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有一种关心叫“多喝水”,尤其在这炎热的夏季,人体对水分的消耗量更大。多喝水不仅有利于排汗、调节体温,还能帮助缓解情绪。
可是,即便是多喝水对我们很重要,但很多人总以各种借口将喝水这事一拖再拖,最后抛之脑后。可你知道,当缺水时,我们身体的组织和器官会有什么变化吗?缺水又会导致什么健康隐患?
身体“渴”了,这些器官很“受伤”
1. 心脏
身体缺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流动性变差,进而影响血液循环。一旦血液变得黏稠,则容易形成“血栓”。
而血栓“游走”在血管之中,这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可能会导致出现胸闷、头晕、乏力等表现,甚至导致心肌缺血,严重的可导致心肌梗死。
2. 大脑
同样的,血液黏稠的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头部疼痛,甚至是剧烈的疼痛、头晕。此时,一定不要忽视,需高度警惕脑梗。血栓堵塞脑部血管,导致脑部短暂性缺血,便会出现突然性头晕、头痛。
3. 胃肠
如果缺乏水分,肠道的蠕动能力下降,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排便,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便秘,甚至更严重的肛肠疾病。而胃部缺少水分,胃就会开启“摸鱼”工作模式,出现食欲下降。
4. 骨骼
水是人体的润滑剂,当缺水时关节软骨组织间容易缺乏滑膜液,骨骼之间容易磨损而发生关节炎。另外,人体脊柱的椎间盘最怕缺水,缺水就会变得脆弱,失去缓冲作用,从而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5. 肾脏
如果水喝得少,尿液过少,尿中的钙和草酸等物质浓度过高,达到过饱和的状态,就会促使泌尿结石的形成。夏季出汗多排尿少,因此也是泌尿系结石的高发季节。
不同器官,补水也有讲究
1. 喝水要少量多次,首选白开水
要少量多次的饮水,每次50~100ml,且是小口慢饮为佳。建议最好喝白开水,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是满足人体健康、最经济实用的首选饮用水。
2. 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合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除了代谢和食物之外,正常成年人每日最少喝水1500-1700ml,如果按照普通的200-250ml容量的杯子来算,每天应喝水7-8杯。在身体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尽量多喝水总是有益的。
3. 不要等口渴了再去喝水
建议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口渴并不是判断缺水的敏感指标。当你感觉口渴时,此时机体已明显缺水。对于一个体重75千克的人来说,口渴时,身体相当于已经损失了1.5千克水。
尿液发黄也表示缺水,但也可能是感染
另外,如果发现自己尿液发黄,也可能是喝水少的缘故,因为身体缺水,会减少排尿量,使得尿液浓缩,最终导致尿液发黄,并会产生比较刺鼻的尿骚味。
现在正值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较多,经常会出现体内水分相对不足,导致尿量减少的问题。而且身体缺水,就会无尿可排,本身应该随尿液排出体外的逆行细菌,就不容易排出体外,就容易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
也正因如此,临床上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医生除了处方抗生素或专治尿路感染的如复方石韦片这类药物以外,还会叮嘱患者多喝水。尤其对于一些经常发作尿路感染的病友,建议保证每日的饮水量达到2000ml以上,也可以适当吃些西瓜、冬瓜、绿豆汤等消暑利尿的食物,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