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

1、地壳板块滑移漂移,导致表层水分渗透流失转移,使地表丧失水分;

2、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

3、天文潮汛期所致;

4、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

6、其他

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通常将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500mm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世界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这些地区降雨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因而极易造成季节性干旱,或者常年干旱甚至连续干旱。

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中国旱灾频繁,旱灾记载见于历代史书、地方志、宫廷档案、碑文、刻记以及其它文物史料中。公 元前206年~1949年,中国曾发生旱灾1056次。16世纪至19世纪,受旱范围在200个县以上的大旱,发生于1640年、1671年、1679年、1721年、1785 年、1835年,1856年及1877年。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在不同地区先后持续受旱4~6年,旱区“树皮食尽,人相食”;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有13个省受旱,据记载,“草根树皮,搜食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15个省受旱,有“啮草嘬土,饿殍载道,民食观音粉,死徒甚多”的记述。20世纪以来,1920年陕、豫、冀、鲁、晋5省大旱,灾民2000万人,死亡50万人;1928年北、西北、西南等13个省535个县遭旱灾; 1942~1943年大旱,仅河南一省饿死、病死者即达数百万人。

1950年到1986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3亿亩,成灾1.1亿亩。干旱严重的1959年、1960年、1961年、1972午、1978年和1986年全国受旱面积都超过4.5亿亩,且成灾面积超过l.5亿亩。1972年北方大范围少雨,春夏连旱,灾情严重,南方部分地区伏旱严重,全国受旱面积4.6亿亩,成灾2亿亩。1978年全国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一些省份1月~10月的降水量比常年少30%~70%,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严重,全国受旱面积6亿亩,成灾面积2.7亿亩,是有统计资料以来的最高值。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至30天、夏季16至25天、秋、冬季31至50天。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至45天、夏季26至35天、秋冬季51至70天。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至60天、夏季36至45天、秋冬季71至90天。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防止水土流失具体措施:

1多植树,多种草

2沙地不种植农作物用来种草和树防止土地沙化

3还要防止土壤板结会更不利于种植农作物的生长

4多用农家肥尽量少用那些无机肥

5应该以年为单位隔年种植这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6少用含磷一类的化肥它们由雨水进入河流使水富营养化,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据资料显示,已列入“世界100灾难排行榜”的1199年初的埃及大饥荒、1898年的印度大饥荒和1873年的中国大饥荒都是因为干旱缺水造成的,千百万人死于非命。

1920年,中国北方大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灾,灾民2000万,死亡50万人。

1928—1929年,中国陕西大旱。陕西全境共940万人受灾,死者达250万人,逃者40余万人,被卖妇女竟达30多万人。

1943年,中国广东大旱。许多地方年初至谷雨没有下雨,造成严重粮荒,仅台山县饥民就死亡15万人。有些灾情严重的村子,人口损失过半。

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大旱。无水浇灌庄稼,粮食歉收,造成严重饥荒,死亡350万人。

1968—1973年,非洲大旱。涉及36个国家,受灾人口2500万人,逃荒者逾10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达200万以上。仅撒哈拉地区死亡人数就超过150万。

在以上5次世界性特大旱灾中,我国占有3次,均发生在解放前。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旱灾,并被纳入近50年来我国“十大灾害”之列。

第一次是1959—1961年,历史上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连续3年的大范围旱情,使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剧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就减少1000万人。

回顾生物进化和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干旱不仅导致恐龙灭绝,使生物界几度濒临毁灭,而且也曾使人类文明的发展遭受过许多挫折:

古希腊伟大文化的中心——位于雅典西南100公里,历经几世纪繁荣文明的迈锡尼(Mycenae)古,于耶稣诞生前1200年前后,因为旱灾及由旱灾引起的饥民暴动而变为废墟,迈锡尼文化也随之彻底毁灭。

唐天宝末年到乾元初,公元8世纪中期,连年大旱,以致瘟疫横行,出现过“人食人”,“死人七八成”的悲惨景象,全国人口由原来的5000多万降为1700万左右。

明崇祯年间,华北、西北从1627年到1640年发生了连续14年的大范围干旱,以致呈现出“赤地千里无禾稼,饿殍遍野人相食”的凄惨景象。这次特大旱灾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与此类似的另两次大旱灾发生于1720—1723年和1875-1878年间,灾民因饥饿而出现“人相食”的县数分别为48和38个,其中有4个县井泉枯竭或河沟断流。

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

此类例子在人类历史上举不胜举。

干旱预警信号分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3、压减城镇供水指标,优先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农业灌溉用水;

4、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

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远距离调水等应急供水方案,采取提外水、打深井、车载送水等多种手段,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牲畜饮水;

3、限时或者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缩小或者阶段性停止农业灌溉供水;

THE END
0.干旱的英文干旱翻译干旱英语怎么说干旱地区需要灌溉才能使作物生长。 Irrigation is needed to make crops grow in dry regions. 仙人掌生长在干旱地区。 Cacti live in dry regions. 天气干旱了这么久,这场雨成了农民的救星。 After so much dry weather, the rain has been the farmer's salvation. jvzq<84fkez/ew4'G7+C;.G4'G<&;@*D3
1.干旱的解释|干旱的意思|汉典“干旱”词语的解释战胜干旱夺得丰产 --- © 汉典 干旱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干旱(气象学用语) 干旱是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jvzquC41yy}/|mne0pku1qfpu1+F7.G;'D8&G?*;9'H2
2.干旱(豆瓣)干旱的演职员 ··· ( 全部21 ) 埃莱娜·里维拉 演员 马可·德阿尔梅达 演员 Guilherme Filipe 演员 米丽亚姆·加列戈 演员 鲁道夫 桑丘 演员 Margarida Marinho 演员 干旱的图片 ··· ( 图片1· 添加 ) 发起新的讨论 讨论区 ··· ( 全部 ) 最新 热门 1集 2集 3集 4集 5集 6集 7集jvzquC41oq|jg7iqwdgo0lto1u{clnhv15;8:=7851
3.干旱气象本文利用美国干旱监测的干旱程度和面积指数(Drought Severity and Coverage Index,DSCI)、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发布的 ERA5(ECMWF Reanalysis v5)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提供的海温等多源数据jvzq<84yyy4hjz}0qtm/ew4
4.自然地理特征:干旱的原因和影响地表水干旱:它涉及河流、溪流、湖泊、池塘、水池、水库等地表水资源的枯竭。 导致地表水干旱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气象干旱之外。地表水干旱主要是由于大面积森林砍伐造成的。其他加剧干旱状况的不良人类活动包括非梯田农业的扩张、对环境有害的采矿和不加区别的道路建设。 jvzquC41yy}/q|lgq0io1ytuv172:?h
5.你听过“性生活干旱”吗?哪些人会有“性干旱”呢?答案让你吃惊|婚姻哪些人会有“性干旱”呢?答案让你吃惊 关于性,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意思是说,在性生活方面,有些人想要,却怎么都要不到,不是一直单身,就是得不到足够的满足。而有些人则已经要到不想要,提起“性”都感到抗拒。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IQOGKA72768:O[U0jvsm
6.干旱预警信号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图例 含义 防 御 指 南 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jvzq<84{p0}fc}mgt0ipo7hp1crbtv4{lznto85;18=:2?3ujvsm
7.历时90天的干旱预警宣布解除!长江流域夏秋冬连旱情如何形成?11月16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最新气象灾害预警,宣布多地区解除气象干旱黄色预警。这也意味着,从8月18日至11月15日,历经90天的气象干旱预警终于在今日解除。 历时90天的气象干旱,致使长江以南特旱面积已经达到了50.3万平方公里。严重旱情之下,如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在9月时,水域面积较最大水域面积时期缩小了9成以上;湖南的洞庭湖,在11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238691CXUK]Jw3z6DIUZtVzRs|feR4823:<0ujznn
8.云南特大干旱各地受灾情况纪实综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云南特大干旱各地受灾情况纪实 节目简介 抗旱救灾 我们在行动 播出:湖南国际频道 主持人:徐春妮 / 许戈辉 / 王益洲 / 骆新 / 罗洁 地区:内地 类型:晚会 简介:4月3日,湖南卫视国际频道、广东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安徽卫视等13家电视台直播大型公益晚会《抗旱救灾 我们在行动》,众明星以各种形式为晚会筹备jvzquC41yy}/opyx0eun1k483;545>870jznn
9.《新闻1+1》20220815高温+干旱,“烤问”应对之策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我国多个城市最高气温超过40℃,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全球多个地区也在经历高温天气。本期节目将连线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和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抗旱处处长杨光,为您解读高温、干旱的应对之策。(《新闻1+1》 20220815 jvzquC41vx4de}{0eqs0497412>03>4XKFK8YYFeZhoqEN}zmKkqP277xjvor
10.河南出现罕见汛期干旱全省24.5万人吃水困难河南分网河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极其不均,干旱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大,历史上有“十年九旱”之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现象越发频繁,干旱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呈上升趋势。 “今年河南九、十两个月天干的厉害,几乎没下雨,河都干了,我老家洛阳那边吃水都紧张。”郑州市民张玉春对记者说。 【详jvzq<84jgpgo0yjqrnk/exr0ep5HD8878:?91<;6;6>0kwigz0nuou
11.迎降雨!干旱预警连发70天湖水见底哪些地方干旱会缓解?据中国天气网,目前,我国南方正在遭遇夏秋连旱,湖南和江西几乎全省都出现重旱或特旱,为1961年以来最严重气象干旱,鄱阳湖六次刷新历史最低水位纪录,有了“沙漠既视感”。为何今年南方气象干旱如此严重?未来几天部分旱区将迎来降雨,旱情是否会得到缓解? 鄱阳湖六次刷新历史最低水位纪录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228791CXUKB];t\SDP\f78fHC8TzGm4822;<0ujznn
12.[视频]干旱!人畜饮水农作物灌溉成问题CCTV节目官网CCTV[视频]干旱!人畜饮水农作物灌溉成问题2014-08-01 23:40:01 [视频]“环太平洋-2014”演习2014-08-01 23:37:58 [视频]外交部:日对钓鱼岛附属岛屿命名非法无效2014-08-01 23:36:00 [视频]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2014-08-01 23:36:00 [视频]台湾高雄连环气爆事故 造成至少26人死亡 280人受伤2014-08-01 23:jvzquC41vx4de}{0eqs0496612>02:4XKFK269;;29:8;<7489?/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