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不“退场”!今年春夏多雨区易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

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监测报告,2025年1月是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监测到的最热1月,2月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气温第三高的2月。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萨曼莎·伯吉斯表示,2月延续了过去两年观察到的创纪录或接近纪录的高温趋势。

去年12月开始,热带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即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相对短暂的降温效应。那么,为何仍出现全球高温趋势?拉尼娜的降温效应“失灵”了吗?

拉尼娜现象下的气候异常

2024/2025年冬季,全球平均气温总体偏高。欧洲、俄罗斯、北美洲北部等地气温偏暖最明显,但季内阶段性起伏大,如美国在1月初经历强寒潮和强降温过程;我国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也在1月底发生了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的强寒潮过程。在降水方面,全球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东亚东部、非洲中北部、北美洲南部等地降水异常偏少,部分地区出现较严重的气象干旱,而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降水异常偏多,部分地区遭遇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顾薇表示,每年全球各个地区的气候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异常特征,而导致气候异常的成因非常复杂,既包括人为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也包括海洋、大气等自然条件的波动,例如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北极涡旋等。

2024/2025年冬季,我国南方地区、非洲中东部等地的干旱少雨现象主要体现出拉尼娜状态的典型影响。

拉尼娜=我国“冷冬”?

历史资料分析表明,在多数的拉尼娜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经向度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更加频繁,我国冬季易出现气温偏低的情况。

顾薇介绍,“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近年来拉尼娜发生后我国出现冷冬的概率显著减小。我国冬季究竟是偏冷还是偏暖,除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和全球变暖因素以外,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其他因素也会产生一定作用。”

顾薇解释,2024/2025年冬季,尽管大气环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拉尼娜年的特征,导致我国的冷空气过程较为活跃,出现了10次冷空气过程,但受全球变暖的持续影响,我国冬季平均气温仍然偏高。

此外,北极涡旋等一些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的阶段性变化是导致冬季气温出现阶段性起伏的主要原因。

因此,单纯将拉尼娜与冷冬关联起来并不科学。

拉尼娜春夏影响不“退场”

后期拉尼娜将如何发展?

“2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有所回升,当前拉尼娜即将结束,预计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处于ENSO中性状态。”顾薇介绍。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表示,受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异常影响,春季菲律宾附近对流层低层大气易出现异常气旋式环流,不利于暖湿气流向中国南方地区输送,导致华南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就我国而言,在今年的春夏季,多雨区容易出现在北方地区;就全球而言,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可能因降水偏多而导致洪涝灾害,阿根廷东部等地区则可能由于降水偏少而出现干旱。

THE END
0.全球多地现极端高温天气,未来五年每年都可能是“史上最热”据央视新闻报道,根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的数据,今年6月初,全球平均气温已经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新高。 在欧洲,有着欧洲“菜篮子”之称的西班牙,不仅出现异常高温,今年以来的降水量还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导致当地出现严重干旱,西班牙农产品出现了不同幅度减产,价格上涨。 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8/2832;8iqe/on{{kcm>52==470yivvq
1.热热热!6月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7月会不会更热?方翔进一步表示,预计盛夏(7-8月),东北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热量充足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南部降水偏多,需关注农田渍涝、夏季低温、干旱的不利影响。华北、黄淮气温正常或略偏高,大部降水偏多,总体利于作物生长发育,需防范农田渍涝灾害、阶段性高温天气的不利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需防范高温热jvzquC41ycrmu}wggvio0lto1cxuklqgu1978<>73
2.◇决策参考报告2022021◇综述:做好准备应对极端高温天气综述与报告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9中国气候公报》,我国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全国极端高温事件增多,2019年我国共有348个气象站日最高温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中国科学家和IPCC预测21世纪中国气候将明显变暖,高温引发的热灾害将成为我国未来影响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高温热浪灾害未来将会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jvzquC41yy}/hsqkd0tfv8v1hptv|llez~0|kn1tj{v872446:1}72446:59d692;837mvo
3.长江日报这与上个冬天有着明显差别,这与拉尼娜有关吗? 姚望玲说,截至2月上旬,武汉冬季降水偏少,同时冷空气势力弱,气温较常年偏高,因此未出现明显的降雪过程。 姚望玲还表示,通过分析最新气象资料,受拉尼娜影响,预计冬季结束前(截至2月28日),武汉出现大范围降雪的可能性较小。jvzquC41elxc0lop0et0j}rn1463765413;0exsvgpz`3>6953e2:==:994ivv
4.气候涛动论(四):厄尔尼诺篇世说新语:“如果气候没有错,那错的一定目前研究发现,它主要通过激发对流层低层,位于西北太平洋菲律宾群岛附近的反气旋来影响处于上游的我国气候。对于中国来说,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①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jvzquC41zwkrk~3eqo524?944989987253:68?;
5.第四章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金版新学案20253.拉尼娜现象的影响(1)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增强, 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①热带气旋增多,即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增多。②我国东北地区春夏易出现干旱,气温偏高。③我国南方地区易发生干旱,华北地区发生洪涝。④冬季较寒冷,寒潮多发,南方地区易出现冻雨、风雪天气。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7::;680jznn
6.第四章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金版新学案20253.拉尼娜现象的影响(1)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增强, 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①热带气旋增多,即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增多。②我国东北地区春夏易出现干旱,气温偏高。③我国南方地区易发生干旱,华北地区发生洪涝。④冬季较寒冷,寒潮多发,南方地区易出现冻雨、风雪天气。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7:::<90jznn
7.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摸底考试地理试卷.pdf 23页VIP内容提供方:无与伦比943480855 大小:971.76 KB 字数:约1.97万字 发布时间:2025-10-28发布于安徽 浏览人气: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71714@4927;25?6242722980ujzn
8.深度研究丨极端天气对公募REITs基金分派率的潜在影响分析厄尔尼诺厄尔尼诺通过大气环流变化而对我国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增加当年暖冬的可能性。厄尔尼诺易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多雨以致洪涝频发,而黄河和华北地区少雨并形成干旱。同时,厄尔尼诺出现在夏季可能导致东北地区气温偏低,形成低温冷害。 三、高温天气对于光伏电站类公募REITs基金的影响 1、已上市光伏电站类公募REITs简介 目前已上市的光伏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nqwj{1h{of8kwpf€nv872453196581fud/rr{|wqwgA::22>80|mvon
9.官宣!拉尼娜事件将形成!今冬我国会偏冷吗?从全球影响来看,多数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南美沿岸附近地区降水减少,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则降水增多;非洲中部、美国东南部等地常发生干旱,巴西东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则容易出现洪涝。 拉尼娜对全球冬季和夏季气候影响示意图 至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看——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jvzq<84fcvg/evf0ep5tk}j1ctzjeuj1kf553;92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