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冷知识——中国的河流

欣赏河流,首先要对河流有全面的、系统的一个流域概念,而不只是欣赏目之所及的那一段。如果将河流比作生命体,按照地理学视角,一条河从诞生到汇入大海,它的一生可以被划分为五个部分:源区、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

如果以长江为例去从头到尾认识一条河流,长江的源头,到底是姜根迪如冰川还是当曲,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当曲在长度和水量上更具优势,按道理应是源头,但要纠正源头的认定却面临着诸多困难,这不仅涉及地理科学的问题,还与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一代代的探险家和国家机构一次又一次地出发,去寻找河源,并为此争论不休。

2019年,为了制作《长江专辑》,主编单之蔷与刘少创、杨勇一同考察了长江源头当曲。在源头附近,无数泉眼湖塘汇集成了长江最初的源流(摄影/王宁)。长江从渗出高原草甸的点点水泊开始,聚水成溪,汇溪成河,一路向东奔流入海。 中国国家地理 2024年03期

其实河流是没有什么源头的,源头是人自己构造出来的概念,这概念显然是现实的影子,不是现实。但寻找河源的人们坚持要找到这样的点,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沿着一条线形的河流上溯、再上溯,理应存在一个出发的“点”吧?

当曲是长江源头地区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即使枯水期也能进行漂流活动,当曲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源头且曲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东段北支海拔5054米的无名台地,是长江源头地区最长的支流。以囊极巴陇(当曲与沱沱河交汇处)为起算点,当曲全长360.34公里,流域面积为3.22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势高亢,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34℃。摄影/铁丐 中国国家地理 2024年03期

为此一代代的探险家和国家机构一次又一次的出发了,去寻找河源,并为此争论不休,地图上可以用GPS把他们找到的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经度、纬度标注,然而这样的点却无法标注在大地上。河流源头的定义,不仅仅是一个长度的问题,还包含着文化和认知,藏族人认为一年四季有水、“咕咕往外冒”的泉水才能认定是源头,由于自然的复杂和多变,我们理解河流的起源时,最好放弃一定要追溯到“最远的源头”这样的想法。

“星宿海”,过去人们总把姜古迪如冰川当作是长江源头,随着测绘、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河流认识的深入,有人开始意识到对长江源头的认识也得刷新——长江当曲源出现到我们面前。利用遥感技术,我们找到了当曲源的位置,利用无人机,我们得以窥见当曲源的全貌:星罗棋布的水泊之间,无数条溪流穿过,从最高的那处泉眼开始孕育出了长江的雏形,它将串联起这片“星宿海”,塑造出长江源头。摄影:王宁等 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10期

所以,寻找河流的源头,如果不是找点而是划区,是否更好?把源区划出来,在源区内寻找有标志性的,有美感的,有历史传统、宗教和人文意义的地方,定为源头。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做的:清代为了绘制地图,康熙皇帝多次派人到青藏高原考察长江源,面对江源地区如网似枝的河溪,考察人员对长江源头下了这样的论断:“江源如帚,分散甚阔。”于是,他们将源区的几大支流:布曲、尕尔曲、当曲、楚玛尔河都当作了长江的源头。世界是什么,取决于认识者是谁,科学家或者有关机构认为,他们找到的源头比藏族同胞认定的源头更真实和更符合实际。实际是一样的,都是人为的,也许人永远不可能精确地、而只能是诗意地对待世界。

去长江源有两条线路:一条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方向,翻越唐古拉山脉,沿途穿越了怒江流域、澜沧江流域,最终到达长江源;一条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方向,越过澜沧江上游扎曲流域,到达长江源。无论从哪条路线,都能欣赏到自由流淌的河流。这儿的河流没有堤坝的束缚,奔流着的是河流最原始的美感。图中碧色的辫状水系拍摄于行进过程中,位于玉树州治多县,是通天河支流聂恰曲的一段。摄影:王宁等 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10期

长江的上游这一段非常长,它有如虎跳峡这样非常精彩且极为珍惜的资源,能充分体现河流的原始面貌。然而,由于众多水电站的建设,水电站的渠化和梯级渠化使得河流被有效管控,全国像虎跳峡这样能展现河流原始状态的地方逐渐减少。

单之蔷在虎跳峡进行实地考察

领略过虎跳峡的峡谷之魅,其他峡谷与之相比都会黯然失色横断山区河流纵流,峡谷深切,几乎每一条从青藏高原流出的大河,都形成了南北走向的幽深峡谷。在这些峡谷中,虎跳峡虽然不是切割深度最深的,但却是横断山区最急、最窄的峡谷。湍急的金沙江水流经石鼓长江第一湾后,突然掉头北上,从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深深地切下去,形成了这段崖壁陡直、水流汹涌的峡谷。虎跳峡最窄处仅约15米,每逢夏季的丰水期,金沙江水量暴涨,浑黄的江水从狭窄的峡谷中咆哮而过,水声震天,气势雄浑。可以说,虎跳峡是我国最具魅力的峡谷之一,领略过虎跳峡的峡谷之魅,其他峡谷与之相比都会黯然失色(摄影/彭建生)。中国国家地理 2023年03期

长江的中游比降较小,汉江、湘江、赣江等大江在此汇入,进而形成了河口三角洲和大平原,例如江汉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的河型呈现出一个W的形状,W的转折点便是武汉、长沙、南昌等省会城市。此外,中游还进行了荆江治理的截弯取直工程。

中游,汉江汇入长江

下游皖江,皖江是长江安徽段的别称。安徽曾经和江苏同为一体,就是清朝时期富甲天下的“江南省”,江南省一分为二后,江苏依旧在全国经济排名中遥遥领先,安徽却没有什么存在感。安徽经济势弱的很大原因,在于发展重点从皖江偏离,逐渐变成了长江经济带上的“洼地”。如今安徽又重新把目光投向了皖江,把省政府向巢湖迁移,将经济重点向皖江靠拢,以皖江为纽带,加入“长三角”经济区。摄影/冀盛 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10期

河口,长江入东海

长江的下游航运条件优越,从河口到南京等地区相当于为中国增添了海岸带。皖江地区的马鞍山、铜陵等城市正因长江海岸带和国际航运的发展而焕发着青春活力。中国的几大河口各具特色,长江河口有雁阵排列的沙洲,而黄河口则像西兰花似的不断摆动造就三角洲。

02

蜿蜒型河流的数学之美

河流之美,在于其形态的多变与和谐,河流有三种经典形态:顺直型、蜿蜒型(河曲、蛇曲、曲流)、分汊型(辨状水系):游荡型、江心洲型。

青藏高原上百转千回的河曲,为黄河汇聚了大部分的水量泽曲是黄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它在中上游河段河谷开阔,多为平坦草原,因此曲流极为发达。黄河在青藏高原上的许多支流,如白河、黑河等,在流经平坦的河谷草原地带时,大都会形成连续曲折的河曲,极具美学欣赏价值。这些弯曲的支流,就像一座座巨大的蓄水池,使得黄河在青藏高原上汇聚了大量的水资源。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10期

蜿蜒型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流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观,地理学者有一个专门名词称呼它——“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如果选择笔直地奔向大海,会少走很多冤枉路,但江河并不喜欢那样直截了当的方式,它们流过的路径令人难以捉摸,但却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河道截弯取直,旧蛇曲变成牛轭湖。蛇曲形成后,河床的弯曲程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蛇曲扭转处上游与下游的河段也越来越接近,形成如瓶颈般的“地峡”。洪水来临时,地峡很容易被冲破,河水沿着截弯取直后的捷径顺直地注入下游河道,原先蛇曲上的弯曲河道也就成了静水湖泊,形如古代“C”形的牛轭或者弯月,故称牛轭湖或者月亮湖。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02期

要欣赏河流的蛇曲之美,必须是俯瞰的角度,在岸上和船中的水平视角是看不到蛇曲之美的。今天我们之所以被蛇曲吸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看到了大量航拍的图片和卫星拍摄的遥感图片,只有获得这种视角,河流一连串的蛇曲景象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蛇曲的形成需要几种自然条件:一是地形相对平坦,有落差,但不大。如果地表不平,上下游落差很大,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大于向两侧侵蚀的力量,就会形成峡谷而不是蛇曲。二是地面的物质要软硬恰好、松散适度。太硬了,河水切不下去,太软了、太松散了,即使有了蛇曲,也无法保持长久。草原上的蛇曲最发达,可能就是因为草原的地表有植物根系的联络固结,使得地表有了“韧性”。

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的肯特山东麓,中下游流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河道九曲回肠。清澈的河水映着蓝天的颜色在宽而不深的河床中迂回向东,缓缓流入呼伦湖,宛若一条蓝色的哈达缠绕在平坦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上。摄影/杨孝 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02期

蛇曲从空中俯瞰时弯曲的形态犹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曲线,蕴含着一种严格而精确的韵律。这种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数学规律的生动诠释,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数学之美,

河流的长度除以河谷的长度,得到的弯曲度大于1.5时,河流便呈现出弯弯曲曲的流淌姿态,曲流的波长大致是河宽的12倍,曲流的半径是河床宽度的三倍,这些神奇的比例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小兴安岭中,蛇曲让森林沼泽显得更加神秘莫测。河道两畔生长着森林、水草,也生有各种各样的苔藓,其中以泥炭藓最为多见。湿地底层的冻土让河水常年保持低温,草木一批批死去,却不容易腐败。它们一层一层堆积起来,变成了黑厚的泥炭。泥炭和连绵生长的泥炭藓像海绵一样疏松,它们可以吸附相当于自身体积20倍的水,无声地为蜿蜒的河流蓄积水源。摄影/宋星州 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02期

当我们深入研究蜿蜒型河流的数学之美时,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美,还蕴含着动态的变化,不断地塑造着河岸和河床的形态。然而这一幅幅值得欣赏的大自然杰作,受到人类的干预越来越多,在河流的下游,人类往往用堤坝把河流束缚在窄窄的河道中,河流无法掉头转弯,因此也就无蛇曲发生,而认为截弯取直的发电和航运,都使河流中的蛇曲景观正在消失。

03

游荡型河流 干旱区的生命力

中国顺直的河流要么是被人造的堤坝逼迫的,要么是被峡谷约束的。如果任由河流自由地流淌,河流只有两种形态:蜿蜒型和多汊型。多汊型又分游荡型和稳定型,稳定型常见,游荡型少见,游荡型又称“辫状水系”。辫状水系较为少见,一些河流有的河段在洪水期是辫状河,洪水一过,辫状就不见了。

沙与水可以搭配出完美的组合“辫状水系”是雅鲁藏布江美景中最精彩的部分,同样让人过目不忘的还有河岸两边见沙丘的独特景观。在雅鲁藏布江河谷,你会看到这两种景观相伴而生,缔造出多重美景。在山南地区政府驻地乃东县泽当镇以北,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漫游在沙洲上,江水画出完美曲线,编织成美丽的发辫。风也不甘示弱,时刻不停地装点着沙洲、河滩,它甚至让沙丘越过河谷,爬上山坡。摄影/王宁 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07期

辫状水系是稀少的,它的价值是在与其他河流的比较中产生的。即使它不稀少,它作为一种与蜿蜒型河流相对照,作为河型的一种,也是有价值的。从美学的角度看,辫状水系无论从形态上、色彩上都是值得欣赏的。河流要呈现辫状,要满足这样几个条件:一是河岸要极易冲刷,在水流的作用下河段迅速展宽变浅,河底出现大量边滩、心滩,使水流分散;二是河流的比降大,流速大,河底输沙强度大,边滩、心滩运动迅速,造成河床地形瞬息万变,主流摆动不定;三是泥沙淤积严重,新生的汊道迅速死亡,主流经常改道,河床经常变动。

散乱无章也可以这样美从空中俯瞰雅鲁藏布江,辫状水系对视觉神经的刺激毋庸置疑。无论在雅鲁藏布江干流,还是拉萨河、尼洋河等支流,或者在干支流的交汇处,都有这样的河段出现,无数条水流时而相汇时而分离,交织出巨型的辫状水系,转过山谷仍不停歇。画面中的辫状水系是尼洋河即将汇入雅鲁藏布江的一段,此时正值丰水季节,河水已不是特别清澈,沙洲上绿得毫无规律的植被,更增加了画面的凌乱,但这种凌乱确实很美。摄影/谢罡 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07期

游荡型河流的河床通常宽而浅,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尽可能地扩大水流的覆盖面积,从而为干旱区带来生机。河流携带的推移质较多,悬移质较少,这些物质在河流的游荡过程中不断沉积,形成了新的河道和沙洲。

辫状水系:长江源区的特别舞台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超4500米,幅员辽阔、水系纵横,可划分为北源楚玛尔河水系、正源沱沱河水系、南源当曲水系以及干流通天河水系。除了湿地、沼泽、湖泊外,辫状水系是长江源区一道常见的壮丽风景,也是藏羚羊、白唇鹿、藏野驴、野牦牛、斑头雁等诸多生灵的生命舞台。摄影:杨欣等 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10期

对于辫状水系这种特别的河流地貌,地理学者往往就其形成、发展深入探讨;摄影师们则追踪其气象万千、纵横捭阖的壮美。漫长的岁月里,河流、石沙、野生动物以及人类的故事,如一脉脉丝线,一位位巧手天成的编织者,共同创造出了辫状水系的绚丽织锦和生命画卷,写满了故事、记忆和岁月。

现如今,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能够以不同的视角欣赏河流,我们对河流的认识逐渐从过去的局部欣赏转变为全面、系统的理解,了解河流的流域概念、源头问题以及不同河段的特点,能让我们更好地欣赏河流的美妙之处。风景是生产出来的,换一种说法,是构建出来的。蛇曲、辫状水系、潮汐树等等这些前人几乎所未提及的独特景观,存在于传统审美之外,未能成为大众所熟知并欣赏到其中真意的风景,而将这些自然景观中的人文、科学、艺术有机结合时,所看到的风景将更加“开阔”,对中国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将会有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理解。

THE END
0.2022年度图片·高温②|消失的湖泊|水库|河流|河床|湖区|鄱阳湖|大盐当地时间2022年12月22日,智利,拉古纳德阿库利奥湖干涸,该湖是智利最大的天然泻湖之一,现在没了踪影,湖泊已完全干涸。 Matias Basualdo 图 2022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 今年夏天,全球多地都观测到了破纪录的热浪,多条河流水位下降,显露出历史古迹。我国鄱阳湖遭遇罕见干旱,创下历史新低水位,近七成碟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RM7RRBU273:S;Y90jvsm
1.盘点各国因干旱河流湖泊水位下降而暴露的秘密,最后一个我笑了1、纳粹德国舰队因河流干旱“重见天日”:数十艘露出水面 载大量弹药 纳粹德国军舰露出多瑙河水面 纳粹德国军舰露出多瑙河水面 纳粹德国军舰露出多瑙河水面 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多瑙河位于塞尔维亚境内的河段水位走低,数十艘纳粹德国的军舰露出水面。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百艘纳粹德国的军舰被苏联军队击退后,在jvzquC41o0ypj~3eqo5b1A<844>3;=d343<3;=931AvwkmB222727h8yac
2.抗旱直击:“最可怕的不是水在变少,而是留不住水”时政孙铁铺镇郭小洼村农民汤桂强今年种植水稻近50亩,受干旱影响,上一茬小麦收成不到10亩。“从2009年开始就干旱,这几年连年亏损,今年估计会亏损将近3万元。”汤桂强说。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2013年7月下旬,光山县降水量不足40毫米,不及该地区历史平均降水量一半。持续干旱天气致使当地河流水量剧减,水库、水塘出现干涸jvzq<84rqnouklx0rguqnn3eqo4dp8s1427419=371i82@83/4869;8960nuou
3.莱茵河告急!是什么造就欧洲严重干旱?!是什么造就欧洲严重干旱?! 莱茵河,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荷兰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 在莱茵河中游的考布镇,有一个古老的水位测量站,任何进入莱茵河上游的船长都会参考这里记录的水位。8月14日,其水位刻度值jvzquC41o0mny7hp1463465:13>0exsvgpz`3<552;<95=3jvo
4.主汛期来水偏少,四川如何统筹防汛抗旱与蓄水保供?8月降雨或继续偏少,需防范干旱和中小河流洪水 尽管8月以来四川省多地迎来降雨天气,但气象和水文部门综合分析预测,本月四川省降雨量比常年平均仍偏少,主要江河来水偏枯。 据预测,全省平均降水量在160—170毫米之间,较常年同期(178毫米)偏少。另外,省内主要江河来水量与多年同期偏少一至三成,其中雅砻江、大渡河、jvzquC41ukiiwjs0ueum0lto0et0ip}y146359=17:?62=;90jznn
5.地理专题|湖泊水形成:风蚀洼地积水而成,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特点:1.湖水较浅;2.面积、大小、形状不一;3.矿化度较高。 代表:月牙泉、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 △甘肃敦煌月牙泉 (2)河成湖:牛轭湖 形成:由于河流改道、裁弯取直、淤积等,使原河道变成湖盆。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2;:?9;?=3a36::B=;8:7/j}rn
6.千余公里河流断流,降水异常偏少!今年长江流域为何极端干旱?据湖南省防旱抗旱工作专班公布,受持续干旱影响,湖南特旱县市区已达到91个(截至9月25日)。全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和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断流,分别有74条和42条,累积断流河长约1088公里。 长江流域为何罕见干旱? 6至8月通常是我国主汛期,各地理应进入雨季,而今年长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少。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向中新社jvzq<84pgyy/{xzvj0io1ps142832B4v42832B79a3:14@<890nuo
7.赣江上游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大片河床裸露图为航拍章江、贡江汇合处以及两河交汇形成的赣江,持续的干旱少雨导致河流水位下,大片河床裸露。 刘力鑫 摄 图为航拍章江、贡江汇合处以及两河交汇形成的赣江,大片河床裸露,渔船停靠在江面。 刘力鑫 摄 图为航拍赣江支流之一贡江,持续的干旱少雨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大片河床沙滩裸露。 刘力鑫 摄 jvzq<84o0etiwkjk0eun1ltpvgtu1;543/651;71eqtugwya35=64=<80jznn
8.主要江河来水偏少,我省提前谋划精准调度20座水电水库补上蓄水新挑战 8月降雨或继续偏少,需防范干旱和中小河流洪水 尽管8月以来我省多地迎来降雨天气,但气象和水文部门综合分析预测,本月我省降雨量比常年平均仍偏少,主要江河来水偏枯。 据预测,全省平均降水量在160—170毫米之间,较常年同期(178毫米)偏少。另外,省内主要江河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少一成到三成,其中雅砻江、大jvzquC41jwgodjt0pg}tul3qti5t{|ygo1814<5:2;512<95:6860qyon
9.【全球要闻汇编】是何原因?泰国总理被突然停职;全市场注册制要来了?吴晓14、美国河流干旱露出1亿年前恐龙脚印场面壮观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8月24日报道,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美国得克萨斯州恐龙谷州立公园内的一条河流干涸,大量恐龙足迹化石重见天日,其中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1.13亿年前。 国内要闻 一、国内热点 1、国常会: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债券再发放100亿元农资补贴 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32A7646>:6>;936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