯需要土壤湿润,但忌渍水,所以“沟”有利于灌溉和排水,①③④正确,C正确。

【答案】C

4.在图示种植方式中,去掉“枯草层”,马铃薯生长的土壤环境将(  )

A.温差变大  B.更加湿润

C.更易渍水  D.更疏松透气

【解析】根据题意,关键是要理解“枯草层”对土壤中水、热、气等条件的影响。“枯草层”可以阻挡太阳辐射,且具有保温作用,因此可以减小温差,去掉它,温差将加大,A对。“枯草层”有利于雨水下渗,可以阻挡水汽蒸发,使土壤湿润,去掉它,湿润程度将降低,不易渍水,B、C错。“枯草层”使土壤表层不易板结,从而使其疏松透气,去掉它,作用相反,D错,故选A。

【答案】A

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一种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甘肃省利用该技术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下图示意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据此完成5~7题。

5.甘肃省利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

A.降水         B.热量

C.光照         D.土壤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下列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产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拦截降水径流

B.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大风掀膜

D.增强昼夜温差

【解析】第5题,该地膜覆盖技术有两种:一种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内,一种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外。地膜覆盖有两种作用:保温和保湿。因为是在我国西北地区,而且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外,所以与保温无关。据材料和图示可知技术采用了大小垄相间的种植方式,全地面覆盖地膜后,人为增加了集雨面积,可使有限的降水、甚至是5 mm以下的无效降水,通过垄的分水作用、地膜的良好阻渗作用,汇集到种植沟,并沿播种孔入渗到作物根部,变成有效降雨,大大提高了耕层土壤水分含量。故A正确。第6题,甘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秋季,蒸发旺盛,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耙地,在十月中下旬起垄覆膜。此时覆膜能够有效阻止秋冬春三季水分的蒸发,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故答案选C项。第7题,该技术可以拦截降水径流,A正确。覆膜可减少降水水分蒸发,B正确。相接处用垄面或表土压实,可防止大风掀膜,C正确。不能增强昼夜温差,D错误,选D。

【答案】5.A 6.C 7.D

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8~10题。

8.图甲吠亩法有利于(  )

A.抗风透光         B.保温通风

C.抗旱保墒         D.排水防涝

9.与图甲相比,图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

A.土壤水分充足

B.昼夜温差减小

C.风力侵蚀降低

D.通风透光性好

10.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图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叫做“上田弃亩”,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对农作物抗旱保墒。第9题,图乙为吠亩法的“下田弃吠”,主要是在地势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充分的通风透光。第10题,读图可知,吠亩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以蓄水保墒为中心的抗旱耕作方法。图甲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图乙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因此,水分是影响图示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答案】8.C 9.D 10.D

下面两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地形特征区域的农业耕作方式。读图完成11~12题。

11.影响该地农业耕作方式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光照

C.热量         D.大风

12.该种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小风沙危害

B.提升作物品质

C.使土地轮转休息

D.增加土壤水分

【解析】[第11题,以年为周期,图示垄沟不断变动;地势低洼区作物种植于垄上,则不易被水淹;地势高亢区作物种植于沟中,利于集水。第12题,图示农业耕作地点的转换可使土地得到轮转休息。]

【答案】11.A 12.C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大面积种植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黄泛平原的泥沙主要来自

A.内蒙古高原西部

B.黄土高原

C.裸露的黄河河床

D.太行山区

14.在沙地起垄种植红薯的主要优势是

①使土壤更疏松、通气性更好

②利于采光,气温高

③可加厚土层,利于块茎生长

④垄沟积水,利于保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5.开封市大面积种植红薯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主要是因为

A.春季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

B.过度种植,加剧了干旱

C.大面积种植,导致森林植被破坏

D.冬春季节,大风天数多

【解析】13.黄泛平原的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故选B。

14.由材料可知,红薯喜疏松土壤,喜温怕涝,沙地起垄种植,可以使得土壤更加疏松,①对。采取何种生产方式对于气温没有影响,②错。起垄种植可以加厚土层,利于块茎生长,③对。红薯怕涝,积水会不利于红薯生长,④错。故选B。

15.春季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会加剧风沙活动,A对。过度种植与气候干旱无关,B错。大面积种植,是采取了不同的种植方式,并非是破坏森林植被,C错。冬春季节大风天数多,是自然因素,不是有意大面积种植导致的,D错。故选A。

【答案】13.B   14.B   15.A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Z岛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示意Z岛位置及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区位特点,并说明理由。

(2)分析Z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

【解析】 第(1)题,试题要求“根据土豆生长习性……”,说明需要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角度分析。根据经纬度、大陆轮廓特征可判断Z岛位于南美洲南段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根据图示Z岛山峰和主干道分布,可判断土豆种植区分布于西风背风坡人口稠密区。第(2)题,结合土豆的生长习性分析这种种植方式在稳定地温、减少积水、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的作用。

(2)①(覆盖枯草能)减小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②利于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水分充足);③(枯草腐烂后能)增强土壤透气性;④增加土壤有机质(肥);⑤(通过垄沟排水)避免渍水;⑥减少垄上杂草生长(避免杂草与土豆争水争肥)。

16.(2020·聊城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理想土壤按容积计,矿物质的45%,有机质约5%,水分和空气各25%左右。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通过起垄可以改变土壤构成比例。不同地区的农民结合当地区位条件,选择垄台或垄沟种植作物,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2015年宁夏海原县在旱作区推广全膜垄作技术(右下图为“垄沟种植”),全膜垄作技术是甘肃农技部门经过多年研究推广的一项新型抗旱耕作技术。

(1)根据材料信息和图例,在下图中绘制理想土壤的构成图。

(2)与平作相比,简述垄台种植的优点。

(3)解释宁夏海原县采用全膜垄作技术的理由。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理想土壤按容积计,矿物质的45%,有机质约5%,水分和空气各25%左右,按此比例画图即可。第(2)题,通过起垄可以改变土壤构成比例,垄台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空隙较大;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垄台能增加地表面积,增大受光范围,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可提高昼夜温差;低凹的垄沟利于排水和灌溉,且便于管理;垄台土质疏松,使植物根部土壤不易板结,植株基部培土较高,可防倒伏。第(3)题,宁夏海原县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当地降水较少,垄沟能增强集雨效果,增加下渗,利于抗旱保墒;薄膜覆盖能有效抑制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保证土壤湿度;该地气候干旱,风沙侵蚀严重,薄膜覆盖,保护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答案】(1)下图

(仅标注图例,无文字说明,也可)

(2)垄台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空隙较大,垄台能增加地表面积,增大受光范围,提高昼夜温差;垄沟利于排水和灌溉,且便于管理;垄台使植物根部土壤不易板结,植株基部培土较高,可防倒伏。

(3)当地降水较少,垄沟能增强集雨效果,利于抗旱保墒;薄膜覆盖能有效抑制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薄膜覆盖,保护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THE END
0.300种园林绿化造景植物品种特性桃叶卫矛:卫矛科,喜光,耐荫,耐干旱,耐水湿 紫椴:椴树科,喜光,稍耐荫,喜冷凉湿润环境 糠椴:椴树科,喜光,耐荫,喜冷凉湿润环境 水曲柳:木犀科,喜光,喜潮湿,不耐水涝 花曲柳:木犀科,喜光,稍耐荫,喜湿润,排水良好的山坡和谷地 梓树:紫葳科,喜光,稍耐荫,不耐干旱 jvzquC41o0ypj~3eqo5b1?;7;3?85@d34372;;:51AvwkmB222727h8yac
1.这几种荒漠植物,你认识么?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宁夏西部、新疆、青海。生长于荒漠和半荒漠的沙砾质河流阶地、低山山坡、碎石低丘和山前平原。 霸王天然分布于干旱缺水、土壤贫瘠和盐渍化较重的严酷环境,是干旱荒山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为固沙植物,可阻挡风沙。 霸王属中等饲用植物,骆驼和羊喜食其幼嫩时的枝叶。 jvzquC41yy}/lrfpuj{/exr1r1<36l=64d>f5j
2.苹果缺锌小叶病怎么防治?注意缺锌原因,找准补锌的时机和技巧|果园苹果生长过程中缺锌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壤原因 我国大部分的耕地土壤(占比约51%)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缺锌的状况,相对于其他耕地土壤类型来说,一般情况下,土壤贫瘠的山坡地、盐碱地、沙地、石灰性土壤、干旱地、低洼积水地以及有机质含量较少的地块,更容易发生果树缺锌的情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39>69:
3.湖南主要造林树种适宜生境及特性表、特殊生境造林树种推荐表要求 温暖湿润,忌水涝,不耐盐碱; 喜光 适宜花岗岩、板页岩、砂砾岩、 Pinus 幼苗期 1200 常绿 2 马尾松 红色粘土等各种成土地点,在酸 非 快 massoniana 稍耐庇 米以下 针叶树种 性和微酸性土壤的山地生长最 荫 好;耐干旱贫瘠土壤,为先锋树 种。 对土壤要求不高,一般中性至酸 性红壤低山丘陵、岗地、低洼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6133621A6432=22=92266427xjvo
4.山坡上种大片花海适合种什么花海建设山坡上种大片花海适合种什么 在山坡上种植大片花海时,需要考虑土壤保持和水分排放的问题。以下是一些适合在山坡上种植的花卉选择: 1. 紫穗槐(蓝雪花):紫穗槐是一种耐旱、耐寒的落叶乔木,对于贫瘠的土壤和较干旱的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它们的紫色花朵能够在春季绽放,为山坡带来一片美丽的景色。jvzquC41yy}/evjkk0ipo8mwcjgjlrfpujk07<97654ivvq
5.汇总甘肃200余种常用灌木树种特性信息|林中|林缘|阴坡|灌丛|喜光鬼箭锦鸡儿:直立或伏地,多刺、落叶灌木,高1-3米,生于海拔2800-3500米的干旱山坡或山顶灌林中。 柠条锦鸡儿(毛条):生长于半固定和固定沙地,常为优势种。耐干旱、贫瘠、耐盐碱、抗逆性强。 中间锦鸡儿:半固定和固定沙地、黄土丘陵 。喜光,不耐蔽荫,在上方庇荫下生长不良。抗严寒,耐高温,耐干早,在年降水量35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EVG4LT8273:D;@Y0jvsm
6.我家土地土层薄土地贫瘠干旱适不适合种芝麻专家问答我家土地土层薄 土地贫瘠 干旱 适不适合种芝麻 采购商(6266)提问于2025-02-27 苗永建 ·高级农艺师 2025-02-27 芝麻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总体来说,土层薄、土地贫瘠且干旱的土地不太适合种芝麻。 有用0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老师我的黑芝麻生命了,不知道怎么办,请教老师,谢谢 吉林采购商(2908) 可以选择三唑类jvzquC41yy}/ewmpd0ipo8}v1cyl/>=3796/j}rn
7.植被与土壤的十四大地理问题!建议收藏!(1)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 (2)类型 ①热带草原:分布于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干季为4-6个月,降水稀少。湿季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493967Ad329976?53: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