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产品总监王大米。
我,一个曾任学渣佛系妈妈,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事情的开始,要追溯到我家养乐多一年级上的那次期中考。
考试成绩公布那天,她拿着数学试卷往我电脑边一拍,叉着小腰摇摇晃晃,三分得意中带着一丝期待表扬:
「妈妈,我数学进步了6分哦~」
「是嘛,那你考了几分啊?」
「63!」
瞳孔地震……
第二天抽空一问老师,好嘛,一口凉气直冲天灵盖——
别人家孩子在奥娃、牛娃的路上高歌猛进,我原本以为有父母「学霸」基因加持差不到哪儿去的女儿,却在打基础的一年级,荣获了「倒数第二」。
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一切皆有可能。
沮丧之余,我还是安慰自己,考试成绩不代表啥,第一次嘛。
孩子心态好,说不定会进步呢。
但很快,我就迎来了二次打脸。只是这一次,要严重得多。
「垮掉的」数学成绩就像是被推倒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孩子在学校接连在各个学科体会到了被全方位碾压的感觉。
当我再次鼓励她,要对自己有信心的时候,她却早没了上一次的乐观:
「我就是笨,我就是学不好。」
差点心碎当场。而身边,有如斯情况的妈妈,似乎也扎着堆儿出现,证明我的决策错误。
那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没错,一次成绩不算什么,但被打击的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却是学习很大的阻碍。
我第一次认真地开始反省错失的数学幼小衔接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下定决心,重来一遍!
想法实践下来到现在,回顾起来,结果还是挺让人欣喜。
没有鸡飞狗跳;
没有骨肉分离;
也没有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
相反的,她对数学的错题「复盘」起来,要比以前专心,对难度大的数学「聪明题」也越来越有兴趣。
一年级还在班级中下游,现在二年级,90分以上时不时地往外冒,状态好的时候,窜上中上游也是常事。
好的结果历经艰难也总算来了,但是回顾我跟养乐多这「小小的成功」背后,踩过很多 坑,也收获了非常多的宝贵经验。
如果你也有相同的境遇,或者孩子也在3~12岁,看到最后,对你一定也有帮助。
数学不是教孩子知识,而是教孩子去经历
养乐多上小学之前,身边的妈妈热火朝天地报幼小突击班各种抢占先机时,我听了不少数学启蒙的概念,始终也没咋动摇过。
对此,我的观念一直是,有个清晰的养育目标,平时多注意引导就好;
知识类的东西不需要特意提前学,不然透支了孩子的兴趣和专注力,才是得不偿失。
但在「倒二」滑铁卢后,我对孩子的数学衔接、启蒙最迷茫的那段时间,接触到了一位有33年教龄的资深教师,周建新(这也是做产品总监的额外福利哈哈哈),他听过我的经历后,提醒我——
其实你根本上有个问题是, 把数学启蒙一棍子从「思维活动」打成了「体力劳动」。
孩子的数学启蒙,并不是教一大堆知识,相反的,数学是一个追逐知识的主观过程。
也就是说,孩子的数学启蒙,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无论跟快乐学习,还是能力培养,本质上都不冲突。
培养好的数学经历,抓住可教时机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孩子有各种敏感期,却可能也跟一年前的我一样不了解,数学也有敏感期。
主要是孩子3~9岁左右,就会很自然的对数学现象产生兴趣,这就是数学的敏感期。
孩子在某个年龄段会对做某件事特别感兴趣,甚至可以说是「走火入魔」。
即使我们不让TA做,TA也会不断重复。
如果抓住这种时机去启蒙,只要助推一下,就能产生惊人的效果。
当我费了好大功夫,才抓住了敏感期的尾巴,看着养乐多从成绩进步到比之前更有信心,更喜欢学习,我更有感触——
有没有把握住这个关键时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喜不喜欢、能不能学好数学。
之前我们在养乐多五岁半时上过一个体验班,里面教过十进制。
她理解下来,其实大概花了一年多。
一开始数数的时候进位还常常会弄错,比如说数到59,后面她可能说是100,这时候她还没完全理解。
大约过了半年,好像突然之间打通了任督二脉,对数字的前后顺序啊整体感觉啊都变好了。
不然等孩子上小学,到了高年级,学习要赶进度的时候,就很难允许孩子从容地去完成这个过程。
听起来也许有些压力,但我要说,这并不是在「制造焦虑」,相反的,这恰恰是为了以一种无痛的方式,让孩子将来能容易一些。
说实话,哪怕我再不喜欢应试教育,但数学是也是绕不过去的一门学科。它不像兴趣爱好的拓展,不喜欢、学不好就可以不学了。
所以数学启蒙在我看来,是启蒙清单上的第一位,不是选择题,是必做题。
基于这些考虑,加上我自己也是做课程产品的,我在给养乐多挑选课程的时候,的确是挑剔到有些苛刻了:
要兼顾学科能力和思维能力;
要有趣和深度兼具;
能调动孩子积极性,让孩子主动探索;
以孩子为中心,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
老师足够灵活,能接得住孩子的各种奇思妙想;
体验下来,综合这些因素考虑,我非常推你拍一。
试听你拍一的数学思维课之前,就深感周建新老师(孩子们更喜欢叫他周爷爷)的厉害之处。
作为儿童数学思维启蒙教育的倡导者、领军人物。因其口碑火爆,以至于他的线下培训课是一票难求。
除了之前对我的帮助,他有句话:
「孩子3~9岁,是接受数学启蒙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不需要让孩子去做难题怪题,但是一定要重视对孩子基本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一点与我不希望养乐多枯燥刷题的观念不谋而合。
体验之初,我还是有点担心。
因为养乐多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只要有那么几分钟没吸引到她,就听不进去,坐不住。
结果发现,她几乎全程都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到了直播结束还没上够!
先给各位来一波福利!
3-12岁孩子们都抢着学的
数学思维直播课
原价288元,限时0元领取
接下来,我再来详细说说,为什么我会推荐这个课。
「你拍一」的数学思维课,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还是授课方式,都充分在实践周爷爷所说的:
「数学本身是有灵魂的,可以玩儿的,我们要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孩子,通过动手、动嘴、动脑,让孩子们痴迷于研究。」
整个课程,我们感受下来,总结有3大特点(按照我个人对学习的侧重点排序):
一以孩子为中心,注重循序渐进
「你拍一」的数学思维课,从研发最初,就非常在意孩子是否喜欢。孩子只有有了好的感觉,才有兴趣学,才有动力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因此,课程设计上采用了非常多孩子喜欢的元素。
比如动画。每一节课,孩子们都会跟着动画情节,帮助主人公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比如,各种课堂中精心设计的互动小游戏——
还有现场示范的互动游戏,让孩子在玩中锻炼逻辑思维和反应力;
这些互动,不仅好玩,有趣,而且全都紧紧跟着课程目标。
让孩子一边玩,一边闯关,一边就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数学思维能力,全然不会觉得数学无聊,课堂无趣。
二重引导,重思维过程
你拍一的课程,我认为最出彩的点,也正是在老师的引导。
老师们非常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唤醒孩子们的潜能,鼓舞孩子们笑对挫折、不屈不挠。
他们不追求死板的知识点,而是更重视和推崇孩子思考的过程。
而且,即使答案错了,也会充分肯定思考过程中的亮点。
比如,在讲「数墙游戏」时,题目比较难,孩子们没有思路,老师一点也不着急,而是慢慢地引导孩子朝着正确是方向思考,并一边讨论,一边尝试,带着孩子一点点找出答案。
当养乐多做对了,及时地有鼓励动作,羞涩又带着点小骄傲地跟陪在一边的我和屏幕那边的老师击了个掌。
老师总是能紧紧地抓住孩子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孩子进一步往深处思考。
而这也依托于足够专业的教师团队。
你拍一老师进入门槛很高,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随机应变能力缺一不可,甚至被业内戏称为是老师中的「特种兵」。
这些优秀教师脱离了动画一样可以教学,是真正可以掌控课堂的专业老师。
课程的整体都遵循周爷爷原创的 「七步溯源教学法」:热身、引入、唤醒、探究、验证、拓展、和总结,课堂互动反应很棒。
三以孩子为中心,注重循序渐进
课程体系上,你拍一一方面,充分尊重孩子的能力发展规律,按照年龄段划分了非常细致的能力培养目标和学习目标:
另一方面,又非常讲究教学方法,不同的年龄段,内容深度不同,教学方式不同,非常注重孩子模块化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的系统性,让知识、方法、能力同步提高。
而且,从K1-E5,每个阶段的思维能力目标,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
总的来说,我觉得你拍一的课程,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主动发现、探索数学问题,并给予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带着孩子体验数学思维的魅力。
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数学思维课。
如果你——
孩子3岁+,想激发孩子数学学习兴趣,打好数学基础;
家长深知数学重要性,但不知道怎么整体规划学习进度和目标;
没上过数学思维课程,想尝试;
你拍一一定是一个孩子体验过就「不虚此行」的选择。
其他家长怎么说
「以前都是把孩子叫过来做好,好好听,别乱动,结果越来越糟糕。现在反而找到了突破口。」
「 孩子真的懂了!能把两节课的东西联系起来,而且自己说出来!」
这次我们给各位宝妈宝爸争取到了
3-12岁孩子们都抢着学的
你拍一数学思维直播课
原价288元
限时0元领取
仅限200个名额
↓↓↓↓↓
没有体验过的课程不会推荐。
这堂价值288元的课程,每个年级对应的课程内容不同,能够让孩子在上课之后学习到满满的干货,而不是在课后只记住动画片的人物。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