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揭秘极端干旱区:定义分布与中国特色

极端干旱区是指干旱度指数(AI)低于0.05的区域。干旱度指数由年均降水量除以潜在蒸散发量(PET)确定。根据AI值的不同,干旱地区可以细分为:

极干旱区:AI<0.05;

干旱区:0.05≤AI<0.20;

半干旱区:0.20≤AI<0.50;

干半湿润区:0.50≤AI<0.65。

二、全球与中国范围内的干旱区域

全球范围内,干旱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41%,其中养育了全球超过38%的人口,且大部分(约9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降水稀少且变化大;

潜在蒸散发量高;

土壤贫瘠,植被稀疏;

生态系统脆弱,易受气候变化与土地退化影响。

图2 世界范围植被指数(NDVI)变化 (Wang et al., 2022)

三、未来干旱趋势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全球干旱程度呈上升趋势,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不同的排放情景(RCP)下,预计到本世纪末:

RCP8.5情景:干旱地区可能扩展至地表的56%。

RCP4.5情景:扩展至50%。

一项涵盖1950-2000年的数据库分析显示,全球干旱面积同期增加了约4%,其中干旱地区延展幅度最大(+3.4%),半干旱地区略少(+0.9%),欧洲和南美之外的几乎所有大洲都出现了干旱程度增强,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

四、中国的干旱区概况

中国的干旱地域面积约为657.52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6%。按干旱度指数划分,具体如下:

极干旱:约8.55%(84.20万平方公里);

干旱:约21.17%(208.64万平方公里);

半干旱:约25.99%(256.46万平方公里);

干半湿润:约10.96%(108.23万平方公里)。

图3 中国极端干旱区分布 (Fu and Stafford-Smith, 2024)

中国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和天津等17个省、市、自治区。新疆和内蒙古的干旱面积则最大,分别为173.49万和114.26万平方公里。其中新疆以极端干旱和干旱面积为主,极端干旱区面积65.29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37.29%,干旱区面积87.84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占49.84%。

表1 中国不同省份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面积和比例

注:引自Fu and Stafford-Smith, 2024, Springer

五、地形特征与沙漠分布

中国干旱地区地形多样,主要涵盖:

内陆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高山系统: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

沙漠和戈壁广泛分布,沙漠面积达到56.34万平方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中国最大的沙漠。戈壁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昆仑山麓、天山山脉及河西走廊,主要由风力和水力作用形成,表面多为砾石,与沙地不同。

图4 中国沙漠分布(杨维西等. 2018)

六、塔里木盆地的特殊气候特征

塔里木盆地受西风环流控制,降水极少,因天山与帕米尔高原的阻挡,西风带和极地冷气团携带的水汽难以进入。偶尔通过青藏高原的暖湿气流带来降水,但非常微弱。青藏高原升温带来的局部增温作用,使得盆地特别偏远的东南部成为我国最干燥的地区之一。

图5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塔里木盆地年均降水量为15至60毫米,分布由盆地边缘向中心逐渐递减,北部和西部可达60毫米以上,盆地腹地和东南部则少于20毫米。年均蒸发量在2100到3400毫米之间,趋势为由外围向中心逐步增强。盆地的平均气温为10至20℃,春季快速回升且极不稳定。位于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沙尘暴多发的高发区,也是面积最大的极端干旱区。

图6 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

总结:极端干旱区--应对全球变化的科学前沿

极端干旱区以其独特的气候与地貌特征,在全球及中国地理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持续影响下,极端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生态服务的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挑战,使得其生态保护与可持续管理策略显得尤为关键且刻不容缓。

为此,我们诚挚邀请海内外同行专家学者,莅临位于中国面积最大的极端干旱区唯一的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就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干旱区生态系统的核心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Wang LX, Jiao WZ, MacBean N, Cristina Rulli M, Manzoni S. Vico G, D’Odorico P. 2022. Dryland productivity under a changing climate. Nature Climate  Change, 12, 981–994.

THE END
0.干旱定义及分类摘要:二级建造师考试之干旱的定义及分类干旱是一种水量相对亏缺的自然现象。干旱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称为干旱灾害。干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降水,而降水缺乏的出现时间、分布情况及严重程度又与当时的水储备、水需求和水的使用等密切相关。温度和蒸发可能会加重降水缺乏引起的干旱程度和持续时间。jvzquC41yy}/ekn5824og}4j{lj0497433761;=566:/j}rn
1.干旱分类和定义美国气象学会(AMS 1997)将干旱定义为4种类型:气象干旱或气候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及社会经济干旱。气象干旱由降水和蒸发的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其特点是可很快结束。由于降水是主要的收入项,因此通常以降水的短缺程度作为干旱指标。如连续无雨日数、降水量低于某一数值的日数、降水量距平等。水文干旱jvzquC41o0jpe7|gpfud0lto1dk7gl8h36ig9>=;6h714
2.风险等级分析范文玉米干旱脆弱性强弱是影响区域玉米因旱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打破传统脆弱性研究指标选取缺乏全面性、模型构建简单的现状,充分考虑到脆弱性的物理、环境等方面,根据IPCC2003年报告中提出的有关脆弱性的定义,从暴露程度、敏感性和作物自身恢复能力以及社会经济适应能力角度,选取作物生理、气象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467/j}rn
3.高中地理必修一章节知识点一、荒漠化的定义、表现和主要地区 定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实质是土地生产力丧失的土地退化。 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简称三退) 形式:荒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地区)、 石漠化(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区)、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icuzkmnnk1i7;;>270nuou
4.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特征及其加剧的全面综述:对农业和水资源的影响在干旱的定义方面,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共识。通常认为,干旱可以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社会经济干旱以及生态干旱等类型。其中,气象干旱主要关注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等因素;农业干旱则更关注土壤水分不足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水文干旱涉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应减少;社会经济干旱则与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对经济活动的制jvzquC41yy}/gknqvtgeg7hqo1tfy|k14286/:6142863:6222673B6330nuo
5.农业干旱是指在作物生育期内,由于土壤水分不足而造成作物体内水分第一步:关键信息---社会经济干旱①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②需大于供。 第二步:题目详解 C选项:因为少雨导致工业区按时段征收水费,少雨属于自然系统,工业区属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因为需大于供,所以按时段征收水费,符合定义,当选。 A选项:河流流域出现大规模的科创裸露是因为一月未雨,并没有体现需大于供,不jvzquC41yy}/zrfqocohqwlmcq4dqv4Ctvodnn4ctvodnndfgvgjn|4kf171295555>10qyon
6.农作物的概念范文进行干旱研究,重点在于对干旱定义及干旱指标的确定,通过研究,影响干旱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因素就是气象因素及农业因素,因此,在对干旱进行监测的时候,也重点对气象干旱指标与农业业务化指标进行分析。 1、气象干旱指标分析 导致干旱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水分的缺失,造成缺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3;6
7.无标题中国东北地区极端气候研究进展及趋势1.2.1 干旱的定义与干旱指标 1.2.1.1干旱的定义与类型 干旱作为频发的一种极端气候事件(Heim et al.,2002;Dai et al.,2011 ),最初被定义为长期累积降水缺乏的结果。Mishra和Singh ( 2010 )提出,干旱是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降水量比多年平均明显偏少的现象。这两种定义仅从供水角度,均是以降水量与多年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47;;348ftvkimg8igvcomu86599=33=8
8.干燥度与干燥度指数的基本概念K>4为干旱地区,植被为干荒漠,发展农业需进行灌溉;土壤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类。 干燥度指数 干燥指数是反映某个地区的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标,通常定义为年蒸发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即: \(r=E0/P\) 式中: r——干燥指数; E0——年蒸发能力,常以E-601水面蒸发量代替,mm; jvzquC41yy}/q|lgq0io1ytuv1624>l
9.防汛科普什么是厄尔尼诺?定义 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Niño),又称圣婴现象,与另一现象南方涛动合称为ENSO。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jvzq<84ycr4zcwokpg}t0lto1jznn8sgyu5djrscpg}t1;53;1682=434;=44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