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甘肃地震频发地震来了怎么办这些细节你需要了解→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截至目前,已发生余震275次,地震已造成甘肃100人死亡、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地震实时测定消息。图片截图自中国地震台网

目前,救援人员正在紧急救援。今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据甘肃省地震局消息,截至12月19日02时,共记录到余震140次,最大震级4.1级,其中3.0-3.9级6次,4.0-4.9级2次。

网友表示,甘肃兰州、四川成都、陕西西安、宁夏吴忠、青海西宁等多地震感明显。

为何甘肃地震频发?

据悉,此次积石山地震是甘肃省内本月的第二次地震。此前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2月1日,在甘肃酒泉市肃北县(北纬 39.30,东经97.27) 曾发生M5.0级地震,11月5日,在甘肃酒泉市肃北县(北纬 39.36,东经97.29) 发生M3.1级地震;10月21日-26日在甘肃甘南州临潭县和酒泉市肃北县共发生3.0级至3.7级地震共7次。而根据甘肃省地震局消息,甘肃省的其他市县分别在今年1月、2月、8月、9月均有不同震级的地震发生。

短时间内地震频发,这让人不禁发问为何甘肃的地震这么多?

根据中国地震科普网公布的信息,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我国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震活动虽然分布较广,但是呈现明显的西多、东少,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另外,我国大陆地区,绝大多数强震主要分布在东经107度以西的我国西部广大地区,而东部地区则很少。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处祁连块体、塔里木块体、鄂尔多斯块体和柴达木块体的交界地带,长期受印度板块北东向推挤作用的影响,是构造变形强烈和强震多发地带。“近年来,由于印度洋板块往北强力推挤,造成整个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壳应变速率加快,地震活跃性有加强趋势”,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运生此前向媒体表示。

为何总是深夜地震?

地震本质上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地震往往沿着断裂带发生,因为断裂带是岩石圈的薄弱环节,岩石的稳定性差,相对容易发生位移变形。地震发生时刻基本平均分配在发生地的白天和黑夜,并不存在地震更多发生在晚上的说法。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数据统计,在2022年,中国一共发生了5.0级以上地震53次,其中发震时刻在晚上(18:01—次日06:00之间)的数量为25次,约占5.0级以上地震总数的47%,略少于发生在白天(06:01—18:00之间)的数量。在2021年,中国一共发生了5.0级以上地震37次,根据统计发生在晚上的数量为19次,约占地震总数的51%,基本和发生在白天的地震数量持平。

所以,无论从地震成因还是统计数据显示,没有证据表明地震更容易发生在晚上。之所以大家会有这种错觉,大概是夜晚的地震往往造成人们从睡梦中惊醒,甚至慌逃至户外,所以印象更为深刻。读特记者就此致电了甘肃省地震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道,“从数据记载来看,确实甘肃等地的地震多发于冬春季节和夜间,但是这只是基于数据上的统计学看法,目前‘地震多发于夜间’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关于地震还有这些细节

地震震级划分。共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震源深度的影响。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造成的破坏越重。据统计,当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10千米,或从10千米减小到5千米时,震中烈度均可提高1度。这常常是有些地震震级并不太高,但破坏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据地震专家陈会忠分析,此次甘肃积石山地震造成较为严重伤亡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地震震级比较大,6.2级可以算是强震;第二,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比较浅,震源浅的地震容易造成地面相当大的破坏;第三,地震发生在深夜,半夜差不多将近12点,这时人们都在睡觉或熟睡中,这也是造成伤亡大的原因之一。

地震烈度评定。这是以人的感觉、器物反应、房屋等结构和地表破坏程度等进行综合评定的,反映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如自然村或城镇部分区域)地震破坏程度的平均水平,须由科技人员通过现场调查予以评定。一次地震后,一个地区的地震烈度会受到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场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震灾害等级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人员死亡或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级~6.0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50人的人员死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级~6.5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300人的人员死亡或重大经济损失,且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不超过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生产总值1%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级~7.0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人员死亡,或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半年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所造成的灾害。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甘肃积石山附近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此次地震位于甘东南地区,距离最近的断层拉脊山北缘断裂约3公里。初步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破裂。这类地震可能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地表破裂等,对人类生活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影响。逆冲型地震的能量释放过程可能较为缓慢,导致地震持续时间较长,余震较多。

地震前瞻与预警防范

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后开始大规模地震预报的实践探索,基本上与上述主要地震研究国家同步。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们在观测仪器的研制、监测系统的建设、经验预报的积累等方面有了很大进展。然而,作为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地震预报至今仍是一个难于突破的世界性难题。

地震预警系统是利用震中附近监测仪器捕捉到的地震纵波后,快速估算地震参数并预测地震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抢在破坏性横波到达震中周边地区之前,通过电子通讯系统发布预测地震强度和到达时间的警报信息,使相关机构和公众能采取紧急措施,减轻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对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强度(俗称地震三要素)的预测报告。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它和地震预警完全是两回事。地震预警是翻译不准确,应该叫地震报警或地震警报。因此目前所谓地震预警,就是地震警报!它是在一个地方已经发生了地震,当地的地震监测设备在测出了地震之后发出警报。由于地震波的速度只有每秒几公里,相对电磁波的每秒30万公里要慢得多,人们就将地震发生的消息用电磁波手段(电话、广播、电视、网络)迅速地传给远方,在离地震发生比较远的地方,收到警报时地震波还未到达,这时采取紧急措施逃生和关闭电、气、水等生命线设施,地铁、高铁减速等等,可以减少损失,避免次生灾害。

互联网+助力预警更加快速有效。中国地震台网一旦监测到地震,自动触发和实时处理系统会自动分析,生成地震速报参数,随后,部分搜索引擎会在第一时间推送给受地震影响地区的民众。就这一预警信息细节,读特记者也致电甘肃省地震局,工作人员回复称,“由于电磁波比地震波的传递速度要快很多,也存在这种与媒体或搜索引擎平台的对接,利用电磁波手段进行信号传递。但是目前这类预警信息系统甘肃省暂未上线,四川省已经上线了。”

地震正确逃生技能: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自救黄金12秒。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先于强震动12秒钟左右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这些临震异常现象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谨记“避震十不要”!↓↓↓

千万不要跳楼。

不要滞留在床上。

不要在室内窗下、阳台上、楼梯里、电梯间和外墙下避震。

不要在狭窄街巷、高楼大厦以及高大烟囱和水塔下避震。

不要在电线杆、高压线、变压器下避震。

不要在立交桥、过街天桥以及各类桥下避震。

不要在河边、悬崖下避震。

不要躲进危险的场所。如: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储藏易燃易爆品的仓库等。

如果是在人多的场合遇到地震,一定要避开人流,不要拥挤。

震后,不要马上回到建筑物内寻人、找物,要提防余震的发生。

此前报道:

(资料来源参考:中国地震台网、甘肃省地震局、界面新闻、封面新闻、公开信息)

见习编辑 薛锦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深圳9月18日将试鸣防空警报,这些提示你要了解→

读特客户端综合

9月1日起,深圳摆摊设点,这些问题你需要了解→

深圳新闻网记者 李林青

中疾控:预防HRSV病毒感染 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新华社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汤圆、元宵有啥不同?这些元宵节的小知识你需要了解

中国新闻网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实在!#娃哈哈一箱6板24瓶全是干货#】据媒体消息,娃哈哈官方旗舰店销量2天暴涨超500%,一安徽网友发视频称娃哈哈一箱6板24瓶全是干货,没有任何隔板充垫,为良心企业点赞!

THE END
0.甘肃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招标采购专栏,每天实时更新有关甘肃省地震局招标公告、企业采购、拟在建项目等一系列商业信息,查询更多甘肃省地震局信息尽在比地招标网。jvzquC41o0hjfrjcqhjcx3eqo5dqvucp{e38?;46897:>5848;727mvon
1.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简称: 地震局 主要经营产品: 从事监测台网管理 ,地震监测,地震预报,工程地震,震害预测 经营范围: 为本行政区域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地震管理保障。防震减灾政策法规拟定与实施防震减灾标准制定与实施防震减灾规划与计划防震减灾科技管理地震监测预报管理防震减灾执法监督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地震应急防震减灾宣传相关研究生培 jvzquC41yy}/3:9890ipo8qcp|npw8hq13=537mvo
2.甘肃地震!18日深夜至19日凌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连续发生多次地震,最大震级6.2级。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甘肃省地震局消息,截至12月19日2时,共记录到余震140次,最大震级4.1级,其中3.0~3.9级6次,4.0~4.9级2次。 jvzquC41yy}/onnrkct/ew46|;
3.学院与甘肃省地震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23年6月16日下午,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政班子一行赴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开展调研交流。 协议签订仪式由甘肃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元生研究员主持。党组书记、局长石玉成研究员首先代表甘肃省地震局对南京工业大学调研团队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甘肃省地震局的科研jvzquC41vtgou7slvgii0niw0et0kwkq1366:8<3;94ivv
4.PuJuChen Jifeng;Yin Xinxin;Dong Zongming;Yao Haidong;Pu Ju; To calculate the deviations between single station magnitudes and average ones by the magnitude residual statistical method,the paper selects 13086 seismic events recorded by the Gansu broadband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Uejumc{4Kpfky1HhqfgC129533772:=9(pcsf?Yz-Lw
5.甘肃省积石山县地震破坏力为何强大?地震局专家赴现场勘察此次甘肃省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在位于柴达木共和地块的北边界,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地震局联合多家单位,共130余人组成工作队赶赴震区,开展地震监测、烈度评定、震害调查等应急处置工作。 总台记者 马丽:大河家镇大河村位于一个有30米落差的陡坎上。像我身边的这户人家院墙已经完全倒塌。专家告诉我们,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6955724<>;77::6:6:27
6.甘肃夏河发生5.7级地震致房屋开裂暂无人员伤亡新闻频道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0月28日01时56分,甘肃甘南州夏河县(北纬35.10度,东经102.69度)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记者从甘肃省地震局获悉,震中墙体开裂严重,目前暂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图片来源:甘肃省地震局网站 jvzquC41pg}t0lhvx0ipo8723;52287:1CXUKN;QYe=22€iZ[q]6|Mzw3?22;=0ujznn
7.组织机构地质学会党建群团王爱国(甘肃省地震局) 王景辉(甘肃地质博物馆) 王德祖(甘肃煤田地质局) 牛洪斌(甘肃省地矿科技信息中心) 方春家(甘肃省有色地勘局白银矿产勘查院) 尹政(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尹茂红(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山工程分公司) 叶得金(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史宝光(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 jvzquC41yy}/i|iml0tfv8ilsv5e|m1||ph3
8.5G为大地披上“防护甲”作为地震信息服务的环节之一,甘肃省地震局官网已经成为民众准确、及时获取地震信息的重要窗口,在普及地震知识、降低民众恐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震发生前的十几秒到几十秒,甘肃省地震局将地震预警信号转化成预警信息,提醒民众,以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jvzquC41yy}/ewnk0eun0ls1toed87243661}7243663=d499:72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