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海鲜种水稻塔克拉玛干沙漠何以化腐朽为神奇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玉伟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今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变化尤其剧烈。

养海鲜、种水稻、产珍珠……各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接连出现,每一件,都是令人瞩目的新闻大事件。

这些完美契合新闻定义的事件,不得不让人们重塑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认识。

重塑的进程,也让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点一点撕去“死亡之海”的历史标签,以奇迹创造者的全新“人设”,登上热搜。

面对带着全新“人设”闯入移动互联时代的奇迹制造者,我们不禁要问,塔克拉玛干沙漠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到底出自哪里,来自何方?

历史的宠儿,现实的“死亡之海”

新疆的地形,三山夹两盆。

其中一盆,“装”着塔克拉玛干沙漠。

北面的天山,西面的帕米尔高原,南面的昆仑山,就像是一圈盆沿,而处在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像是盆底。

据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沙漠演化与亚洲内陆干旱化研究团队的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现代沙漠景观的形成时代为距今30万年前,沙漠的初始形成时代远早于180万年。

历史上,塔克拉玛干沙漠受风向影响,逐步南移,流动的沙丘吞噬了无数的城镇和村庄,吞噬了绿洲孕育的文明,留下楼兰、尼雅、小河等废墟遗址,给予后世“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有翼天使壁画、楼兰美女等考古的无价馈赠。

徒步进入罗布泊的文物工作人员。玉素甫供图

塔克拉玛干沙漠,历史的高光时刻,埋于黄沙。

我们印象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黄沙漫漫,仿佛包括绿色在内的任何与生命有关的东西都与它无关,“死亡之海”的名称由此而来。

直到有一天,它开始打破人们对它固有的认知。

奇迹的创造者,热搜榜上的常客

“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了!”

今年8月27日,话题#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冲上微博热搜前二。

这条被网友称为“真是活久见”的爆炸性新闻,引起了一场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底有没有变湿润的网络大讨论。

这不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一次在网上引发热议。

宽泛地说,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养殖的奇迹之旅,始于2018年袁隆平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水稻的新闻。

据报道,2018年,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岳普湖县开辟了向大漠要耕地的试验田。当年试验田亩产549公斤,远超科研团队亩产200公斤的预期。

但是,这个新闻,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亘古的沙漠由此开始吹起了不一样的“风”。

“风”吹到2024年的时候,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奇迹开始集中涌现:

9月初,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养殖的螃蟹陆续上市,膏美黄肥,消息一出,#塔克拉玛干沙漠养出了大螃蟹#的话题便在9月期间频频登上热搜,不少网友惊诧,新疆沙漠竟然还产“海鲜”?

9月22日,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兵团第二师三十七团、三十八团,专家对两个团场的玉米高产创建百亩田、千亩方玉米进行实打实收测产。经实测,百亩田平均亩产1202.4公斤,千亩方平均亩产1002.88公斤,兵团首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千亩连片“吨粮田”的突破,创造了新疆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9月28日,石榴云/新疆日报以《沙漠珍珠试养成功 饱满圆润媲美“北珠”》为题,报道了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且末县养殖珍珠的新鲜事,新闻发出后,短时间内被国内众多媒体转载,有网友评论说“这还是我认识的沙漠吗?”

且末县时时鲜水产有限公司试养的珍珠。龚永洪摄

10月下旬,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首次试种的20余亩沙漠花生迎来丰收。不仅如此,且末县在沙漠中试种的板蓝根、西瓜、甜瓜、土豆等作物,都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

收获的季节,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新闻源源不断,在一篇篇的新闻报道中,人们的认识被不断刷新,塔克拉玛干沙漠原来不仅能养海鲜,不止能种水稻、小麦、玉米、蘑菇、西瓜、甜瓜,还能种肉苁蓉、枇杷、石榴、黑加仑……

东北有句话,说一切皆可炖、万物皆可烤,2024年塔克拉玛干沙漠给人的感觉是,万物皆可种,什么都能养。

“棋眼”中透出的“光”,南疆巨变的影子

且末县治沙站工作人员行走在沙漠(10月28日,无人机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亮摄

塔克拉玛干沙漠不长草木,却“长”新闻。这些“长”出的新闻往往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且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闻大事件。

今年3月4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成功突破地下1万米,宣告我国首个万米深井诞生,刷新亚洲纪录。

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在之后的40多年里,依托“三北”工程建设,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已形成一条3000多公里长的绿色阻沙防护带,目前,距离3046公里的合拢总长,仅剩最后的40公里。

10月30日,参与治沙的群众在于田县城以北20公里左右的一处治沙现场铺设草方格。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龙摄

类似的奇迹,塔克拉玛干沙漠创造了很多。

1993年3月,新疆乃至全国第一条沙漠公路——轮台至民丰公路开工。这条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公路全长552公里,其中流动沙漠路段达446公里。2022年,全长334公里的尉犁至且末公路通车。

2022年,全长825公里的和若铁路通车,与已经运行的格库线、南疆线连接,正式形成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

加上2023年通车的图木舒克市至昆玉市图昆公路,南北贯通“死亡之海”的干线公路达到4条。

这跟塔克拉玛干沙漠养海鲜有关系吗?有关系。

把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新闻与“旧闻”联系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新闻事实,都指向同一个地域——南疆。

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

去年以来,自治区先后召开三次南疆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召开民营企业助推南疆发展大会,制定若干政策措施,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举全区之力推动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项目加快落地,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强劲,南疆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就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创造种植养殖奇迹所必需的人才、科技条件来说,南疆已有发育充分的人才、科技生态给予支撑。

去年11月19日,我国首条一次成型超薄柔性电子玻璃(UTG)生产线在阿克苏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显示材料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碑,有效填补了国内高端显示材料领域的空白。

去年6月1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拉尔市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完成了全球首例5G超远程国产机器人肝脏切除手术。阿拉尔医院已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疑难杂症不用跑远门,医院不仅服务南疆患者,还辐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

今年,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克州校区)首次招生,至此,巴州有新疆科技学院,阿克苏有新疆理工学院,喀什有喀什大学,和田有新疆和田学院,克州有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克州校区),南疆五地州本科教育实现全覆盖。

……

今日之南疆,已非昔日之南疆。

今年开年第五天,新疆日报以整版篇幅推出重磅报道《南疆巨变》。报道说,“南疆正在发生巨变:昔日荒凉处,现代化工厂、园区拔地而起;多年来狭窄坑洼、烟尘弥漫的乡村土路,如今变成平坦干净的硬化路;曾经习惯了毛驴代步的村民,添置了电动车乃至小轿车……”

“然而,相比于物质层面的日益现代化,在南疆,最大的变化,是人的变化。”

“千千万万南疆各族干部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积极拥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他们突破自我、主动求变、参与实践……汇聚成时代伟力,共同推动了波澜壮阔的南疆巨变。”

回到最初的问题,塔克拉玛干沙漠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到底出自哪里,来自何方?

化腐朽为神奇,非塔克拉玛干沙漠之能也,南疆发展变化之红利也。

南疆是“棋眼”,塔克拉玛干沙漠创造的奇迹,不过是“棋眼”中透出的“光”,是南疆巨变的影子。

THE END
0.黄土高原地区干旱时空特征分析(2)最近,Vicente-Serrano等[38]制定了一个新的干旱指数,即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考虑温度对干旱的影响,并表示干旱的多尺度性质,进一步识别干旱特征。SPEI是基于一个月的气候性水分平衡,计算为降水减去潜在蒸散(PET)。水分平衡计算中包含蒸散发是SPEI识别全球变暖背景下温度和蒸散发波动趋势对干旱条件影响的关键jvzq<84|jquhqx3ep1}vnr4jviespmumv€gzh9;67e30qyon
1.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通用12篇也就是说,沙漠化发展趋势与降水量变化基本吻合;风沙活动在沙漠化的形成、沙漠化土地的出现及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起沙过程受到地表粗糙度的影响,在有植被覆盖的半固定沙丘上,2m高起沙的临界风速为6m/s,而在流沙表面的临界风速仅为4.5m/s。可见,在气候干旱化的作用下,草场植被退化,粗糙度下降,受到风力作用jvzquC41yy}/z~jujw4dqv4jcq}fp865:6740qyon
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进展乔标等[113]分析了干旱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函数、轨迹、类型和阶段,认为这是一个交互胁迫的动态过程;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等[114]评估了且末绿洲水资源—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可持续性;董雯等[115]基于VAR模型模拟了天山北坡绿洲城镇化与水土资源的时空耦合过程,认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导致水资源消耗量不断增长;jvzq<84uejupn7ktggqbq‚fp0eun1ko1kiyot{4424703;24;17769<:;5773>66469/uqyon
3.祁连山水森林民勤阿拉善(无图)就如同7000年前,亚非草原干旱化,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出现后,古埃及人、苏美尔人向潮湿的河谷沼泽奔去一模一样。今天在中国,这样的生物圈Ⅲ号远不止一个,在今天的地球上,这样的生物圈Ⅲ号也远不止一个。在“习惯的堡垒”中,很好的,很多的,很多很多的很好很好的好人们,按习惯的行动在默默一贯地累积着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代又 jvzq<84yyy4junsnkp4dp8xha;G74MJ6F5:99=84F:953:IE5H69C9;34a81;h65:::66?5650nuou
4.土壤荒漠化:地球溃疡症造成荒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气候等自然原因,如全球变暖、北半球日益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化趋势等。但是人类活动,如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破坏森林植被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1)土地滥垦与不适宜的种植业发展,导致天然植被破坏,土壤入渗性降低、蒸发加强;(2)过度放牧与不当的草场管理,使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植物种jvzq<84yyy4lgyz0pgz/ew4dnqm0k|f1427:2=4v427:2=53a6=93<90jvsm
5.都市圈环境保护一体化问题探究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腾飞,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导致城市群交通和汽车产业的迅猛增加,又造成了严重的机动车排放污染。再次,我国华北地区近40年来降水短缺、干旱化日趋严重,剧烈的人类活动可能对东亚和全球的气候变化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王京丽等,2004),气候变化给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反馈之一,就是区域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wtpi{kmww|gp1nkdqqy1462896183=27>3jvor
6.SPEI指数计算过程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是由 Vicente-Serrano 于 2010 年提出的,目的是通过考虑降水和蒸散两个因素来量化干旱情况。干旱不仅与降水量有关,还与蒸散(即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的综合作用)密切相关。SPEI指数通过计算降水和蒸散量的差值,并使用标准化处理,最终通过正态标准化的累积频率分布来划分干旱等级。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47;;348ftvkimg8igvcomu86666:33A>
7.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范文2.2.1 干旱加剧环县为内陆干旱气候区,地表水匮乏,地下水位深,自然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局地性明显,使干旱出现范围广,影响面宽。环县50 年来年平均气温增幅达0.43℃/10a,高于全国平均增幅(0.22℃/10a),年总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倾向率为-15.4 mm/10a,加剧了干旱化程度,年大旱的概率增加5%。环县干旱主要分春旱、春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9?/j}rn
8.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精品(七篇)[3]王晓敏.中国干旱化趋势及西南极端干旱成因研究. [4]冯相昭、杨萧语、周景博.极端气候事件使水资源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西南地区大旱的启示.观察与思考 [5]石志恒.政府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职能演变[J].商业研究,2007(8):165-167. [6]胡家浩、汤尚颖.我国农村水利管理现状与健康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议.农业jvzquC41yy}/jjtvqwmbq7hqo1nbq€jp15<48@3jvor
9.化石网03准噶尔盆地——古动物化石证明高原隆升引起干旱化准噶尔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广泛分布有新近纪地层,特别是乌伦古河流域发育的哈拉玛盖组和可可买登组沉积岩层中出土了大量的新近纪古哺乳动物,按所在岩层分别命名为哈拉玛盖动物群和可可买登动物群。 jvzq<84yyy4vwj3ep1
10.内亚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一些国际上的新观点)不过阿姆河文明的衰落更有可能的是气候变化的原因,因为大约4000年前后,整个北半球发生了一次普遍的气候干旱化过程,当时中亚地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很可能导致了这一地区灌溉农业系统的彻底崩溃。随着气候的干旱,北方的游牧经济逐渐向南扩张,并主导了南中亚的经济。但游牧化的南中亚持续时间并不长,大约公元前1500年以后的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32A7649=11
11.黄土高原地区干旱时空特征分析摘要:干旱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普遍和最具破坏性的灾害,在气候变化的作用下,其表现更为复杂。为了全面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干旱状况,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1957年至2012年的干旱状况进行了区域时空特征识别。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具有独立干旱特征的分区和相应的代表气象站,为区域干旱监测jvzq<84|jquhqx3ep1}vnr4jviespmumv€gzh9;6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