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8月6日3时2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
此次震中距平原县城8公里,距德州市区31公里,距济南市区82公里。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6日从山东省应急指挥中心获悉: 德州市平原县目前已发生余震52次,经过排查有74处房屋倒塌,10人受伤。
附近村镇: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屯东村、大辛庄村、屯北村、李孟楼村、潘邓庄村、屯西村、铁匠庄村、许家桥村、许桥村、官庄村,20公里内的乡镇有王打卦镇、恩城镇、雷集镇、苏留庄镇、王杲铺镇、张华镇、腰站镇、前曹镇、郝王庄镇。
周边县城:震中距平原县8公里、距武城县25公里、距陵城区29公里、距德城区33公里、距高唐县36公里,距德州市31公里, 距济南市82公里。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26米。
历史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8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历史地震分布如图。
今天凌晨,微博上,一名山东济南网友发布了家中客厅监控视频:
凌晨2点34分23秒,画面剧烈晃动。
画面稍缓和了约两秒钟后,再次剧烈晃动,并能从视频中清晰听见电动自行车的警报声。
今天凌晨,多地网友也发微博表示有震感。
北京、山东、天津、河北震感,成为爆词,登上热搜。
网友表示:
“还以为是幻觉”
“上海都收到了预警”
“唐山有震感!!”
“北京震感明显”
“天津都把我摇醒了”
“郑州摇的很吓人啊”
......
济南市民紧急下楼避险
消防力量迅速集结
地震发生后,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调集7个消防救援站,16辆消防车,93名消防指战员赶赴震中备勤。
地震发生后,山东省地震局按照预案迅速启动响应,立即召开紧急会商会,并安排现场工作队出动。
为保证列车安全,国铁济南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对管内运行列车采取扣停措施,正在组织对相关线路进行设备检查,途经列车将出现不同程度晚点。具体列车运行信息请关注相关站车公告。
您手机的地震预警功能开了吗?10秒教您开通
有不少媒体曾报道
地震发生前
有居民自己手机收到了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功能非常重要
在紧急时刻
提前一分钟的预警
地震预警如此重要,很多朋友会问,我们如何才能第一时间接收到呢?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手机是否已经开通“地震预警”功能,根据手机型号不同,一部分品牌的手机需要到应用商店中,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还有一部分品牌的手机需要到系统“设置”当中,找到“安全”选项,然后一步步根据提示打开“地震预警”功能。
为了防患于未然,仅需10秒钟,教大家如何打开地震预警功能!
各种手机型号的打开方式
01
华为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02
小米
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03
荣耀
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04
OPPO/一加/真我
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05
vivo/iQOO
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06
苹果/三星/其他手机
除此之外,我国部分地震多发地区的居民家中还安装了地震预警系统专用终端。它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电视屏幕,一旦地震来袭,地震波抵达倒计时等预警信息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提醒用户赶快避险。
愿平安!
中国地震带
山东 德州市平原县 发生5.5级左右地震
中国的五大地震带
中国地震介绍及中国地震带区域分布和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占世界7%的土地,占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一)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及与山脉走势的关系
从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中国的地震带和山脉走势密切相关,山脉是地壳板块运动互相挤压形成的,地震是地壳运动释放能量自然现象,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了解中国地震带分布,可以从我国山脉走势找到关联。中国地震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区域,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中国地震带依山脉地理主要分布于:
1、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
2、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带;
3、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至滇东地区地震带;
4、喜马拉雅—滇西地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
5、从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带;
6、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带。
(二)中国地震带区域分布和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
中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
① 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②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③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④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⑤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分布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01
青藏高原地震区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02
华北地震区
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历史上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华北地震区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⑴ 郯城-营口地震带。
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中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⑵华北平原地震带。
03
东南沿海地震带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分布情况:东南沿海地震带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广东两省及江西、广西邻近的一小部分。这条地震带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新华夏系北东向活动断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动断裂在形成发震条件中也起一定作用。这组北东向活动断裂从东到西分别为:长乐—诏安断裂带,政和—海丰断裂带、邵武—河源断裂带。沿断裂带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如沿长乐诏安断裂带,曾发生过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震和南澳附近的一系列强震;沿邵武—河源断裂带曾发生过会昌6.0级(1806年)地震、河源6.1级(1962年)地震和寻乌5.8级(1987年)地震,政和—海丰断裂带也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总的强度比较低。
04
南北地震带
05
其他震区
“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中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由于新疆地震区地震经常发生人烟稀少或者无人居住的区域,尽管强烈地震较多,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中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另外,“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地震专家强调:“地震最可怕的是它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这两方面工作到位,就算遭遇大地震也不会造成惨痛的后果。”
补充:
地震带发生方式与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
大地震发生方式有单发式和连发式之分
1.连发式地震带:在一定时期内以多次7~7.5级地震释放其绝大部分积累的能量,破坏力较单发式地震带略小.多数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连发式地震带.
2、单发式地震带:以一次8级以上地震和若干中小地震来释放带内积累的能量的地震带 ..
地震带内显示的各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性与该地带地壳介质性质、构造形式和构造运动强弱有关.地震带一般被认为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带.在各地震带内还划分出不同的区段,作为独立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区域划分的统计研究单元.另外还有一种是由于人为活动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