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让年江苏省考生哭泣的高考作文题:“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由2004年江苏天津的高考作文命题所想到的

(下篇:江苏作文题)

魏建宽

(此文曾发表于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新语文学习》2005年第1期创刊号)

江苏作文话题

——一个纯美的话题

江苏省2004年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 ,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

如果说2004年天津的作文题解决了看世界有几种眼光、有几种态度的问题的话,那么江苏省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则是直接切入到了具体的审美对象与审美属性。其中的审美对象直接指向的是“山”与“水 ”,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话题的重心另有所指。一是落在审美属性上,话题材料中涉及的审美属性包含着“灵动”“沉稳”“聪慧”“敦厚”;二是落在材料中的最后一段文字:“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因此,这个话题表层上直指的是“山水”,实际上话题作文写作的立意范围是由“灵动、沉稳、聪慧、敦厚 ”这些审美属性以及“灵动”与“沉稳”之间关系来界定的。这是一个“审美”的话题,由于涉及到对“灵动”与“沉稳”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它便又成了一道“求真”的话题。必须注意的是写作这个话题时,学生还不能简单地在“灵动、沉稳”这几个词语本身上绕圈圈,而应该有所对接,或与生活对接,或与文化对接,显然这样的话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实事求是地说,这是建国五十年来高考作文题中最难的一道。可无论如何,这是一道具有前瞻性的命题,其命题旨趣在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审美与思辨的眼光看世界,从这一点来说,称它是“美的突围”是恰当的。

我在读到江苏的作文话题时,第一时间便将它与自己的阅读视野对接,联想到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台湾女散文家简媜的《一竿冷》。也真是巧合,这篇散文仿佛就是为这一话题而作,不妨完整录下,或许对我们语文教师解读江苏的作文话题有一个参照。

一竿冷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常想,山比水更深奥吗?抑或水比山更辽阔?是哪一个参访河山的古人,在踏破芒鞋之后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成了古往今来登临山水者的箴言。

山之仁,在于容纳参天古木,亦褓抱了任何一株愿意伫足的小草; 既允许夜半狼嚎,空穴虎啸,又愿意开放枝叶,招待流浪的蝉嘶、迷路的啼鸟。山愿意合抱,让雨水注成湖泊,也愿意裂身,让瀑布发声。山裸露在天空之下,任凭雷劈雨打;也忍住干旱季节不知从何而来的火燎。山仍然沉默,像一位仁者在希望与幻灭共生的人世上闭目养神。水的流动多么像智慧之路。水从来不眷恋过往! 流动是它唯一的宿命。水或回旋于礁石间,思索如何绕身而过,轻轻地扬弃了河道上的顽石,既不争辩,也毋庸和解,只派一匹青苔教导它们水的涵意。至于飘落在水面的柳絮花片,水愿意负载它们,做它们的足,却在流程里教会它们,凡是离乡背井追寻更宽阔天地者必须永远是个孤独者。水不曾允许它们在河面上发芽,遂在中途,慷慨地收留它们腐朽的体肤。就连天光云影,也无法沉淀为水的四肢。智者不宜耽溺,不宜收藏过多的身外之物。水草不断招摇、鱼群愿意繁殖以丰富水的仓廪,但水哉水哉,流动是唯一的命运,纯粹的命运。水比山深谙随势应变的道理,烈雨只会丰沛它的力量,至于火,从来没有一场火在水面上进行。水只是它自己,千江与万川同一道宿命,朝着真理的海洋奔赴,为了呼应更辽阔的海洋的召唤;为了寻求更深沉的智慧。两岸桃李!是挥泪的宫女;那河腹的游鱼只是一群企图牵住水袖的童子,水回答它们,这一别就是永远了。山与水的对话!回响在天地之间。当山以洪钟形的绿意招呼!水回应以短笛。像两位久未谋面却又不曾相忘的故友,一路循声对答。

“为何你总是赶路 ;难道万顷田地不值得你献身?一塘鱼肥不值得你孕育?你口口声声要与海洋会合,如果千江万川不汇聚为海,这世上的生灵岂不拥有更宽广的土地! 锄出他们的家园,种植他们的米粟?”山问。

“我岂能成全短暂的荣华?如果千江万川耽溺于小小的宅舍,在草树鱼粮之中慢慢耗尽血脉,谁来成全沧海?谁显示给生灵,这繁花茂林的土地上有一座无法征服的海洋! 像手中的繁华之钥无法开启永生的琉璃门。我多希望微笑永远停留在子民脸上,但我更愿意海洋启示他们关于不可捉摸、无法猜测的生之奥秘。幻灭是唯一能洗尽他们脸上的油脂,教他们做一个谦卑的人,做一个缄默的人!”水答。

“那么,我是你的反面了。生之短暂是你我都知道的,我担忧狂啸的浪头席卷一切,把短暂生辰里仅有的欢乐吞没。是故,我愿意永远固守在此,至少这世上有一座高山是狂涛追赶不到的,他们可以携带妻儿到我的怀抱里躲避;我预先准备柴薪与蔬果,让他们取火升烟。所有受苦的人看到烟,可以前来分食。如果,你执意以死亡惊吓他们,我亦执意张起绿阴,让他们在此成家,繁衍,以生命连接生命,以人造人,永远抵御你的偷袭”

“你岂能抵挡无垠之海?如果再有一群愚公!愿意子子孙孙荷锄移山,拿你来填平海洋。就算你镇住了海,而你原来的位置也变成了海。这世上,有多少繁荣的山,便有多少幻灭之海;有多少生的贪爱,便有多少死之恐惧。你我岂是为敌的,我们一动一静,一实一虚,无非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认识我们的人,他站在你的巅峰吟诵水的歌谣,他坐在我的河畔,默读山的倒影。他能自你的多情中谛听我,从我的无情里注释你啊!”

山仍然盘坐,为了褓抱,水仍然奔赴,为了幻灭:仁者以身为泥,种植希望;智者只是冷冷地观照。当死亡袭击生灵。肉身还给山,而眸底的人泪属于水。

山水的对话在冰封的寒冬里沉默了。却有一名蓑衣戴笠老人,走入山林,劈枝削叶!抖落一树雪花。他削成钓竿,以竿为杖,踏着银白的雪径来到江畔。江面浮着薄冰,仿佛一江冻结的语言。

钓叟朝无垠的江面,抛出不丝之竿,在冥冥的冰雪地 ,在生与死都无话可说的时刻,他只为了问安,用山的管弦问候水的歌喉。

台湾女散文家简媜用诗一般灵动的文字,不但为我们阐释了水的聪慧与灵动、山的沉稳与敦厚,而且于篇尾推出柳宗元,让他作为“水 的灵动与山的敦厚”的和谐的象征意象出现,令人叫绝。

且放下简媜的《一竿冷》,再就话题本身所包含的几重美学理论上的依据作几点分析。

自然山水为何能给人以聪慧与敦厚的美感呢?

第一,这是一个“自然的人化”的过程。为什么说水的性格就是灵动的?说山的性情就是沉稳的?水的灵动又何以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又何以给人以敦厚?这是一个“自然的人化”的过程。“自然的人化”在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看来,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展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对抗;汉赋中对皇家园林的铺叙描绘寄托的是对幸福长生的追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自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图景或背景。等到大自然的山水花鸟以其自身作为人们赏心悦目、寄兴移情的对象时,大自然自身的色彩、形体、容貌、姿态就成了人们抒发情感和充分感知的对象,它们就成了表现于诗词书画中的各种情景和境界。

第二,“自然的人化”的过程是一个“比德” 的过程。对此,李泽厚先生也有精彩的论述,这集中于他的《华厦美学》一书中——

山水花卉鸟兽草木真正作为情感表现和自由想象的对象,又还经历了一个过程。不但山水诗、画作为独立的美学客体(审美对象)兴起较晚,而且真正作为诗的自由“比兴”,也是如此。从巫术、神话、宗教脱身之后,以自然景物来作为情感抒发的发端和寄托,在以社会论政治哲学为主题的先秦,先是过渡到所谓“比德”的阶段。像孔子关于山水的比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以及所谓“绘事后素”和孟子讲的“以意逆志”,便都属于这种方式。它表现在自然景物方面,是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反应,也从属在对社会人事的理知认识下,这仍然是礼乐的传统和儒家仁学的延续。

用山水比仁智,孔子之前就有;晚于孔子的更多。所有这些比拟的特征,在于使伦理、道德的规范或范畴通过理知的类比思考,而予以情感化和感受化。在这种比拟中,尽量使得自然现象与伦理特性通过理知的确定认识,来创造出它们在情感上的相互对应的关系。例如,山与人的稳定、可靠、巨大功绩、坚实品格,水与人的活泼、快乐、无穷智慧、流动感情,便是通过这种理知的明确认识,来建构或唤起情感上的同形相似的。也即是说,情感的建立和塑造,是通由理知作为中介而实现的。先秦时期的这种“比德”方式被长久承继下来,这一具体途径的情理结构也成了一种传统。例如,一直到清初的石涛的美学中,也仍然将自然的山与“礼”“和”“谨”等伦理道德范畴相类比(参阅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一直到今天,以所谓梅兰竹菊“四君子”来比拟崇高人格、庄严情操(梗直、耐寒、不凋)不仍然是中国知识分子和文艺家们(如画家)所经常运用的文艺形式的情感符号吗?又如汉代《说文》曾说“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而以“玉”来命名的女性,不至今仍到处可见么?玉在古代是一种礼器,在中古也是作为圭臬,腰带的   或神圣或吉祥的佩物。都是以自然性的质地、触感和颜色来作为温厚贞洁等道德性的类比,使自然感受与伦理感情相交融。京剧不是连脸谱的色彩也予以道德含意么?黑、白、红、蓝 、黄、绿分别代表“刚、奸、忠、凶、勇、残”。所有这些,都是以不同方式将自然性的形象特征,通过概念性的理知认识来激起伦理感情,以成为审美的感受或表现对象。( 以上两段文字出自李泽厚先生的《华夏美学》)

第三,要成为审美的胜利者,必须实现对功利与逻辑的超越。仍以李泽厚先生的论述为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在这个著名的论辩中,惠子是逻辑的胜利者,庄子却是美学的胜利者。 当庄子遵循逻辑论辩时,(“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他被惠子打败了。但庄子立即回到根本的原始直观上:你是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故意问我的,我的这种知道是直接得之于濠上的直观;它并不是逻辑的,更不是逻辑议论、理知思辨的对象。本来,从逻辑上甚至从科学上,今天恐怕也很难证明何谓“鱼之乐”。“鱼之乐”这三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恐怕也并不很清楚。鱼的从容出游的运动形态由于与人的情感运动态度有同构照应关系,使人产生了“移情”现象,才觉得“鱼之乐”。其实,这并非“鱼之乐”而是“人之乐”;“人之乐”通过“鱼之乐”而呈现,“人之乐”即存在于“鱼之乐”之中。所以它并不是个认识论的逻辑问题,而是人的情感对象化和对象的情感化、泛心理化的问题。庄子把这个非逻辑方面突出来了。而且,突出的又并不止是这种心理情感的同构对应,庄子还总是把这种对应泯灭,使鱼与人、物与己、醒与梦、蝴蝶与庄周……完全失去界限。(李泽厚《华夏美学》)

按李泽厚先生的观点来分析,庄子之所以认为鱼快乐,是他觉得濠水之中的鱼悠闲的游来游去,是一种自由无碍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生存状态又正好与庄子所追求的与世无争、道遥于人世的生存理想暗合,即李先生所称的“同构对应关系”。

当庄子的目光与碧波中的鱼儿对接时,他是绝对不能追问鱼儿知道不知道快乐、鱼儿有没有人一样的感受快乐的机能,如果是这样,那这个感知的过程就成了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求真的过程”,成了动物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不是“审美的过程”。当然,庄子立于濠梁之上时,更不能想着怎样才能让濠河水中的鱼变为他餐桌上的美味,如果是这样,庄子是完全成了一位职业渔夫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说要成为生活中的“审美胜利者”,必须实现对功利与逻辑层面的超越。

有了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我们再来讨论学生要具备怎样的前提才能写好今年的江苏话题作文,也就有了答案了。

一、学生必须要有一颗如诗人般的善感的心。

我们的学生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杜牧的《山行》,但有几个学生会去对悠悠白云凝想片刻?我们的学生能脱口说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但有几个学生会像孔子那样临流感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用说学生,我们大多数成年人也沉沦在了庸常的生活中,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人沉沦在日常生活中,奔走忙碌于衣食住行、名位利禄,早已把这一切丢失遗忘,已经失去那敏锐的感受能力,很难得去发现和领略这无目的性的永恒本体了。”

一个从小学至高三埋头于试题十二年的学生,他已无暇去领略或无心去领略山水虫鱼等大自然的美景了。我们还怎能指望他面对“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样的话题,进入庄子立于濠梁之上的妙悟境界——鱼与人同一,物与我相忘的境界,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妙悟境界。

二、学生必须具有解读“灵动、沉稳、聪慧、敦厚”这类文化符号的能力。

李白为什么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因为在李白眼中,山已经成了“永恒”“坚守”的代名词,对应的是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自我诘问,对应的是他对自身峻洁人格的坚守。

陶渊明何以爱菊?因为在他的眼中,傲霜残枝的菊花成了隐逸孤臣的劲节的象征符号。林和靖为何爱梅?因为在林和靖的心中,梅的暗香疏影之间,恰恰能见出一位隐者的高标。

中国的古典文化具有太多的这样的文化符号,水的灵动与聪慧,山的沉稳与敦厚就在其中。

要使我们的学生在考场上迅速解读出这些文化符号,平时就必须让我们的学生多深入到这些文化符号的背后,多体悟这些文化符号所象征的文化意蕴。

三、让“人生艺术化”“诗意地生活”“审美地活着”不再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

日常生活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充满诗意,但一个生活质量高的人是必须有一颗诗心的!苏东坡说:“宁可居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就是一份表白,表白的就是期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拥有一份诗趣、诗情。

一位经常爱读梁衡、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学生,一位经常爱读梭罗的《瓦尔登湖》的学生,一位真心喜爱唐诗、宋词、《红楼梦》、《西厢记》的学生,写江苏2004年的话题作文应该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的!

THE END
0.(精选)关于干旱的作文5篇关于干旱的作文1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过图片之后,我才知道:中国许多人正在饱受旱灾的折磨,水,对他们来说是那么宝贵,而我们,却在浪费…… 我从来都不曾知道,水是那么的宝贵,干旱是那么的可怕。他们脸上的神情足以让我沉思很久很久,我努力地在我脑海中寻找一个词语形容……终于,“期盼”这个词语被我“领”了jvzq<84yyy4vpsx0eqs0|~tygpjbs~fp1i{bp‚z|wq}fp8<9:3<757mvon
1.干旱的家乡新作品伴随着干旱而来的是高温,酷热是固原人所不熟悉的,往年当宁北灌溉平原上的人们在三十几度的高温天中炙烤时,我们以“避暑圣地”为傲,在二十多度的气温里,姑娘媳妇发现自己的短袖、裙子还没穿几次,夏天就在甜胚子和西瓜的香甜中过去了。今年固原人才体会到了热的睡不着和睡醒一身汗是什么滋味。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3863445d69923:344;=:5:;/j}rn
2.下一篇:月季花的作文观察日记大全范文所以,我们引导学生写作,就要找准学生生活的切入点,学生的作文就会出现以下精彩的画面:一棵草芽被石头压在下面、鸟儿在树上欢蹦乱跳、小溪里的鱼儿自由徜徉影片还将女童渴求读书和西海固的干旱少雨与贫穷落后等刻板认识镶嵌进事件序列之中,这样的叙事逻辑既能较好地以影像的方式将《马燕日记》形诸视听形象,又能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254ivvq
3.保护河流的作文(精选70篇)随便经过一条河涌,都会看到原来清澈见底的河水,如今像一条被污染的白布一样,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保护河流的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保护河流的作文 篇1 我家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鱼儿在里面玩耍,荷叶在里面跳舞,一片欢声笑语,可是,这一切的美好景象都随着一家工厂的到来破灭了…… jvzquC41yy}/f~fpogoxgw3eqo5{wx|gp1<27A50jvsm
4.关于地理八年级作文10篇(全文)关于地理八年级作文 第1篇 丹霞地貌溶洞、溶洞、断层……高深的地理类型,在小学的我眼中,就是初中地理的代名词,就有一种莫名的恐慌感。但随着我慢慢的进入地理课堂,竟发现它是如此奇妙。 上学期的我地理成绩在班里并不拔尖,甚至有时还会被经纬度搞得昏头转向,气候类型成为了我的一个知识盲点。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4{zzhfx>0jvsm
5.雅思基础阶段duringthesameperiod同义替换写作分为两个部分:大作文与小作文 ② 大作文 建议举例子举两个以上 考试时长: 40 分钟; 词汇量:> 250个 文章类型:讨论 评分标准:内容一致性,词汇表,语法 大作文,观点讨论题:当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不要出现 I agree / in my opinion 这种体现自己观点的词语;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779::1;8ftvkimg8igvcomu86646:55=9
6.描写松树的作文(通用42篇)松树是多么顽强不屈呀,它在雨雪中常年翠绿,在干旱中还是常青。 描写松树的作文 篇13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每当我读到杜甫这首著名的《望岳》就不禁想起我与父亲去爬泰山的往事和那曾经给我力量使我不怕挫折奋力向前的泰山松树。 jvzquC41okv/t~nygp4dqv4|wq}fp8xjwo{049<::;7/j}rn
7.春雨作文(通用52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雨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雨作文 篇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于形容这场及时的春雨,jvzquC41yy}/{~|gpoo/exr1|y544@:3;0nuou
8.松柏作文(通用41篇)松柏作文(通用41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松柏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jvzquC41o0vynsok0ipo8wqyko1}zklkgo1;5:8:960qyon
9.巴基斯坦女人裸体大屁股大乳房图片,引发社会争议,网络热议不断近期,市场对25/26榨季广西糖产量关注度高,广西5月前干旱及10月后的超强台风使得市场对本季的产量预估分歧较大。 糖:分累积情况进行、跟踪对广西糖产量进“行第一次”预估 调研总结: 25/26榨季全广西糖产量预估区间为690-710万吨,较上年增43-63万吨,增产幅度7%-10%。种植面积已趋于饱和明年预计面积增长jvzq<84o0|yj€3ep1kbt8:795<`;>83594ivv
10.水是生命之源作文(通用43篇)水是生命之源作文 篇6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我们全校向旱区捐水——一万多瓶甘露!每人捐出一瓶水,也为旱区同龄孩子献出一份爱。小小的几百毫升水,却是旱区孩子的最大心愿。从新闻图片中,我们惊讶的看到,干涸的河床,龟裂的土地,排着长队领取一小碗浑黄的泥巴水的孩子……多么令人痛心!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22:4482?:5<3jvor
11.生命之源——水作文(5篇)关于生命的作文生命之源——水作文(4) 生命,生命,人的生命是那么脆弱。 我们的生命之源——水,你知道吗?在这几天,农村里到处都是破裂的痕迹。一条接一条,连美丽奔放的花儿也死在那“凶手”干旱之中,死亡一步步向我们逼近。没有水,就没有小树苗,没有水,就没有蔬菜,没有水,就没有粮食,也就等于没有了生命! 死亡已经在jvzquC41yy}/fr~khctxgw3eqo5{wx|gp1yigwlokpmegƒzqygt03>6342765:7883;7::<:484ivv
12.关于植物的作文(精选55篇)植物的作文 9 大自然中奇妙的植物有很多,在我们身边就随处可见。 你们知道有哪一种植物不会缺水而死?那就是仙人掌。仙人掌是一种常见植物,它的神奇在于叶子。你们肯定会觉得仙人掌没有叶子,但事实上是有的。因为它的叶子就是它身上的刺。在干旱的沙漠里,很少会下雨,如果把水分用在叶子上,那它就会渴死,所以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wx|gp172:;>40jznn
13.保护环境作文450字(30篇)保护环境作文怎么写?下面我们九月范文网高中作文素材频道给大家精编的30篇关于保护环境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保护环境作文450字篇1大自然是一切生灵的母亲,馈赠给我们无数的财富,她却因为人类破坏环境而失去了原来的温柔。如果我们善待她,就等于善待自己。jvzquC41yy}/eqnpgukk{7hqo1€x1:87;4:/j}rn
14.夏天高中作文(精选90篇)夏天高中作文 25 青岛的夏天,外地人看来很美,因为它是一个海滨城市,有海在为她添彩,为它衬托,所以它才显得越发美丽。可是我并不这么觉得,或许有许多原因吧 靠海的青岛,夏天时十分潮湿。每当我们从海边木栈道或者工作场所回到家中时,总会感觉身上黏糊糊的,十分不舒服,那便是海风在作怪。潮湿在干旱的地方算是老天jvzquC41o0xvk€jp0eun1ƒzqygt0zrfvkct049>9::
15.关与洪水的作文(通用40篇)关与洪水的作文 篇9 近年来,地球上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尤其是今年春天,南方洪水泛滥,北方干旱成灾。洪水奔腾着,吞没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淹没一片又一片的田野。每当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画面时,我总在想,要是把洪水引入到干旱地区,那不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吗?于是,一种想法在我的头脑中出现了,我要发明一种神奇jvzquC41yy}/v;;40eun1}4369?427mvon
16.2021年9月11雅思大作文范文:大量使用自然资源带来的危害short-term actions 短期的行动 long-term planning 长期的计划 depletion n. 消耗,用尽 forest cover 森林覆盖 erosion n. 腐蚀 flooding n. 洪水 drought n. 干旱 extreme weather 极端天气 a critical point 一个关键的时期 resource extraction 资源开发、使用jvzquC41o0qpqujctp4dqv4kgnzt1;5432?388=758;10qyon
17.四年级环保作文范文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3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总量仅有28000亿立方米,人口占全世界的20%,但水资源只占全球的6%,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绍兴是中国水资源最丰厚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的污染竟使得中国防大学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4:4ivvq
18.直面人生的挫折作文800字12篇(全文)2、观看一组图片: 投影:这都是生活的缩影,让我们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学会笑对痛苦,永不言败。 3、览古阅今,搜索记忆,哪些人物在有限的生命中直面挫折,笑对人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中智慧,找出2-3个实例) 4、总结作文素材的来源:作文素材我们可以到教材中找,课本是个宝藏,我们完全可以就地取材,为我所用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tnwe;}t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