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非洲,很多人想到可能是黄色。因为这里的太阳明媚热烈,有着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漠、高耸的金字塔和龟裂的黄色土地。事实上这只是人们对非洲的片面了解,只有踏上非洲这片神奇且古老的土地,才会发现单一的颜色是无法涵盖所有的,这里虽然贫穷落户但却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真正的非洲是一片色彩斑斓的地方,大多数人之所以认为非洲是黄色,是因为觉得那里干旱缺水。事实上,只是中西北部的一些国家比较缺水,大多数地方降水量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他们没有修建水库以及各种储水的设施,导致当地的很多水资源白白流失了,才使得大多数地方的水资源都很匮乏。比如津巴布韦,就是这样一个城市。
提到津巴布韦,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当地人在街上卖钱的场景,而这是因为当地通货膨胀的原因,钱不再值钱,买个东西需要一沓钱或者是以小车钱,所以津巴布韦被称为“不缺钱的国家”。但不是津巴布韦所有的地方都是这样,还有一些地方是很干旱,缺少水源的。
那些地方很多农作物都是因为缺少干旱而死,生活在一些偏远地方的人,每天外出取水一来一回就需要两个小时。而且这些水源很多都是和其他动物共同的,里面甚至会有各种动物的粪便,但他们也没有净化水资源的手段,甚至连高温加热都不用,取到水后直接喝,这就很多人患上了各种各样的疾病。
津巴布韦整体的水资源挺丰富的,与赞比亚边界处还有壮观的维多利亚瀑布,但是津巴布韦的某些地区是很缺水的,最低时的降水量只有1毫米,使得当地的村民要去10公里外的一处河摊上取水,因为那里是干旱时期最近的水源聚集地,不仅附近的居民会来取水,一些动物也会经常出现在附近,它们甚至会在河水中洗澡排便。
因此为了取到更干净的水,村民们会在河岸附近再挖一个小坑,基本上挖几下子就有水源的出现,然后静等这些原本浑浊的水源沉淀,然后将最上面较为干净的水盛到水桶里。等水桶装满后,就要顶着这个到装满水的水桶,走一个小时回到家。
这样坎坷耗时的取水经历往往一天要上演两次,来来回回就要花费四个小时了,还不包括挖水坑等待水源变干净的时间。这个时候就要向它们推荐中国的一个工具“扁担”了,因为扁担一次能挑两桶水,能节省不少的时间。而他们取回来的,也是的应用到了极致,有一部分用来做饭和饮用,另一部分循环使用,即便最后变得浑浊不堪,也绝不浪费,拿来喂给家中饲养的一些家禽。
有些村子里面是有水井的,但可惜的是由于当地的保护不到位,使得水井里面干净的水源遭到了污染不能再食用了,只能用来洗涮东西。其实再另辟一处水井也是可以的,但当地却没有这种条件,而且就算是有了新的水井,过段时间可能还是会因为同样的问题再次被污染。
当地没有过滤净化水源的条件,很多水源都是动物的洗澡水,或者有动物的排泄物,更有甚者水里面可能存在一些生物的尸体、尿液,这就导致水源中会滋生很多的细菌,这导致当人喝下后会生上一些疾病,再加上当地的医疗设施也不好,所以一个小小的感染都可能要了人命,也难怪外界会称这里是“病毒的温床”。
虽然已经习惯了当地的生活,但询问当地的妇女时,她们依旧表示想走出这里,想要孩子们在学校中好好学习知识,带他们走出这个是贫困缺水的地方。
而津巴布韦等一些非洲国家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就是当地人把遗憾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孩子不是父母弥补遗憾的工具。如果你自己不努力,不去改变现状,就别想让孩子帮你完成未完成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