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专家北京近次地震均属正常地震活动

原标题:中国地震局专家:北京近2次地震均属正常地震活动

为此,4月14日下午,中国地震局所属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迅速组织专家对近期北京地区发生的两次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专家认为,近期北京地区发生的这两次3级左右的地震属于正常的地震活动,日期相近仅为巧合,无须过分恐慌。

北京地区近两次地震彼此独立发生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蒋海昆介绍,北京地区近期的两次地震属于天然构造地震,主要由断层活动导致。从断层分布来看,这两个地震应当是独立发生,没有明显关联。

蒋海昆分析,从地质结构来看,北京位于近东西向的阴山-燕山-渤海断裂带中段,北京及附近区域的主要活动断裂带有平谷-三河断裂带、八宝山-高丽营断裂带、怀来-延庆断裂带、南口-孙河断裂带等,其间又分布有一系列近北东、近北西向的小规模断裂。“例如此次怀柔3.0级地震的震中附近20千米范围内已查明的小规模断裂就有4条,但由于震级较低,很难说具体与哪条断裂活动有关,但与其距离最近的为北东向的南口山前断裂,约9千米。而反观4月7日海淀2.9级地震,离它最近的断层为北东向的小汤山-东北旺断裂,约5千米。”

因此,从构造相关性分析,北京地区近期发生的两次3级左右地震属于两个断层的活动,两次地震之间距离约27千米,远大于3级地震的正常破裂尺度,因而两次地震彼此没有在构造或力学上的相互关联,是两次独立的正常地震活动。

两次地震日期相近属于巧合

北京地区近期两次地震相隔一周发生,不禁让一些网友担心,“是否表明北京近期地震活动频繁”?对此,蒋海昆表示,地震属于每天都在发生的自然现象,当地球构造运动过程中逐渐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同时伴随能量的释放,就形成了地震。

“地球上地震多到一天发生一万多次,一年约五百万次。其中99%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其余1%的地震才是有感地震。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年约一千次。大于7级的强烈地震,全球每年平均约二十次。更强烈的地震,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左右。这些发生的地震中,绝大多数在海域,对人类并不造成危害。”蒋海昆说。

掌握良好防灾减灾知识科学高效避险

此外,蒋海昆表示,公众具备良好的防灾减灾意识值得肯定,当遇到有感地震发生时,应首先保持冷静,掌握相关知识,做好自我保护,科学高效避险。如果在房间内遇到地震,应尽快选择承重墙墙根、墙角或是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蹲下或坐下,保护好头部;不要选择没有支撑物的床下、吊顶、吊灯下,特别是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躲避。如果在户外遇到地震,应该就地选择开阔区域,趴下或蹲下避震;不要乱跑,要避开人多的地方。要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其他潜在高空坠落物等。要保护好头部,注意观察,避开危险之处。

他强调,城市居民有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公共场所遇到地震的可能,若地震发生,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要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THE END
0.安徽肥东县发生3.3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已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据中国地震局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5年11月7日8时25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7度,东经117.60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四级应急服务响应,调度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安徽省地震局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要求有关单位开展联合会商,加强震情监测和震后趋势研判,及时报告有关情jvzquC41o0ypj~3eqo5b1B:3:686:?d336?98
1.西藏林芝6.9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启动三级应急响应中新网11月18日电 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2017年11月18日6时34分,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发生6.9级地震。截至7时30分,已经了解到林芝市震感强烈,可能会发生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和破坏。 根据上述情况,中国地震局决定: 一、经初步判定,此次地震为较大地震灾害,根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jvzquC41pg}t0|npc0io1;539/72/:=1fgzbku2kh{txz~r5;5682?3f0jznn
2.不久前数据平台传出重磅消息,贵阳开通至马来西亚槟城旅游专线不久前数据平台传出重磅消息,贵阳开通至马来西亚槟城旅游专线 中新社贵阳10月13日电 (记者 袁超)马来西亚槟城州起飞的客机13日降落在中国贵州省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标志着“贵阳往返槟城”旅游专线正式开通。截至目前,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数量增至13条。 首航航班载有169名马来西亚游客,开启为期8天7晚jvzq<84o0vuqu}jr0eun0ls1e3978>>;20nuou
3.中国地震局联合全国人大赴四川开展防震减灾法修法调研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11月3日至7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张勤会同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和应急管理部负责人赴四川省开展《防震减灾法》修改立法调研及座谈会。 调研组实地走访广元市、绵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宜宾市区县,调研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地震遗址保护、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演练、地震群测群防和重大工程设施安全jvzq<84pgyy/39osmc4dqv3ep1814>63295d8@754:>837xjvor
4.中国地震局:此次地震为主震余震型正进一步密切跟踪研判光明日报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崔兴毅)针对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6.2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甘肃积石山附近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此次地震位于甘东南地区,距离最近的断层拉脊山北缘断裂约3公里。初步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破裂。 jvzquC41pg}t0lwk0et0vxzvkcuqkl4c4c9:;j:/:cj:/B>89/le4?2:ch6:;A9342
5.地震信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是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jvzquC41yy}/knk0ce4dp8i|zz5jpmjz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