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但震感明显传至京津冀地区。此次地震受灾情况如何?地震成因是什么?震前网友拍到“地震云”真能预测地震吗?关键时刻能保命的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在手机上开通?
半夜惊魂、多地震感强烈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8月06日0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地震发生后,山东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抗震救灾三级应急响应,并派出省应急厅、省地震局负责同志带队的指导组赶赴现场。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调集7个消防救援站,16辆消防车,93名消防指战员赶赴震中备勤。
主震之后,余震更是不断,截至8月6日上午8时,已经记录到的余震达59次。
据统计,截至8月6日16时,德州市平原县5.5级地震共造成24人轻伤(德州23人、聊城1人),213处(德州165处、聊城48处)房屋及墙体受损,震区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正常。
地震发生后,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网友收到地震预警并表示震感强烈:
为何距震中较远地区依然有震感?
专家表示,震感与离震中远近、震级和震深、传播路径所处的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尽管数百公里外的京津冀等地有明显震感,但这主要是与地震发生在凌晨的时间有关。
亦有地震研究人员分析称,这或许是因为华北地区地下沉积层很厚,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放大振幅,也即“沉积盆地的放大效应”。
江苏拍到“地震云”?应急管理部辟谣
山东德州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江苏等地震感明显。有江苏网友称拍到“地震云”。
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6日发布博文称,云形成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大气圈当中完成的。而地震是发生在岩石圈里面,所以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云可以预示地震的发生。网上所谓的“地震云”,主要是高积云与层积云两种。高积云的出现说明天气很好,层积云的出现代表会有降雨,与地震其实并没有任何关联。请大家明辨真假,不信谣,不传谣。
山东德州地震是何成因?
山东省地震局认为,本次地震发生在华北断陷区中部,河北平原带东支,最近的地震断层是陵县-冠县断裂,距离该断层线最短距离约2km。陵县-冠县断裂是黄骅坳陷和埕宁隆起的分界断裂。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属于第四纪早、中期断裂。另外,通过数字地震学手段研究,震源机制解的截面方向以及震后余震精确定位的展布情况来看,地震的发震断层为北东向。
据专家介绍,从地震发生带来说,德州不在地震高频发生的地方。其所在的华北平原地区,位于郯庐地震带西侧,这片地方不是一个明显的地震带,属于相对来说比较弱的地方,德州此次发生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图源:山东地震局视频截图
相关资料显示,郯庐地震带是郯庐断裂带上多发地震的一部分,近南北向向分布。郯庐断裂带南起湖北武穴地区,向北经安徽、江苏、山东,跨越渤海,经东北三省,进入俄罗斯境内,在中国境内长达2400多公里。
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常以破坏性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不过,这样巨大地震的原地复发周期一般都很长,甚至长达几千年。
还会有更大地震发生的危险吗?
据山东省地震局消息,地震发生后,山东省地震局按照预案迅速启动二级响应,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进行联合视频会商,三方就震情趋势情况进行研讨,分析认为震后原震中区发生更大地震可能不大。
专家解释,郯庐断裂带上不同地段之间的差异较大。6级以上强震、大震和特大地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德州平原县此次地震发生在郯庐断裂带西边缘,这个地方尽管有多条断层,活动性不明,但目前认为不存在有明显发生地震、规模较大的活动断层。当然,活动性比较弱的一些断层,但它们的地震危险性不太清楚,需要进一步地开展活动断层探测和鉴定。总体上来说,地震带内的地震危险性会高一点,其他地方相对较弱。
手机预警怎么开?
地震预警功能非常重要,在紧急时刻,能给人们紧急避险留出宝贵时间。目前,华为、小米、荣耀、VIVO、OPPO 等国产品牌手机都已经接入了地震预警功能。开启方式具体如下:
即使手机开启静音、睡眠模式、勿扰模式,只要你所在的地方可能受到地震影响,地震预警功能都会发出高分贝鸣叫。