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干涸的河湖正在“复活”,大西北或在经历大变局亚热带气候西北地区降雨降雨量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温、降雨及生态正经历一千年多年来最大变化,专家表示该区域不久的将来或重现西周盛唐时的自然景观,届时人口聚居区可能再次北迁!

另一个是盛唐时期。中国气候专家介绍,从东汉到南北朝大约600多年时间北方实际是处于“寒冷期”,根据《齐民要术》记载推测,北方物候节点比现在起码晚10-15天。气温骤降的结果是农作物长势颓废、产量大幅降低,北方游牧民族为填饱肚子“被迫”南下抢夺粮食,导致整个北方一片混乱,最终酿成“五胡乱华”。

然而自宋朝直至现在的80年代,北方再度陷入寒冷期。西域、河套、东北等地的农作物被淘汰了一大批,留下的竟是兼具耐低温、耐干旱的品种。因为降雨量减少,河流、湖泊得不到水源补充直接干旱,甚至出现沙漠化。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的一些城池、建筑,因人纷纷逃离而最终荒废,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除了降雨量外,湖泊增多和绿植面积扩大是最显著的变化。哈拉诺尔曾是敦煌历史上最大的淡水湖,清朝后河道逐渐枯竭,从一个活水湖沦落成了一个闭口湖,上世纪60年代后彻底枯竭见底,大面积的河床裸露在外被阳光炙烤,残留的盐碱荒滩告诉大家这曾经是一个湖泊!

2016年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哈拉诺尔竟泛起了水花,水位不断上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2017年哈拉诺尔湖面已达到24平方公里,湖水清澈不断向远处平铺而去!2019年后哈拉诺尔湖水像开挂了一般,开始向西部的尾闾湖哈拉齐一路狂奔。要知道该区域已经干涸了300年,两地蜿蜒相距140公里!后来库姆塔格沙丘间多了一个个小湖泊,营造出了新的生态!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的毛乌素沙地,曾被荒漠覆盖无半点生机。经过60多年的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等治理作业,毛乌素沙漠彻底地从我国地图消失,换来的是成片的绿洲。

除了我国治理人员的长达几十年的埋头苦干外,当地气候变化加速了治理进程。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中心的专家表示,从2000年开始毛乌素沙地年降水量持续增加,少则5毫米,多则12毫米,关键是降雨量逐渐增长态势突出!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西北地区的巨变呢?专家表示,这是全球环境变化下的一个小缩影,更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1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这是自2014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评估报告,报告对最近几年发生的火灾、暴雨、洪水、干旱、热浪等14000多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估,指出因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引发全球变暖的主因,再不加限制预计到2050年全球温度最高要提升2℃。

事实上,部分区域气温已经提升不少!如前文提到的西北地区平均每10年提升0.3度的速度升温,并且最近几个10年已飙升到每10年0.36度,这似乎与全球气温变暖的大环境暗暗相合。

再从大的视角范围来看,比如2021年美国、加拿大先后创下50多℃的高温纪录,欧洲德国发生了特大暴雨;我国郑州也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降雨,这些高温、暴雨所发生的位置整体偏北,有专家提出在全球变暖大环境下雨带北移正在发生,这或许是西北地区蜕变的重要因素。

诚然,雨带北迁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我国对西北地区的持续治理也起到关键性作用。比如从1978年11月延续至今直至2050年三北防护林,在多年持续投入下该地森林覆盖面积从978年的5. %增加到14.9%,增长了近3倍!

2019年2月《Nature Sustainability》一篇文章提到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25%来自我国,5%来自印度。更令人振奋的是,我国新增的绿化区域近一半是荒山植树、退耕还林,而印度超过80%是占用的农地,以减少粮食生产为代价!

为丰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及生态,国家一方面从源头治理长江和黄河,近几十年黄河含水沙量减少而清澈度逐年提高,将有限的水土最大程度留在西北!同时,我国一边修复党河、疏勒河原有河道,一边通过“人工河”将两河的水资源引入玉门关、河仓城,接着一路向西奔去充当源源不断的水源。

如开篇所讲,西北地区是古代的塞上江南,它的形成与衰败是因环境变化所致,那么这次正在经历的环境变化或真能重现当年的绿洲、植被,甚至重现当年的盛唐景观。当然,不要一味押注雨带北迁等环境变化,因为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众多,对西北地区的环境保护应持续进行下去,直到达到它的最佳状态。

THE END
0.2022年度图片·高温②|消失的湖泊|水库|河流|河床|湖区|鄱阳湖|大盐当地时间2022年12月22日,智利,拉古纳德阿库利奥湖干涸,该湖是智利最大的天然泻湖之一,现在没了踪影,湖泊已完全干涸。 Matias Basualdo 图 2022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 今年夏天,全球多地都观测到了破纪录的热浪,多条河流水位下降,显露出历史古迹。我国鄱阳湖遭遇罕见干旱,创下历史新低水位,近七成碟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RM7RRBU273:S;Y90jvsm
1.盘点各国因干旱河流湖泊水位下降而暴露的秘密,最后一个我笑了1、纳粹德国舰队因河流干旱“重见天日”:数十艘露出水面 载大量弹药 纳粹德国军舰露出多瑙河水面 纳粹德国军舰露出多瑙河水面 纳粹德国军舰露出多瑙河水面 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多瑙河位于塞尔维亚境内的河段水位走低,数十艘纳粹德国的军舰露出水面。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百艘纳粹德国的军舰被苏联军队击退后,在jvzquC41o0ypj~3eqo5b1A<844>3;=d343<3;=931AvwkmB222727h8yac
2.抗旱直击:“最可怕的不是水在变少,而是留不住水”时政孙铁铺镇郭小洼村农民汤桂强今年种植水稻近50亩,受干旱影响,上一茬小麦收成不到10亩。“从2009年开始就干旱,这几年连年亏损,今年估计会亏损将近3万元。”汤桂强说。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2013年7月下旬,光山县降水量不足40毫米,不及该地区历史平均降水量一半。持续干旱天气致使当地河流水量剧减,水库、水塘出现干涸jvzq<84rqnouklx0rguqnn3eqo4dp8s1427419=371i82@83/4869;8960nuou
3.莱茵河告急!是什么造就欧洲严重干旱?!是什么造就欧洲严重干旱?! 莱茵河,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荷兰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 在莱茵河中游的考布镇,有一个古老的水位测量站,任何进入莱茵河上游的船长都会参考这里记录的水位。8月14日,其水位刻度值jvzquC41o0mny7hp1463465:13>0exsvgpz`3<552;<95=3jvo
4.主汛期来水偏少,四川如何统筹防汛抗旱与蓄水保供?8月降雨或继续偏少,需防范干旱和中小河流洪水 尽管8月以来四川省多地迎来降雨天气,但气象和水文部门综合分析预测,本月四川省降雨量比常年平均仍偏少,主要江河来水偏枯。 据预测,全省平均降水量在160—170毫米之间,较常年同期(178毫米)偏少。另外,省内主要江河来水量与多年同期偏少一至三成,其中雅砻江、大渡河、jvzquC41ukiiwjs0ueum0lto0et0ip}y146359=17:?62=;90jznn
5.地理专题|湖泊水形成:风蚀洼地积水而成,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特点:1.湖水较浅;2.面积、大小、形状不一;3.矿化度较高。 代表:月牙泉、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 △甘肃敦煌月牙泉 (2)河成湖:牛轭湖 形成:由于河流改道、裁弯取直、淤积等,使原河道变成湖盆。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2;:?9;?=3a36::B=;8:7/j}rn
6.千余公里河流断流,降水异常偏少!今年长江流域为何极端干旱?据湖南省防旱抗旱工作专班公布,受持续干旱影响,湖南特旱县市区已达到91个(截至9月25日)。全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和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断流,分别有74条和42条,累积断流河长约1088公里。 长江流域为何罕见干旱? 6至8月通常是我国主汛期,各地理应进入雨季,而今年长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少。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向中新社jvzq<84pgyy/{xzvj0io1ps142832B4v42832B79a3:14@<890nuo
7.赣江上游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大片河床裸露图为航拍章江、贡江汇合处以及两河交汇形成的赣江,持续的干旱少雨导致河流水位下,大片河床裸露。 刘力鑫 摄 图为航拍章江、贡江汇合处以及两河交汇形成的赣江,大片河床裸露,渔船停靠在江面。 刘力鑫 摄 图为航拍赣江支流之一贡江,持续的干旱少雨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大片河床沙滩裸露。 刘力鑫 摄 jvzq<84o0etiwkjk0eun1ltpvgtu1;543/651;71eqtugwya35=64=<80jznn
8.主要江河来水偏少,我省提前谋划精准调度20座水电水库补上蓄水新挑战 8月降雨或继续偏少,需防范干旱和中小河流洪水 尽管8月以来我省多地迎来降雨天气,但气象和水文部门综合分析预测,本月我省降雨量比常年平均仍偏少,主要江河来水偏枯。 据预测,全省平均降水量在160—170毫米之间,较常年同期(178毫米)偏少。另外,省内主要江河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少一成到三成,其中雅砻江、大jvzquC41jwgodjt0pg}tul3qti5t{|ygo1814<5:2;512<95:6860qyon
9.【全球要闻汇编】是何原因?泰国总理被突然停职;全市场注册制要来了?吴晓14、美国河流干旱露出1亿年前恐龙脚印场面壮观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8月24日报道,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美国得克萨斯州恐龙谷州立公园内的一条河流干涸,大量恐龙足迹化石重见天日,其中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1.13亿年前。 国内要闻 一、国内热点 1、国常会: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债券再发放100亿元农资补贴 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32A7646>:6>;936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