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建成年,已经淤泥亿吨泥沙,最终会导致什么后果水库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一年三游长江写下的气势磅礴,在三峡建设者的手中成为了现实,可建成17年之火,积攒的泥沙竟有每年超万吨之多。

三峡大坝淤泥为何如此严重?为保稳定运行,我们又该怎么做?

修建难在一时 功在千秋

汤汤洪水,气势虽有,人命更多。

汉初至清末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的灾情,是旧社会的无力抵挡,6300公里的生命线,在上下流雨季重叠时,就会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

轰动的“庚午之灾”,洪水直冲洞庭湖,从荆北到汉江平原,皆是汪洋,粮食毁于一旦。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内战连绵,国民党的全部心思放在夺位之上,水政无人问津,直接导致江河泥沙淤积,1931年特大水灾由此诞生,津浦铁路直接停运54天。

从密到疏,伟人之眼光无一纰漏,正逢相关人员在1953年向之介绍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的规划,毛主席大手直指三峡“费劲修建支流水库依旧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直接在总口子上卡起来?”

一句“先修个三峡大坝”让人醍醐灌顶,小平同志在1981年的“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再次助力,终于在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动工兴建。

第一期工程,预计耗时五年,但砥砺齐心之下,最后一车石料在1997年的11月8日倾倒入海,在江河中截流的奇迹,中国人真的做到了。

智慧是无限的,效果是惊人的,到2020年,三峡水库的拦洪总量已经超过了1500亿立方米。

但三峡工程的防洪毕竟不是把所有的洪水都“存起来”,等到干旱时开闸,它的作用只是短暂的“拦洪峰”。

每每汛期要来,三峡工程就会提前将蓄水位降低至145米,腾出的空间,就是用来存放洪水,而当饱受雨水折磨的是下游时,它又会削减上游的洪峰,最大程度控制出库流量,为下游的雨水缓冲争取时间。

一个大坝却能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明明是智慧之结晶,发挥用处的时候是块宝,可当发生一些别的坏事,三峡却成了首要的“背锅”对象。

好时是宝 坏时是草

一旦西部地区发生强地震,立刻就会有人将矛头指向三峡工程。

他们自诩解释合理,但这般之谬论,根本经不起任何的推敲。

三峡蓄水期间,确实或因岩溶和矿洞浸水引发极为微小的地震,但其影响范围,只会是在距离库区脚筋并且接近极限状态的地方,最大距离不过超过10千米。

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发生在龙门山地震带,直接原因就是地下深层次板块之间的碰撞,而三峡大坝所属的,是上扬子台褶带。

暂且不言两者所属板块构造的截然不同,区域之上,也是相差甚远,两者之间,就是一条平行线。

但对三峡的不解和怀疑,自然也不是只有这一处,有些说法,竟然觉得三峡水库,是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的罪魁祸首。

他们搬出来的证据,也是相当有“可信度”的。

三峡水库自2003年开始蓄水,阴差阳错之间,极端天气事件频频发生。

2006年川渝大干旱、2009年西南地区干旱、2011年长江中下游冬春两个季节严重干旱。

一时之间,“三峡大坝阻断了大气环流影响了周边气候”好像成了合理,他们觉得三峡原本是四川盆地的一个缺口,是大坝的修建,阻断了原本自然形成的水汽循环。

自认合理其实只是谬论一条,仅仅只有180多米的三峡大坝,凭什么有直插云霄的本事,去阻挡或者阻断大气环流?

说三峡大坝对附近局部天气有一定影响还有可能,但它的影响范围,最多不会超过20千米!

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是因为东亚的大气环流,以及海表的温度变化有关。

当然,问题还不止这些。

长江、黄河固然耀眼,鄱阳湖和洞庭湖也是紧随其后,但在三峡大坝建成之后,这两处地区的中下游就出现了数次旱情。

炮火很快再次集中在三峡大坝的身上,最为激烈的时候,已经有“设闸拦水”的口号喊出。

面对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洞庭湖一直有着“容纳四水”的调节作用,而它的这份好,也有着三峡大坝的一份功劳。

泥沙淤积 何去何从

没有大坝之前,汹涌的长江水为洞庭湖送去的不只有水,还有泥沙,淤积的泥沙导致洞庭湖的面积不断缩小,而大坝的建立,一道闸门,算是帮洞庭湖抵挡了一些。

下泄的水愈发清澈,这对洞庭湖入江口的冲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淤泥还在,这些问题也正是三峡工程比较让人担忧的地方,累计的18亿吨淤泥该怎么办?

但其实,这个数据看着可怕,累计的总和,占据大头的,其实是大坝刚建的前几年,近年的研究表明,泥沙入库的量,其实是在每年减少的。

双管齐下的效果最佳,上游也开始新建水库,两者的联合调度之下,泥沙淤泥的总体数量一定会得到近一步的缓解。

更何况,恐怖的18亿背后,是三峡大坝高达393亿立方米的总库,占比不过7%,形势虽然有点危急,但开始够早的补救,绝对能够力挽狂澜。

有人曾经提过采挖泥沙的建议,但三峡大坝不仅没有采用,甚至明令禁止不允许私自采挖。

挖沙之想法是因为天然河砂价格的水涨船高,想着能够顺带解决泥沙淤泥的问题,可谓是两全其美,但是三峡大坝的泥沙却不能轻易动,这一片,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

多年以来,三峡大坝流域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生态环境,各个环节相扣相成,一旦大范围的采砂行动开始,生态环境就必遭破坏,大坝的底部也有可能会被动摇。

毕竟三峡大坝的泥沙问题说到底还是排放和制造不平衡的问题,想要解决,提高冲沙效率,就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但是,坝下之形势,依旧要重视。

虽然并未发生重大险情,心中却必须有“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加强河道检测,控制应急过程,继而保证敌方的安全。

固有泥沙量太多的问题,但却在可控范围之内,行之有效的方式也在稳步的进行中,所以不必过分担忧,至于对三峡大坝过分的“针对”,也是没有必要。

任何工程的功能效益都是有一定范围的,安静享受好处的时候未有感恩,一有意外就集中火力,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毕竟目前除了三峡工程,也没有更好的方式去解决长江干流的防洪问题。

文明之产物虽不一定完美,却定然有存在之必要,以偏概全,实在不看取!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关于安全的教案(20篇)3、如果你是牛牛,你会怎么办? (1)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2)叫邻居的叔叔阿姨带你去医院。 (3)打 120 4. 教师总结 三、教师讲述乱吃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1、讨论: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要听医生的画,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lkcubp87245633A656;64a?993:620qyon
1.预警了,陕西部分地区旱情持续下去会造成哪些后果?其影响大吗预警了,陕西部分地区旱情持续下去会造成哪些后果?其影响大吗? 进5月份让社会上人们不放心的一件事情,不是棘手的民生或经济问题,而是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持续性干旱的天气。其中陕西大部、山西大部、河南西部、云南北部均出现干旱的情况发生。据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几天上述地区没有大的降水过程,在陕西南部干旱程度严重,jvzquC41ygh/vxzvkcu/exr1ctzjeuj197632>=;92:259:87570
2.森林锐减后果是什么?媒体称导致六大生态危机森林锐减后果是什么?媒体称导致六大生态危机 中新网2月25日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最近100多年来,人类对森林的破坏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 今天的人民日报报道称,人类文明初期地球陆地的2/3被森林所覆盖,约为76亿公顷;19世纪中期减少到56亿公顷;20世纪末期锐减到jvzq<84yyy4djrscpg}t0lto1p53298/2433787814=73;70jvsm
3.森林锐减而导致的后果是()A.气候变得更加湿润B.干旱加剧.洪涝森林锐减而导致的后果是( )A、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干旱加剧,洪涝减少 C、耕地增多,粮食丰收 D、物种急剧减少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专题: 分析:森林的功能 1.调节生物圈的CO2和O2的平衡 2.净化空气 3.减低噪音 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5.调节气温、降低风速、增加降雨量. 解答:解:A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1ujoukhnfack9c>>h6;?289729hlgdo;:296c6A6hh
4.全球变暖带来的十大危害与十大严重后果—未解之谜网8、干旱正在影响世界各地的作物生产,全球小麦和玉米产量已经在下降。 9、由于资源紧张,将发生更多类似达尔富尔的冲突。 10、沙漠的扩大和海平面的升高将导致人口和政治压力,因为人类移徙的程度更高。 全球变暖的严重后果 1、海平面上升 地球上发生高温天气,高温会导致冰山融化,海冰和极地冰盖的融化增加了海洋中的水量,jvzquC41yy}/6B8850ipo8ycpu{p1=4424913875;58/j}rn
5.中央督察组曝光!那曲草原遭严重破坏:长期肆意野蛮开采,这里脆弱到那曲草原野蛮“撕裂”会造成什么后果? 巧合的是,恰在督察组在那曲草原进行现场调查的同一天,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 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西藏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草原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提供生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694=45
6.饥荒新手必读百科饥荒海滩季节气候详解(2)你会受到烧灼伤害,体温还会大幅上升。(PS:献祭提前喷发物是没有限制的,也就是说,你刚刚献祭导致喷发,等喷完后马上可以再次献祭,不过喷发过程中是不可以献祭的)。干旱季结束后祭坛关闭。 下面附上献祭物品具体数据表,可以参考:jvzquC41yy}/5mricok/exr1in548=86234ivvq
7.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资源紧缺匮乏的背后原因与后果应对之策水资源短缺的直接后果是生活条件恶化,导致食品安全和健康风险加剧。它还会阻碍社会发展,尤其女童和妇女的发展。因为在许多农村地区,主要由她们负责打水,而这一任务每天要耗费数小时。供水减少会加重这一负担,对其教育、经济参与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这也可能是中学女童辍学率高于男童的原因之一。 jvzquC41yy}/zrfplkiikwf0eqs0uyjekcr0fnyckne66=9:40nuou
8.若世纪灾难重演,人类能否拯救自己?干旱饥荒印度洋新浪科技1875-1878三年间,亚洲、巴西和非洲同时发生的多年干旱,史称“大干旱”。干旱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歉收,引发了全球饥荒,死亡人数超过5000万人,并造成了长期的社会后果。如今,它有可能再次出现。人类在一百多年后是否有完美策略应对? 整个19世纪后期,亚洲许多区域遭受了一系列的饥荒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放在今日是无法想象的jvzquC41vgii0|npc0ipo7hp1f5o1;53:/72/971fqi.kqshkm|f8=7:596/uqyon
9.生态修复的好处范文二是土壤质量下降,使农作物减产降质。重金属污染的增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导致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下降。调查显示,由于各种土壤污染,我国粮食每年减产达100亿公斤。 三是污染粮食,影响人类生存。农业专家表示,土壤污染的最终后果将是人类“有米不敢吃”。南京农业大学在全国各地市场上进行的调查显示,约有10%的大米存在重金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486/j}rn
10.尿素用的多造成的后果!还多水果产区农户大量使用尿素,造成死树,后果十分严重。 尿素含氮量高,施用后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它既可作基肥、追肥,还可作根外追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但若施用方法不正确,施用时期不适宜,就会导致其利用率显着下降,严重时利用率仅为10%~20%。 jvzq<84o0pqc0lto0et0fnyckn4ivvqAkfC0rlftvkimg8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