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省市近万亩农作物受灾,南方秋粮“喊渴”水稻降水稻谷

截至8月22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3天发布高温预警,其中12日至21日已经连续11天发布了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

伴随最强高温而来的还有旱情。长江水位出现“汛期反枯”现象,鄱阳湖、洞庭湖大幅“缩水”。据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消息,截至8月16日15时,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长江流域六省市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1764万亩。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正值秋粮作物生产关键时期,距收获季节仅不到两个月时间。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大头,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8月21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研究抗御南方高温干旱夺取秋粮丰收有关工作。会议指出,高温干旱已成为影响南方秋粮丰收的最大威胁。

高温少雨模式“超长待机”

今年夏天,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热”。

国家气候中心8月17日发布最新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正研级高工陈峪表示,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截至8月15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35℃以上覆盖1680站、37℃以上覆盖1426站,均为历史第二多,但40℃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高温极值站数262站,已超过2013年和2017年。

高温的同时降水也罕见的少。根据水利部数据,长江流域的降水量从6月中旬开始减少,6月下旬较同期偏少两成,7月偏少三成多,8月偏少六成多。目前,长江流域部分地区连续无雨日超过20天:流域大部高温日超过15天,中下游部分地区超过30天。

乐山大佛“真身”全部显露

高温叠加少雨,让长江水位出现罕见的“汛期反枯”现象。数据显示,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85-6.13米,创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

通过气象卫星可以看到,8月18日,江西鄱阳湖水体面积约为1113平方公里,较7月10日水体面积减少了约66%。位于湖南省境内的洞庭湖水体面积也较往年同期出现了大幅缩减,8月18日水体面积约为548平方公里,较7月1日水体面积减少约6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主任吕娟表示,此次旱情的原因,主要还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今年7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偏北,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长江全流域持续高温少雨、河湖来水明显偏少,水位显著偏低,这一点是比较少见的。

极端干旱撞上秋粮生长关键期

此次极端罕见旱情恰逢我国秋粮生长关键期,而目前距离秋粮收获已不足两个月。

秋粮是我国粮食生产大头,占比在四分之三左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68285万吨,其中秋粮产量50887.7万吨,占比为74.5%。因此,能否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关键还得看秋粮。

布瑞克农业大数据集团研究总监林国发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目前高温影响需要按照区域和品种区分。东北地区目前主要是水稻、玉米、大豆,该地区无旱情,除了部分地区降雨偏多积温偏少影响,对粮食生产无实际影响,充足降雨有利于东北今年粮食丰产。华北当前主要是夏玉米,华北玉米今年播种时候干旱,7月份遭遇持续高温,但本地区降雨情况良好,无干旱,玉米长势良好。

所以焦点主要在南方。据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消息,截至8月16日15时,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长江流域六省市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1764万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这六省市的粮食产量合计为1.68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4.6%。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重要产区,而水稻又是我国最大的口粮作物,占秋粮产量四成左右。资料显示,目前南方稻区约占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的94%,其中长江流域水稻面积已占中国的65.7%。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处长朱娟表示,当前,南方中稻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对温度、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没有灌溉条件的田块易受高温影响,导致花粉活性下降,影响结实率。

7月以来,江西瑞昌市进入35度及以上晴热高温天气,持续一个多月的晴热高温,让瑞昌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范镇陡岗村村民李学林今年种有20多亩水稻,眼下正值水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连续晴热高温天气导致水稻生长开始出现困难。更糟糕的是,因附近无水源,李学林的稻田面临严重减产或绝收风险,无奈只能从数公里外分级提水。

林国发表示,农业近期干旱高温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南岸至南岭以北,持续多地区频繁出现40摄氏度以上高温,加上降雨少,江河水位下降,一定程度影响本地区中晚稻的生长,目前处于中晚稻抽穗扬花期,高温干旱影响仍在持续,容易影响后期花穗形成。

农业农村部派出25个工作组

面对严峻的旱情形势,各地正在积极应对,抗旱保苗,全力以赴减轻灾害损失、夺取秋粮丰收。

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表示,为遏制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快速下降趋势,确保沿线灌区和城镇取水,水利部决定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自8月16日12时起实施,调度上中游水库群,加大出库流量为下游补水,计划补水14.8亿立方米。

8月21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研究抗御南方高温干旱夺取秋粮丰收有关工作。会议指出,高温干旱已成为影响南方秋粮丰收的最大威胁。

会议强调,要分区分类落细落实应对高温干旱的措施,推动有灌溉条件的区域统筹调配水源,指导农户根据高温旱情发展情况实施深水降温、小水勤灌、流水散热等以水调温措施;对于丘陵岗地、“望天田”等缺乏水源的区域,通过机械、机井等提水送水,尽可能扩大水源,发挥好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集中喷施叶面肥、抗旱保水剂等,千方百计减少因灾损失;对于受灾较重甚至绝产的地块,要适时补种改种晚秋作物。

此外,农业农村部还派出25个包省包片联系工作组和12个科技小分队赴秋粮重点省份和受高温干旱影响重点地区,指导关键措施落实。

农民种田 资料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次高温干旱天气,长江流域一些产区或会受到影响。但从整个中国看,受灾地区占比还是较小的,对于秋粮的整体丰收影响不会很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0公斤,也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的400公斤。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郑国光也表示,从全国的粮食生产来看,粮食主产区的华北、东北地区由于去年秋天雨水较为充沛,土壤底墒很好,加之前段时间这些地区雨水也还比较多,预计这些地区粮食有望丰产。今年,我国粮食保障不会因近期长江流域阶段性干旱而出现大的问题。

至于稻谷供应,林国发指出,我国稻谷库存充足,临储稻谷仍然在1亿吨以上,而且2021年我国稻谷进口量达495万吨,比前一年增长68%,市场总供应宽松,消费者不必担心粮价问题。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还需提升

不过此次极端异常干旱天气,还是暴露了我国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上的短板。

例如此次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灌区末端、丘陵岗地和“望天田”。为什么是这三种地块呢?首先,灌区末端,顾名思义,就是处于灌区的尾巴上,如果出现用水“打挤”现象,上游用水量大,下游有时候就会断流;丘陵岗地,地势有起伏,限制了灌溉条件;第三,“望天田”更加直白,说的是没有灌溉工程,只能靠天吃饭,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的耕地。李国祥表示,这与过去长江流域降水比较丰沛,农业灌溉主要依赖地表水,对机井不够重视有关。

当前,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频发重发态势。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正在经历高温热浪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类似的高温酷暑在以后的夏季会频繁出现。当前全球温室气体的影响效应非常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事件会成为一个新常态。

而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之一,这将给农业生产带来深远影响。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歉收和波动的重要原因。因为气象灾害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预知的,而且农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也没有足够的气象防护意识,导致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就容易造成农作物死亡,严重影响农民的实际经济效益。

李国祥指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重发频发,粮食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过程。数据显示,2000—2019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导致的受灾面积多年平均值为3596.03万公顷。其中,干旱引起的受灾面积最大,占受灾总面积的50.3%。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曾呼吁,加快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防范研究、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她指出,加快推动农业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农业保险全覆盖;提升传统农业保险精准投保、快速查勘定损和理赔水平,帮助农民灾后尽快恢复生产;大力推广天气指数保险,提高农民防范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和主动性。

参考资料:

作者:余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启动干旱防御IV级应急响应山西省气象台2024年6月13日10时10分发布干旱橙色预警,预计晋中东部、长治大部、晋城大部、临汾东部、运城北部未来一周无明显降水,部分旱地不能及时播种,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 6月11日农业农村部对山西省启动干旱防御IV级应急响应,6月13日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省农业农村厅依据《jvzquC41pg}t0|npc0io1;546/67/:91fgzbku2kpctm{s:8;;28=3f0jznn
1.100种农村老物件:有的已经消失了,70后满满的回忆!干旱时 农村灌溉农田用的工具之一,从低处往高处饮水,用来灌溉农田。 13、木犁 用来耕田的物件之一 14、耙 农村用犁耕完田,会耙平整土地,多用于水田。用来平整土地把犁完地大的土块碎破成小土块,右边的叫 “盖义”,一是用耒夲整过土地的地,用耙过后再用盖义,用牲畜拉着把地平整更平更细。 jvzquC41yy}/onnrkct/ew47dpyt3{}
2.高植被覆盖的农村岩质干旱景观的空中观察股票视频.视频包括有高植被覆盖大片土地的农村岩石干旱景观 视频 关于 栖所, 寄生虫, 土壤, 绿色, 通风, 坚固性, 岩石, 密集, 气候, 字段, 地中海, 本质, 侵蚀, 贫瘠, 农村, 环境, 繁茂, 山坡, 区域, 洗刷, 干燥, 生态, 远程, 长满的, 倾斜, 结算, 室外, 横向, 问题的, 地理, 自然 - 389290663jvzquC41ep4etnfouvong7hqo13wkmjq5:?3;9;85
3.多部门采取措施应对旱情农业专家建议: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保障农作高温少雨会对夏播产生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方面昨日(12日)表示,已组派专家组和农技人员指导落实造墒播种、播后浇“蒙头水”、坐水种、干播等雨等抗旱措施,确保夏播顺利开展。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秋作物如玉米和花生正处于关键播种期” “夏季田,早一宿,高一拳。”眼下正是夏播的关键时期,持续的高温干旱jvzquC41yy}/eww0ep5og€xegpzft8il146369;351z32;92839`7;;965=5;7xjvor
4.朝鲜各地农村遭遇特大干旱13多万公顷稻苗枯萎原标题:朝鲜各地农村遭遇特大干旱13多万公顷稻苗枯萎 中新网6月16日电据朝中社16日报道,朝鲜各地农村正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旱情十分严重。 报道称,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本月8日,朝鲜全国jvzquC41o0nvcwvkw0ipo8ftvkimg8>EcMxoLV
5.连续干旱,旱情显现!温州各地积极应对新闻中心连续干旱,旱情显现!温州各地积极应对 目前,我市已采取控制环境用水量、减少或停止供水水库发电、精准调度等多种方式应对旱情、开展用水保供、保障农业生产。 温州网讯 今年温州降水量偏少,前10个月全市累计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7.5%,个别县(市、区)出现中等以上气象干旱。这导致部分地区的农村供水、农业生产等方面jvzquC41pg}t0?;y|0ipo8x{uvkn1;5421721;5132;44?76;0yivvq
6.农村路边见到这野草别错过,它俗称“长生草”,做包子馅又鲜又香|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绿草在南方比较常见,一般在山比较多的地方!比如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常绿草对生长的地方也有很多要求,比如生长在海拔200多米的地方,这个地方夏天得特别凉。如果生长在陕西的山区,就不能。陕西也被认为是北方,夏天可以达到40度,干旱会杀死长草!但是在四川贵州的夏天,是20多度,30多度,非常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P5WNPOU49:667:HK7mvon
7.大旱后暴雨,河南农户浇水抢回来的庄稼又淹了暴雨新浪财经暴雨过后的农村道路与农田现状 干旱和暴雨的考验接踵而至,在气象上叫做“旱涝急转”。有研究分析:旱涝急转是一种复合型事件,指同一地理区域发生干旱后,短期内出现强降水并形成洪涝的降水异常现象。主要发生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流域为主的夏季。 ​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博士生、气象科普博主梁涵洲长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5/9
8.黔南州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全力抗旱减灾黔南州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 全力抗旱减灾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记者 毛帝清) 7月上旬以来,黔南州持续晴热少雨天气,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截止到8月底,黔南州预计主要在25~26日有一次降雨,全州各地雨量普遍中雨,其余时段仍然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 8月22日,记者从黔南州农业农村局获悉,后期农业气象干旱可能会进一步jvzquC41ukzf0pti0et08>5225522?84:2743<:45:?1
9.村级抗旱应急供水保障方案(通用8篇)3、五星自来水厂成立抗旱救灾工作组,工作组服从乡指挥所统一调配。严格值班巡逻制度,确保水源安全,确保水质安全达标。做好干旱时期对群众的.宣传工作。 二、抗旱具体措施 1、了解全乡当前旱情。按照乡村干部包片分工,自来水厂职工配合,到村到组到户全面摸清农村居民饮水困难情况,掌握实情,精准到户,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98/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