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

CREATIVE CLASSROOM

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

了解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原因,还有我国各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对比“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2.通过观看各干湿地区的自然景观图,了解我国不同干湿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2.各地干湿状况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等。

四、教学准备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材、多媒体、七三课堂APP。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复习上节课内容,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气温。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学生: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普遍高温。主要原因:纬度位置。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依据。

学生: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的青藏高原区。

3.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与哪条地理界线一致?

学生: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

老师过渡:大家都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重要因素。复习了气温的重点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二) 新课教学

1. 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读图讨论】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老师:“读等降水量分布图,首先我们要知道以下概念: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称之为等降水量线;地图上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就是等降水量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学生:“东南沿海地区。”

老师:“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学生:“西北内陆地区。”

老师:“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学生:“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老师:“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是什么因素影响的呢?”

学生:“海陆位置。”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同桌间讨论并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8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我国哪条地理界线附近?

2、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我国哪些山脉和哪些城市?

3、2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我国的哪些山脉?

学生1:8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我国秦岭-淮河一线附近。

学生2: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学生3:2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老师总结归纳。

【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台湾火烧寮

新疆托克逊

过渡: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省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409毫米的记录。而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甚至有些年份滴水不见。这些地方一年的降水量都是平均分配的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 中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

【读图讨论】对比“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分析归纳我国年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点。

老师:观察我国四地的年降水量统计图,其中横坐标表示一年中的月份,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四地的降水总量差异很大,但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这期间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请同学们结合四地的地理位置,分别说说南、北方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学生: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老师: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请同学们比较教材第37页活动1的两幅图,说说图中的房顶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活动】

学生讨论回答:甘肃夏河县的房顶是平的,浙江绍兴市的房顶是斜的。由于甘肃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平顶屋有利于收集雨水,还可以利用平顶空间晒粮食作物,如玉米、麦子等;而浙江绍兴市降水较多,斜顶屋有助于排水。

过渡: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情况。

3.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各干湿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老师结合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讲解干湿地区及其植被的特点。

湿润区(龙胜梯田)

半湿润区(河北承德塞罕坝公园)

半干旱区(呼伦贝尔草原)

干旱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老师:结合“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和“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说一说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哪条等温线、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大致与什么地理分界线一致?

学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1月0℃等温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

老师:想一想,为什么除了我国南方地区有湿润区,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也属于湿润地区?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前面我们提到,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所以要从降水量和蒸发量这两个角度分析问题。东北地区纬度位置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小,降水量相对较大,因此气候较为湿润,属于湿润区。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几根重要的等降水量线。我们还学习了干湿度与降水量的关系,以及对植被、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这节课程《气候》的重中之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请同学们课后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

(三) 课堂练习

【单选题】

1.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   )

A.大致沿长江干流                 B.秦岭—淮河一线

C.12月0℃等温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一个地区气候的湿润程度取决于(   )

A.降水量的多少

B.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C.蒸发量的多少

D.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对比关系

3.我国有些地方的居民住房多为竹木结构的“高脚楼”,由此判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寒冷干燥          C.炎热多雨          D.日照强烈

4.云贵高原属于(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5.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反应出受降水影响而存在的是(   )

A.甘肃夏河县的土墙平顶层           B.青藏地区藏式服装——藏袍

C.东北地区房屋有双层窗户           D.黄土高原利用毛驴运输

【答案&解析】

1.B

解析: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位于长江干流以北,与1月0℃等温线一致。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2.B

解析:一个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故选项B符合题意。

3.C

解析:高脚楼一防潮湿,二散热通风,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击。这样的建筑是因为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由此判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多雨。

4. D

解析:云贵高原的地理位置为100°E-110°E,23°N-28°N。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湿润地区。

5. A

解析:甘肃位于我国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民居建筑以平顶屋为主;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东北地区气温较低,双层窗户,有利于防寒保暖;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交通不便,毛驴是当地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故选A项。

THE END
0.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在地理学上,它大体与()毫米等降水量B.400C.600D.800参考答案:B点击查看解析 参考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400毫米等量降水线,是中国古代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天然分界线,一般说来,只有年降水量高于400毫米的地区才有耕种价值。大抵上,历代的万里长城都沿400毫米等量降水线建造,严格区分农牧区的边界。因此,选择B选项。jvzquC41x0nvc}z0eqs0itym14>GGW3jvor
1.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什么?400mm等降水量线应该是沿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 一线,其中中段大致与我国古长城一线吻合,同时400mm等降水量线还是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是古代农业与牧业的分界线. 400mm等降水量线也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 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7el59;j6h7>d7@778ehd5@g5gg?8;B=0jvsm
2.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A.200毫米等降水量线B.400毫米等降水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 )A.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B.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C.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D.1600 毫米等降水量线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538eco>74;869o6438g87of8e2ge9k>20jznn
3.400mm等降水量线是我国的非季风区与季风区的分界吗?初二地理:我国等降水量线200mm,400mm,800mm的自然界线是什么?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几mm的等降水量线? 我国内六区与外流区的分界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和两百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区别是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g?97@9h;d6b9Bkdh9<5;=:7hdlego550jznn
4.《文明之旅》1027|从400毫米等降水量这个地理概念说起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西南的青藏高原地处第一级阶梯,号称世界屋脊,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构成了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上起大兴安岭,下接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畜牧区位于第二级阶梯北部。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4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